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四单元综合测试题C卷_第1页
2019-2020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四单元综合测试题C卷_第2页
2019-2020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四单元综合测试题C卷_第3页
2019-2020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四单元综合测试题C卷_第4页
2019-2020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四单元综合测试题C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9 页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 四单元综合测试题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 四单元综合测试题 C C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1313 题 共题 共 2626 分分 1 2 分 某中学举办了以 弘扬辛亥革命精神 实现中华民族复兴 为主题的宣传专栏 专栏中所配图片 和内容与主题不相符的是 A B C D 2 2 分 2016 年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 150 周年 他的主要历史功绩有 创办黄埔军校 领导辛亥革命 领导五四运动 创建中华民国 A B C D 3 2 分 从此敢有帝制自为着 天下共击之 这一现象说明辛亥革命 第 2 页 共 9 页 A 推翻了帝制 B 建立了中华民国 C 是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 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4 2 分 孙中山在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斗争中愈挫愈奋 直到临终前还在遗嘱中告诫革命党人 革命尚 未成功 同志们仍须努力 这里 革命尚未成功 主要是指 A 没有建立起中华民国 B 没有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C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D 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 5 2 分 下列人物 被誉为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的是 A 康有为 B 孙中山 C 陈独秀 D 蒋介石 6 2 分 1916 年 5 月 李大钊在 民彝与政治 一文中疾呼 民与君不两立 自由与专制不并存 是故 君主生则国民死 专制活则自由亡 材料表明李大钊主张 A 提倡科学 反对迷信 B 提倡人性 反对神学 C 提倡民主 反对专制 D 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 7 2 分 某班同学在探究中国近代化起步过程时 研究了这一时期每个阶段的历史人物 能正确说明中国 近代化历程顺序的是 第 3 页 共 9 页 A 魏源 张之洞 鲁迅 孙中山 B 李鸿章 康有为 孙中山 陈独秀 C 严复 魏源 孙中山 胡适 D 梁启超 左宗棠 李大钊 孙中山 8 2 分 表格式归纳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 下表关于新文化运动的内容错误的是一项是 阵地 新青年 杂志 北京大学 旗帜民族 科学 代表人物李鸿章 康有为 张謇 影响在中国掀起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 A 阵地 B 旗帜 C 代表人物 D 影响 9 2 分 灯闪着 风吹着 蟋蟀叫着 我坐在床上看书 月亮出了 风熄了 我站在院中唱歌 这是溥 仪在 17 岁时写的一首新诗 这种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写作的现象 与下列哪一运动的大力提倡分不开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10 2 分 他提倡白话文 发表 文学改良刍议 他是 A 陈独秀 B 李大钊 C 鲁迅 第 4 页 共 9 页 D 胡适 11 2 分 五四运动后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宣传 A 民主 B 科学 C 新文学 D 马克思主义 12 2 分 中国近代史上救亡图存的探索都以思想传播为先导 下列搭配不正确的是 A 维新思想 戊戌变法 B 民主 科学 新文化运动 C 三民主义 北伐战争 D 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诞生 13 2 分 第 41 届世博会今年 5 月 1 日在上海召开 上海成为世界的焦点 下列不是发生在上海的事件是 A 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 B 共产党的成立 C 中美联合公报 的发表 D 第一批经济特区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7070 分分 14 20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的一部屈辱史 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 走向近代化的历史 近代以来 先进的中国人站在时代的前列 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社会进步 材料二 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 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 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 对来自西洋的 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 李鸿章语 开始有所认识 这样才能转而主 第 5 页 共 9 页 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 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 以求 御侮自强 之术 罗荣渠 现代化新论 材料三 我们革命的目标是为中国谋幸福 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 故要民族革命 不要君主一人专制 故 要政治革命 不要少数富人专制 故要社会革命 这三种有一样做不到 也不是我们的本意 达到了这三样目的 之后 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在东京举行的 民报 创刊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 材料四 胡适说 北大是因为三个兔子而成名的 一是老兔子蔡元培 二是中兔子陈独秀 三是小兔子胡适 本人 三人年有长幼 但都属兔 洪向华主编 复兴之路 请回答 1 材料一所提到的 自强运动 是指什么历史事件 晚清政府寻求 御侮自强 之术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 请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出这次 革命 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有人认为这次革命是成功的 也有人 认为是失败的 你的观点是什么 并说明理由 3 根据所学知识 材料三中的 三个兔子 在北大因高举哪两面大旗而闻名 4 以上三则材料都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的一个重要发展历程 请你为此历程做一个主题归纳 15 20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4 年之际 洋务军事工业雇用工人约 10800 人 洋务民用工业雇用个人约 8000 人 洋务矿业雇用 工人约 20000 人 总计约为 39000 人 1843 年至 1893 年 中国城镇人口由 2072 万增加到 2351 万 城市人口比 重由 5 1 提高至 6 近代城市的数目在增加 河北的唐山 河南的焦作 湖北的大冶 江西的萍乡 台湾的基隆 等地 正是洋务派在那里采新法开矿 才发展为近代城市 材料二 晚清财政收入结构表 单位 万两 农业税收入工商业税收入年代 数额比重数额比重 1849328177 96923 1885307140 392351 1911481016 2044169 材料三 知识分子是民族的大脑 揭示民族的使命是他们的使命 第 6 页 共 9 页 摘自陈旭麓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四 新青年 和 新潮 以及包括 每周评论 在内的许多其他杂志 对传统主义的堡垒 旧文学 旧道德 旧式人际关系和儒家 发动了全面攻击 徐中约 中国近代史 1 据材料一 指出当时中国城市发展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趋势 这与哪一运动有关 2 据材料二 概括晚清财政收入结构有发生的变化 说明这一变化与材料一运动之间的关系 列举一项这 一运动中的民用企业 3 以康有为 孙中山 陈独秀为首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是如何履行他们的使命的 4 材料四反映了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等人对传统文化持何种态度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 我们应当怎样对 待中国的传统文化 16 15 分 阅读以下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胶州亡矣 山东亡矣 国将不国矣 在中国历史的紧要关头 青年学生首先奋起抗争 中国 无产阶级第一次以独立的力量登上政治舞台 材料二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 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 长 征 1935 年 10 月 材料三 1945 年 8 月 蒋介石在短短十天之内一连三次电邀毛泽东 共同商讨国家大计 毛泽东在周恩来 等人陪同下 去同国民党进行谈判 1 材料一反映的是哪场运动 这场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 第 7 页 共 9 页 2 材料二中后四句诗反映了长征中的哪些重大军事行动 3 材料三中国共谈判的地点在哪里 经过谈判国共双方签订了什么协定 17 1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北京大学和某杂志成为它的主要阵地 五四 运动后 宣传某革命理论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 这就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做了思想准备 材料二 1919 年 5 月 4 日 北京大学等十几所学校的学生 3000 多人 在天安门前会集 举行示威游行 五四 运动爆发 中国历史 八年级上册 有改动 请回答 1 材料一的 杂志 和 革命理论 分别指什么 2 材料一所提的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是在哪一年 3 材料二的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 此运动是哪一革命的开端 第 8 页 共 9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1313 题 共题 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