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七年级下学期期中阶段性教学评估考试历史试题(I)卷_第1页
北京市七年级下学期期中阶段性教学评估考试历史试题(I)卷_第2页
北京市七年级下学期期中阶段性教学评估考试历史试题(I)卷_第3页
北京市七年级下学期期中阶段性教学评估考试历史试题(I)卷_第4页
北京市七年级下学期期中阶段性教学评估考试历史试题(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1 页 北京市七年级下学期期中阶段性教学评估考试历史试题 北京市七年级下学期期中阶段性教学评估考试历史试题 I I 卷 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424 题 共题 共 4848 分分 1 2 分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不竭动力 下列属于唐朝人民改进的农业生产工具的是 A 水车 B 秧马 C 曲辕犁 D 直辕犁 2 2 分 2018 七下 泰兴期中 杜甫在 忆昔 这首诗中写道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开元 是下列哪一皇帝的年号 A 唐高宗 B 唐太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 3 2 分 2017 七下 临沭期中 法国启蒙思想家魁奈说 中国无世袭贵族 官爵仅靠功绩与才能获 得 工匠的子弟也能当上总督 他所评价的是中国的 A 分封制度 B 察举制度 C 监察制度 D 科举制度 4 2 分 2017 七 江苏期末 为了做关于某位历史人物评价的演讲 小李在图书馆借了一本 贞观政要 第 2 页 共 11 页 进行查阅 由此判断 他这次演讲涉及的主要人物应是 A 唐太宗 B 唐高祖 C 唐玄宗 D 武则天 5 2 分 2016 九上 同安期中 元朝时到过中国 他的一本游记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财富的向往 他是 A 屋大维 B 查理 马特 C 亚里士多德 D 马可 波罗 6 2 分 2017 七下 宝坻期中 下列关于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A 统治者贪图享乐 B 残暴的统治 C 大兴土木工程 D 国家财政困难 7 2 分 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 北宋时兴起 后来发展成著名瓷都的城市是 A 杭州 B 景德镇 C 泉州 D 广州 8 2 分 2017 七下 梅江月考 据报道 从古沉船 南澳 1 号 中打捞出的瓷器 很多都是出自于 瓷 都 请问我国哪个地方被称为 瓷都 第 3 页 共 11 页 A 河北曲阳 B 河南汝州 C 江西景德 D 河南开封 9 2 分 辽与北宋 和好年深 双方休养生息 人人安居 不乐战斗 双方这一相对和平局面出现在下 列哪一事件后 A 澶渊之盟 B 金灭北宋 C 岳飞抗金 D 签订 尼布楚条约 10 2 分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的功绩主要是 A 灭西夏 B 统一蒙古 C 建立元朝 D 定都大都 11 2 分 假如穿越时空隧道来到宋朝 你不可能经历的事情是 A 吃占城稻米饭 B 乘坐装有指南针的海船出海 C 品评 清明上河图 D 看到回族人用纸币购物 12 2 分 2017 七下 惠民月考 某中学课题组在探究 宋元历史 的过程中 搜集到下列信息 澶 渊之盟 岳飞抗金 蒙古兴起 回族的形成 这些信息反映出宋元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A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第 4 页 共 11 页 B 统一国家的建立 C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 民族关系的发展 13 2 分 授时历 一年的周期与现行公历相同 比现行公历确定早 A 200 年 B 300 年 C 400 年 D 600 年 14 2 分 2017 准格尔旗模拟 小明对下图所示的工程和农具进行了研究 以下认识和思考正确的是 A 都江堰在秦朝时修建 筒车是唐朝时发明 B 都江堰是防洪灌溉工程 筒车是耕种工具 C 它们反映了中国古代的 重农抑商 政策 D 它们都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15 2 分 2017 七下 新野期中 年号多取吉利吉祥 国泰民安的含义 或是显示皇权的神圣 上承贞 观 下启开元 其中用 贞观 作为年号的皇帝是 A 唐高祖 第 5 页 共 11 页 B 唐太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 16 2 分 隋唐科举制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A 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 B 促进了科技文化的发展 C 对皇帝的权力有一定抑制作用 D 削弱了显贵的特权 17 2 分 2017 七下 邵阳期中 北宋都城东京城内繁华的大型娱乐休闲场所叫做 A 坊 B 市 C 瓦子 D 勾栏 18 2 分 2016 七下 成都期中 下列组合搭配中正确的是 A 1125 年 靖康之变 B 947 年 耶律阿保机改国号为辽 C 1115 年 完颜阿骨打建立金朝 D 1005 年 宋太祖与辽订立澶渊之盟 19 2 分 穿越时光隧道 你回到了南宋都城临安 在下列各项中 可以看到的有 城里有精美的瓷器出售 在 瓦子 里有人在说书 有人在看杂剧表演 有人在使用纸币购物 人们在阅 读 红楼梦 A 第 6 页 共 11 页 B C D 20 2 分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是谁的诗 A 文天祥 B 岳飞 C 戚继光 D 郑成功 21 2 分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 周杰伦在春节联欢晚会上的一曲 青花瓷 唱出了浓浓的中 国风 瓷器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一个伟大贡献 你知道下列瓷器中 哪一件是那 传世的青花瓷 A B C D 22 2 分 2016 七下 东莞期末 夷狄亦人尔 其情与中华不殊 盖德泽洽 则四海可使如一家 突厥贫弱 吾收而养之 计其感恩 入于骨髓 岂肯为患 此话最有可能出于 第 7 页 共 11 页 A 唐太宗 B 隋炀帝 C 宋太祖 D 辽太祖 23 2 分 2018 七上 揭西期末 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是鲁迅对司马迁 史记 所作的高度评 价 这部书的体例是 A 纪传体通史 B 纪传体断代史 C 编年体通史 D 编年体断代史 24 2 分 2018 七下 东台期中 戎马倥偬 征战终生 统一了蒙古 为中国统一而战 祖孙三代鏖 战六七十年 其后征服民族多至 720 部 这是马克思对下列哪一人物的评价 A 耶律阿保机 B 阿骨打 C 成吉思汗 D 忽必烈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25 20 分 2016 九下 淮安期中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历史悠久 源远流长 从汉朝丝绸之路的开辟 到明朝前期的郑和下西洋 我国一直实行和平 开放的对外政策 但到了清朝 这种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 据此 并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下列问题 1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哪个历史事件有关 2 第 8 页 共 11 页 请你写出唐朝与日本 天竺交往中最有影响的两位使者的名字 3 南宋时海外贸易发达 商船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航海中广泛使用了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哪一项 成就 4 清朝前期实行了什么对外政策 有何影响 26 15 分 2018 七下 惠民开学考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 共遵成信 虔奉欢盟 以风土之宜 助军旅之费 每岁以绢 二十万匹 银一拾万两 更不差使专往北朝 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 材料二 自契丹侵取燕蓟以北 拓跋自得灵夏以西 其间所生豪英 皆为其用 得中国 指中原 土地 役 中国人力 称中国位号 仿中国官属 任中国贤才 读中国书籍 用中国车服 行中国法令 是二敌 指辽 西 夏 所为 皆与中国等 以上材料出自 续资治通鉴长编 1 材料一反映了哪一次和议 北朝 指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概括这个盟约订立的背景及影响 2 从材料二可以看出 辽 西夏的政治制度有什么特点 你知道辽 西夏与北宋是如何在碰撞中交融的 吗 3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你怎样看待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 以史为鉴 你认为我们今天应该如何 处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 27 25 分 2019 七下 蒙阴期中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伟大的劳动人民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 七年级同学以 盛世繁荣的经济 为主题 探究唐宋经济的发展 请你参入合作 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第 9 页 共 11 页 图一图二 材料二 图三 南宋海船图四 宋代 货郎图 图五北宋纸币铜版拓片 1 同学们搜集到材料一中唐朝发明和改进的农具图片 请你标明农具的名称 2 苏湖熟 天下足 是宋代流行的谚语 说明当时南方的江浙一带已经成为主要的粮食产地 结合所 学知识 说明两宋时期南方农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3 我国是 瓷之国 精美瓷器层出不迭 各具特色 制瓷技术不断更新 请写出唐朝制瓷技术创新的瓷 器一例和兴起于北宋后发展为瓷都的制瓷业中心 4 材料二中的三幅图片反映了宋代经济发展中的哪些重要表现 并据此概括我国古代这一时期经济发展 的阶段性特征 5 通过本次探究 结合所学知识 你认为古代经济的繁荣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第 10 页 共 11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424 题 共题 共 4848 分分 1 答案 略 2 答案 略 3 答案 略 4 答案 略 5 答案 略 6 答案 略 7 答案 略 8 答案 略 9 答案 略 10 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