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 爱心 专心 1 龙文教育学科教师辅导讲义 第龙文教育学科教师辅导讲义 第 讲 讲 课 题 地球表面形态 教学目标 1 了解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内 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2 了解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运动与地形的关系 3 了解地质构造的类型及其实践意义 重点 难点 1 内 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对地貌的影响 2 读图判别地质构造的类型 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 考点及考试要求 1 读图判别地质构造的类型 2 理解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内 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教学内容 一 地壳物质组成 1 矿物 1 定义 是具有确定化学成分 物理属性的单质或化合物 是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单元 自然界中最多的矿物是石英 二氧化硅 2 矿产 有用矿物在自然界富集到有开采价值时就称矿产 二 岩石 1 按照成因可分 岩浆岩 火成岩 沉积岩和变质岩 2 岩浆岩 包括侵入岩 花岗岩 和喷出岩 常见的有流纹岩 安山岩 玄武岩 像 长白山主峰白头山多流纹岩 镜泊湖和五大连池附近多分布玄武岩 3 沉积岩 1 特征 a 具有层理结构 b 其中含有化石 2 按照组成物质 砾岩 砂岩 页岩 最典型的是石灰岩 4 变质岩 花岗岩 片麻岩 石灰岩 大理岩 砂岩 石英岩 页岩 板岩 二 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 用心 爱心 专心 2 三大岩类物质循环 三大类岩石具有不同的形成条件和环境 而岩石形成所需的环境条件又会随着地质作用的进行不断地发生变化 沉积岩和岩浆岩可以通过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 在地表常温 常压条件下 岩浆岩和变质岩又可以通过母岩的风 剥蚀和一系列的沉积作用而形成沉积岩 变质岩和沉积岩当进入地下深处后 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又会发生熔融形成 岩浆 经结晶作用而变成岩浆岩 因此 在地球的岩石圈内 三大岩类处于不断演化过程之中 二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一 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1 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 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完整一块 而是被断裂带分割为六大板块 板块漂浮在 软流层 之上相对运动 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 两板块交界处 地壳比较活动 火山 地震多分布在此 板块移动发生张裂地区 形 成裂谷或海洋 板块相撞挤压处 形成山脉 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 形成海沟 岛弧 海岸山脉 两个大陆 板块相撞 形成巨大山脉 2 板块构造学说理论应用 二 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1 地壳运动是内力作用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 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岩层变形变位 称为地质构造 所形成的地貌 称为构造地貌 用心 爱心 专心 3 形式 从形态 上看 从岩层新 老关系上 看 对地貌 的影响 原因 一般成 山 岩层向上拱起 背 斜 向上拱 起 岩层中心 老 两翼 新 有时成 谷 背斜顶部受到张力 被侵蚀成谷地 一般成 谷 岩层向下弯曲 褶 皱 向 斜 向下弯 曲 岩层中心 新 两翼 老 有时成 山 向斜槽部受挤压 物质不易被侵蚀反 而成山岭 地 垒 两条断层之间中间上升 两边下降 形成块状山地 如庐山 泰山断 层地 堑 两条断层之间中间下降 两边上升 形成凹陷地带 如东非大裂谷 汾河谷地 2 示意图 上述我们知道判断背斜和向斜不能单纯的从山地和谷地来判断 要准确判断背斜和向斜 必须从岩层的新老关系来判断 举例说明 图中 表示岩层年代由新到老 A B A A ac b 图七 用心 爱心 专心 4 褶皱示意图 3 实践意义 找石油天然气要在背斜部位 打隧道 开矿石也应在背斜部位 如果在向斜部位 将可 能使隧道变为水道 在背斜部位采石 工程难度较小 开石方可降低成本 找地下水要在向 斜部位 理论联系实际 课件展示下列图片 让学生讨论地质构造与人类生产活动的关系 A B C 1 利用物理学中的比重知识 分析讨论 为什么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 2 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当中积累了许多找水的经验 例如 向斜岩层蓄水好 水量丰富容易找 3 假如你是一位地质工程师 如果在 C 图中要修建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遂道 应该选择甲 地还是乙地 三 火山 地震活动和地表形态 形成 地球内部炽热的岩浆沿着地裂缝上升喷发 就形成了火山喷发 喷出大量的火山物质 火山灰 熔岩 火山弹等 堆积在火山口周围就成为火山 当地壳岩层发生断裂错动或 火山喷发时 往往会产生地震 火山和地震都是地球内部能量的剧烈释放 对地表形态和人 类生产 生活都具有重大影响 往往会形成严重的自然灾害 改变地表形态的力 除了来自地球的内部以外 尚有另一种力 它来自地球的外部 即 外力作用 它对地表形态进行雕刻 使地表更加多姿多彩 外力作用是如何影响地表形态的 典例解析 例 1 04 辽宁 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碰撞挤压形成了 A 东非大裂谷 B 喜马拉雅山 C 大西洋 D 红海 1 2 43 31 2 2 3 图八 图中 1 4 表示岩层年代 由新到老 1 2 43 31 2 2 3 用心 爱心 专心 5 解析 在板块碰撞挤压的地区 往往形成山脉 如喜马拉雅山就是由亚欧板块和印度洋 板块碰撞挤压而形成的 故 B 选项是正确的 东非大裂谷 大西洋 红海则是在板块张裂的 地区形成的 答案 B 例 2 04 辽宁 日本多地震是由于 A 位于亚欧大陆与太平洋的交界处 B 位于亚欧板块与大平洋板块的接触带上 C 火山活动强烈 D 多泥石流 崩塌 滑坡等地质灾害 解析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 板块处在不断的运动之中 在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 而板 块与板块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 地震和火山多分布在这一带上 日本位于亚欧板 块与大平洋板块的交界处 地壳活跃 是个多地震的国家 故 B 项正确 A 项表述不正确 C D 选项所述内容不是日本多地震的原因 答案 B 例 3 2003 年春季高考题 下图为一典型褶皱剖面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示褶曲中 岩层的新老关系为 A 自西向东由老到新 B 自东向西由老到新 C 自中心向两侧由老到新 D 自中心向两侧由新到老 2 图示山岭是 A 沿顶部裂隙侵蚀而成的背斜山 B 因槽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向斜山 用心 爱心 专心 6 C 因顶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背斜山 D 沿槽部裂隙侵蚀而成的向斜山 解析 1 第三纪岩层比珠罗纪岩层新 所以选 D 2 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 中心新两翼老 判断此地质构造为向斜 向斜轴部坚硬 不易被侵蚀 反而成为山岭 答案 1 D 2 B 三 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1 外力作用 讲述 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外部的太阳能 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风化 侵 蚀 搬运 沉积和固结成岩等 如流水 风 冰川 波浪等 它能造成地壳表层物质的破坏 搬运和堆积 从而使地表形态不断变化 侵蚀作用为主 横断山区 内力抬升 流水侵蚀 山高谷深 青藏高原 挤压抬升 流水下切 水拍云崖 黄土高原 内力抬升 流水切割 千沟万壑 沉积作用为主 大河中下游地区 基底下沉 泥沙沉积 冲积平原和三角洲 干旱地区 含有大量沙粒的气流 风速减小 沙粒沉积 沙丘 点评 内外力作用同时进行共同作用 归纳总结 1 风化作用 分为物理风化 化学风化 生物风化作用 结果是 使岩石破碎 形成风化 壳 2 流水作用 流水侵蚀作用 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表 瀑布 岩溶地貌 峡谷等地表形态 Ppt 流水沉积作用 形成三角洲 冲积扇 冲积平原 冲积岛等地表形态 风力侵蚀作用 风蚀谷地 风蚀城堡 魔鬼城 风蚀蘑菇等地表形态 3 风力作用 风力沉积作用 沙丘 黄土堆积等地貌 典例解析 例 1 04 天津 形成下图地貌景观 女神司春 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用心 爱心 专心 7 A 侵蚀 沉积B 溶蚀 搬运 C 搬运 沉积D 风化 侵蚀 解析 地貌的酷似造型是在温度变化 风吹 日晒 雨打等外力作用下 被风化 侵蚀而形 成的 答案 D 例 2 04 江苏 下图表示的是四种地貌景观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表示花岗岩地貌景观的是 A a 图B b 图 C c 图D d 图 2 图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 河流沉积作用 B 湖泊沉积作用 C 冰川侵蚀作用 D 流水溶蚀侵蚀作用 解析 1 花岗岩地貌景观的特点就是呈现球状风化地貌 其形成过程如下 岩块表层受 风化剥落 棱角处最先消失 以后层层风化剥离 而岩块内部尚未风化的部分便呈球形残留 在地表 形成球状风化地貌 由此可以选出 C 图正确 根据花岗岩常用的画法也可知 C 图中 的岩石为花岗岩 其地貌即为花岗岩地貌景观 2 由图示岩层的画法可知 a 图岩石为石灰岩 从地貌景观上看属于喀斯特地貌 主要是 流水的溶蚀侵蚀作用形成的 答案 1 C 2 D 知识拓展 应用 1 黄河三角洲及河口沿岸地区 平均每年向渤海推进 1 5 3 公里 每年新造陆 23 28 平方公 里 昨日沧海 今日桑田 在此得以实现 试解释这种现象 2 埃及开罗附近有号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已有 5000 余年的历史了 其中 最大的胡夫金字塔原塔高 146 58 米 而现在只有 138 米高 那么 是谁有那么大的 能耐把金字塔削低了呢 3 我们知道 桂林山水有 甲天下 之说 那么你知道桂林山水这种地貌属于哪种地貌类 型吗 这种地貌的形成主要在什么力的作用下形成的 联系化学知识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 用心 爱心 专心 8 地貌的形成过程 练习 一 单项选择题 1 当岩层受到力的挤压 便会发生弯曲变形 这叫做 A 褶皱B 断层 C 背斜D 向斜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外力作用下 背斜常形成山岭 B 背斜谷地常形成自流盆地 C 在内力作用下 向斜常形成谷地 D 向斜谷地常形成裂谷 陡崖 3 背斜成山 向斜成谷 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 内力作用B 侵蚀作用 C 搬运作用D 沉积作用 4 下列地貌中属于断层一侧岩块相对下降的是 A 华山D 泰山 C 庐山D 汾河谷地 5 下列地貌的形成 与火山活动有关的是 A 喜马拉雅山B 阿尔卑斯山 C 富士山D 泰山 6 在野外考察时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地势高峻的山岭一定是背斜 B 从中部向两翼岩层越来越老的一定是向斜 C 背斜构造中一定蕴藏着丰富的石油 天然气资源 D 地下水出露的地带总在断层线附近 下图所示是我国南方某一地区地质剖面 读图回答 7 9 题 7 乙处的地质构造是 A 背斜B 向斜 C 地堑D 地垒 8 该地区地质演变过程可能是 A 水平挤压 岩层下降 外力侵蚀 B 岩层下降 外力侵蚀 水平运动 C 水平挤压 岩层上升 外力侵蚀 D 岩层下降 水平运动 外力侵蚀 9 若在甲处修建铁路 施工中应注意的是 A 火山喷发B 断层下陷 用心 爱心 专心 9 C 地下溶洞塌陷D 地下冻土融化 与平原相比 山岳相对高度大 地形崎岖 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比较大 据此回答 10 11 题 10 关于公路建设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修筑公路 要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 避开那些地形 地质 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 B 道路应避开小居民点和小村庄 C 山谷中的道路应避开缓坡 D 道路在缓坡上呈 之 字形弯曲 11 有关山岳对交通运输影响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山岳地区的交通线以铁路为主 公路次之 B 山岳地区的交通线以公路为主 铁路次之 C 山岳地区修建交通运输线路 地址宜远离河谷地带 D 为了降低修建成本 山岳地区修建公路和铁路应以直线走向为主 二 综合题 12 读下图 回答问题 1 A 处的地质构造是 该地质构造的中心和两翼岩层的新老关系是 谷地形成的原因是 2 B 处的地质构造是 其形态特征是 谷地形成的原因 是 3 C 处的地质构造是 谷地地形形成的原因是 13 下表是中山区和平原地区修筑同级铁路每千米工程量和造价的比较 20 世纪 80 年代 回答下列问题 1 与平原地区相比 在山岳地区修筑交通运输线路工程量 成本 难度也比较 因此 山岳地区的交通运输线以 为主 其次是 2 山岳地区交通运输线路主要分布在 14 读某地的地质剖面图 对下列问题作一些简要分析 用心 爱心 专心 10 1 图示地质构造类型有 甲 乙 丙 2 该地地壳受到了 方向力的作用 属于 拉张或挤压 力 当时的地 壳运动表现为 运动和 运动 起主导作用的是 运动 3 在地貌上 甲构造顶部岩层缺失的原因是 褶皱构造上覆岩石是 由 作用形成的 据此 可推断这一地区的地壳运动情况为 4 如果在这里修建一条东西向地下隧道 应该选择在 填 甲 或 乙 地 原因 是 若想打一眼深水井 应选择在 地 钻探石油应选择在 地 原因是 阅读思考 思考 1 喜马拉雅山位于哪两大板块交界处 2 红海的面积为什么不断扩大 参考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 1 A 2 C 3 A 4 D 5 C 6 B 一 单项选择题 7 B 8 C 9 C 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中国空气净化设备市场趋势研究及技术创新与渠道建设分析报告
- 2025中国稀土产业链供需格局与战略价值评估报告
- 2025中国碳纤维材料市场调研分析及需求趋势与投资风险评估报告
- 初级音乐制作人音乐制作计划及实施安排
- 2025中国男士护肤市场发展瓶颈与突破策略专题报告
- 2025中国电子支付市场竞争格局及发展前景报告
- 为梦想而战培训课件
- 用户满意度考核方案
- 注册工程师在HSE管理体系运行中的工作计划与总结
- 幼儿角色游戏观察记录要点及评价指导
-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解读
- 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生涯发展展示【高职(专科)】
- 排舞概述课件
- 公交安全隐患培训课件
- 轨电车试验线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筑梦航天”青少年航天知识大赛题库(附答案)
- 聊城市东昌府区个体工商户开业登记申请书
- 2024年卫生高级职称面审答辩(内科学)(副高面审)模拟试题及答案
- 入院记录课件模板
- 宝钢质量一贯制管理办法
- 急诊中医适宜技术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