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20届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C卷_第1页
江苏省2020届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C卷_第2页
江苏省2020届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C卷_第3页
江苏省2020届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C卷_第4页
江苏省2020届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C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3 页 江苏省江苏省 20202020 届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届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C C 卷卷 一 一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2 分 1842 年 8 月 29 日 听闻条约签订 道光帝退朝后不吃不喝 负手于便殿阶上徘徊往复 一夜不 息 侍者但闻太息声 漏下五鼓 上忽顿足长叹 令道光帝彻夜叹息的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马关条约 C 北京条约 D 辛丑条约 2 2 分 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 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 仿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君主暨后世袭 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 任便立法治理 这一内容应出现在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3 2 分 数日后 一匹快马向热河方向飞驰 恭亲王向咸丰帝报告了 花园 被烧的消息 该历史情 景应出现在 A 林则徐广东禁烟期间 B 鸦片战争期间 C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D 甲午战争期间 4 2 分 在中国近代史上 最先割占中国领土和割占中国領土最多的国家分别是 A 英国 法国 B 英国 美国 第 2 页 共 13 页 C 俄国 日本 D 英国 俄国 5 2 分 台湾正式建省是在 年 A 1684 B 1884 C 1885 D 1895 6 2 分 东沟海战天如墨 炮震烟迷船掀侧 致远鼓楫冲重围 万火丛中呼杀贼 此诗创作背景是十九 世纪末的 A 鸦片战争 B 甲午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抗日战争 7 2 分 下图人物率领致远舰英勇杀敌 壮烈殉国是在下列哪一个时期 A 十八世纪初 B 十九世纪末 C 十九世纪初 D 二十世纪初 第 3 页 共 13 页 8 2 分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在 A 鸦片战争之后 B 中法战争之后 C 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 9 2 分 义和团 起山东 不到三月遍地红 出现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 A 清政府的腐败 B 帝国主义侵略日益加深 C 贪官恶霸横行乡里 D 贫苦农民富有斗争精神 10 2 分 下表归纳了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四次重大探索 请按提示在表中的 处填写最佳答案 梦想重大探索代表人物 自强求富梦 李鸿章 变法强国梦戊戌变法康有为 民主共和梦辛亥革命 民主科学梦新文化运动 A 洋务运动 孙中山 陈独秀 B 五四运动 孙中山 曾国藩 C 五四运动 曾国藩 胡适 D 洋务运动 陈独秀 梁启超 11 2 分 李鸿章晚年这样评价洋务事业 我办了一辈子事 练兵业 海军也 都是纸糊的老虎 不过 勉强涂饰 虚有其表 据此 我们更能看出洋务运动是 第 4 页 共 13 页 A 一次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运动 B 一次资本主义的民族革命运动 C 一次失败了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D 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12 2 分 1895 年到 1898 年间 康有为多次上书光绪帝 这一时期康有为上书的主题应是 A 严厉禁烟 抵御外侮 B 师夷长技 自强求富 C 变法维新 救亡图存 D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13 2 分 有人曾经这样评价过戊戌变法 作为一场政治运动 百日维新短命而败 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 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 自有其成功之处 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指戊戌变法运动 A 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 B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C 改革了君主专制政体 D 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14 2 分 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最早提出开发三峡水利的设想 这主要体现了他下列哪一思想 A 国内合作 B 民族主义 C 民生主义 D 民权主义 15 2 分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 全球通史 中指出 当 1911 年革命到来时 革命者利用了这种不满 并 在学生和士兵中做了有效的工作 在广东 小规模的革命党人起义虽遭镇压 可是在汉口 1911 年 10 月 10 日 第 5 页 共 13 页 革命者的一家炸弹制造厂的意外爆炸 导致了附近帝国军队的兵变 革命运动仍迅速传遍全国 文中的 兵变 是指 A 戊戌政变 B 武昌起义 C 义和团运动 D 火烧圆明园 16 2 分 鲁迅先生不仅创作了大量的小说 而且他还是现代杂文的开拓者 在国民党统治时期 他写了许 多战斗性的杂文 他的作品主要是 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 痛斥国民党的黑暗统治 鼓舞人民的反抗斗争 揭示了封建制度的黑暗 A B C D 17 2 分 某同学围绕以下历史人物制作了一张手抄报 这张手抄报的主题应是 A 洋务运动 第 6 页 共 13 页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18 2 分 周恩来总理曾经说过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 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 你认为前一个 天安门 是指哪一个重大历史事件 A 鸦片战争 B 戊戌变法 C 五四运动 D 开国大典 19 2 分 大型百集史诗电视剧 毛泽东 真实 客观地展现了一段伟人的辉煌人生 下列关于毛泽东不同 时期的图片 按时间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 B C D 20 2 分 南京国民政府代表的是 A 大地主 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B 江浙财团的利益 C 剥削阶级的利益 第 7 页 共 13 页 D 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 二 二 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3535 分分 21 20 分 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 结束国家分裂 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是中华民 族为之奋斗 为之讴歌的伟大事业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阿房宫赋 六王毕 四海一 李白 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 诸侯尽西来 材料二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 在世界历史中 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 是一个十分罕见 的现象 这其中有地理的 经济的 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 除此之外 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 也是这个 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 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三 苍天苍天泪如雨 倭人竟割台湾去 台湾同胞怀着悲愤的心情奔走相告 哭声达于四野 请回答 1 材料一主要反映了秦王的哪一历史功绩 结合知识回答秦能完成这一事件的原因是 2 材料二认为 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 是千年古国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这是什么制度 该制度在发展过 程中 秦朝在地方管理体制上有巨大创新 是什么制度 3 材料三中台湾同胞的悲愤是因什么事件 4 综合上述材料 就祖国统一的问题谈谈你的认识 22 15 分 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反侵略史 也是一部追求近代化的历史 所谓 近代化 主要是指古代 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的过程 步骤一 收集资料 感受中国近代化艰难探索路 材料一 第 8 页 共 13 页 步骤二 整合知识 体验中国近代化探索的成果 材料二 梁启超说 近五十年来 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 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 第二期 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 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步骤三 感悟历史 中国近代化探索多困惑 1 依据材料一的历史事件发展进程图 分别写出 A B C D 四处相对应的历史事件的名称 并举出 B 处相 关历史事件的内容 任意 2 点即可 2 根据材料一 结合所学知识 请分别从经济 政治 思想三个方面各举一例有关中国在近代化探索过程中 所取得的成果 3 根据材料二 请指出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 并结合所学知识 谈谈我们在近代化探索中应当注意哪些问 题 三 三 问答题问答题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3030 分分 23 10 分 某初级中学八年级 2 班在复习上册 第一学习主题 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的课堂 上 历史老师给第一和第二学习小组分配了不同的学习任务和探讨活动 请你积极参与学习和活动 1 第一组 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 下面是史欠全同学依据材料按 列强侵华战争 签 订不平等条约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过程 三个项目设计的知识结构示意图 但他设计的示意图中出现 了三处错误 请你帮他找出来 并加以改正 1 错误一 改为 2 错误二 改为 第 9 页 共 13 页 3 错误三 改为 2 第二组 中国在近代遭受的的屈辱主要表现在领土主权方面 关税主权方面 独立外交主权方面的丧失 和大量赔款使白银外流 请你结合中国近代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内容 就下列四个方面分别举例说 明中国近代屈辱的表现 4 领土主权丧失 5 关税主权丧失 6 外交独立主权丧失 7 白银大量外流 24 20 分 有人说 1901 年 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 1911 年 一道闪电划过 却黑暗依旧 1921 年 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请回答 1 说一说 1901 年 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 的依据 2 1911 年 一道闪电划过 指什么 为什么说 黑暗依旧 3 你如何理解 1921 年 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4 从 20 世纪早期的中国历史进程中 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第 10 页 共 13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1 16 1 第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