黑龙江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新版_第1页
黑龙江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新版_第2页
黑龙江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新版_第3页
黑龙江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新版_第4页
黑龙江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新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6 页 黑龙江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黑龙江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D D 卷新版卷新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2 分 要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 最直接 最有力的证据来自 A 文献记载 B 口头传说 C 考古发掘 D 主观想象 2 2 分 导致山顶洞人过着共同劳动 共同分配食物 没有贫富贵贱差别的主要原因是 A 人们按血缘关系结合在一起 B 没有战争 和睦相处 C 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 D 人们有觉悟 互相谦让 3 2 分 据考古发现 半坡远古居民已经能够 A 种植水稻 B 种植粟 C 建造干栏式房屋 D 使用青铜器 4 2 分 中国是世界上农业的发祥地之一 下面图片与文字体现我国古代农业发展概况的是 A 是都江堰 它建成后 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 被称为 天府之国 第 2 页 共 16 页 B 体现出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C 是司母戊鼎 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早的青铜器 D 总结中国农业和药物学的成就 5 2 分 对河姆渡人和半坡人而言 最不可能发生的是 A 尝试着培育野生稻 野生狗尾草 使之逐渐成为自己的主食 稻和粟 B 能狩猎 并将吃不完的野兽饲养起来 C 会建造房屋 过着定居生活 D 广泛种植棉花 穿棉布衣服 6 2 分 图片和文字一样承载着历史 一图胜千言 关于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较为准确的是 A 聚族而居 B 原始农业 C 贫富分化 D 采集狩猎 7 2 分 我来自元谋 你来自周口 牵起你毛茸茸的手 爱让我们直立行走 这是网络上颇为流传的诗 句 如果要考察 来自周口 且能 直立行走 的远古人类 应该要去 A 陕西省 B 云南省 C 浙江省 D 北京市 第 3 页 共 16 页 8 2 分 下列事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青铜器 陶器 石器 A B C D 9 2 分 司马迁把他从众多神话人物中选出来 将之作为 史记 的开端 这就为中国人确定了 始祖 他是 A 黄帝 B 老子 C 孔子 D 孟子 10 2 分 歌曲 中华好儿孙 展现了中华男儿的精气神 其中 俯首的神农 为民谋幸福 中 神农 是 指 A 炎帝 B 黄帝 c 尧 D 禹 11 2 分 中国被称为 丝国 传说中教人养蚕抽丝的先人是 A 神农 B 共工 C 仓颉 D 嫘祖 12 2 分 2017 年 4 月 4 日上午 一年一度的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省黄陵县桥山黄帝陵祭祀广场 隆重举行 黄帝和谁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 人文始祖 A 炎帝 第 4 页 共 16 页 B 尧 C 舜 D 禹 13 2 分 据新华社消息 甲午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 2015 年 4 月 5 日在陕西省黄陵县黄帝陵揭幕 来 自全国各地 港澳台地区及海外华人华侨 近万人参加典礼 我们祭祀黄帝是因为 A 他创造了使用至今的汉字 B 他带领人们根治了水患 C 他是中华民族的 人文初祖 D 他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14 2 分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公天下 变成 家天下 局面开始于 A 禹 B 启 C 桀 D 周武王 15 2 分 人人都说 故土难离 但是商朝前期却几次迁都 将都城迁到殷 使商朝的统治稳定下来的国 王是 A 商汤 B 盘庚 C 伊尹 D 武丁 16 2 分 下图情景发生在西周后期 国王因统治残暴 被平民赶走 被迫逃亡 这一事件史称 第 5 页 共 16 页 A 涿鹿之战 B 商汤灭夏 C 武王伐纣 D 国人暴动 17 2 分 烽火戏诸侯 是大家所熟悉的成语故事 当时诸侯们之所以能如约前往的原因是 A 想借机见见周王 B 诸侯想去都城求得封赐 C 诸侯为了讨好周王 D 分封制中规定了诸侯有保卫王室的义务 18 2 分 某同学学习 潍坊历史与文化 时 总结了四句顺口溜 太康失国 少康复国 桀失其国 无人 复国 顺口溜指的朝代是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秦朝 19 2 分 历史课堂上为了方便记忆 小明画了下面这张示意图 此示意图反映的内容是 A 禅让制 第 6 页 共 16 页 B 分封制 C 等级制 D 世袭制 20 2 分 我国古代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是哪三种金属的合金 A 铜 铁 锡 B 金 银 铜 C 铜 锡 铅 D 铁 锡 铅 21 2 分 夏商周时期是中国早期国家国家产生和发展的重要阶段 青铜器工艺高超 种类丰富 数量众多 商代的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A 四羊方尊 B 司母戊鼎 C 毛公鼎 D 铜冰鉴 22 2 分 曾经在城濮大战中大败楚国 做了中原霸主的是 A 齐桓公 B 宋襄公 C 秦穆公 D 晋文公 23 2 分 周顷王继位时 王室财政拮据 竟无法办理襄王的丧事 他只得向鲁国要钱才安葬了襄王 这时 已经是襄王死后第二年的二月了 这个故事说明 A 周王室地位一落千丈 B 鲁国比较尊重周天子 第 7 页 共 16 页 C 周天子平时比较注重节俭 D 诸侯定期向周天子纳贡 24 2 分 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 A 农业重视使用肥料 B 青铜器在农业中的广泛使用 C 水利工程的兴修 D 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厂 25 2 分 如图所示为中国历史朝代 时期 更替示意图 图中 应为 A 东周 战国 B 商朝 周朝 C 周朝 战国 D 战国 东周 26 2 分 以下是我国封建社会不同发展时期的顺序排列 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A 战国 秦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 隋唐 五代宋元 明清 B 战国 三国两晋南北朝 秦汉 隋唐 五代宋元 明清 C 三国两晋南北朝 战国 秦汉 隋唐 五代宋元 明清 D 秦汉 战国 三国两晋南北朝 隋唐 五代宋元 明清 27 2 分 三字经 中有云 始春秋 终战国 五霸强 七雄出 其中 五霸 中最早出现的霸主和 七雄 中最后胜出的诸侯国分别是 A 齐桓公 秦朝 第 8 页 共 16 页 B 晋文公 齐国 C 齐桓公 秦国 D 楚庄王 秦国 28 2 分 成语故事包含着大量的历史信息 下列成语故事不属于战国的是 A 卧薪尝胆 B 纸上谈兵 C 合纵连横 D 围魏救赵 29 2 分 成语是中国独有的语言形式 体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下来的智慧和价值观 在一代代中国人 心中 不断明确着我们应该做什么 不应该做什么 在下列成语典故中不应该做的是 A 卧薪尝胆 B 退避三舍 C 纸上谈兵 D 毛遂自荐 30 2 分 下列哪些成语典故出自战国时期 A 纸上谈兵 三令五申 B 卧薪尝胆 百发百中 C 朝秦暮楚 完璧归赵 D 一鼓作气 老马识途 二 二 填空题填空题 共共 9 9 题 共题 共 4444 分分 31 3 分 下图显示的是 生活在距今 年前 使用的工具是 第 9 页 共 16 页 32 10 分 连线题 约 170 万年前 北京人 建立夏朝 约 70 万至 20 万年前 河姆渡原始居民 祖国境内最早人类 约 7 千年前 炎帝 黄帝 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约四五千年前 禹 种植水稻 约公元前 2070 年 元谋人 在涿鹿大败蚩尤 33 4 分 禅让制的传说 相传黄帝之后 出现了三位德才兼备的部落联盟首领 分别是 34 1 分 公元前 841 年 与民争利 引起国人暴动 西周开始走向衰落 35 6 分 判断题 正确的填 A 错误的填 B 1 春秋战国时期 战争纷繁 人民流离失所 社会生产力因此急剧下降 2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夏朝开始的 3 十月革命是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对 20 世纪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刻影响 4 英雄交响曲 是贝多芬第一部明确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交响乐作品 5 迄今为止 人类历史上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 对交战的双方而言 其性质都是非正义的 6 诺曼底登陆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告诉我们 在人类面临生存和发展的挑战时 各国之间的团结 合作能有效化解危机 36 2 分 我国有文字可以考证的历史 从商代开始 第 10 页 共 16 页 37 3 分 根据提示补全内容 1 商代后期 青铜器铸造业规模宏大 分工细致 铸造出的 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重达 832 84 千克 2 秦始皇派人开凿的 沟通了湘江和漓江 便利了南北的水运交通 3 1974 年 考古工作者在陕西临潼骊山陵墓东侧发现 发掘的 是 20 世纪中国最重大的考古成就 之一 38 10 分 1 北京人已经会使用 火 山顶洞人已会 火 2 在险恶的环境里 为了生存 北京人过 生活 山顶洞人生活的集体 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 的 3 我国很早就出现了原始的农耕 最早种植水稻的居民是 最早种植粟的居民是 4 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 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 5 商朝人刻写在龟甲 兽骨上的文字 叫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 就是从 朝开始的 39 5 分 创新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制度创新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为抵御共同的灾难 部落走向联盟 尧 舜 禹依次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 当时实行的是 禹的儿子启凭借强大的势力 在禹死后继承了他的位置 此时实行的是 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 巩固疆土 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 建立诸侯国 从而确立了周王朝 的社会等级制度为 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确立 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 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 三 三 简答题简答题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5 5 分分 40 5 分 一个民族的文化 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 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 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 是民族赖以生存的支柱和灵魂 阅读下列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艺术篇 第 11 页 共 16 页 材料一 1 图一的文字主要记录了我国 朝代 的历史 汉字书写在东汉末发展成为书法艺术 继图二 兰亭序 的作者之后成为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是 人名 2 图三所在的石窟是 它开凿于隋唐时期 是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思想篇 材料二 故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 高下相倾 音声相和 前后相随 道德经 3 以上材料体现了古代思想家老子 的思想 西汉初年 朝廷以道家思想中的清净俭约作为治国方 针 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 从而使西汉初年出现了社会安定 国力恢复的局面 历史上将这一局面称为 科学篇 材料三 它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 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 有 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 外国学者称它为 中国 17 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4 材料所说的这本著作是 同一时期 我国农学史上最早传播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书籍是 感悟篇 5 综合以上探究 结合所学知识 谈谈我们应如何认识中国古代文化成就 A 古代文化成就是我国人民自己创造的 没有吸收过外来文化成就 B 对待古代文化成就 我们应坚持批判继承和古为今用原则 第 12 页 共 16 页 C 不管是古代文化成就中的精华还是糟粕 我们都应将其发扬光大 D 古代文化成就对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已经没有作用了 四 四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1515 分分 41 15 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卫鞅曰 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 治理国家不一定只用一种方法 只要对国家有利 就不必效 法古代的制度 孝公曰 善 以卫鞅为左庶长 卒定变法令 史记 商君列传 材料二 行之十年 秦民大说 悦 道不拾遗 山无盗贼 家给人足 民勇于公战 怯于私斗 乡邑大治 史记 商君列传 材料三 商君相秦十年 宗室贵戚多怨望者 后五月而秦孝公卒 太子立 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 商君列传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卫鞅是指 孝公指的是 材料记载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哪次改革 改革从哪一年开始 2 改革的哪项措施激励人们 勇于公战 哪项措施使民 怯于私斗 这次改革对秦国起到了什么作用 3 从材料三看出变法损害了谁的利益 商鞅变法是否成功 谈谈你对商鞅变法的认识 第 13 页 共 16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1 16 1 第 14 页 共 16 页 17 1 18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