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育版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D卷_第1页
四川教育版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D卷_第2页
四川教育版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D卷_第3页
四川教育版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D卷_第4页
四川教育版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3 页 四川教育版四川教育版 20202020 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D D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2 分 历史小组排演历史剧 河姆渡原始居民 下列不该出现的情节是 A 种植水稻 B 饲养家畜 C 居住半地穴式房屋 D 使用骨耜耕地 2 2 分 2014 月 5 日 甲午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省黄陵县黄帝陵揭幕 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外华 人华侨近万人参加典礼 下列有关黄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建造宫室 车船 制作兵器 衣裳 B 让部下发明文字 历法 算术和音乐 C 妻子嫘祖发明养蚕抽丝技术 D 他是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 3 2 分 据记载 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 7 次 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有 3 次 同时鲁国却朝齐 11 次 朝晋国 20 次 这说明 A 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 B 鲁国主动与齐 晋结好 C 天子依附于诸侯 D 周王室衰微 4 2 分 下列关于都江堰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都江堰修筑在岷江流域 B 由李冰父子主持修建 第 2 页 共 13 页 C 代表了我国当时水利工程的先进水平 D 修建于秦朝时期 5 2 分 暴君亡国 明君兴政 参照这一标准 下列四人中 与其他三人明显不同的一位是 A 商汤 B 商纣 C 夏禹 D 周武王 6 2 分 夏朝建立于约公元前 2070 年 这一年属于公元前 A 20 世纪前期 B 20 世纪后期 C 21 世纪前期 D 21 世纪后期 7 2 分 下列不属于春秋争霸的影响的是 A 诸侯国强并弱 B 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C 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D 对东方六国构成威胁 8 2 分 某同学考试成绩不理想 老师安慰他 一次的失败不要紧 说不定 正是因为这次没考好 你 才能及早发现问题 坏事也能变好事的 老师的观点符合以下哪本书的观点 A 第 3 页 共 13 页 B C D 9 2 分 春秋战国时期 诸子百家的世界观 人生观为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奠定了基础 下列选项中与儒 家 墨家 道家 法家所推崇的理想人格相对应的排列组合是 A 英雄 隐士 侠客 君子 B 英雄 侠客 隐士 君子 C 君子 侠客 英雄 隐士 D 君子 侠客 隐士 英雄 10 2 分 韩非的思想主张是 A 为政以德 B 兼爱 非攻 C 无为而治 D 法治 11 2 分 文景之治 贞观之治 两个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有 实行科举取士 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 提倡节俭 减轻赋税 发展农业生产 A B C 第 4 页 共 13 页 D 12 2 分 历史上的楚汉之争的实质是 A 争夺皇位的战争 B 农民阶级反抗地主阶级的战争 C 刘邦与秦朝之间的战争 D 项羽反抗秦朝统治的战争 13 2 分 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 他最主要的历史功绩是 A 开创 百家争鸣 的学术繁荣局面 B 建立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C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D 开辟丝绸之路 14 2 分 宋代著名词人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的诗句广为流传 下面属于项羽的事迹的是 A 灭掉六国 统一全国 B 巨鹿之战大败秦军主力 C 发动大泽乡起义 D 率兵直逼咸阳 秦朝灭亡 15 2 分 学习历史需要辨别史料的价值 从研究司马迁史学思想的角度来看 史记 属于 A 第一手资料 B 第二手资料 C 实物资料 D 影像资料 第 5 页 共 13 页 16 2 分 七年级同学在排演历史剧 汉武帝 其中有一场景是汉武帝与朝臣议事 请你指出下列场景设 计中有历史知识错误的一项 A 颁布 推恩令 B 推行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政策 C 商讨派谁出使西域 D 商议修长城 17 2 分 电视剧 汉武大帝 热播后 人们对汉武帝的文韬武略有所了解 汉武帝治国的指导思想主要是 A 法家学说 B 道家学说 C 儒家学说 D 墨家学说 18 2 分 下图反映的历史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正直的官员受到陷害 B 继位的皇帝年幼 C 与少数民族的矛盾尖锐 D 帮助皇帝夺权的宦官有功 19 2 分 某同学查阅了有关 赤壁之战 三国鼎立 人口南迁 北魏孝文帝改革 的一些历史资料进 行主题探究 他探究的主题是 A 统一国家的建立 B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第 6 页 共 13 页 C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 民族关系的发展 20 2 分 东汉末年 经过长期的军阀混战 相互兼并 于公元 3 世纪 20 年代 形成了三国鼎立局面 其 中在中国北方建立的政权是 A 魏 B 蜀汉 C 吴 D 东晋 21 2 分 前秦的建立者属于下列哪个少数民族 A 鲜卑 B 羌族 C 氐族 D 匈奴 22 2 分 在文化领域中 有很高成就的人被称为 圣 下列的人物 称呼及作品对应正确的是 A 医圣 华佗 伤寒杂病论 B 书圣 王羲之 兰亭集序 C 诗圣 杜甫 月下独酌四首 D 画圣 吴道子 洛神赋图 23 2 分 历史人物总是与历史事件相连 下列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搭配正确的是 A 北魏孝文帝 把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 B 成吉思汗 建立元朝 C 汉武帝 修筑长城 第 7 页 共 13 页 D 耶律阿保机 建立西夏 24 2 分 北朝贾思勰写的 齐民要术 是中国古代科技史上的重要文献 该文献主要介绍了 A 江南的手工业技术 B 全国江河水道系统 C 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D 北方农业生产经验 25 2 分 周杰伦创作的歌曲 兰亭临帖 行书如行云流水 忙不迭 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 兰亭序 在我国古代史上享有 天下第一行书 美誉 它的作者是 A 顾恺之 B 司马迁 C 祖冲之 D 王羲之 二 二 非选择题非选择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7575 分分 26 20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生活在春秋晚期 30 岁左右便收徒讲学 前后从事教育活动 40 多年 相传他有弟子 3000 人 其 中出名的有 72 人 他有关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许多言论 成为后世传颂的格言 他提倡 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材料二 他生活在战国末期 是荀子的学生 他反对空谈仁义 强调树立君主的权威 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 治 并提出 事在四方 要在中央 圣人执要 四方来效 的理论 1 材料一 二中的 他 分别指的是谁 他们各属于诸子百家中的哪一学派 2 材料一中的 他 的思想核心是什么 并列举出两条与 他 有关的教育方面的成就或主张 3 材料一 二中的 他 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 主张有何不同 4 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 你赞成哪个学派的观点 试说明理由 第 8 页 共 13 页 27 20 分 我校九年级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正在进行 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 的主题探究活动 请你参与 他们的活动 与他们共同去探究 材料一 古代中国科技一直走在世界前列 从公元 1 世纪到 18 世纪的中国传到欧洲的重要科技发明有 26 项 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材料二 19 世纪中叶 英国成为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国家 号称 世界工厂 其生铁产量 1848 年为 200 万 吨 1870 年时已增长到 600 万吨 占全世界总产量的一半 摘编自吴于廑 齐世荣主编 世界史 近代史编 材料三 扬州泰州机场在完成了试飞 校飞等各项准备工作后 于 2012 年 5 月 8 日已正式通航 从而圆了泰 州 扬州人民的飞机梦 材料四 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 然而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规模的扩大 全球环境状况在过去几十 年里持续恶化 1990 年联合国规定每年的 4 月 22 日是人类关爱地球家园的节日 世界地球日 1 中国传到欧洲的重要科技发明中 指南针发挥的具体作用是什么 2 材料二中提到的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这一时期 为英国生铁生产提供动力的主要 机器是什么 3 飞机是哪一次科技革命的产物 其发明者是谁 4 材料四反映人类面临着哪一危机与挑战 面对这一危机与挑战我们应采取什么积极措施 28 20 分 古代政治制度是古代政治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既有延承也有变化 阅读材 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下为公 选贤任能 材料二 禹传子 家天下 材料三 封建亲戚 以藩屏周 材料四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 是指君主掌握国家最高权力 并通过军 政官僚机关管理 控制国家的政体 1 材料一中 天下为公 选贤任能 指的是原始社会末期哪种更替首领位置的办法 你知道谁是通过这种 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 第 9 页 共 13 页 2 材料二反映出更替首领位置的办法有了什么变化 3 材料三描述的是哪个朝代实行的什么制度 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后来这一制度被秦朝的哪种制 度所取代 4 阅读材料四 如下图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谁创立的 29 15 分 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商鞅强秦 材料一 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 在东方各国 本已早为推行 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 使西方人迎头赶 上一步 而结果则后来居上 新制度之创建 惟秦为最有功焉 马非百 秦集史 材料二 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 是一个具有宗教徒般笃诚和热情的理想主义者 商鞅之 法 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 毛泽东 魏晋融合 材料三 魏初风俗至陋 迁都之后 于革易旧俗 亦可谓雷厉风行 民族根底 莫如语言 语言消灭 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 孝文以仰慕中原文化之故 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 其改革之心 可谓勇矣 摘编自吕思勉 两晋南北朝史 请回答 第 10 页 共 13 页 1 据材料一 指出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 并据此指出秦国变法的特点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用史实说明 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 3 据材料三分析孝文帝 迁都 的原因以及 迁都 的作用 第 11 页 共 13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