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海陆变迁》教案_第1页
第四节《海陆变迁》教案_第2页
第四节《海陆变迁》教案_第3页
第四节《海陆变迁》教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怀化市初中地理教师观摩课教案 第四节 海陆变迁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 授课人 怀化四中 贺明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能说明海陆变迁的几个事例 了解大陆漂移假说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要点 了解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 地震带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能力目标 通过对课文示意图及多媒体课件视频的了解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想像能力 地理推理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板块学说理论解释地球表面山脉的形成及火山地震的分布 德育目标 通过对魏格纳片段的学习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究精神 树立学生对地球运动的科学观点 教学重点 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要点 世界山系及火山 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教学难点 板块运动方式形成相应的地表形态 海洋的形成及海底消亡的过程 教学方法 多媒体演示 分析 推理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视频 课时安排 按学生对课程的理解能力和教学需求可列 2 种教学方案 2 课时 第 2 课时开篇至板块构造学说 第 2 课对上课时的回顾及剩余部分 1 课时 最佳方案为 2 课时方案 2 教学过程 第四节 海陆变迁 沧海桑田 的故事 导入新课 用课文标题 海陆变迁 及 沧海桑田 的故事引导学生进入本节的学习 使学生注 意力被吸引到地壳运动造成的海陆变化及地形变化的知识中 讲授新课 一 沧海桑田 一 海陆变迁 课件展示喜马拉雅山及其地层中埋藏的海洋生物化石 设疑 为什么在世界上最雄伟 的山上出现了海洋生物的化石 根据课文或学生的理解来解释喜马拉雅山一带曾经是一片汪洋 地壳的这种变化速度相当缓慢 甚至不会为人所知 如 主峰 珠穆朗玛峰以每年 约 1 厘米的速度正在升高 教材 P33 活动题 以地形变化缓慢的 4 个事例 青藏高原 台湾海峡 东非裂谷 地中海 4 地的海陆变 迁 来说明很多地方都由陆地变成了海洋或海洋变成了陆地 让学生了解海陆之间是可以 互相转变的 二 导致地表形态变化剧烈的地质活动 地壳除了速度缓慢的地形变化外 还有地震和火山 2 种能在短时间内急剧地改表地表 形态的地质活动 粗略解释地震和火山的概念 针对教材不完整的说法进行口头纠误 火山和火山活动是 2 个不同的概念 书中提到 火山是火山堆积物形成的 这里指的火山是一座山的概念 而火山活动不一定会形成火山 有些时候岩浆会顺着地势下泄流入河 海 不一定形成山 有的时候火山活动仅导致从地 底喷出粉尘和毒气 也不会形成火山 在本章节还有一个主要内容就是探讨火山的形成及其分布 二 大陆漂移假说 先对假说和学说的差异进行解释 假说即未经验证的理论 经验证后可称为学说 再播放关于 大陆漂移假说 的视频 设立 3 个疑问 大陆漂移假说的创始人是谁 魏格纳 插述魏格纳为科学执着的探究精神 1910 年开始假说的研究 1912 年提出大陆漂 移假说 这项研究一直持续到 1930 年 直到因去格陵兰岛考察于生日被冻死 大陆漂移假说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学生回答 课件展示 根据课件展示的大西洋两岸南美洲 非洲的轮廓 动物 地层的相似性 可由学生看课件图片表达 然后教师进行总结 P34 活动题 大西洋两岸轮廓相似性及拼合实验 只作参考 不做实验 3 三 板块构造学说 勒比雄 法 1968 提出 课件演示板块构造学说 大陆漂移假说的理论在某些方面还不够完美 经过后人的不断完美 终于形成了新的 较完美 并且被多数人所接受的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理论的基本要点有二 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 全球共有六大板块 并了解各板块的位置及一些位 于板块交界处的山脉 用 P35 图 2 48 六大板块示意图 中的箭头说明各板块的 运动方向并不一样 这就导致海洋和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 分大洲板块和大洋板块学习 6 大板块 P36 活动题第 1 题 喜马拉雅山是哪 2 大板块碰撞形成的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大西洋是碰撞作用形成的还是板块张裂形成的 张裂作用 板块内部比较稳定 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 有的张裂拉伸 有的碰撞挤压 地壳 比较活跃 可回到 P33 面活动题 再次解释原来所述 4 个地方的作用力的形式 点拨关于板块内容较容易出错的地方 印度洋板块的三大片陆地 阿拉伯半岛 印度半岛 澳大利亚大陆 科迪勒拉山系的形成 北段 落基山脉 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互挤压形成 南段 安第斯山脉 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相互挤压而成 课件视频插述 海洋生成和发展的经历 并举出各阶段相对应的事例 裂谷 海 洋 海沟 板块周围的弧形群岛 四 火山与地震 对比 P35 图 2 48 板块示意图 及 P36 图 2 54 世界火山与地震分布 设疑 图 2 54 中的绿色代表什么 地震带和火山带 地震带和火山带的分布与图 2 48 有什么相似之处 地震带和火山带的分布与板块的界线基本上相吻合 这两个问题用来说明前面板块构造学说基本要点第 2 点的正确性 板块与板块的交界 处 地壳比较活跃 而世界上地震和火山活动最剧烈的地带 就是上一节中所提到的两大 山系 我们可以将课文中 山脉带 改成 火山 地震带 关于地震 全球每年 500 万次左右 但电视新闻上报道的是少数 主要是因为达到一 定能量的地震毕竟是少数 每年有感约 5 万次 破坏性地震 10 多次 地震按其能量分为 不同的层次 3 或 2 5 级以下无感地震 3 至 5 级 或 2 5 至 4 7 有感地震 5 或 4 7 级以上为破坏性地震 造成巨大破坏的一般是破坏性地震 平均来说地震每 相差 1 0 级 能量约相差 30 倍 例如 汶川地震 说明其破坏性及短时间内对地表形态造成的巨大影响 而美国投在 广岛的原子弹相当于一次 6 级地震的能量 那么汶川地震就相当于近 1000 颗原子弹的威力 关于火山 全球有 500 多座著名的活火山 4 跳跃至 P37 阅读材料 了解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 印度尼西亚 拥有世界三分之 一左右的活火山 另讲述印度尼西亚农业与火山的关系 分析火山在带来危害的同时 给 当地人们带来了好处 可利用火山灰作为肥沃的土壤 P37 带领学生完成阅读材料 了解世界各地的火山 地震情况 小结 海陆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变了 各种变化的方式有的变化速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