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月考试卷A卷新版_第1页
江苏省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月考试卷A卷新版_第2页
江苏省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月考试卷A卷新版_第3页
江苏省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月考试卷A卷新版_第4页
江苏省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月考试卷A卷新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9 页 江苏省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月考试卷江苏省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月考试卷 A A 卷新版卷新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1515 题 共题 共 3030 分分 1 2 分 唐太宗和武则天统治的相似点有 都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 都实行选拔贤才的政策 都虚心采纳谏言 都注意戒奢从简 A B C D 2 2 分 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评价中国某一制度的作用时指出 中国没有世袭的官吏和贵族 皇帝通 过考试等途径选拔官吏 凡是具有真才实学的人 不论出身如何 都有经过考试成为官吏的机会 该制度 A 削弱了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 B 不利于尊师重教风气的形成 C 为普通士人提供了进入各级政府任职的机会 D 提高了高门权贵子弟的地位 3 2 分 隋文帝在位期间励精图治 他的统治被称为 开皇之治 当时繁荣的局面不包括 A 粮仓充实 B 人口增长 C 农业发展 D 大运河上漕运繁忙 4 2 分 我国古代曾多次出现经济发展 文化昌盛 国家强盛和社会繁荣的盛世局面 下列盛世局面的出 现 按先后顺序排列 第 2 页 共 9 页 开皇之治 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 康乾盛世 A B C D 5 2 分 2014 年是中国大运河 申遗 之年 苏州共有 4 条运河故道 山塘河 上塘河 胥江 环古城河 和 7 个点段 盘门 山塘历史街区含虎丘岩寺塔 平江历史街区含全晋会馆 宝带桥 吴江运河古纤道 获得申 遗成功 其中 苏州运河故道 属于隋朝大运河四段中的 A 永济渠 B 通济渠 C 邗沟 D 江南河 6 2 分 学习隋唐历史后 四位同学参加了主题演讲活动 以下是这四位同学的演讲标题 其中能准确地 概括这段历史基本特征的是 A 分裂走向统一 B 繁荣与开放 C 文明初露曙光 D 巩固与危机 7 2 分 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诗圣 李白 B 画圣 阎立本 C 笔谏 吴道子 D 颜筋 颜真卿 第 3 页 共 9 页 8 2 分 唐朝的诗歌非常的繁荣 至今流传下来的还有 5 万多首 在众多的诗人中 被称为诗圣的是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D 杜牧 9 2 分 文学创作来源于社会生活 唐诗作为一个时代的主要文学表达形式 能从不同侧面反映唐朝的社 会风尚 下列诗句中反映唐朝盛世经济繁荣的是 A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 B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 C 小头鞋履窄衣裳 青黛点眉眉细长 白居易 D 历览前贤国与家 成由勤俭败由奢 李商隐 10 2 分 如果给鉴真塑像写文字注释 应该选择 A 东渡日本 弘扬佛法 B 政启开元 治宏贞观 C 西游天竺 求取佛经 D 主动请缨 和亲塞外 11 2 分 有容乃大 是唐朝超越前期特有的文化气派 以下能体现唐朝 有容乃大 的是 玄奘到天竺学习佛学 叶蕃与唐朝 和同为一家 日本多次派出使者来唐朝学习 马可波罗来中国经商 第 4 页 共 9 页 A B C D 12 2 分 以和为贵 友好往来 是中国民族的优良传统 长期以来 中国民族积极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开 展友好交往 下列人物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作出过突出贡献的有 文成公主 玄奘 鉴真 郑和 A B C D 13 2 分 唐朝全盛时在文化 政治 经济 外交等方面都取得高的成就 是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 唐朝 进入全盛时期是在 A 唐高祖统治时期 B 唐玄宗统治时期 C 唐太宗统治时期 D 唐高宗统治时期 14 2 分 五代十国局面形成的主要历史根源是 A 唐末农民战争 B 藩镇割据 C 宦官专权 D 朋党之争 15 2 分 下图是根据武则天的 遗愿 唐朝君臣在乾陵司马道东侧为武则天树立了一块石碑 但上面却 第 5 页 共 9 页 没有字 如果让你补充 应该写入下列哪些内容 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注意减轻农民负担 统治时期史称 政启开元 治宏贞观 统治时期唐朝达 到全盛时期 A B C D 二 二 非选择题非选择题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5757 分分 16 15 分 唐朝 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 具有开拓创新的气魄 更有昂扬进取的精神 阅读材料 回 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狼 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 男耕女桑不相失 唐 杜甫 忆昔 材料二 唐朝户数在 639 年 唐太宗贞观 13 年 达 300 万户 705 年有 615 万户 740 年 唐玄宗开元 28 年 为 841 万户 754 年有 918 万户 冻国栋 中国人口史 第二卷 1 据材料一指出该诗人生活在唐朝的什么特殊时代 他的诗被后人称誉为什么 2 材料一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材料二的数据印证了材料一中哪一句诗所描述的情况 3 材料二中 639 751 年问唐朝的户数数据呈现出怎样的趋势 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出现这 一趋势的主要原因 17 15 分 中国古代的中原汉族政权的统治者都很重视民族关系的处理 阅读下列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 第 6 页 共 9 页 答问题 材料一 自古皆贵中华 贱夷狄 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 今天文成公主来西藏 狮子进了大森林 孔雀落在大平原 不落的太阳高高升起 西藏从此幸福太 平 材料三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阁下 共遵诚信 虔奉欢盟 以风土之宜 助军旅之费 每岁 以绢二十万匹 银一十万两 更不差使专往北朝 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 1 材料一这句话是谁说的 他实行了怎样的民族政策 2 材料二中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 除此之外 再列举一例唐与吐蕃友好交往的事件 3 材料三反映的事件在历史上称为什么 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北宋和哪个少数民族政权之间 18 17 分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 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 神的民族 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1 探究一 制度篇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 进士 举人 状元等称号主要是通过 考试的途径获得 的 武则天时 该制度有哪些创新 2 探究二 经济篇 生产工具的改进和创新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 列举唐朝历史上最典型的两例 说明生产工具的改进和创新促进了社会大变革 3 探究三 文化篇 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 说出唐朝主要的文学形式是什么 4 探究四 启示篇 通过对上述史实的学习 对你有什么启示 19 5 分 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1 上述内容出自哪一作品 2 这一作品是谁作的 他生活在哪一时期的哪一个国家 第 7 页 共 9 页 3 这两句诗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4 我们今天的哪些民俗是为了纪念他的 20 5 分 列举唐代在中外文化交流过程中做出重要贡献的僧人 第 8 页 共 9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1515 题 共题 共 303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