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I)卷_第1页
安徽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I)卷_第2页
安徽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I)卷_第3页
安徽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I)卷_第4页
安徽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4 页 安徽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安徽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I I 卷 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2 分 西周分封制的分封对象不包括 A 亲戚 B 功臣 C 前代贵族后裔 D 少数民族部落首领 2 2 分 这些文明成果在商朝已经出现的是 甲骨文 青铜器 金文 造纸术 A B C D 3 2 分 2018 九下 长沙模拟 战国策 秦策三 载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 正度量 调轻重 决裂阡 陌 教民耕战 是以兵动而地广 兵休而国富 故秦无敌于天下 这段史料能直接提供的历史信息有 商鞅变法统一度量衡 为田开阡陌封疆 奖励耕战等措施 商鞅变法收富国强兵之效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变法 商鞅变法 为秦统一奠定了基础 富国是商鞅变法的根本目标 A B 第 2 页 共 14 页 C D 4 2 分 2017 七上 武威月考 下列王朝按建立时间的先后排序 排列正确的是 东周 夏朝 西周 商朝 A B C D 5 2 分 2017 七上 费县月考 我国历史上既是部落联盟首领又是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是 A 汤 B 黄帝 C 禹 D 舜 6 2 分 2019 七上 韶关期中 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 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 象的展示出来 如图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 其中 处历史事件应 该是 A 夏朝建立 B 商汤灭夏 C 武王伐纣 D 国人暴动 7 2 分 2017 七上 山西期中 礼记 礼运 记载 行也 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 是谓大同 今大 第 3 页 共 14 页 道既隐 天下为家 是谓小康 天下为公 到 天下为家 体现了 A 夏朝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B 盘庚迁都 C 二里头遗址的发掘 D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8 2 分 2018 九下 江都月考 通过学习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的历史 你从中可以认识到 夏商灭亡的共同原因是王朝后期国王昏庸残暴 统治者勤政爱民 方能长治久安 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是历史的倒退 A B C D 9 2 分 2016 七上 滨州期中 文物是考证历史的重要资料 下面器物中 能印证商朝青铜器生产工艺 高超的是 A 半坡彩陶 B 大汶口黑陶 C 司母戊鼎 D 毛公鼎 10 2 分 2018 七上 桐梓期中 论语 云 管仲相桓公 霸诸侯 一匡天下 这则材料反映了什 么历史事实 A 晋文公称霸 B 楚庄王称霸 第 4 页 共 14 页 C 勾践称霸 D 齐桓公称霸 11 2 分 晋文公称霸 三家分晋 等历史现象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A 社会变革与争霸称雄 B 统一国家的建立 C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12 2 分 2017 八下 东平期中 公元前 720 年 周平王去世 即位的桓王遵从其遗愿 将大权交给西 虢公 心怀不满的郑庄王既不为平王奔丧 也不朝贺新王登基 却命人侵入王室疆土 抢夺已成熟的庄稼 从此 周郑交恶 此材料反映了 周王朝的势力衰微 周天子逐渐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 井田制逐渐被封建土地所有制取代 诸侯争霸 战争加快了统一的进程 分封制逐渐瓦解 A B C D 13 2 分 2016 七上 惠来期中 通过战争成就霸业是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常用的手段 下列成就晋文公 中原霸主地位的是 A 城濮之战 B 赤壁之战 C 官渡之战 D 马陵之战 14 2 分 2016 七上 武安期末 春秋战国时期 出现 公作则迟 分地则速 现象 主要的是因为 第 5 页 共 14 页 A 分封制的推行 B 百家争鸣的活跃 C 铁器 牛耕的广泛使用 D 周王室不断衰微 15 2 分 2017 七上 阜阳期中 战国时期不仅大国兼并小国 而且大国之间也出现了兼并现象 这突 出反映了 A 各国经过改革 实力增强 B 各诸侯国正当霸主 C 统一趋势加强 D 各诸侯国维护旧制度 16 2 分 2015 七上 九台期末 2011 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 水是生命之源 生产之要 生态之基 兴水利 除水害 关系人类生存 经济发展 社会进步 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 在古代史上 李冰父子主持修 建的水利工程是 A 灵渠 B 都江堰 C 白渠 D 大运河 17 2 分 2016 七上 呼和浩特期中 与长城南北相呼应 同为世界之奇观 它被称为 秦的三大水 利工程之一 它的兴修 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 为中原与岭南也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这 一水利工程是 A 大运河 B 郑国渠 第 6 页 共 14 页 C 灵渠 D 白渠 18 2 分 2017 七上 南京期中 让成都平原成为 天府之国 的水利工程修建于 A 春秋 B 战国 C 秦朝 D 西汉 19 2 分 1912 年 毛泽东同志在 商鞅徙木立信论 中指出 商鞅之法 良法也 而求其利国富民 伟大之政治家 商鞅不首屈一指乎 商鞅之法 不包括 A 颁布分封制 B 奖励耕织 C 承认土地私有 D 推行县制 20 2 分 2018 泰州 近代学者梁启超在 中国六大政治家 中 将商鞅列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 家之一 商鞅变法内容中 最能触动旧贵族利益的是 A 推行县制 B 奖励军功 C 奖励生产 D 承认土地私有 21 2 分 2017 九上 江都月考 下列中国古代官职中具有监察职能的是 太尉 御史大夫 刺史 第 7 页 共 14 页 丞相 A B C D 22 2 分 2019 七上 新兴期中 统治者励精图治 使西汉形成一个 吏安其官 民乐其业 的社会局 面史称 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 指的是 A 西汉文帝 景帝时期的清明统治 B 西汉初年的政治清明局面 C 文帝时期的社会安定局面 D 景帝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 23 2 分 2017 七上 泰州期中 有一首诗歌这样写道 他驱动万乘战车 点燃遍地烽烟 诸 侯割据 十年间便成了无影无踪的旧梦 这是中国大陆上第一次真正的统一 文中的 他 是 A 周武王 B 赢政 C 大禹 D 商汤 24 2 分 2017 七上 太湖期中 下列不属于秦末农民战争爆发原因的是 A 赋税 徭役繁重 B 刑法苛严 C 争夺皇位 D 秦二世的黑暗 25 2 分 2018 枣庄 从两千多年前墨子和学生做成小孔成像实验 到今天 墨子号 系列成果引领 第 8 页 共 14 页 第二次量子革命 量子科学领域有望成为中国对外的新名片 闪耀世界 而墨子的思想主张则是 A 春秋无义战 B 无为而治 C 兼爱 非攻 D 为政以德 26 2 分 2016 七上 惠安期中 如图所示著作的作者是 A 老子 B 庄子 C 孔子 D 孟子 27 2 分 2018 九上 扬州期末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在当代中国 教育是人民群众最关心 最直接 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之一 孔子的下列观点中 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 因材施教 B 温故知新 C 有教无类 D 当仁不让于师 28 2 分 2017 巴彦淖尔模拟 习近平指出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 理能力的现代化 我国古代最早提出 以德治国 这一理念的是 第 9 页 共 14 页 A 道家的老子 B 儒家的孟子 C 墨家的墨子 D 兵家的孙子 29 2 分 下图不可能出现的情景是 A 刘邦率兵攻占咸阳 B 刘邦在垓下大败项羽 C 刘邦在公元前 202 年建立了汉朝 D 刘邦采取措施 出现了 文景之治 的局面 30 2 分 2016 七上 姜堰期末 下列史实 可以通过如图所示著作了解的有 秦始皇统一货币 文字 汉武帝在长安举办太学 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技术 李春设计并主持修建赵州桥 A B C D 第 10 页 共 14 页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31 25 分 2016 七上 汕头期末 我国历史上曾有几次大分裂时期 但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结 合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子适诸侯 曰巡狩 巡狩者 巡所守也 诸侯朝于天子 曰述职 述职者 述所职也 一不朝 者则贬其爵 再不朝则削其地 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 告子 材料二 于是以鞅为大良造 而集小乡邑聚为县 置令 丞 凡三十一县 史记 商君列传 材料三 廷尉李斯议曰 周文武所封子弟甚众 然后属疏远 相攻击如仇雠 诸侯更相诛伐 周天子弗能 禁止 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 皆为郡县 置诸侯不便 史记 秦始皇本纪 材料四 汉初 在实行秦朝制度的同时 分封了一些王国 诸侯王权力很大 在封地内可以任免官吏 收取 租税 铸造钱币 还拥有兵权 中国文明史十五讲 1 材料一所反映的是西周的什么政治制度 该制度规定诸侯必须向周天子履行哪些义务 2 材料二所反映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在这一变革下 秦国对地方的管理采取什么制度 3 材料三中 廷尉李斯认为 置诸侯不便 建议秦始皇厉行什么制度 该制度与材料一所反映的西周制度有什 么重大不同 4 材料四反映汉初诸侯国的什么情况 汉武帝采取什么措施来消除诸侯王对皇权的威胁 同时 为加强对地方 官吏 豪强的监视 汉武帝创立什么制度 第 11 页 共 14 页 5 综合上述材料 说说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 32 15 分 2018 七上 高邮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即位之初他所继承的 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社会现实 要讲到正面的现实 首先表现为当 时社会经济的繁荣 整个社会呈现出社会安定 政治清明 百家讲坛孙家洲 汉武盛世的历史透视 材料二 见下图 材料三 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 掌奉诏条察州 秋六百石 员十三人 汉书 百官公卿表 材料四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 皆绝其道 勿使并进 汉书 董仲舒传 材料五 见下图 第 12 页 共 14 页 材料六 征发匈奴开通西域的过程之中 他有了一个意外的收获 就是把汉家和亚洲以外的地区连接起来 这是中国在历史上第一次真正地走向了世界 百家讲坛孙家洲 汉武盛世的历史透视 1 汉武帝即位之前的统治者实行什么政策 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称为什么 2 材料二 三 四 五分别反映或见证了汉武帝在政治 思想 经济方面采取的哪些措施 这些措施有 什么共同作用 3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 意外的收获 是指什么 第 13 页 共 14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答案 略 2 答案 略 3 答案 略 4 答案 略 5 答案 略 6 答案 略 7 答案 略 8 答案 略 9 答案 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