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19 科举制的创立D卷_第1页
华师大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19 科举制的创立D卷_第2页
华师大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19 科举制的创立D卷_第3页
华师大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19 科举制的创立D卷_第4页
华师大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19 科举制的创立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2 页 华师大版备考华师大版备考 20202020 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 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 1919 科举制的创立科举制的创立 D D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2 分 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的皇帝是 A 隋文帝 B 隋炀帝 C 唐太宗 D 武则天 2 2 分 关于科举制度历史作用表述不正确的是 A 便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 B 使国家机构人员不断更新 C 挫伤了读书人对前途的自信和热情 D 推动了唐朝崭新局面的出现 3 2 分 在唐朝贞观年间 家境虽然贫寒 本人却有学识 有天赋的李四赴京赶考 金榜题名 从而命运改变 李四能够改变命运主要得益于 A 禅让制度 B 宗法制度 C 分封制度 D 科举制度 4 2 分 我国历史上实行的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 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开 公平的原则 科举制度创立 于 A 西汉 B 隋朝 第 2 页 共 12 页 C 唐朝 D 明朝 5 2 分 贫苦子弟 类皆廉谨自勉 埋首窗下 即纨绔子弟 亦知苦读 以获科第 否则虽富不荣 材料中描述的现象最早出现在 A 西晋 B 隋朝 C 唐朝 D 北宋 6 2 分 从一定意义上说 中国古代文化之所以在世界上唯一延续数千年不断 科举制度的功劳不可磨灭 这一制度在哪一时期创立并完善 A 隋唐时期 B 秦汉时期 C 明清时期 D 宋元时期 7 2 分 隋唐时 武功高强的李飞告别父母 满怀信心地赶赴长安参加武举考试 这时在位的皇帝可能是 A 隋文帝 B 隋炀帝 C 唐太宗 D 武则天 8 2 分 唐太宗曾兴奋地说 天下英雄 入吾彀中矣 使他得以实现这一愿望的主要工具是 A 举荐制 B 九品中正制 第 3 页 共 12 页 C 科举制 D 分封赏赐有功之人 9 2 分 标志科举制正式形成的是 A 明经科的创立 B 进士科的创立 C 殿试的设立 D 武举的创立 10 2 分 在历史长河中 一些重大史实历经时间考验得以延续 下列史实延续到清朝的是 A 创设科举 金榜题名 B 废井田 开阡陌 C 封建亲戚 丞相理事 D 废藩置县 加强集权 11 2 分 唐太宗曾兴奋地说 天下英雄 入吾彀中矣 使他实现这一愿望的主要工具是 A 举荐制 B 九品中正制 C 分封赏赐有功之人 D 科举制 12 2 分 唐朝时期 教育事业发展 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 这是因为 A 科举制的推动 B 唐朝经济繁荣 C 中外交流频繁 D 迎合统治者的喜好 第 4 页 共 12 页 13 2 分 科举制度在我国存在的时间是 A 500 年 B 700 年 C 900 年 D 1300 年 14 2 分 邓嗣禹 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提到 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 投牒自进 按科应试 共同竞 争 试后有黜落 中试者举用之 然后为真正考试 从材料中 我们不能得到的关于科举制度的信息是 A 自由报考 B 分科考试 C 择优录取 D 加强皇权 15 2 分 古人说人生有四大喜事 是指久旱逢甘霖 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 金榜题名时 与 金榜题 名 有关的制度正式诞生于以下哪位皇帝统治时期 A 隋文帝 B 隋炀帝 C 唐太宗 D 唐玄宗 16 2 分 科举制度在我国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 首设进士科 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的是 A 隋文帝 B 隋炀帝 C 唐太宗 D 唐玄宗 第 5 页 共 12 页 17 2 分 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参政始于 A 东晋 B 西晋 C 南北朝 D 隋朝 18 2 分 下列措施促进当时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是 A 科举制的创立 B 焚书坑儒 C 八股取士 D 闭关锁国 19 2 分 十年寒窗无人问 一朝成名天下知 这一现象 与下列哪项制度的推行直接有关 A 禅让制 B 郡县制 C 分封制 D 科举制 20 2 分 隋唐时期有一大 发明 它否定按门第选官 为布衣 平民 提供了做宰相 公卿的机会 这 一 发明 是 A 世袭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科举制 21 2 分 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 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 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 及其定期举 行的考试 文中所说的 考试制度 正式诞生是在 第 6 页 共 12 页 A 唐太宗时 B 唐玄宗时 C 武则天时 D 隋炀帝时 22 2 分 全球通史 中写道 这一制度 中国推行了近两千年之久 他们通过考试 品评人才的优劣 为政府机构配备文官 这一制度 是指 A 监察制度 B 三省六部制 C 行省制度 D 科举制 23 2 分 对完善科举制作出突出贡献的关键人物不包括 A 唐太宗 B 唐高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 24 2 分 唐朝是一个开放 包容的时代 下列能够说明唐朝在官员选拔方面开放的是 A 接待遣唐使 B 官员察举制 C 实行科举制 D 长安成为国际大都市 25 2 分 宋初以 重文轻武 为基本国策 大量提拔文人担任官职 这些受提拔的人主要来源于 A 开国功臣 第 7 页 共 12 页 B 皇亲国戚 C 科举考试 D 地方推荐 26 2 分 水国寒消春日长 燕莺催促花枝忙 风吹金榜落凡尘 三十三人名字香 这道 及第谣 与下 列哪一制度直接相关 A 行省制度 B 三省六部制度 C 中央集权制度 D 科举制度 27 2 分 下列有关科举制度的说法 正确的是 A 秦汉时期创立 B 隋唐时期走向衰落 C 依靠家世背景担任高官 D 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 28 2 分 下面史实与唐太宗有关的是 A 扩充国学规模 扩建学舍 B 首创武举和殿试 C 始创进士科 D 采取分科考试方法 29 2 分 如图的人物亲历隋末的社会大动荡 亲睹隋朝的覆亡 他即位后 吸取隋亡教训 励精图治 历 史上出现 贞观之治 的局面 他的主要政绩是 第 8 页 共 12 页 任用魏征等贤臣 轻徭薄赋 减轻农民负担 创立科举制度 派文成公主入藏 A B C D 30 2 分 使古代中国人走上读书 考试一做官这一人生轨迹的制度是 A 察举制 B 推举制 C 三省六部制 D 科举制 二 二 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3030 分分 31 15 分 隋唐到宋元时期是中国的繁盛时期 请结合下列资料进行相关问题的探讨 材料一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 平民 可以做宰相 可以为公卿 可以有参政的机会 我国的这一制度对西 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 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 第五大发明 摘编自徐中约 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行省制源于魏晋时的行台 当时为中央政权处理军国大事时的临时派出机构 金朝曾在边境广置行台 尚书省 蒙古族入主中原时仿金制 尚书省并入中书省 地方机构也改称行中书省 简称行省 材料三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 那时候政府的财政收入 主要来自南方 特别是东南地区 1 说出材料一 二两种制度分别是哪位皇帝时期创立的 创立这两种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第 9 页 共 12 页 2 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什么时候南移 总结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三点 即可 32 15 分 材料一 太宗皇帝真长策 赚得英雄尽白头 材料二 缙绅虽位极人臣 不由进士者 终不为美 唐摭言 1 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古代的哪一制度 2 这一制度的创立 完善 废除分别在什么时期 3 这一制度的推行 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第 10 页 共 12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