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训练试卷D卷_第1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训练试卷D卷_第2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训练试卷D卷_第3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训练试卷D卷_第4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训练试卷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5 页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训练试卷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训练试卷 D D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3030 分分 1 1 分 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 一个馒头 不管吃下多少酒食菜肴 主食 永远都是中国人餐桌上最 后的主角 这是央视热播纪录片 舌尖上的中国 的解说词 历史上 我们祖先最先能够吃到米饭的是 A 元谋人 B 半坡人 C 北京人 D 河姆渡人 2 1 分 下列对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农耕生活的不同之处描述正确的是 A 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B 都能饲养家畜 C 建造房屋 过定居生活 D 种植粟和蔬菜 3 1 分 夏 商 西周的兴亡 灿烂的青铜文明 春秋战国的纷争 大变革的时代 中华文化的勃兴 根 据以上信息应确定的主题是 A 中华文明的起源 B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C 统一国家的建立 D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4 1 分 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 炎黄子孙 是因为 A 炎帝 黄帝战胜了蚩尤 B 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第 2 页 共 15 页 C 华人是黄皮肤的黄色人种 D 海外华人散居世界各地 5 1 分 我们的祖先在与自然灾害抗争中 留下许多美丽的传说 右图反映的是 A 大禹治水 B 精卫填海 C 后羿射日 D 夸父逐日 6 1 分 百家争鸣 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高峰 下列人物对此贡献杰出的是 A 孔子 B 孟子 C 董仲舒 D 老子 7 1 分 下列关于禹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A 治理洪水 B 全国划为 九州 C 铸造 九鼎 D 建立商朝 8 1 分 春秋战国盛行 钟鼓之乐 在湖北随州出土的大量钟鼓乐器中 最为珍贵的是 A 司母戊鼎 第 3 页 共 15 页 B 整套编钟 C 青铜神树 D 四羊方尊 9 1 分 战国时期 各国展开合纵 连横的外交攻势 东部各国为了自己的利益 时而追随秦国 时而追 随楚国 下列哪一个成语典故来源于此 A 卧薪尝胆 B 围魏救赵 C 退避三舍 D 朝秦暮楚 10 1 分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A 秦朝圆形方孔钱 B 汉朝五铢钱 C 唐朝开元通宝 D 北宋 交子 11 1 分 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 政治清明 经济发展 人民生活安定 国力与了很大的增强 历史上称这 一时期统治局面为 A 刀耕火种 B 炎黄子孙 C 春秋战国 D 文景之治 12 1 分 中华开国五千年 神州轩辕自古传 中的 轩辕 是指 A 蚩尤 B 舜 第 4 页 共 15 页 C 黄帝 D 炎帝 13 1 分 电影 墨攻 中讲述的是 战国时期由刘德华饰演的墨家代表帮助梁王守城的故事 其中他多次 提出墨家的思想是 A 春秋无义战 B 兼爱 非攻 C 无为而治 D 知彼知己者 百战不殆 14 1 分 史记 秦始皇本纪 以编年记事的形式记载了秦始皇主要活动 其中有 一法度衡石丈尺 车同 轨 书同文字 这些活动的目的是 A 巩固统一 B 繁荣文化 C 钳制思想 D 发展经济 15 1 分 中国古代史学名著 左传 中说 多行不义必自毙 下列历史人物的结局可以作为该论断的 有力证据的是 桀 纣 汤 秦二世 A B C D 16 1 分 张骞说 我通 班超说 我也通 卫青说 我打 霍去病说 我也打 这句诙谐有趣的话反映 的史实是 第 5 页 共 15 页 A 通西域 北击匈奴 B 通西域 南击南蛮 C 通夷洲 西击党项 D 通南中 东击东胡 17 1 分 战国时期 他在岷江中游修筑了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从此 成都平原变成了 天府之国 材料中的 他 是 A 李冰 B 李春 C 伊尹 D 管仲 18 1 分 西汉最高的学府是 A 大学 B 太学 C 中学 D 小学 19 1 分 东汉史学家班固写的 汉书 司马迁传 中 称赞 史记 是 其文直其事核 不虚美 不隐恶 故谓之实录 这反映了 A 史记 体裁多样 B 艺术价值相当高 C 司马迁史学知识丰富 D 司马迁史德高尚 公正记事 20 1 分 下列对佛教和道教相同之处的表述 不正确的是 A 都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第 6 页 共 15 页 B 都具有唯心主义的色彩 C 都对我国文化产生了影响 D 都曾被统治阶级所利用 21 1 分 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 下面哪幅图直观地反映了三国鼎立形势 A B C D 22 1 分 下面是我国古代几次著名战役 根据所学知识 请按发生的先后时间排序 官渡之战 巨鹿之战 牧野之战 淝水之战 A B C D 23 1 分 塞翁得马 焉知非祸 它所表达的观点最接近于 A 道家思想 B 儒家思想 第 7 页 共 15 页 C 墨家思想 D 法家思想 24 1 分 烈火西焚魏帝旗 周郎开国虎争时 交兵不假挥长剑 已挫英雄百万师 这首诗描述的是东汉 末年一场重要战役 此战役的重要历史作用是 A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B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C 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D 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25 1 分 小明在阅读 晋朝那些事儿 后 对两晋的历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司马懿建立西晋 B 八王之乱导致东晋衰落 C 淝水之战后 东晋统一全国 D 公元 420 年 武将夺权 东晋灭亡 26 1 分 下图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示意图 这种人口大规模南迁的情况开始于 A 西汉 B 东汉末年 C 三国 D 西晋 27 1 分 屠呦呦获得 2015 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一时间 各大新闻网站 朋友圈被这位 85 岁的老太 第 8 页 共 15 页 太刷屏了 外界热闹 她却出人意料地平静 青蒿素的发现 是中药集体发掘的成功范例 由此获奖是中国科学 事业 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 下列关于中医中药说法 正确的是 A 三国时名医华佗发明 麻沸散 B 张仲景著 伤寒杂病论 C 李时珍被尊为 医圣 D 千金方 被誉为 东方医药学巨典 28 1 分 下列关于南朝统治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南朝包括宋 齐 梁 陈四个王朝 B 城都在洛阳 C 宋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 D 梁武帝时 发生了大规模的叛乱 29 1 分 以时序为基础 容易理解历史发展模式 容易理清历史发展脉络 下列朝代更替 正确的 A 西汉一东汉一三国 南北朝 B 两汉 三国二两晋 南北朝 C 两汉 两晋 南北朝一隋唐 D 两汉一宋一齐一梁一陈一隋 30 1 分 秦始皇被后人称为 千古一帝 他为中华民族作出的最突出贡献是 A 修筑万里长城巩固北方边疆 B 建立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C 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度 D 确立了皇权的至高无上 第 9 页 共 15 页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1616 分分 31 3 分 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祖冲之使用的运算工具是竹棍 即古人所说的 算筹 他计算圆周率必须用算筹对九位数字的大数 进行 130 次以上的计算 这其中包括开方 运算异常艰巨 材料二 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 是以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祖冲之的名字命名的 太阳系中有一颗小行星 是我国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 也命名为 祖冲之星 材料三 齐民要术 书名的意思 齐民 即平民 要术 即谋生的主要技术 合起来就是平民谋生的主 要技术 1 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 祖冲之在推算圆周率时付出了异常艰辛的努力 其努力的结果是怎样的 2 材料二反映了祖冲之在哪一领域内取得的重大成就 3 你认为祖冲之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什么 4 材料三中的 齐民要术 总结介绍了平民哪些谋生的方法和技术 该作品在农业生产方面提出了哪些观 点和思想 5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我国不仅在数学 农学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在地理学方面也有了突破性的发 展 综合这一时期的科技成就 你有何感想 32 3 分 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 政治 经济和文化会根据国情不断进行演变与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培根说 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 第一种在文学方面 第二种在战争上 第 三种在航海上 由此又产生了无数的变化 这种变化是如此之大 以至没有个帝国 没有一个教派 一个赫赫有 第 10 页 共 15 页 名的人物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材料三 春秋战国时期 社会急剧变化 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 发表意见 并互相辩论 形成了 百家争鸣 的繁荣局面 鲁教版 中国历史 六上 材料四 中国古代曾积极同世界各国交流 汉朝有这样一条路 沿着这条路 东方的丝织品及冶铁等技术相 继传至欧洲 西方的汗血马 音乐等也纷纷东来 唐朝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历经艰难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 又矢 志不渝把盛唐文化传播四方 材料五 故宫博物院与凤凰卫视联合宣布 清明上河图 高科技艺术互动展演即将完成 这件国宝级作品将 从纸上立体起来 于 2018 年春夏与观众见面 中国青年报 2018 年 03 月 06 日 08 版 清明上河图 局部 1 材料一中的韩非是什么学派的代表人物 汉漠拉比法典 出自于哪个国家 韩非与 汉谟拉比法典 所反映的主要观点有什么相同之处 2 材料中的 文学方面 在航海上 指宋朝的什么 这 三种东西 再加上哪一发明合称为 四大发明 3 材料三中的百家争鸣和材料一 二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结合秦汉两朝的相关史实 说明百家争鸣对后 世所产生的社会影响 第 11 页 共 15 页 4 材料中的 这条路 指的是哪条商路 它在中外交往中有何重要地位 请列举两例唐朝 这样一群人 对外交往的事例 5 观察这幅名画 你能感受到我国古代哪个朝代怎样的社会信息 33 5 分 改革是兴利除弊 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 中国历史上的多次改革 深刻影响了王朝的兴衰 推动 了社会的发展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孝公用商君 废并田 开阡陌 急耕战之赏 虽非古道以务本之故 倾邻国而雄诸矣 汉书 食货志 材料二 卫鞅曰 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 故汤武不循古而王 夏殷不易礼而亡 反古者不可非 而循 礼者不足多 史记 商君列传 材料三 魏初风俗至陋 迁都之后 于革易旧俗 亦可谓雷厉风行 民族根底 莫如语言 语言消灭 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 孝文以仰慕中原文化之故 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 其改革之心 可谓勇矣 吕思勉 两晋南北朝史 1 材料一中的 商君 指的是谁 用材料中原话指出 商君 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的效果 2 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 这一观点正确吗 请阐述你的理由 3 材料三中的 魏 政权是由哪个民族建立的 材料三评述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历史 事件的积极作用 4 综合上述材料 概括指出国家走向富强的重要途径 34 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江南 地广人稀 饭稻羹鱼 或火耕而水耨 不待贾而足 无冻饿之人 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 货殖列传 材料二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北方的许多少数民族内迁到黄河流域 以匈奴人灭西晋为序幕 各民族纷 纷建立自己的政权 他们彼此征战 人民被屠杀 牛马被掠夺 城市化为废墟 田地大量荒芜 为躲避战乱 大 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 形成了南迁浪潮 第 12 页 共 15 页 改编自教科书 材料三 西晋末 北方流民南迁人数激增 他们不但为常武地区增加了大批劳动力 而且带来了先进的生产 工具和农业技术 北方的小麦南朝时在江南大量种植 一年稻麦两熟 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提高了粮食产量 促进了常武地区经济的发展 摘编自 常州历史 1 材料一的作者是谁 它反映了当时汉朝江南怎样的经济状况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西晋对内迁的少数民族采取了什么政策 带来了什么后果 3 根据材料三 指出西晋末年常武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原因 第 13 页 共 15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303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