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 1 1 页页 共共 1616 页页 凤阳中学 2011 届高三周考测试 理科综合 试题 考生注意 1 本试卷分第 卷和第 卷两部分 满分 300 分 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 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答题卷左侧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请考生将所有试题答案填涂在答题卷上 在试题卷上 作答无效 第 I 卷 选择题 共 120 分 本卷共 20 小题 每小题 6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量 H 1 Li 7 C 12 N 14 O 16 1 病原体是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 统称 下面有关病原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所有病原体共同的结构特点是不具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B 所有病原体的性状遗传都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定律 C 病原体也可以在生物工程中发挥作用 D 病原体蛋白质的合成不一定都需要在核糖体中完成 2 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A 有无水的生成可以用来区别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B 有氧呼吸不一定比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多 C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共同中间产物是丙酮酸和 H D 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不一定能用于一切生命活动 3 20 世纪 90 年代 Cuenoud 等发现 DNA 也有酶催化活性 他们根据共有序列设计并合成了由 47 个核苷 酸组成的单链 DNA E47 它可以催化两个底物 DNA 片段之间的连接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DNA E47 中 嘌呤碱基数一定等于嘧啶碱基数 B 在 DNA E47 分子中 碱基数 脱氧核苷酸数 脱氧核糖数 C DNA E47 作用的底物和 DNA 聚合酶作用的底物是相同的 D 在 DNA E47 分子中 每个脱氧核糖上均连有一个磷酸和一个含 N 的碱基 4 以下有关内环境的稳态及调节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动作电位不会随刺激强度增大而增大 B 细胞内 外的 Na K 分布不平衡状态是通过消耗能量 来维持的 C 炎热环境刺激可使甲状腺分泌的激素增加 机体散热增 加 D 当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后 突触后膜上的电位可表 现为外正内负 也可能表现为外负内正 5 右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植物以及甲 乙 丙三种动 物的数量变化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由图可知种群丙在 a b c d 四个时期中种群密 24681012 100 200 300 400 数量数量 个个 时间时间 年年 丙丙 乙乙 甲甲 植物植物 a b c d 0 第第 2 2 页页 共共 1616 页页 度最大的是 d 期 B 由图可知种群丙和种群乙为捕食关系 种群甲和种群乙也为捕食关系 所以种群丙和种群甲为竞 争关系 C 据图可知当甲种群的数量增多时 随后乙 丙种群的数量变化分别是增加和减少 D 种群丙在 c d 时期数量增多的原因只是由于种群乙的增多和种群甲的减少 6 2010 年 5 月 引起诸多争议的美国生物学家 Craig Venter 宣布开发出了第一个由一个合成的基因组所 控制的细胞 在这项研究中 Craig Venter 博士等人通过化学的方法合成了蕈状支原体的基因组 然 后将其植入到与它亲缘关系很近的山羊支原体的细胞里 获得了全新的蕈状支原体 植入的基因组能 调控这一细胞 新移植的基因组取代原基因组发挥作用 把寄主细胞转变成蕈状支原体 下列有关叙 述正确的是 支原体是原核生物 A 蕈状支原体基因组即其一个染色体组所包含的全套基因 B 寄主细胞转变成蕈状支原体是利用了基因突变的原理 C 这个合成的基因组一定是通过逆转录得到的 D 支原体是目前发现的最小 最简单的具有自我繁殖能力的细胞 其基因组也是原核生物中最小的 因此便于操作 7 下列行为中符合促进 低碳经济 发展宗旨的是 推广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 将植物桔杆 动物粪便等制成沼气生物燃料以替代液化石油气 利用 硅材料制成太阳能发电装置发电 限制化学工业发展 关停化工企业 消除污染源头 大力发展 潮汐能 风能 核能 A B C D 8 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验证反应的热效应 B 定量测定化学反应速率 C 测定 FeSO4溶液浓度 D 构成铜锌原电池 9 下列溶液中 一定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或分子是 A pH 1 的溶液中 Na Mg2 SO42 HCO3 B 含有大量 Fe3 的 溶液中 Al3 Cu2 Cl2 SO42 K KM M n nO O4 4 F Fe eS SO O4 4 ABCD 第第 3 3 页页 共共 1616 页页 0 T1 T2 T3 T A B C D c I3 C 加入铝能放出 H2的溶液中 K NH4 NO3 Cl D 由水电离产生的 c H 10 12mol L 1的溶液中 K Ba2 CH3COO OH 10 配制碘水是常常加入 KI I2在 KI 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 I2 aq I aq I3 aq 某 I2 KI 混 合溶液中 I3 的物质的量浓度 c I3 与温度 T 的关系如图所示 曲线上任何一点都表示平衡状态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反应 I2 aq I aq I3 aq 的 H 0 B 若温度为 T1 T2时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 K1和 K2 则 K1v逆 D 状态 A 与状态 B 相比 状态 A 的 c I2 大 11 下列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A 25 时 pH 10 的 NaOH 溶液与 pH 10 的氨水中 c Na c NH4 B 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 CH3COOH 和 CH3COONa 溶液等体积混合 c CH3COO c OH c H c CH3COOH C 在 NaHA 溶液中 H2A 为弱酸 c Na c HA c OH c H D 室温下 向 0 01 mol L 1 NH4HSO4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至中性 c Na c SO42 c NH4 c OH c H 12 由于半导体照明光指向性强 照度低 2010 年上海世博会采用半导体照明 LED 发光二极管 是历届世博会之最 其中中国馆 主题馆等建筑使用光伏并网发电 总功率达 4 兆瓦 已知发出白光 的 LED 是由氮化镓 GaN 芯片和钇铝石榴石 Y3Al5O12 芯片封装在一起做成的 下列有关叙述正 确的是 A 光伏电池是将化学能直接转变为电能 B LED 中的 Ga 和 Y 都显 3 价 C 图中 N 型半导体为正极 P 型半导体为负极 D 电流方向从 a 流向 b 13 氰酸 HNCO 结构为 H N C O 可消除汽车尾气中的二氧 化氮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8HNCO 6NO2 7N2 CO2 4H2O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氮气是还原产物 二氧化碳是氧化产物 B HNCO 中碳元素被氧化 C 1molHNCO 参加反应失去 3mol 电子 D 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质量比为 1 1 14 如图 在 2010 年 1 月 17 日 我国成功发射北斗 COMPASS Gl 地球同步卫星 这标 N 型半导体型半导体 P 型半导型半导 体体 电极电极 太阳光伏电池的光电转换系统太阳光伏电池的光电转换系统 太阳光子太阳光子 第第 4 4 页页 共共 1616 页页 志着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建设又迈出重要一步 关于成功定点后的 北斗 COMPASS Gl 地球同步卫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运行速度大于 7 9 km s B 离地面高度一定 相对地面静止 C 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比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小 D 向心加速度比静止在赤道上的物体的向心加速度小 15 如图所示 位于倾角为 的斜面上的物体 B 由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与物块 A 相连 从 滑轮到 A 与 B 的两段绳都与斜面平行 已知 A 与 B 之间及 B 与斜面之间均不光滑 若用一沿斜面向下的力 F 拉 B 并且使它做匀速直线运动 则 B 物体受力的个数为 A 4 个 B 5 个C 6 个D 7 个 16 一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在方向不变 大小按右图规律变化的外力作用下 在 0 2s 这段时间内 A 物体做匀减速运动 B 物体做变减速运动 C 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减小 速度逐渐增大 D 物体的加速度和速度都在逐渐减小 17 把动力装置分散安装在每节车厢上 使其既具有牵引动力 又可以载客 这样的客车车辆叫做动车 而动车组就是几节自带动力的车辆 动车 加几节不带动力的车辆 也叫 拖车 编成一组 就是动车 组 如图所示 假设动车组运行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与其所受重力成正比 每节动车与拖车的质量都相等 每节动车的额定功率都相等 若 1 节动车 3 节拖车编成的动车组的最大速度为 120 km h 则 9 节动车加 3 节拖车编成 的动车组的最大速度为 A 360 km h B 120 km hC 320 km h D 480 km h 18 如图所示 三条平行且等间距的虚线表示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 其电势分别为 10 V 20 V 30 V 实线是一带负电的粒子 不计重力 在该区域内运动的轨迹 对于轨迹上的 a b c 三点 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是 A 带电粒子一定是先过 a 再到 b 然后到 c B 带电粒子在三点所受电场力的大小 Fb Fa Fc C 带电粒子在三点速度的大小 Vb Va Vc D 带电粒子在三点电势能的大小EPb EPa EPc 19 如图所示电路中 电源的电动势为 E 内阻为 r R1为滑动变阻器 R2为定值电阻 电流表和电压表 均为理想电表 闭合电键 S 当滑动变阻器 R1的滑动触头 P 向右滑动时 电 表的示数都发生变化 电流表示数变化量的大小为 I 电压表 V V1和 V2 示数变化量的大小分别为 U U1和 U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U1 U2 B 变小 1 U I C 不变 D 不变 2 U I U I 20 如图所示 L1和 L2为两平行的虚线 L1上方和 L2下方都是范围足够大 且磁感应强度相同的匀强磁 场 A B 两点都在 L2上 带电粒子从 A 点以初速度 V0与 L2成 30 角斜向右 A V1V2 V R1R2 E r S 30 A B L1 L2 第第 5 5 页页 共共 1616 页页 上方射出 经过偏转后正好过 B 点 经过 B 点时速度方向也斜向上 不计重力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带电粒子经过 B 点时速度一定跟在 A 点时速度相同 B 若将带电粒子在 A 点时的初速度变大 方向不变 它仍能经过 B 点 C 若将带电粒子在 A 点时的初速度方向改为与 L2成 60 角斜向右上方 它将不能经过 B 点 D 此粒子既可以是正电荷 也可以是负电荷 第第 6 6 页页 共共 1616 页页 第 II 卷 非选择题 共 180 分 21 18 分 有一种新式的游标卡尺 与普通游标卡尺不同 它游标尺的刻线看起来很 稀疏 使 得读数时清晰明了 方便了使用者正确读取数据 如果此游标尺的刻线是 39 mm 等分成 20 份 那么 它的精确度是 mm 用该游标卡尺测量某一物体的厚度 如下图所示 正确的读数是 mm 某实验小组要测量一节旧蓄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实验室提供的实验器材如下 A 待测的旧蓄电池 电动势约为 2V 内电阻约为 3 B 电压表 V1 0 3V 内阻 RV1约 4K C 电压表 V2 0 6V 内阻 RV2约 15K D 电流表 A 0 3A 内阻 RA约 0 1 E 电阻箱 R1 0 9999 F 电键和导线若干 1 请你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 设计出一种测量该蓄电池电动势和内阻 的方案 并在上边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 要求电路中各器材用题 中 给定的符号标出 2 如果要求用图象法处理你设计的实验的数据 并能根据图象较直观 地 求出电动势和内阻 则较适合的函数表达式是 3 请你在右边虚框中画出此表达式对应的大致图象 某课外小组想探究 带风帆的玩具小车所受阻力与运动速度的关系 他们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1 猜想 F阻与车的速度 v 无关 F阻 v F阻 v2 2 探究步骤 将带有风帆的玩具小车 已连接好电源的打点计时器和纸带按右 图所示安装在光滑倾斜的长木板上 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 电源频率 f 50 Hz 使玩具小车从静止 开始加速运动 足够长的时间后关闭打点计时器 改变长木板的倾角 重复以上实验 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木板倾角 sin 小车匀速时的速度 v m s 小车匀速时速度的平方 v2 m2 s2 14 0 070 600 36 210 0 181 502 25 324 0 413 5112 32 436 0 595 0625 60 548 0 746 3440 20 660 0 87 请你根据该小组的探究完成下列问题 0 34567 012345678910 cm 主尺主尺 游标尺游标尺 第第 7 7 页页 共共 1616 页页 通过观察表中的实验数据 试求 当 60 时小车匀速运动的速度应为 m s 结论 在实验误差范围内 通过对数据的观察分析 玩具小车所受的阻力与运动速度的定性关系 是 也可以进一步通过图象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到运动小车所受到阻 力 与运动速度的定量关系 22 14 分 如图所示 可视为质点的 A B 两物体并排放在一起 与墙相距 L 4m mA mB 1kg A 物体 与水平地面间摩擦力不计 B 物体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 0 1 开始时两物体静止 现同时分别给 A B 向左 向右大小为 I 4N S 的冲量 使两物体向相反的方 向运动 设 A 与墙壁发生无机械能损失的碰撞 后又与 B 物体 碰撞并结合在一起继续运动 g 10m s2 求 1 物体 A 开始运动时的速度大小 2 物体 B 最后所停的位置与墙壁间的距离 23 16 分 如图所示 一根金属棒 MN 质量 m 1 0kg 内阻 r 0 50 水平放置在两根竖直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上 并始终与导 轨保持良好接触 导轨间距为 L 0 50m 导轨下端接一阻值 R 2 0 的电阻 导轨电阻不计 在空间内有垂直于导轨平面的磁场 磁感应强度大小只随竖直方向 y 变化 变化规律 B 2 5y 质量 M 4 0kg 的物体静止在倾角 30 的光滑斜面上 并通过轻质光滑 定滑轮和绝缘细绳与金属棒相连接 当金属棒沿 y 轴方向由静止开始 从 y 0 位置向上运动到 h 4 0m 处时 加速度恰好为 0 不计空气阻力 斜面和磁场区域足够大 g 10m s2 求 1 金属棒上升到 h 4 0m 处时的速度 2 金属棒上升 h 4 0m 的过程中 电阻 R 上产生的热量 3 金属棒上升 h 4 0m 的过程中 通过金属棒横截面的电量 24 20 分 如图所示 与水平面成 370的倾斜轨道 AC 其延长线在 D 点与半圆轨道 DF 相切 全部轨道为 绝缘材料制成且位于竖直面内 整个空间存在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 MN 的右侧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 匀强磁场 C 点处于 MN 边界上 一质量为 0 4kg 的带电小球沿 轨道 AC 下滑 至 C 点时速度为 vC m s 接着沿直线 CD 运 7 100 动到 D 处进入半圆轨道 进入时无动能损失 且恰好能通过 F 点 在 F 点速度 VF 4 m s 不计空气阻力 g 10m s2 cos370 0 8 求 1 小球带何种电荷 2 小球在半圆轨道部分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3 小球从 F 点飞出时磁场同时消失 小球离开 F 点后的运动 轨 迹与直线 AC 或延长线 的交点为 G G 点未标出 求 G 点到 D 点的距离 25 13 分 现有短周期元素 A B C D E F 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A B D 的基态原子电子排 布中未成对电子数均与其周期数相等 且 B 的基态原子核外 3 个能级上的电子数相等 E 在同周期的 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 元素 F 所在主族序数与所在周期序数之差为 4 A E C M N D F BA y 第第 8 8 页页 共共 1616 页页 1 E 位于元素周期表第 周期第 族 E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比 KOH 填 强 或 弱 2 C 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C 的第一电离能比 D 填 大 或 小 元素 A B 形成的化合物 B2A4分子中 键与 键数之比为 B2A4固体的晶 体类型是 3 A2和 C2的反应在工业上有着重要的应用 已知键能 A2为 436KJ mol C2为 946KJ mol A C 为 391KJ mol 请写出 C2和 A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用化学式表示 26 15 分 已知 G 是合成某高分子化合物的原料 只含 C H O 三种元素 5 9g 物质 G 能与 1mol L 1 的 NaOH 溶液 100mL 恰好完全反应 0 1mol 物质 G 与足量金属钠反应在标准状况下生成 2 24L 氢气 分子结构中含有一个 CH3 A 的分子式为 C8H13O2Br 有机物 A B C D E F G 之间的相 互转换关系如图所示 1 写出 C 结构简式 2 A 中官能团名称是 3 B 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酯类的有多种 任写其中三种属于酯类的结构简式 4 写出 D E 化学反应方程式 写出反应 化学反应方程式 5 写出由 F 和 G 在一定条件下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7 14 分 目前消耗量巨大 有着 高能金属 美誉的锂与镁在性质上有诸多相似之处 工业上通常采 用的由 锂辉矿 LiAlSi2O6和少量钙镁杂质 制备金属锂的工艺流程如下 其中该 锂辉矿经研磨 后与硫酸在 250 300 反应 生成 Li2SO4以及硅铝化合物 MgSO4等 请回答下列问题 A B CD EE F G NaOH醇醇溶溶液液 NaOH溶溶液液 H2SO4溶溶液液 H2SO4酸酸化化 连连续续氧氧化化 NaOH溶溶液液 连连续续氧氧化化 第第 9 9 页页 共共 1616 页页 1 沉淀 X 的主要成分是 写化学式 2 流程中前后两次使用的 Na2CO3溶液浓度不同的原因是 3 20 Li2SO4溶液中加入饱和 Na2CO3溶液时的离子方程式为 已知 Li2CO3 在水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 因而在过滤得到 Li2CO3时应采取的操作是 4 将盐酸与 Li2CO3完全反应后的溶液加热蒸干得到固体 再将其熔融电解生产锂 但电解时产生 的氯气中会混有少量气体 写化学式 5 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 但它的制取 存储和运输都很困难 锂是一种重要的储氢材料 一定质 量 的金属锂完全反应时吸收 0 8g 氢气 得到的氢化锂与足量水放出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 28 16 分 右图是目前流行广 出现频率较高的一幅 Mg2 Al3 与 OH 反应生成沉淀的关系图 横坐 标 为碱溶液的体积 纵标为沉淀的物质的量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对该图提出了质疑 并分成两个阶 段进行深入的探究 请你参与他们的实验并回答相关问题 第一阶段 提出假设 假设一 Mg2 和 Al3 同时开始沉淀 假设二 Al3 完全沉淀后 Mg2 才沉淀 假设三 Mg2 完全沉淀后 Al3 才沉淀 假设四 假设五 略 理论探究 查阅资料 Ksp Mg OH 2 1 8 10 11 Ksp Al OH 3 1 3 10 33 理论计算 设混合溶液中 Mg2 和 Al3 浓度均为 0 01mol L 计算结果见下表 开始沉淀所需 c OH 完全沉淀所需 c OH Mg2 4 24 10 5 mol L1 34 10 4 mol L Al3 5 1 10 11 mol L5 1 10 10 mol L 计算结果表明假设 是正确的 实验探究 n沉淀沉淀 V NaOH 第第 1010 页页 共共 1616 页页 理论计算的结论只有通过实验验证才是可靠的 该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取 MgCl2 AlCl3浓度均为 0 01mol L 的混合溶液 20ml 向其中逐滴滴入 0 02mol LNaOH 溶液 30ml 边加边振荡 实验现象 有白色沉淀生成 离子反应方程式 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沉淀完全溶解 结论 计算结果与实验事实相符 第二阶段 该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在第一阶段取得成果的基础上继续进行实验探究 需要他们进一步探究的问 题是 探究过程如下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取 MgCl2 AlCl3浓度均为 0 01mol L 的混合溶液 10ml 向 其中逐滴滴入 0 02mol LNaOH 溶 液至过量 边滴加边振荡 随着氢氧化钠溶液的滴入 溶液中白色沉淀先逐 渐增多 然后逐渐减少 直至溶液接近澄清 没有澄 清 再随着氢氧化钠溶液的继续滴入 沉淀又开始 逐渐增加 直至不变 根据实验现象分析 第二阶段探究的结论是 在最接近澄清时 溶液中溶质的主要成分为 填化学式 29 25 分 16 分 取一植物形态 大小 生长状况相同的四张叶片按下图进行实验 烧杯中的 液 体可以保证叶片所需的水与无机盐的正常供应 气体体积的变化可以通过观察油滴的运动判断 不 考虑气体在水中的溶解与外界气压的变化和蒸腾作用的影响 1 在一定光照条件下 发现装置 A 中油滴不移动 表明 2 适宜的光照条件下 短时间内装置 B 中油滴将向 移动 3 将装置 C 突然从光下移动到黑暗处 短时间内 C3的含量 4 用装置 BD 进行对照实验 可以 不可以 证明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用装置 对照可以证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5 请选用所给已限定条件的实验装置设计实验来检测叶片单位时间内光合作用速率 真光合作用速率 可用油滴移动的距离表示 请简述实验步骤和结论 步骤 第第 1111 页页 共共 1616 页页 结论 II 9 分 现有一批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健康幼年小鼠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验证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 原料 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 1 请根据所给实验步骤的第一步完成后面的实验设计并预测实验结果 第一步 取数只生长状况相同的健康小鼠 随机均分为两组 编号甲 乙 结论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 2 为了使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 请设计补充实验 30 20 分 在生物的遗传基因中存在复等位现象 即一个基因可以有很多等位形式 如 a1 a2 an 但就每一个二倍体细胞来讲 最多只能有其中的两个 而且分离的原则也是一样的 像这样 一 个基因存在很多等位形式 称为复等位现象 兔毛的颜色就是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 4 个复等位基因控 制的 分别是 C Cch Ch c 其中 C 对其它三者完全显性 使兔毛的颜色呈深灰色 Cch对其它两者 完全显性 使兔毛的颜色呈银灰色 Ch对 c 完全显性 使兔毛的颜色呈喜马拉雅型 c 使兔毛的颜色 呈白色 1 控制兔毛颜色的基因型共有 种 如果该基因只位于 X 染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笔试试题2025
- 2025年高考新课标一卷英语试卷附答案(新课标卷)
- 2025年延边注册环保工程师考试(大气污染防治专业案例)全真模拟题库及答案
- 考点攻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章节训练试卷(含答案详解版)
- 2025年金属冶炼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试(金属冶炼铜冶炼)仿真试题及答案四
- 2025年江苏省建筑施工企业安管人员考试(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C2类)仿真试题及答案
- 综合解析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从粒子到宇宙》重点解析试卷(附答案详解)
- 2025年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试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
- 考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光现象《光的直线传播》必考点解析试题(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人教版高中英语原因状语从句形式练习题30题【答案解析】
- 车辆应急安全培训课件
- 铝合金熔铸安全培训课件
- 家具制造业2025年原材料价格波动对行业市场发展趋势影响报告
-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试题案例分析及参考答案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五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 布达拉宫课件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必背知识考点提纲
- 资产抵押项目资产评估操作流程详解
- 2025-2026学年冀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339)
- 2024译林版八年级英语上册期末复习:Unit1~Unit8全册各单元语法知识点 讲义(含练习题及答案)
- 房屋安全性鉴定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