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7 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I)卷_第1页
岳麓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7 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I)卷_第2页
岳麓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7 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I)卷_第3页
岳麓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7 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I)卷_第4页
岳麓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7 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5 页 岳麓版备考岳麓版备考 20202020 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 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 0707 百家思想与百家思想与 百家争鸣百家争鸣 I I 卷 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2 分 2016 七上 淮北期中 我们经常引用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来激励人要 有骨气 这一名言出自于 A 老子 B 孔子 C 庄子 D 孟子 2 2 分 塞翁失马 焉知非福 失败是成功之母 的故事蕴含了对立事物能够互相转化的道理 这 跟我国古代诸子百家中哪一家的思想主张相符 A 道家 B 墨家 C 法家 D 儒家 3 2 分 历史学家费正清说 在证明了法家思想有效用的同时 秦王朝也 从反面 体现了孟子的一个 正确思想 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 这一评论中 孟子的一个正确思想 应该是 A 兼爱 非政 B 仁政 治国 C 提倡法治 D 无为而治 4 2 分 2018 七上 新平月考 军事格言 知彼知己者 百战不殆 出自 A 论语 第 2 页 共 15 页 B 道德经 C 孙子兵法 D 孙膑兵法 5 2 分 2017 六盘水 以人为本 关注民生 是古往今来治国兴邦的基本经验 我国古代思想家最 平提出 仁 的学说 主张 爱人 为政以德 的是 A 孔子 B 老子 C 孟子 D 荀子 6 2 分 2017 益阳 今年 4 月 22 日 书香益阳 润泽心灵 好书互换 2017 年益阳阅读推广活动 隆重启动 在启动仪式上 益阳学子高声吟诵了 道德经 道德经 反映了 A 老子的思想 B 孔子的学说 C 墨子的主张 D 韩非的理论 7 2 分 为响应党中央厉行节约的号召 许多单位加入到反对 舌尖上的浪费 的 光盘行动 之中 早 在战国时期 某一思想流派在提出 兼爱 非攻 的同时 就倡导 节俭 节用 该思想流派的创始人是 A 老子 B 墨子 C 荀子 D 韩非子 8 2 分 下列哪一项是 百家争鸣 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 第 3 页 共 15 页 A 私学的兴盛 B 诸侯国的兼并战争 C 社会的急剧变革 D 士人的解放 9 2 分 2019 日照 中国古代某位思想家曾经提出 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 的思想 他还认为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此之为大丈夫 这位思想家应该属于哪一学派 A 法家 B 道家 C 儒家 D 墨家 10 2 分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治国方略 在战国时期主张法制的思想家是 A 孔子 B 老子 C 墨子 D 韩非子 11 2 分 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 这句格言出自 A 论语 B 墨子 C 孙子兵法 D 孙膑兵法 12 2 分 2017 七上 泰州期中 追求与建立和谐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 墨子思想中体现这一特点的 主张是 A 福兮 祸之所倚 祸兮 福之所伏 第 4 页 共 15 页 B 仁者爱人 从政以德 C 兼爱 非攻 D 斧斤以时入山林 林木不可胜用也 13 2 分 2018 八上 鄞州期中 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 学生从 穿衣 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 想的理解 甲生说 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 什么身份及何种地位 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 乙生说 何必麻烦 由上面规定 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 丙生说 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来穿衣 天气冷多穿一点 天气热少穿一点 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A 甲生 儒家 乙生一墨家 丙生一法家 B 甲生 道家 乙生一儒家 丙生一法家 C 甲生一儒家 乙生一法家 丙生一道家 D 甲生一道家 乙生一法家 丙生一墨家 14 2 分 2019 九下 滨州开学考 在治理国家问题上 儒家主张教化百姓 以 礼 治国 法家强调 用 刑罚 加强统治 道家反对 礼 治 也反对 法 治 他们提出 无为而治 这些内容反映的现象是 A 诸侯争霸 B 变法运动 C 百家争鸣 D 民族交融 15 2 分 2019 七上 潍城期中 2017 年 两会 期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法治是一种基本的思维 方式和工作方法 法制化环境最能聚人聚财 最有利于发展 在春秋战国时期 主张实行 法治 的思想家是 第 5 页 共 15 页 A 孔子 B 墨子 C 老子 D 韩非子 16 2 分 2019 泰安模拟 道家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 A 老子 B 庄子 C 荀子 D 孟子 17 2 分 2019 七上 长白期中 诸子百家中 主张 兼爱 非攻 的思想家是 A 孟子 B 孙武 C 庄子 D 墨子 18 2 分 2018 七上 东台月考 春秋战国时期涌现了许多大思想家 对后世乃至世界文化都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 是宝贵的历史遗产和精神财富 其中法家学派代表人物韩非子主张 A 无为而治 B 以法治国 C 以礼治国 D 民贵 君轻 19 2 分 对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影响最深远的思想派别是 A 儒家学派 第 6 页 共 15 页 B 道家学派 C 墨家学派 D 法家学派 20 2 分 2019 深圳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学术平台 各家学派在此进行交流与论辩 稷 下学宫体现的历史现象是 A 诸侯争霸 B 兼并战争 C 百家争鸣 D 统一思想 21 2 分 2018 七上 晋江期中 小明考试考砸了 爸爸暴跳如雷 说要 家法伺候 爷爷慢吞吞地说 这次考差了不全是坏事 知道差在哪儿 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 相互转化嘛 其中小明爸爸和爷爷的言论分 别与下列我国古代思想家的主张最为接近的是 A 孔子 老子 B 孙武 老子 C 韩非子 老子 D 韩非子 庄子 22 2 分 2015 重庆 列表整理知识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 下图所示为小张同学的学习笔记 其 中 处应填写的人物是 A 孔子 第 7 页 共 15 页 B 孟子 C 墨子 D 韩非子 23 2 分 提出 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 思想的是 A 孙武 B 孙膑 C 韩非 D 荀子 24 2 分 追求与建立和谐 稳定的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 墨子思想中体现这一特点的主张是 A 兼爱 非攻 B 仁者爱人 C 祸福相依 D 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 25 2 分 某电视台要招聘一批栏目主持人 假如时光倒流到两千多年前 你认为最合适担当 法制空间 栏目主持人的是 A 孟子 B 墨子 C 老子 D 韩非子 26 2 分 2016 七上 兴化期中 李萌萌同学在模拟考试中考砸了 爸爸暴跳如雷 说要 家法伺候 妈妈赶紧说 我们要好好讲道理 使他进步 爷爷慢吞吞地说 这次考差了不全是坏事 知道差在哪儿 坏 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嘛 其中爷爷的言论与下列哪一位思想家的主张最接近 A 孔子 第 8 页 共 15 页 B 老子 C 墨子 D 韩非子 27 2 分 2016 七上 江津期末 认为君主 无欲 天下满足 君主宁静 百姓安定的思想家是 A 孟子 B 庄子 C 韩非子 D 墨子 28 2 分 2015 咸宁 春秋战国时期 社会急剧变化 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 发表意见 形成了 百家 争鸣 的学术局面 下列选项 体现了孟子思想的是 A 兼爱 非攻 B 要求统治者用 仁政 轻徭薄赋 C 无为而治 D 主张改革 反对空谈主义 提倡法治 29 2 分 2017 七上 东莞期中 某中学课题组在探究 春秋战国历史 的过程中 搜集到下列信息 春秋五霸 战国七雄 商鞅变法 百家争鸣 铁器 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这些信息反映出春秋战国时 期的阶段特征是 A 大变革的时代 B 统一国家的建立 C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 民族关系的发展 30 2 分 下列哪些历史事件对思想解放产生了重大影响 第 9 页 共 15 页 百家争鸣 新文化运动 人民公社化运动 真理标准问题讨论 A B C D 二 二 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113113 分分 31 20 分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 孕育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孟子认为 大丈夫 是人生的最高目标 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 孟子所谓的 大丈夫 具备四种重 要的德行 恻隐之心 人之端也 羞恶之心 又之端也 禅让之心 礼之端也 是非之心 智之端也 全力 发展此 四端 便会成为具有浩然之气的 大丈夫 摘编自 中国通史 材料二 一位阿拉伯商人记述 两宋时期 信用券被广泛应用 富裕商人率先使用印制的纸币 极大地便利 了商品的交换 中国商人把钱借给别人时会写下借条 借债人则在纸条上用食指和中指画押 他们主张以信接物 以义为利 市不二价 童叟无欺 不卖假货 不赚黑钱 不会乘人之危而半利 摘编自 新全球史 材料三 1 材料一中 孟子认为 大丈夫 应具备怎样的道德规范 结合所学知识 简述孟子的政治理想 2 据材料二 概括指出宋代商人具有怎样的优秀品质 结合所学知识 概述宋代商业繁荣的主要表现 3 请结合所学知识 分别写出四位历史人物值得后人称道的事迹 第 10 页 共 15 页 32 20 分 2019 七上 长春期末 改革与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必由之路 也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重 要动力之一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 356 年 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 主要内容有 编制户口 加强刑罚 奖励生产 奖 励军功 承认土地私有 推行县制 统一度量衡 材料二 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使落后的鲜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学到了中原汉族先进的文化 推 动了社会进步 同时促进了各民族间的了解 1 根据材料一 说出支持商鞅变法的国君是谁 你最赞赏商鞅变法的哪项改革措施 理由是什么 2 根据材料二 结合所学的知识 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 3 在战国时期 主张改革的思想家是哪一位 他属于哪一个学派的代表人 4 综合上述两次改革 你认为取得改革成功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33 15 分 2017 福州模拟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时期 这种局面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化繁荣的鼎盛时代 诸子学说的不少命题成为后代 学说的萌芽形态 摘编自侯外庐 中国思想史纲 材料二 人应当 轻视自己 还是充当 万物的尺度 这就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所思考的根本问题 最终 他们选择了后者 因此 人被当作光辉的形象来歌颂 绘画描绘人的形体美 文学书写人的精神美 钱乘旦 世界现代化进程 材料三 为了唤起 多数国民之自觉与自动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高扬民主和科学的精神 在主张 以科学 代宗教 激扬理性破除愚昧和迷信的同时 更把民主具体落实到了人权 陈旭麓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 材料一中 这种局面 历史上称为什么 2 料二中 人被当作光辉的形象来歌颂 体现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 绘画描绘人的形体美 第 11 页 共 15 页 的一位代表人物 3 依据材料三 概括 科学 和 民主 的内涵 综合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简要说明上述事件共同的历 史作用 34 28 分 2017 江西模拟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白鹿洞书院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境内 位于庐山五老峰南麓后屏山下 与鹅湖书院 白鹭洲书院 豫章书院并 称为江西 四大书院 朱熹为书院制定了学规 其中规定 右修身之要 正其义不谋其利 明其道不计其功 右处事之要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摘编自 百度 百科 请回答 1 材料中的白鹿洞书院学规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哪一学派的思想 此学派创始人是谁 2 这位创始人提出了什么治国主张 35 30 分 2018 潍坊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 缤纷多彩的文化符号承载者丰富的历史内涵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文化符号一 青铜器 第 12 页 共 15 页 鼎最初作为食物器皿 逐渐演化为重要的祭祀礼器 直到成为家国宝器 西周时期的用鼎制度规定 天子九 鼎 诸侯七 卿大夫五 士三 春秋战国时期 风气大开 思想活跃 鼎的纹饰更加简练舒朗 神兽形象纷纷登 场 宴饮 征战等纹饰明显增多 据 CCTV 10 百家讲坛 文化符号二 瓷器 到了宋代 瓷器逐渐成为中国对外输出的大宗货物 宋人记载 舶船深阔各数十丈 商人分占贮货 货多 瓷器 大小相套 无小隙也 特别是广州 明州 杭州等地设立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 大批瓷器从这些港口启运 源源不断地销往亚洲 非洲各地 其中尤以日本 菲律宾 马来西亚居多 销往埃及和伊朗的数量也很可观 据万明 海上丝绸之路与中西文化交流 文化符号三 丝绸 海上丝绸之路把丝绸远销海外 古代南亚 东南亚各地人民都喜欢穿中国丝绸制成的简裙 在中国文献中 东南亚人民 以帛缠首 的记载比比皆是 日本出现了仿制 唐绫 中国丝绸 而发展起来的 博多织 纺织法 海上丝绸之路远远不只是向外传布丝绸 还把中国古代的发明创造 如指南针 火药 造纸 活字印刷术 瓷器 医学 中草药等传布到世界各地 据陈炎 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 1 材料一反映了哪些重大史实 试举一例 鼎在我国历史上有何象征意义 第 13 页 共 15 页 2 据材料二指出瓷器在宋代对外贸易中的地位 结合所学知识 简析宋代对外贸易繁荣的原因 3 据材料三 中国丝绸外传产生了什么影响 结合所学知识 简要评价海上丝绸之路 第 14 页 共 15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答案 略 2 答案 略 3 答案 略 4 答案 略 5 答案 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