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易错混知识点WORD资料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高中历史 易错混知识点WORD资料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高中历史 易错混知识点WORD资料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高中历史 易错混知识点WORD资料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高中历史 易错混知识点WORD资料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 爱心 专心 1 专题一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易错点易错点 1 1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但不是道教的创始人 道教兴起于东汉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但不是道教的创始人 道教兴起于东汉 2 2 孟子的 孟子的 仁政仁政 不是对孔子不是对孔子 仁仁 的简单继承 从纵向来说 孟子的政治思想是对孔子的简单继承 从纵向来说 孟子的政治思想是对孔子 为政以德为政以德 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孔子的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孔子的 仁仁 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 其最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 其最 基本的精神即是基本的精神即是 爱人爱人 孟子从孔子的 孟子从孔子的 仁学仁学 思想出发 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 思想出发 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 政治 经济 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 即是政治 经济 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 即是 仁政仁政 3 3 注意墨家学派不为统治者所重视 因为它代表的是小生产者的利益 注意墨家学派不为统治者所重视 因为它代表的是小生产者的利益 4 4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并不意味着仅仅是儒家思想得到继承与发扬 因为在这一时期并不意味着仅仅是儒家思想得到继承与发扬 因为在这一时期 还吸取了法家 道家 阴阳家等各家思想 还吸取了法家 道家 阴阳家等各家思想 5 5 理学在宋代不是主流思想 理学真正成为主流意识是从元代开始的 理学对后世的最大 理学在宋代不是主流思想 理学真正成为主流意识是从元代开始的 理学对后世的最大 影响并非是影响并非是 理理 气气 等深奥的哲理 而是儒学的普及化 通俗化 汉代儒学强化了等深奥的哲理 而是儒学的普及化 通俗化 汉代儒学强化了 君为臣纲 宋代的理学不仅强化了君为臣纲 而且使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深入人心 将君为臣纲 宋代的理学不仅强化了君为臣纲 而且使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深入人心 将 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推广到全社会每一个家庭 是理学的功劳 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推广到全社会每一个家庭 是理学的功劳 易混点易混点 1 1 孟子的 孟子的 民本民本 思想与社会主义民主的比较思想与社会主义民主的比较 1 1 古代民本思想以 古代民本思想以 君君 为本 维护君主专制统治 为本 维护君主专制统治 2 2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目的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目的 2 2 心学与理学有明显的不同 心学与理学有明显的不同 1 1 从哲学观上看 程朱理学坚持 从哲学观上看 程朱理学坚持 性即理性即理 的根本观念 建立起一套以的根本观念 建立起一套以 理理 为本体 为本体 以以 穷理尽性穷理尽性 为方法的理学体系 属客观唯心主义 陆王心学则坚持为方法的理学体系 属客观唯心主义 陆王心学则坚持 心即理心即理 的根的根 本观念 建立了一套以本观念 建立了一套以 心心 道德仁心 或 道德仁心 或 良知良知 为本体 以为本体 以 发明本心发明本心 或或 致致 良知良知 为方法的心学体系 属主观唯心主义 为方法的心学体系 属主观唯心主义 2 2 从道德主张上看 理学主张人应以外在的天理为行为规范 而心学则主张应以 从道德主张上看 理学主张人应以外在的天理为行为规范 而心学则主张应以 内心内心 的自修 自省达到良知 从而为善 的自修 自省达到良知 从而为善 专题二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易错点易错点 1 1 明清时期我国科技继续发展 而西方文艺复兴后科技也在迅速发展 但二者并不等同 明清时期我国科技继续发展 而西方文艺复兴后科技也在迅速发展 但二者并不等同 我国明清时期的科技属于传统科技 而西方的是近代科技 我国明清时期的科技属于传统科技 而西方的是近代科技 2 2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在我国古代并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 主要说明了任何重大科技发明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在我国古代并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 主要说明了任何重大科技发明 创造 只有在它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时候 才发挥着改造社会的巨大作用 创造 只有在它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时候 才发挥着改造社会的巨大作用 易混点易混点 古代中国文学艺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古代中国文学艺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1 1 春秋战国时期 中国社会处于变革的时代 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 孔子编订整 春秋战国时期 中国社会处于变革的时代 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 孔子编订整 理理 诗经诗经 作为德行教化文本 屈原创作作为德行教化文本 屈原创作 离骚离骚 抒发爱国情怀 抒发爱国情怀 2 2 秦汉时期 大一统局面形成 汉赋以华丽的辞藻描绘恢宏气势的时代 秦汉时期 大一统局面形成 汉赋以华丽的辞藻描绘恢宏气势的时代 3 3 魏晋南北朝时期 社会动荡不安 建安文学一扫浮丽文风 陶渊明的田园诗表达了对 魏晋南北朝时期 社会动荡不安 建安文学一扫浮丽文风 陶渊明的田园诗表达了对 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4 4 唐朝的繁盛与科举制度的最终形成 促成了唐诗的繁荣 唐朝以来 商品经济的发展 唐朝的繁盛与科举制度的最终形成 促成了唐诗的繁荣 唐朝以来 商品经济的发展 与市民阶层的形成 使传奇小说 词 戏剧 风俗画等世俗文学艺术得到发展 与市民阶层的形成 使传奇小说 词 戏剧 风俗画等世俗文学艺术得到发展 用心 爱心 专心 2 5 5 明清时期 封建社会衰落与资本主义萌芽 使得反封建的小说 戏剧走向繁盛 明清时期 封建社会衰落与资本主义萌芽 使得反封建的小说 戏剧走向繁盛 专题三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易错点易错点 1 1 林则徐是近代中国 林则徐是近代中国 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但他对西方的了解并不深入 只是开研究 但他对西方的了解并不深入 只是开研究 学习西方之先河 学习西方之先河 2 2 康有为借用孔子的权威来宣传变法 新文化运动则喊出 康有为借用孔子的权威来宣传变法 新文化运动则喊出 打倒孔家店打倒孔家店 但二者的本质 但二者的本质 都是在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 都是在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 易混点易混点 1 1 近现代史上几次不同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 近现代史上几次不同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 1 1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 思想解放思想解放 是用资产阶级思想文化批判和反对当时在社会上是用资产阶级思想文化批判和反对当时在社会上 仍占统治地位的封建思想文化 如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三次思想解放运动 仍占统治地位的封建思想文化 如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三次思想解放运动 2 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 思想解放思想解放 则是用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社会问题 则是用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社会问题 并把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 走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并把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 走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3 3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思想解放思想解放 就是坚持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就是坚持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 路线 一切从实际出发 勇于探索 敢于创新 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路线 一切从实际出发 勇于探索 敢于创新 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 2 抵抗派与洋务派的比较 抵抗派与洋务派的比较 抵抗派以林则徐为代表 洋务派以奕訢 曾国藩 李鸿章等为代表 两派虽都属地主阶抵抗派以林则徐为代表 洋务派以奕訢 曾国藩 李鸿章等为代表 两派虽都属地主阶 级的派别 但两者目的的侧重点不同 抵抗派主张级的派别 但两者目的的侧重点不同 抵抗派主张 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制夷 即抵抗外来侵略 即抵抗外来侵略 而洋务派则主张而洋务派则主张 师夷长技以自强师夷长技以自强 即维护清朝统治 镇压人民反抗斗争 也含有抵御外 即维护清朝统治 镇压人民反抗斗争 也含有抵御外 侮的意图 侮的意图 3 3 维新派与革命派的比较 维新派与革命派的比较 二者都属于资产阶级的政治派别 但具体的主张并不同 维新派要求保留清王朝 实行二者都属于资产阶级的政治派别 但具体的主张并不同 维新派要求保留清王朝 实行 君主立宪制 而革命派则要求推翻清王朝 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制度 维新派反对用革君主立宪制 而革命派则要求推翻清王朝 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制度 维新派反对用革 命的手段和方式 革命派坚持用武装起义的手段 命的手段和方式 革命派坚持用武装起义的手段 4 4 对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学习 要抓住三大特征 四个阶段 对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学习 要抓住三大特征 四个阶段 1 1 三大特征 一是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 寻求变革的思想主题是为了中国的独立 民主 三大特征 一是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 寻求变革的思想主题是为了中国的独立 民主 和富强 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 启蒙和救亡相连 体现了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 二和富强 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 启蒙和救亡相连 体现了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 二 是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是一个由浅入深 由表及里 由是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是一个由浅入深 由表及里 由 器物器物 到到 制度制度 再到再到 思想思想 文化文化 不断深化的历程 三是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 如新思不断深化的历程 三是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 如新思 想的萌发 洋务运动 到主动选择 例如辛亥革命 的过程 最终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想的萌发 洋务运动 到主动选择 例如辛亥革命 的过程 最终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 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 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 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2 2 四个阶段 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 地主阶级学 四个阶段 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 地主阶级学 器物器物 从戊戌变法到 从戊戌变法到 2020 世纪初 世纪初 资产阶级学资产阶级学 制度制度 19151915 年至年至 19191919 年 资产阶级学年 资产阶级学 思想文化思想文化 从五四运动到新 从五四运动到新 中国成立 中国共产党从中国成立 中国共产党从 走俄国的路走俄国的路 到到 走自己的路走自己的路 专题四专题四 2020 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易错点易错点 1 1 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 到了新三民主义才提出反对帝国主义 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 到了新三民主义才提出反对帝国主义 2 2 毛泽东思想并不是毛泽东个人的思想 而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 毛泽东思想并不是毛泽东个人的思想 而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 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中国长期革命实践中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出概括所形成的科学思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中国长期革命实践中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出概括所形成的科学思 用心 爱心 专心 3 想体系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想体系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 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易混点易混点 1 1 三民主义的地位 民族主义是革命的前提 民权主义是革命的核心 民生主义是革命的 三民主义的地位 民族主义是革命的前提 民权主义是革命的核心 民生主义是革命的 补充 补充 2 2 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 新三民主义是革命纲领 具体的奋斗目标 三大政策是指导思 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 新三民主义是革命纲领 具体的奋斗目标 三大政策是指导思 想 方法 途径和具体方针 两者都是新民主主义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指导思想 政治纲想 方法 途径和具体方针 两者都是新民主主义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指导思想 政治纲 领 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标志 灵魂 新三民主义充分体现出三大政策的精神 三领 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标志 灵魂 新三民主义充分体现出三大政策的精神 三 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实质内容 是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升华 符合中国民主革命的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实质内容 是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升华 符合中国民主革命的 实际要求 实际要求 3 3 三大理论成果解决的问题不同 三民主义重点解决在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统治后 三大理论成果解决的问题不同 三民主义重点解决在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统治后 最终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问题 毛泽东思想重点解决如何取得中国民主革最终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问题 毛泽东思想重点解决如何取得中国民主革 命胜利 建立一个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问题 邓小平理论重点解决命胜利 建立一个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问题 邓小平理论重点解决 什么是社会主义 什么是社会主义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的问题 的问题 4 4 对中国共产党理论成熟的过程 可用一 二 三概括 对中国共产党理论成熟的过程 可用一 二 三概括 1 1 一个真理 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 即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 一个真理 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 即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 体实际相结合 体实际相结合 2 2 两次历史性飞跃 第一次飞跃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 两次历史性飞跃 第一次飞跃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 领导集体 找到了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 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第二次飞跃 发生在党的领导集体 找到了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 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第二次飞跃 发生在党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找到了中国自己的建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找到了中国自己的建设 道路 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道路 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3 3 三次伟大转变 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新民主主义的转变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 三次伟大转变 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新民主主义的转变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 义的转变 从建设社会主义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转变 义的转变 从建设社会主义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转变 专题五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易错点易错点 1 1 两弹一星两弹一星 指的是原子弹 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其中指的是原子弹 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其中 两弹两弹 不是原子弹 氢弹 不是原子弹 氢弹 2 2 改革开放后水稻产量的提高 主要靠的是科技 其次才是政策 改革开放后水稻产量的提高 主要靠的是科技 其次才是政策 专题六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易错点易错点 1 1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反对的是封建的教会与宗教思想 并不是放弃基督教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反对的是封建的教会与宗教思想 并不是放弃基督教 2 2 启蒙运动高潮出现在法国 而不是英国 这是因为它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封建专制阻 启蒙运动高潮出现在法国 而不是英国 这是因为它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封建专制阻 碍在思想上的反映 碍在思想上的反映 易混点易混点 西方不同时期人文精神的含义西方不同时期人文精神的含义 1 1 古希腊时期的人文精神 智者学派对雅典民众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 古希腊时期的人文精神 智者学派对雅典民众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 用 他们的某些思想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 例如 用 他们的某些思想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 例如 人是万物的尺人是万物的尺 度度 的主张 一下子就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这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的主张 一下子就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这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 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智者学派人文精神的思想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而普罗塔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智者学派人文精神的思想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而普罗塔 泰 戈拉则是西方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 泰 戈拉则是西方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 用心 爱心 专心 4 2 2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批判神权统治 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批判神权统治 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 崇尚理性和科学 追求知识 崇尚理性和科学 追求知识 3 3 启蒙思想对人文主义的发展 启蒙运动在人 自然 国家 宗教和科学的相互关系上 启蒙思想对人文主义的发展 启蒙运动在人 自然 国家 宗教和科学的相互关系上 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启蒙运动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 把反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启蒙运动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 把反 封建 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建立资产阶级封建 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建立资产阶级 理性王国理性王国 按照 按照 资产阶级利益构建政治制度的高度 从而比文艺复兴运动更为彻底 具有鲜明的政治革资产阶级利益构建政治制度的高度 从而比文艺复兴运动更为彻底 具有鲜明的政治革 命性质 命性质 专题七专题七 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 易错点易错点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只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 没有否定整个牛顿力学 牛顿力学是相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只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 没有否定整个牛顿力学 牛顿力学是相 对论力学在低速状态下的一个特例 牛顿力学是整个力学的基础 牛顿所创造的概念 至今对论力学在低速状态下的一个特例 牛顿力学是整个力学的基础 牛顿所创造的概念 至今 仍指导着我们的物理学思想 相对论发展了牛顿力学 打破了传统的绝对时空观 仍指导着我们的物理学思想 相对论发展了牛顿力学 打破了传统的绝对时空观 易混点易混点 1 1 蒸汽机的发明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蒸汽机的发明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2 2 发电机和其它电力技术发明的出现 促进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 人类社会进入电气 发电机和其它电力技术发明的出现 促进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 人类社会进入电气 时代 时代 3 3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迅速发展 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迅速发展 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 代 代 专题八专题八 1919 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易错点易错点 1 1 中国画里面 与印象画派相仿的是写意画派 在表现手法上印象派是油画 中国画是水 中国画里面 与印象画派相仿的是写意画派 在表现手法上印象派是油画 中国画是水 墨画 墨画 2 2 浪漫主义 印象主义 现实主义 现代主义美术 浪漫主义 印象主义 现实主义 现代主义美术 1 1 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 1919 世纪早期 特点是深入发掘人的感情世界 注重画面整体的完整何统世纪早期 特点是深入发掘人的感情世界 注重画面整体的完整何统 一一 强调色彩的作用 强调色彩的作用 2 2 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 1919 世纪中期 特点是注重表现社会现实 世纪中期 特点是注重表现社会现实 3 3 印象主义 印象主义 1919 世纪后半期世纪后半期 2020 世纪初 特点是世纪初 特点是 1919 世纪世纪 6060 年代出现对光和色有浓年代出现对光和色有浓 厚的兴趣厚的兴趣 4 4 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 2020 世纪以后 主要特征是反对传统和理性世纪以后 主要特征是反对传统和理性 重视艺术家的主管感受和表重视艺术家的主管感受和表 现形式现形式 艺术上更趋于极端化艺术上更趋于极端化 易混点易混点 1 1 现代主义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的区别 现代主义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的区别 1 1 从产生和繁盛的时间来看 现实主义文学在西方由来已久 从 从产生和繁盛的时间来看 现实主义文学在西方由来已久 从 1919 世纪世纪 3030 年代起成为年代起成为 文学的主流 现代主义文学兴起于文学的主流 现代主义文学兴起于 191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