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D卷_第1页
广东省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D卷_第2页
广东省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D卷_第3页
广东省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D卷_第4页
广东省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2 页 广东省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广东省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D D 卷卷 一 一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2 分 以下是洋务运动中创办的企业 其中属于军事企业的是 A 汉阳铁厂 B 湖北织布局 C 江南制造总局 D 上海轮船招商局 2 2 分 在中山装每边的衣袖上都有三颗扣子 有人说这三颗扣子代表着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不 包括 A 民权主义 B 民主主义 C 民族主义 D 民生主义 3 2 分 1949 年 2 月 3 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副武装昂首从东交民巷旧使馆区穿过以宣誓主权 自此 中 国武装人员不得进入东交民巷的耻辱历史宣告结束 规定东交民巷不准中国人居住的不平等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4 2 分 洋务运动开始于 A 19 世纪 60 年代 B 19 世纪 70 年代 第 2 页 共 12 页 C 19 世纪 80 年代 D 19 世纪 90 年代 5 2 分 某历史小组开展探究活动 在讨论 新文化运动后期新变化 时出现了分歧 下列观点中最为正 确的是 A 宣传内容变为倡导新的社会风俗 B 学习内容由军事工业变为民用工业 C 活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D 学习内容变为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 6 2 分 某校开展 百年中国 历史主题活动 八 1 班同学就 1912 6 南京见闻 搜集到以下材料 其中有史实错误的是 A 民主 共和 成为热门话题 B 人们传阅 新青年 的进步文章 C 大街上有男子剪去长辫 D 有人打听现任临时大总统是谁 7 2 分 三民主义不包括 A 民族主义 B 民主主义 C 民权主义 D 民生主义 8 2 分 自强以练兵为耍 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购买外洋船炮并进行仿造 是 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 在此观点指导下 中国兴起了 A 戊戌变法 B 洋务运动 第 3 页 共 12 页 C 新文化运动 D 五四运动 9 2 分 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历史的认识 根据下列材料 你认为这一时期的历史阶段特 征是 A 争取民族独立 B 建立近代化工业 C 追求民主自由 D 探索近代化道路 10 2 分 某地拟建辛亥革命纪念馆 以纪念辛亥年间首次成功的反清武装起义 这一地点应该是 A 广州 B 南京 C 武昌 D 日本东京 11 2 分 有心杀贼 无力回天 死得其所 快哉快哉 结合右图判断这位是维新志士是 A 康有为 B 梁启超 C 谭嗣同 D 光绪帝 12 2 分 在中国近现代史中有三位伟人 使中国人民 醒过来了 站起来了 富起来了 他们分别 第 4 页 共 12 页 是指 A 孙中山 毛泽东 邓小平 B 李大钊 毛泽东 邓小平 C 毛泽东 邓小平 孙中山 D 毛泽东 习近平 邓小平 13 2 分 将下列图片说明前的序号与相关历史事件前的字母符号连接 正确的一组是 A a b c B b a c C c a b D a c b 14 2 分 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阵地是 A 青年杂志 上海 B 青年杂志 北京 C 新青年 北京大学 D 新青年 上海 15 2 分 不懈的探索是中国近代史的主题之一 下列口号属于在新文化运动中提出的是 第 5 页 共 12 页 A 自强 与 求富 B 民族 民权 和 民生 C 变法 和 图强 D 民主 和 科学 16 2 分 张岂之在 中国历史 晚清民国卷 中如此评论 新文化运动狂飙 猛烈地冲击了千百年 来束缚中国人心智的道德 伦理观念及建构其上的政治意识 其对传统文化糟粕的批判和对西方思潮的大量引 入 造就了一大批具有自由观念和开放意识的青年 对于民国政治 思想和文化的发展 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作 者的观点是 A 新文化运动禁锢人们的思想 B 新文化运动反对批判中国的传统文化 C 新文化运动促使了民众的觉醒 D 新文化运动反对大量引入西方文化 17 2 分 在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中 下列口号主张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自强 求富 民主 科学 三民主义 维新变法 A B C D 18 2 分 19 世纪 80 年代中期 与南洋 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洋务运动 B 甲午中日战争 C 戊戌变法 D 辛亥革命 第 6 页 共 12 页 19 2 分 有心杀贼 无力回天 死得其所 快哉快哉 这位为维新变法献出生命的维新志士是 A 梁启超 B 刘光第 C 康有为 D 谭嗣同 20 2 分 有希望革新这古老帝国的是新教育 新教育的肇端是同文馆 中国近代 同文馆 最早出现 于 A 19 世纪 60 年代 B 19 世纪末 C 19 世纪初 D 民国初年 21 2 分 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 维新派试图在政治上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在经济上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结果却以失败告终 但它功不可没 它最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 A 促进思想启蒙 B 推动政治改革 C 发展社会经济 D 挽救民族危亡 22 2 分 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 A 师夷长技以制夷 B 自强 求富 C 民族 民权 民生 D 民主 科学 第 7 页 共 12 页 23 2 分 同治夷务 中写道 查治国之道 在乎自强 而审时度势 则自强以练兵为要 练兵又以制 器为先 在 19 世纪中后期的中国持这一观点并付诸实施的是 A 洋务运动 B 百日维新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24 2 分 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台湾回归祖国的史实 这两次回归分别结束了哪国对台湾的殖民统治 A 西班牙 美国 B 荷兰 法国 C 荷兰 日本 D 葡萄牙 日本 25 2 分 辛丑条约 签订后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 出现了大量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 下列著作中不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A 警世钟 B 猛回头 C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D 文学革命论 二 二 材料解析题材料解析题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4545 分分 26 30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第 8 页 共 12 页 材料一 祭孔是民间的一种对先贤的尊敬和反思的纪念活动 祭祀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典礼 称为 释奠礼 释 奠都有陈设 意思指在祭典中陈设音乐 舞蹈 并且呈牲 酒等祭品 对孔子表示崇敬之意 中国古代史资料汇编 材料二 陈独秀指出 主张尊孔 势必立君 主张立君 势必复辟 孔教与共和存其一必废其一 新文化运动期间 有人甚至提出 打倒孔家店 的口号 中国近代史资料汇编 材料三 今天孔子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符号 孔子学院 即孔子学堂 它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大学 而是推广 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的交流机构 2004 年 11 月 21 日全球第一所 孔子学院 在韩国首都首尔挂牌 截至 2010 年 10 月 全球已建立 322 所孔子学院和 369 个孔子学堂 共计 691 所 分布在 96 个国家 地区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为什么称孔子为 大成至圣先师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2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为什么称孔子为 大成至圣先师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3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为什么以陈独秀为代表的知识分子激烈反孔 材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 怎样的缺陷 4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为什么以陈独秀为代表的知识分子激烈反孔 材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 怎样的缺陷 5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孔子学院迅速发展的原因及影响 6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孔子学院迅速发展的原因及影响 27 15 分 中国近现代历史丰富多彩 外国学者用自己的眼光看待这一变化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自从帝国主义势力在中国的影响日益强大 一个民族反对派开始出现 多次起义失败后 国内的不满情绪终 于在 1911 年凝聚成了一场革命 皇帝不得不退位 中国成了共和国 各种不同的派别都想按照自己的意愿改 造这个国家 新青年 派从马克思主义中看到了希望 1921 年夏 他们成立了中国共产党 后来 领袖是毛泽 东 1893 1976 年 他虽然遵循马克思和列宁的学说 但主张走中国自己的道路 共产党和国民党 两个政治阵营都组建了自己的军队 相互进行了多年的战争 在 1946 年爆发的内战中 共产党得到了千百万农民的支持 战胜了国民党 1949 年 10 月 1 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摘编自 德 曼弗雷德 马伊 世界历史 第 9 页 共 12 页 1 材料中提及哪几个重要历史事件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中国共产党成立 解放战争 新中国成立 2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 指出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的原因 3 材料对于 1946 年爆发的内战 叙述简略 请你提供三件事供其补充时使用 每件事写出名称即可 第 10 页 共 12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