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三百年爱恨情仇_第1页
俄乌三百年爱恨情仇_第2页
俄乌三百年爱恨情仇_第3页
俄乌三百年爱恨情仇_第4页
俄乌三百年爱恨情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俄乌三百年爱恨情仇 愈演愈烈的乌克兰与俄罗斯的紧张事态将民众的目光吸引到这块东欧大地上 在一般 人的映像中 同为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的乌克兰与俄罗斯就如一对不分彼此的恋人 是什么 使关系如此密切的它们如今剑拔弩张 当我们回首两国恩怨纠缠的关系史的时候 才会发 现 当三百年前乌克兰选择投入俄罗斯怀抱的那一刻 同化与分裂 独立与控制 压制与 自立的戏码就在沙俄到苏联的帝国大舞台上不断上演 两个族群相依相靠又相离相怨 一 次又一次缠绵悱恻而又惊心动魄的历史大戏最终酝酿出今天乌克兰与俄罗斯的惊世一幕 乌克兰与俄罗斯的分分合合 乌克兰 俄罗斯的发源地 公元 9 世纪 乌克兰民族的第一个国家基辅罗斯崛起 基辅罗斯是东欧平原上最早出 现的文明古国之一 在弗拉基米尔大公及其子雅罗斯拉夫统治时期 基辅罗斯的人口达到 500 余万 疆界空前广阔 成了当时欧洲最大的国家 基辅罗斯与拜占庭 西欧北欧各国 东方阿拉伯各国有着频繁的贸易关系 基辅城也被誉为第聂伯河上的 帝王之城 弗拉基米尔父子统治时期 基辅罗斯的政治 经济和社会生活繁荣昌盛 由此奠定了 今天俄罗斯 乌克兰共同的文化基础 公元 988 年 弗拉基米尔娶拜占庭帝国的安娜公主 为妻 宣布基督教为国教 所以 今天俄罗斯的国徽上带有拜占庭文化的标记 双头 鹰 历代沙皇也以拜占庭文化的继承人自居 弗拉基米尔父子之后 基辅罗斯逐渐衰落 被后来沙俄的始祖 莫斯科公国所灭 所以 从沙俄时代直至苏联时期 乃至在今天的俄罗斯 基辅罗斯一直被奉为俄罗斯历史 的发端 基辅城也被称为 俄罗斯诸城之母 抗击波兰统治 乌克兰主动加入俄罗斯 约在 12 13 世纪 乌克兰 本意为 边区 一词开始使用 随后 这一称谓逐步 扩大到今天乌克兰的大部分地区 并以这一称谓为纽带 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 然而 乌 克兰当时只是作为一个地理学概念和民族学概念存在 却不是一个政治学概念 因为不存 在乌克兰这样一个国家 它的土地分别被划入立陶宛大公国和波兰王国的版图 乌克兰人 成为一个丧失了自己国家的民族 1648 年 乌克兰人民在鲍格丹 赫梅利尼茨基的率领下起义 反对波兰的统治 他致 函沙俄政府 希望得到同样信仰东正教的俄罗斯的帮助 在信中 赫梅利尼茨基表示 乌 克兰哥萨克愿意接受俄罗斯沙皇的领导 随后 在给沙皇的一系列的信件中 赫梅利尼茨 基又多次表示愿意服从沙俄的领导 但沙俄政府反应谨慎 没有迅速给予答复 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 乌克兰起义军依靠智谋 两次击败了当时的欧洲军事强国波兰 在文尼察保卫战中 乌克兰哥萨克首领博贡率军在冰河之上迎击波军 交战中 哥萨克佯 装溃退 波兰军队在身后紧追不舍 没有注意到冰面上许多地方散扔着脏乱的稻草 波兰 军队眼看就要追上哥萨克了 但刚一踏上这些稻草 脚下的冰就破裂了 原来 博贡下令 事先砸了许多冰窟窿 当这些冰窟窿上又结了一层薄冰后 在上面盖上稻草 以作伪装 乌军趁波军陷入混乱时大举反攻 将其打了个落花流水 然而 由于波兰收买了克里米亚 汗国 后者在乌克兰背后发起了进攻 腹背受敌的乌克兰起义军被包围 不得不再次向沙 俄求援 1650 年 沙俄与波兰之间的领土问题谈判破裂 沙俄决心援助乌克兰 1654 年 3 月 乌克兰代表团在莫斯科觐见了俄国沙皇 随后 双方签订了 鲍格丹 赫梅利尼茨基基本 条约 亦称 三月条约 乌克兰在得到了高度的自治权力之后 与俄罗斯正式结盟 沙皇将乌克兰变成 小俄罗斯 2 与乌克兰的结盟 一方面使俄罗斯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出海口 另一方面也打开了俄罗 斯通往欧洲的大门 欧洲的先进文化通过乌克兰的黑土地 源源不断地传入俄罗斯 与俄 罗斯的结盟也成为乌克兰历史的重要转折点 此前 乌克兰的文化主要受西方影响 此后 乌克兰历史发展的轨迹转向了俄罗斯的沃土 1700 年 俄罗斯沙皇彼得一世发动与瑞典争夺波罗的海的 北方战争 战争期间 彼得征调大批乌克兰哥萨克充当炮灰 彼得还以战争为由 强行取消了乌克兰的地方自治 引起了乌克兰贵族的不满 1708 年 乌克兰首领玛泽帕与瑞典结盟 寻求重获民族独立 闻听此讯 沙皇彼得大怒 派军队血洗了哥萨克营地 俄乌自此结下深怨 1709 年 俄军在乌克兰境内彻底击败了瑞典军队 乌克兰的独立梦想破灭 随后 彼 得大帝专门组成了小俄罗斯部 在乌推行全面俄罗斯化的殖民政策 按照俄罗斯的社会模 式 价值观念和语言文化重新构建乌社会结构 沙俄用刚柔并济的办法 同化了乌上层统 治阶级 确立俄语的官方地位 把乌克兰语贬为 乡巴佬 语言 禁止乌克兰文书籍和教 科书的出版 强制乌克兰人抛弃自己的母语和文化传统 此后 200 年间 沙俄一直牢牢控 制着乌克兰 乌克兰投靠德国寻求独立 1917 年 沙俄发生 二月革命 帝国瞬间解体 1917 年 3 月 乌克兰成立了代表资 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中央政权 拉达 为了获得德国的承认 拉达 抢在苏俄政府之 前与德国媾和 以提供粮食和农副产品为代价 换取德国派遣 45 万军队进入乌克兰 抵抗 苏维埃武装 但没想到 德军一进入乌克兰 就找借口推翻了 拉达 政权 扶植了一个 亲德的傀儡政府 德国投降后 苏俄红军展开反攻 乌克兰重回苏俄版图 然而在随后与 波兰的战争中 苏俄红军先胜后败 被迫将西乌克兰地区割让给了波兰等国 1922 年 12 月 乌克兰作为第一批四个加盟共和国之一 加入了新成立的苏联 1939 年 苏联政府用武力夺回西乌克兰地区 乌克兰就此完成统一 苏联错误政策加深俄乌裂痕 在苏联时代 乌克兰的经济获得了极大的发展 从 30 年代开始 苏联发起了工业化运 动 中央政府向乌克兰投入了大量资金 将乌克兰建成了全苏最重要的工业基地 如苏联 最大的造船厂就设在了乌克兰 乌克兰人民的生活也因此获得了很大的改善 然而 由于 苏联政府的一些错误政策 导致乌民族主义情绪不断滋长 苏联时期 农业发达的乌克兰一直是苏联的 粮仓 但在苏联建立初期 由于领导人 推行强制征粮政策和强行推行农业集体化 导致乌克兰出现大饥荒 上世纪 30 年代 乌克 兰又成了 大清洗 的重灾区 大批乌克兰干部和知识分子遭到监禁和枪决 还有大批乌 克兰民众被迫迁往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 这些都让俄乌之间的裂痕不断扩大 1991 年 8 19 事件后不久 乌克兰趁着苏联中央政府陷入瘫痪 宣布成立独立国 家 虽然俄乌自此从一家人变成了邻居 但 300 年来 俄乌两个民族彼此融合 相同的宗 教信仰 相近的语言文化 相似的风俗习惯 已将两个民族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这注定 了两国的恩怨情仇仍将继续书写下去 俄罗斯大一统的神话和俄乌关系 俄罗斯 乌克兰关系的演化对东欧稳定所起的巨大作用一直为人们所注意 由于双 方对独联体一体化 黑海舰队的划分存有分歧 又因乌克兰拒付债务 俄乌关系日趋紧张 我认为这些具体的争端只是其基本问题的外在表现 首当其冲的即为非帝国化问题 即针 对帝国解体的结构调整和思想概念变化 就俄乌关系而言 问题应比乌克兰前总统克拉夫 丘克所说的 俄罗斯帝国病 0 或 帝国思维 0 严重得多 毕竟 就连亚历山大 索尔仁尼琴这 样忠实的俄罗斯民族主义者 都希望前苏联的大部分地区能重新组成一个俄国 而这个 俄 3 国 0 仍包括乌克兰 1 本文旨在揭示俄乌睦邻友好关系的最大障碍在于俄罗斯大一统的神 话 一个被广泛接受的神话 即认为乌克兰从历史上 语言上 文化上甚至精神上都是 俄罗斯的一部分 这个神话必会导致这样一个观点 乌克兰独立只是暂时的越轨行为 乌 克兰将会 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必定会重归俄罗斯 以上观点渊源何处 又何时及如何得以发展 这种思维于过去和现在导致了何种结果 本文拟对这些要点予以探究 近代早期根源尽管俄罗斯的大一统观念直到 19 世纪才得以全面发展 但我们却可以追 溯至 17 世纪俄罗斯和乌克兰的首次 相逢 那时它们之间差别甚大 从政治上看 莫斯 科国是绝对的专制独裁 几乎没有地方权和人权概念 而乌克兰却受波兰 立陶宛王国 政治结构的影响 即受民选君主 贵族统治 财产权和地方权的影响 即使从其所信奉的 东正教来说 二者也有所区别 乌克兰的东正教受到了西方文化潮流和天主教反对改革的 影响 一部分乌克兰有识之士在保持本国文化和政治结构的前提下 寻找把俄乌联系起来的 方式 从根本上他们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为宗教界或教会 即文化界 一类为政治界 相 似的背景和文化纽带把他们联系在一起 但他们有不同的利益和先决条件 教会界主要关 心的是东正教 斯拉夫东正教 一个以东正教信仰和宗教仪式 上流文化的斯拉夫语言为 基础的世界 教会界中的某些人士想用真正独立的东正教统治者 俄罗斯沙皇 来抵制 信仰罗马天主教的波兰 立陶宛王国的不断镇压 即便这种镇压不算是赤裸裸的迫害异端 正是这些人发展了有可能将莫斯科国沙皇和斯拉夫东正教世界联系起来的思想联系 而这种联系在以下两件事发生以后的二十余年里得到进一步发展 一是 1648 年的大起义 它解放了波兰统治下的大部分乌克兰 二是乌克兰的哥萨克首领博格丹 赫梅利尼茨基 BohdanKhmelnytsky 于 1654 年所签的佩列亚斯拉夫协定 PereiaslaveAgreement 这项 协定以臣服于莫斯科国沙皇来换取其对乌克兰 权力 和 自由 的尊重和承诺 而莫斯 科国和波兰 立陶宛王国对乌克兰控制权的激烈争夺 则为乌克兰宗教界形成其观点的背 景 这一时期 一些著作把君主 东正教和斯拉夫 罗斯人联系在一起 其中最有影响 的是因诺肯季 吉泽乐 InnokentiiGizel 的 汇编 Sinopsis 1681 年 这本书明确了 罗斯君主国及其土地 留里克王朝的诸侯国 由于莫斯科国沙皇是该王朝的继承者 所 以包括基辅在内的古罗斯领土都应从属于他 尽管 5 汇编 6 的作者从统治者上把乌克兰 罗斯 与莫斯科国联系起来 但他从未认为 基辅和古罗斯的领土由于其令人肃然起敬 的历史就占有特殊的 光荣的地位 莫斯科国也有该理论的某些观点 莫斯科朝廷和前莫斯科国的统治者一样非常清楚 基辅罗斯 KievanRus 的统治者曾是留里克王朝的一部分 莫斯科国高层僧侣和学者们也 明白他们和乌克兰都信仰东正教义 且古代编年史册也谈到基辅辉煌年代 但对莫斯科国 人来说 这种联系拉扯得太远了 阿列克谢沙皇自封为 小俄罗斯沙皇 并不是因为留里 克王朝遗产的间接称谓 而是佩列亚斯拉夫协议的直接后果 莫斯科国方面认为乌克兰东 正教被天主教教义玷污 他们嘲弄它 敌视它 编年史只为寥寥无几的学者所了解 基辅 的传说被看作老古董的一部分 而不是被看作基辅和莫斯科国历史的联系 在很大程度上是乌克兰的教会界而不是莫斯科国的历史编纂者开始从历史 基辅罗斯 朝代 留里克王朝 宗教 东正教 甚至从模糊的种族感 斯拉夫 俄罗斯人 上把乌 克兰同俄罗斯联系起来 这些观点逐渐为俄罗斯人所接受 1674 1836 年间 汇编 数次重版 广为流传 同时 费奥凡 普罗科波维奇 FeofanProkoporych 德米特罗 图 普塔罗 DruytroTuptalo 这两位杰出的乌克兰思想家的著作也十分流行 这些乌克兰思想 4 家在很大程度上为莫斯科国转变成俄罗斯帝国提供了现成的意识形态 在乌克兰教会也许是在为俄罗斯大一统提供未来理论的构架时 由哥萨克官员和上层 人物组成的乌克兰非宗教人士却笃信 在俄罗斯帝国结构的发展形成中应有乌克兰或 小 俄罗斯 的空间 乌克兰非宗教人士借用的理论模式就是波兰 立陶宛王国 1658 年把 王国变为包括波兰 立陶宛和罗斯在内的三方鼎立的国家这一努力宣告失败后 政治思想 家们或多或少地受了基辅教会人士的观点 把大俄罗斯和小俄罗斯作为在全俄沙皇统治下 实行联合的土地 然而 这批非宗教人士还坚持小俄罗斯对沙皇的臣服应基于给予小俄罗 斯及其人民以 权力和自由 的条约 这个理论强化了在俄罗斯帝国框架内存在一个独立的 自治的小俄罗斯的思想 但只 有在乌克兰保有自治的条件下 这一思想才有阵地 小俄罗斯是较大的全俄罗斯实体中一 个独立的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 这一观点在 19 世纪末 随俄罗斯帝国废除乌克兰的缺席和 小俄罗斯并入俄罗斯帝国的国家结构而衰落 在 19 世界的头 25 年中 小俄罗斯观念被淡化为古怪的俄罗斯本土观念 这方面 乌 克兰不仅不再拥有自主权 而且还失去了能够保有其认同感的思想空间 俄罗斯帝国观点的形成 最早出现在 汇编 书中的观点为俄罗斯政治历史学家们吸收和继承 融汇该思想的 第一部著作为 18 世纪末维 恩 塔提西切夫 V1N1Tatishchev 所写 他显然采用了 汇 编 1681 年的版本 19 世纪塔提西切夫的思想为尼古拉 喀拉姆仁 NikolaiKaramiz 斯 姆 所罗维夫和维 欧 克留切夫斯基 O1V1Klinchevsky 继承 他们是国家学派的 俄罗斯传统历史学家 其遗产至今仍支配着俄罗斯历史学 他们认为 10 世纪在乌克兰中 部崛起的基辅罗斯是第一个俄罗斯国家 东斯拉夫居民就是俄罗斯人 13 世纪蒙古人部分 摧毁并征服了基辅罗斯 这些俄罗斯帝国论者尽管有 蒙古之耻 但这个国家仍在东北部 生存下来 开始是在弗拉基米尔 苏兹达尔一带 随后转到莫斯科 最后于圣彼得堡成 为俄罗斯帝国 在一连串的领土变迁中 俄罗斯国家从基辅罗斯一直延续到 19 世纪的俄罗 斯帝国 而俄罗斯西南部 乌克兰和白俄罗斯 却先后曾为立陶宛和波兰占领过 因而在 俄罗斯帝国论者眼中 俄罗斯国家的古代实体应通过收复包括乌克兰 白俄罗斯在内的全 部 俄罗斯 的领土而得以重建 由于认为俄国起源于乌克兰 所以传统帝国论派很难承认乌克兰人的存在 1856 年米 哈依 甫高丁 MikhailPogodin 进一步发挥了这个理论 他认为俄罗斯人曾居住在古代基 辅 但蒙古人的入侵使得居民大量外移到俄国领土上 14 15 世纪从喀尔巴阡山迁徙到 乌克兰的部落形成了乌克兰的种族基础 尽管甫高丁的理论享有盛名 但人口变动是否存 在并未得到过证明 大部分俄国历史学家把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在语言 习俗和外表上呈 现出的差别解释为俄罗斯种族被波兰影响蜕变了 乌克兰观点的出现 俄国帝国论通过对朝代 帝国和俄罗斯民族之间历史的联系来为俄罗斯帝国提供论据 以证明 俄国 和 俄国人 千百年来 根本未中断过其历史 该派几乎没有为乌克兰人 和白俄罗斯人的历史留下空间 只把他们当作俄罗斯民族大家庭旁逸斜出的分支 当乌克 兰开始拥有民族意识并组织起民族运动时 他们不再接受这一观点 自己的历史只是俄罗 斯民族史的附属物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 为证明来自波兰的领土从远不可知的年代就确确 实实附属于俄国 俄罗斯帝国政府鼓励研究乌克兰历史 19 世纪的历史学家们对乌克兰历 史 尤其是对其哥萨克时代作了大量重要研究 在浪漫主义的影响下 民粹主义历史学家 不是对国家结构 而是对 民众 和 普通百姓 更为关注 通过对民众的关注 这些民 粹主义者们发现越来越多的论据可证明乌克兰人不仅不同于波兰人 也不同于俄罗斯人 在没有取代俄罗斯帝国论派的情况下 乌克兰民粹主义历史学家们声明 乌克兰在各个时 5 代都遵从自己独特的历史轨迹发展 乌克兰最杰出的历史学家米克哈依罗 赫鲁舍夫斯基 MykhailoHrush evsky 完成了 这一思想突破 在他 10 卷本的 乌克兰与罗斯历史 和其它单行本以及数以百计的出版物 和文章中 他不承认传统俄罗斯帝国论 提出了另一种观点 1904 年赫鲁舍夫斯基发表了 俄罗斯历史的传统派与东部斯拉夫人历史合理构成的问题 一文 简要概括了自己的观 点 他在该文中指出 俄罗斯帝国论者把王朝关系的历史等同于俄罗斯国家甚至等同于俄 罗斯民族的历史不合乎逻辑 他猛烈抨击这种思想 即为了寻找一条从基辅罗斯开始的俄 罗斯民族发展直线 就制造出地理中心发生转移的概念并把不同时期历史框架机械联系起 来 根据他的观点 帝国俄罗斯派不仅对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略而不谈 而且对俄罗斯 民族的起源也不能作出解释 在对帝国俄罗斯派的质疑中 赫鲁舍夫斯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乌克兰人 白俄罗斯 人和俄罗斯人有相互独立的 互不相同的历史 他确信基辅罗斯国没有向东北方迁徒 而 是在乌克兰领土上以加里西亚 沃伦公国和随后的立陶宛 罗斯形式存在 在某些立 法机制 政府结构及宗教形态移植到俄国领土上的同时 俄罗斯仍以自己的方式向前发展 并在起源上也不和基辅罗斯相联系 因此 俄罗斯民族的历史应从东北部领土开始 而乌 克兰发展的历史则从基辅罗斯开始 随后 尽管他们的命运时时相互关联 但各民族都独 自地演进着 从乌克兰人的角度看 赫鲁舍夫斯基的作用是巨大的 他的学术批判对盛行的帝国神 话论提出挑战 并建立起新的历史结构 他反对这样一种教条 即乌克兰人虽然在自己的 领土上拥有古代和过去 但在这片领土的历史中却不占有任何地位 他提供了乌克兰历史 研究能在其中发展的思想空间 其结果是大多数不在俄罗斯或苏维埃控制下的乌克兰历史 学家都接受了他的观点 而俄罗斯历史学家大多没有接受 这表明 不管情愿还是不情愿 东欧的历史研究被用来把民族神话合法化 也表明了在互相认同民族的斗争中 历史自身 就是一个战场 20 世纪初 在民族运动和乌克兰短暂独立的影响下 民粹主义为新的 国家主义 定 位所取代 国家学派的历史学家们查阅历史 寻找乌克兰独立阶段的事实 他们把研究重 点放在对外关系 对内管理 法律程序等国家形态的表现形式上 他们认为基辅罗斯 加 里西亚 沃伦公国甚至在立陶宛大公爵领地都是乌克兰国家形态的化身 民粹主义国家 学派的历史学家们对乌克兰各种半独立的哥萨克的形成尤感兴趣 认为他们不仅仅是社会 斗争的工具 更是政治斗争和民族斗争的代表 尽管于 1917 1921 年间的建立乌克兰国家的努力遭到失败 但在移民以及波兰控制下 的西乌克兰和苏维埃乌克兰中 国家学派都占据支配地位 在苏维埃乌克兰 这个学派很 快就遭到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的挑战 只是这场思想交锋于 20 世纪 30 年代初被苏维埃官 方学派所掩盖 尽管国家派观点在苏联受到排斥 但在西乌克兰却一直延续着 直到 1945 年西乌克兰被并入苏联为止 而在移民中这种观点仍然一直存在 苏维埃历史学派 苏维埃官方学派是俄罗斯帝国论的翻版 只不过加入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专用术 语 它同样把东斯拉夫人的统一定位于基辅罗斯时期 东斯拉夫人被看作是由原始俄罗斯 人 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组成的 古罗斯人 或有人译为 古俄罗斯人 演化而来 遵 循着帝国论 苏维埃官方学派也宣称 古俄罗斯人 大一统曾被蒙古人的入侵摧毁 其后 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都有一定的独立发展 尽管乌克兰人被看作是 古罗斯 的一部分 但某些苏维埃学者经常把 古罗斯 简单地等同于俄罗斯人 俄罗斯人的积极性在 老大 哥 的说法中得到更加详尽的论证 因其预先设定的条件就是俄罗斯人比他们的乌克兰小 兄弟有着更久远的历史 更辉煌的业绩 6 在承认 14 15 世纪乌克兰民族独立存在的同时 苏维埃学者声称乌克兰人即使在独 立时也别无它想 只想和他们的俄罗斯大哥 重新统一 这样与俄罗斯统一的主题被贯穿 于整个历史时期 甚至包括乌克兰独立于俄罗斯政治结构之外的时期 在这种理论中 1654 年的佩利亚斯拉夫协定被看作是关键性的事件 它象征着两国和两国人民世世代代的 统一 该协定是由乌克兰 首领 博格丹 赫梅利尼茨基签署 他有条件地承认沙皇的宗 主权 苏维埃官方学派的观点被 1954 年共产党中央的一个法令置于神龛中 在苏联解体前 一直有效 苏维埃学派还肯定 俄 乌人民有着牢固的团结和共同的利益 他们认为乌克兰民 族的地位与乌克兰人无关 乌克兰人只为俄罗斯的成就而欢欣鼓舞 他们不允许乌克兰人 在历史长河中有丝毫与俄罗斯人利益不相一致的合法利益 乌克兰人将来也不可能成为一 个独立的民族 因为苏维埃的民族政策号召乌克兰人融入博大的俄罗斯民族中 因此 15 世 纪就出现的乌克兰人是与俄罗斯民族统一 并最终消失在俄罗斯民族中的 俄罗斯大一统的神话对俄 乌关系的影响 俄罗斯大一统的神话并不仅仅只是学者们的沉思缅想 通过教育体制和出版界 这个 神话广为传播 直到 1917 1921 年革命前 它才失去了在俄罗斯帝国的政治思想主宰地位 移居国外的俄国历史学家又把这一神话带到欧洲和北美 在那里这被奉为正典 俄罗斯大一统神话的蔓延使俄罗斯人不是忽略乌克兰和乌克兰人 就是压制脱离俄罗 斯族的任何形式的乌克兰民族感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 乌克兰文化复兴能在 19 世纪 30 年 代得以起飞 主要因为它被当作一种土生土长的现象 其目的是为了理解 俄罗斯 古代 遗产和 俄罗斯 民族特征 是俄罗斯重申对乌克兰右岸的权利 以此反对波兰 乌克兰 运动再未曾象 10 世纪 30 年代和 40 年代那样引起俄罗斯知识阶层对其的兴趣和同情 塔拉斯 舍夫琴科 TarasShevchenko 的 哥布札歌手 一书的出版是一个转折点 俄罗斯评论家在婉转轻责其不是用俄语写成的同时 有褒有贬地接受了它 到 1860 年 乌克兰文化大受限制 并被贬为农民文化 小俄罗斯人成为 农民 的同 义词 在此过程中 关于乌克兰语究竟是一种语言还仅仅是俄语的一种方言之争被用作一 种手段 俄罗斯内务部长康特 皮特 瓦卢耶夫 CountPeterValuev 在 1863 年 6 月 8 日 明白无误地表达了官方观点 过去从来没有一种独立的小俄罗斯语言 现在也没有 而 且也不可能有这种语言 从某方面说 瓦卢耶夫的话只是赤裸裸体地表达了 19 世纪 50 年 代末许多俄罗斯知识分子的认识 实际上是甫高丁理论强化了 19 世纪后半叶禁用乌克兰语 的思想 他认为基辅最初为大俄罗斯民族所居住 乌克兰语只是被 讹化 为农民用语 的俄语 事实上到 19 世纪中叶 政府和俄罗斯知识分子对乌克兰文化在政治上 文化上予以更 大压力 尤其是在发生一连串的事件后 这种压力更大了 1847 年发现了秘密的圣基里尔 兄弟会和卫理公会 1848 年哈布斯堡少数民族叛乱 俄罗斯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的惨败以及 1863 年波兰的起义 1863 年瓦卢耶夫法令和 1876 年的爱默斯 乌克兹对乌克兰语的禁用 对后来的俄乌 关系有深远的影响 从长远来看 他们把文化和民族认同感政治化到将其摧毁的地步 1876 年以后 对乌克兰民族认同感哪怕最无害的公开表述 都被认为是 分离主义 的同 义语 在将近 40 年代的时间内 从主日学校的建立到为小学准备启蒙读物 到 圣经 的 翻译 所有使用乌克兰语的文化 教育工作都处于停滞状态 就连 乌克兰 这个词都不 允许出现在出版物中 在对乌克兰运动镇压的同时 各种限制隔断了俄国公众对乌克兰这一不同群体存在的 注意 这些人大多是农民 没有文化 穷困潦倒 由于与俄罗斯统治之间的巨大文化差异 其生存空间尤为狭小 7 禁令也激化了乌克兰民族运动 因为乌克兰人所有公开的活动 即使是最无害的 现 在也被看作越出法律的界线 政府的束缚把象奥列克山大 拉托茨克 Olek sanderLotosky 和德米特罗 道罗森科 DmytroDoloshenko 这样原先的保守人物都推到 反对阵营中 禁令没有给小俄罗斯民族留下丝毫空间 使俄 乌关系出现极化 禁令也没有 为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留下任何中间地带 俄国把马克 雷夫所说的 排外的民族主义 发展到登峰造极 而 1876 年以前乌克兰人对这种排外主义还很陌生 瓦卢耶夫法令和爱默斯 乌克兹既是乌克兰事务国际化的征兆 也种下了奥地利 俄罗 斯冲突的种子 当俄罗斯帝国的乌克兰人被剥夺作为一个民族表达自身独特性的权力之时 奥匈帝国境内的乌克兰运动却波澜壮阔 对俄罗斯帝国境内的乌克兰人而言 奥地利的加 里西亚既是其民族发展可效仿的模式 也是其政治和文化的避风港 但另一方面 在俄罗 斯的知识分子和官员们看来 奥匈帝国境内民族运动的出现是对俄罗斯民族统一概念挑战 他们确信这最终会危及国家的安全和统一 瓦卢耶夫和爱默斯的影响在 20 世纪头 20 年渐趋消失 1905 年后 俄罗斯帝国境内突 然出现 不如说重新出现 的乌克兰民族运动让俄国政府和社会感到吃惊 许多俄国人 尤其是自由主义和激进主义知识分子都倾向于对乌克兰民族复兴不予理睬 认为这只不过 是对多年重压下的暂时反应 没有意识到这是追求自主价值的真切表达 但对政府官员和 保守派圈层 尤其是泛斯拉夫主义者和俄罗斯东正教教徒来说 乌克兰民族复兴提出了严 重警告 这个圈层长期以来对 被占领的罗斯土地 的命运一直格外关注 加里西亚 外 喀尔巴阡山地区和布克维纳 他们中只有部分人认为乌克兰民族复兴是 奥地利的阴谋诡 计 1909 1914 年 俄罗斯政府深深地卷入了反乌克兰运动和夺回 罗斯失去的土地 的十字军运动 在俄国 对乌克兰运动的迫害升级了 斯托雷平法案 1901 年 1 月 20 日 授权政府官员 对所有乌克兰组织 不管其目的何在 一律不予以登记 因其 与俄罗 斯国家任务不相符合 1909 1914 年间 俄国政府还对奥匈帝国境内的俄罗斯民族运 动的起义者提供秘密经济援助 把收复加里西亚看作是俄国外交政策的目的 1912 1914 和俄罗斯主要的战争目标 1914 年 9 月 到 1914 年 政府的失败和俄罗斯知识阶层称之为 乌克兰的独立主义 开始从各个方 面危及俄罗斯帝国的生存 乌克兰知识分子意识到 在俄罗斯帝国的框架中 即使是在民 主的俄罗斯帝国中 乌克兰文化最轻微的气息都令当局不满 这把具有民族意识的乌克兰 人推向革命 1917 1920 年建立一个主权乌克兰国家的努力最终没有成功 但革命以另一种不太明 显的方式在 乌克兰独立 方面取得部分胜利 这场革命暗含着对旧帝国式俄罗斯民族感 的挑战 扫除了顽固反对乌克兰运动的帝国论者 在 1919 年把一批在某种程度上愿意真正 确认 乌克兰部落独立主义 的布尔什维克推上了权力舞台 布尔什维克的政策之所以成 功 是因为他们创造了一种基于对苏维埃国家和对共产党忠诚之上的新的认同感 这种认 同感为 乌克兰独立主义 留下了些许空间 尽管这种乌克兰民族认同感不断遭到马克思 主义的国际主义和经过修正的俄罗斯大一统思想的侵蚀 但它一直存在于解体前的苏联 1991 年乌克兰赢得独立后 建设国家与建立民族的进程同时开始 植根于乌克兰政治 和文化认同感来恢复受压制的历史 是这一进程中的重要一环 一直到最近都还遭到排斥 的米哈依罗 赫鲁舍夫斯基的历史理论现在已成为标准 从总体上说 乌克兰人认为尽管 他们的历史和俄罗斯历史在各个时代都会有所接触 有所交会 但乌克兰一直有独立的不 同的历史和文化 1645 年的佩列亚斯拉夫协定不再被看作是乌克兰想与俄罗斯 统一 的 宿愿 的实现 而被看作最终导致乌克兰被俄罗斯占领的临时军事协议 许多乌克兰人 都认为自己是数百年来遭到帝国俄罗斯人和其后苏维埃剥削的受害者 8 在俄罗斯 共产主义的崩溃和苏联的解体为关于 俄罗斯问题 和俄罗斯民族认同感 的争论提供了新契机 俄罗斯人也开始寻找其历史之根 他们努力清除其马克思列宁主义 意识形态和国际主义的历史 对大多数历史学家 新闻工作者和政治家而言 这意味着回 复帝国传统 尤其是回复俄罗斯大一统的神话 德米特里 S 里卡切夫 DmitriiS1Likhechev 院士走在试图恢复俄罗斯历史和文化的前例 他相信 俄罗斯族在 10 世纪的基辅罗斯已出现 他坚持认为 即使俄罗斯和乌克兰在分为两个实体后 它们不 仅在政治上而且在文化上都是被一分为二的一个实体 俄罗斯文化离开乌克兰文化将毫无 意义 俄罗斯当代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亚历山大 索尔仁尼琴也发表了相似的观点 俄罗斯大一统的神话曾经并继续深埋在俄罗斯机体中 对俄罗斯人来说 不管是保守 的民族主义者还是自由民主主义者 都很难承认乌克兰人有权利拥有自己的历史和具有自 己的民族认同感 有一次圆桌讨论中 莫斯科新闻 的编辑列 考平斯基坚持认为 基辅 是 俄国城市的母亲 数百万俄罗斯人都认为 离开乌克兰就无法谈及伟大的俄国 更 无法谈及任何形式的俄国 自由主义思想家亚历山大 兹甫科的结论是 没有今天的乌 克兰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俄国 维克多 阿克苏齐兹 这位俄罗斯基督教民主运动的 领导人提出 即使处于今天这种情况 我仍然完相信 白俄罗斯人 乌克兰人和俄罗斯 人在今天仍同属于一个伟大的俄罗斯民族 这个民族是建立于东正教信仰基础上的共同历 史形成的 俄罗斯右翼大众出版物中强调统一的论调占据绝对上风 其杂志有 青年近卫军 青春 其报纸有 俄罗斯文学 其专门园地有 军事历史杂志 莫斯科爱国主义者 杂志 这些出版物都鼓吹建立一个过去和将来都包括乌克兰的 唯一的和不可分的俄罗斯 这种论点在 青年近卫军 6 中得以最系统的论证 它宣称俄罗斯有千年历史 只有在这 个俄罗斯国家中乌克兰才能生存 而且也只有一个重建的俄罗斯能把稳定带给欧洲和世界 当更多的俄罗斯自由主义出版物不提倡 恢复 乌克兰时 它没有对知识界 俄罗斯 观念 的强化提出挑战 所以对俄罗斯的历史 俄罗斯帝国的历史以及以俄罗斯人民为主 体的俄罗斯历史之间几乎未作区分 因而俄我斯历史的形式仍侧重于统一 仍把乌克兰的 大部分历史和文化是俄罗斯经验的一部分作为先决条件 这种观点正与乌克兰历史学家的 观点截然不同 后者强调乌克兰不同于俄国的土生土长的历史进程 乌克兰民族认同感的 出现和俄罗斯大一统神话的继续会对俄 乌关系产生什么影响 尽管历史学观点还未成为决 定两国外交政策的主要因素 但它已为双方的相互态度涂上色彩 即使是在安德鲁 科济 列夫相对自由的外交政策时期 俄罗斯政府也把乌克兰当作一个任性的小孩而非平等的伙 伴 而乌克兰觉得俄罗斯的每个行为都带有霸权主义和帝国主义目的 此外 一些俄罗斯 领导人 如前面副总统和总统候选人亚历山大 鲁茨科伊似乎想上演古罗斯大一统神话 把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组成一个 伟大的俄罗斯民族 任何这种企图也许会导致流血 动乱和南斯拉夫式悲剧 避免悲剧发生的方法是俄罗斯历史学家 新闻工作者 政治家们 对俄罗斯大一统神话进行反省 只有这样 俄罗斯人才不会把乌克兰看作是俄罗斯需要收 回的一片领土 而把乌克兰看作是一个邻居 佩列亚斯拉夫协议 及其遗产 乌克兰与俄罗斯同属东斯拉夫民族 古基辅罗斯是其共同摇篮 13 世纪蒙古大军入侵 使两个民族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 直到 1654 年 俄罗斯与乌克兰签署了 佩列亚斯拉夫 协议 实现了两个民族的重新联合 经历了 400 多年的分离后 俄乌为何重新走向联合 此后 100 多年间 乌克兰如何从沙俄管辖下高度自治的政治实体变为普通行省 本文略述 己见 9 一 佩列亚斯拉夫协议 的历史背景 一 乌克兰的多舛命运与和赫麦尔尼茨基大起义 公元 11 世纪 在大公雅罗斯拉夫执政时期 基辅罗斯进入全盛时期 其版图包括今天 大部分乌克兰 白俄罗斯和俄罗斯领土的欧洲大部分 盛极一时的基辅罗斯因封建割据 从 12 世纪逐渐走向衰弱 公元 1237 年 拔都西征 蒙古大军的铁骑踏入基辅罗斯 攻占 了罗斯诸多名城重镇 1240 年 罗斯都城基辅被蒙古大军摧毁 居民尽遭杀戮 基辅陷落 标志着约 400 年历史的基辅罗斯国家灭亡 蒙古入侵结束了基辅罗斯的发展进程 东北罗 斯处于蒙古大汗的统辖之下 沦为金帐汗国的属国 西南部罗斯因地处偏远 蒙古大汗鞭 长莫及 虽然名义上归金帐汗国管辖 却走上了与东北罗斯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 罗斯西 南部的加利奇 沃伦公国又独立存在近 80 年 在最后一位王公死后 原来的加利奇 沃伦 公国土地 以及其他乌克兰土地就成为周边国家争夺的对象 首先觊觎乌克兰领土的是居住在波罗的海沿岸的立陶宛人 立陶宛人占领了第聂伯河 左岸定居点 并于 1362 年占领基辅 14 世纪末立陶宛势力扩展到黑海 占据了白俄罗斯 和乌克兰大部分土地 很多乌克兰历史学家把立陶宛大公国称为 立陶宛 罗斯 国家 认为这是蒙古入侵后基辅罗斯国家在西部和南部 即白俄罗斯和乌克兰 的延续 立陶宛进入基辅附近的乌克兰时 波兰占领了加利奇公国 波兰缺乏立陶宛对乌克兰 人的宽容政策 为了让乌克兰人放弃东正教信仰 波兰在乌克兰推行天主教 把贵族特权 和土地赐予皈依天主教并效忠波兰国王的人 波兰政府还规定 在加利奇地区官方语言是 拉丁语 而非乌克兰语 为了抵御迅速崛起的莫斯科公国和立窝尼亚骑士团的进攻 1569 年 波兰与立陶宛实现联合 成立波兰 立陶宛共和国 也称波兰共和国 并成为当时欧 洲政治舞台上一支重要力量 该共和国几乎涵盖了今日乌克兰的全部领土 只有南方部分 地区由土耳其及其盟友克里米亚鞑靼人控制 波兰共和国对境内的乌克兰人实行殖民统治 在经济上推行农奴制 波兰与立陶宛联 合后 早就对乌克兰肥沃土地垂涎三尺的波兰贵族地主纷纷在这里建立大庄园制 他们不 但禁止乌克兰农民开垦荒地 而且连乌克兰人居住的城市也据为己有 限制城镇中乌克兰 人口数量并对其征收惩罚性税款 在宗教和政治领域 波兰大力推行天主教 乌克兰居民 占波兰总人口 1 4 大多信奉东正教 为了防止乌克兰民众效忠同样信奉东正教的莫斯科沙 皇 波兰在罗马教皇的唆使下 于 1596 年在布列斯特召开宗教合并大会 宣布乌克兰东正 教会隶属于罗马教皇 但可以使用斯拉夫语做礼拜 也可保留原有的礼拜仪式 这次合并 引起了东正教内部的分裂 主张合并的联合教派得到波兰国王支持 免于宗教迫害 反对 合并的教派受到宗教迫害 被视为波兰二等公民 由于非天主教徒无法成为波兰贵族 一 些乌克兰贵族只好改变宗教信仰 改换姓氏和教名 波兰统治者的民族压迫激起乌克人的强烈反抗 从 17 世纪 20 30 年代开始 反对波 兰统治的起义不断发生 哥萨克成为乌克兰反对波兰统治的领导力量 16 世纪 50 年代 哥萨克在扎波罗热地区的第聂伯河岛屿上建立自己的要塞 塞契 塞契有自己的议会 拉达 并选举首领盖特曼 赫麦尔尼茨基起义前 波兰统治下的哥萨克地位受到严重削 弱 普通哥萨克沦为农奴 其田庄 果园 磨坊和水塘被波兰大封建主夺走 还要向地主 缴纳封建地租 什一税和名目繁多的贡赋 6000 册编哥萨克失去了曾经享有的权利 推举 盖特曼的权利被取消 哥萨克军团长官由波兰政府任命 沉重的封建剥削和哥萨克热爱自 由 桀骜不驯的个性 使扎波罗热成为反叛波兰统治者的策源地 哥萨克盖特曼波格 丹 赫麦尔尼茨基成为起义领导者 1648 年 赫麦尔尼茨基率领哥萨克从扎波罗热出发 开始了反抗波兰统治的民族大起义 二 乌克兰与俄罗斯结盟 自发动起义以来 赫麦尔尼茨基一直试图寻求可靠的盟友共同对付波兰 为防止鞑靼 10 人援助波兰威胁乌克兰南部边境 赫麦尔尼茨基一开始选择与鞑靼人结盟 但鞑靼人趁火 打劫 洗劫乌克兰村镇 把大批乌克兰人掠为奴隶 在 1653 年 12 月的日瓦涅茨战役 克 里米亚汗竟然背着哥萨克单独与波兰媾和 鞑靼人的见利忘义使赫麦尔尼茨基彻底放弃与 其合作 乌克兰与土耳其关系比较复杂 1651 年夏 赫麦尔尼茨基的使节觐见土耳其苏丹 谈 判中乌克兰方面表示愿意效命苏丹 但苏丹应以军队援助乌克兰 土耳其方面则保证派出 自己 以及摩尔多瓦 瓦拉几亚的军队支援哥萨克对波作战 土耳其还要求乌克兰派代表 常驻君士坦丁堡 哥萨克军队应接受土耳其监督和保护 此后 土耳其与乌克兰的结盟问 题没有实质进展 究其原因 乌克兰学者大多认为 土耳其内部权力更迭频繁 年幼的默 罕穆德四世刚刚即位 而且与匈牙利共和国争夺克利特岛的战争还在进行 因此 土耳其 不想卷入东欧的军事冲突 乌克兰也未能处理好与摩尔达维亚 瓦拉几亚和特兰西瓦尼亚公国的关系 此三国为 乌克兰近邻 亦是土耳其属国 与波兰关系密切 为防止摩尔达维亚成为波兰盟友 对乌 克兰左翼构成威胁 1648 年 10 月 赫麦尔尼茨基派使节访问摩尔达维亚 摩尔达维亚王 公瓦西里 卢普尔表面上与哥萨克合作 暗中却继续与波兰来往 1650 年秋和 1652 年夏 赫麦尔尼茨基两次发兵征讨摩尔达维亚 迫使瓦西里 卢普尔将女儿嫁给自己的儿子季莫 什 然而 好景不长 一年后摩尔达维亚遭到特兰西瓦尼亚和瓦拉几亚攻击 季莫什率军 队前去援助 在战斗中不幸身亡 赫麦尔尼茨基在摩尔达维亚的外交赌注宣告失败 特兰 西瓦尼亚公国王公尤里一世在 1648 年便与赫麦尔茨基建立联系 尤里希望借助哥萨克的力 量获得波兰王位 而赫麦尔尼茨基希望尤里放弃与波兰人合作 从乌克兰南部进攻波兰 双方遂结成军事同盟 1649 1651 年 赫麦尔尼茨基两次请求特兰西瓦尼亚出兵对波兰作 战 刚刚继位的尤里二世因慑于波兰实力按兵不动 随后 特兰西瓦尼亚与波兰结成军事 同盟 乌克兰与特兰西瓦尼亚彻底决裂 瓦拉几亚与乌克兰并不接壤 接触不多 1651 年 当赫麦尔尼茨基在与波兰王国军队作战时 瓦拉几亚表示愿意提供军队支援 后来由于乌 克兰出兵援助与瓦拉几亚作战的摩尔达维亚 乌克兰与瓦拉几亚关系交恶 由此可见 选 择与俄国结盟是乌克兰在周边外交失败后 权衡利弊做出的现实选择 为寻求莫斯科的支持 1648 年末 赫麦尔尼茨基首次派外交代表团前往莫斯科 在与 沙皇会晤中 乌克兰方面建议沙皇接纳哥萨克军队 援助乌克兰进行反波战争 遭到拒绝 沙皇担心贸然接收乌克兰哥萨克会加剧国内动荡局势 并影响俄波关系 1653 年 4 月 赫 麦尔尼茨基派往莫斯科的使节再次向沙皇提出与俄国联合的要求 同时提醒沙皇 土耳其 苏丹和克里米亚汗多次建议哥萨克归顺 如果沙皇依然犹豫不决 乌克兰将考虑臣服克里 米亚和土耳其 如果乌克兰被击溃 俄国就不可能恢复俄波战争中失去的西部城市 形势 的发展迫使沙皇不得不认真考虑接受乌克兰哥萨克问题 二 佩列亚斯拉夫协议 及其影响 一 佩列亚斯拉夫协议 主要内容 1653 年 6 10 月 沙皇召开了俄国历史上最后一次大规模的缙绅会议 出席会议的各 个阶层代表决定接受乌克兰哥萨克 并派出外交使团前往扎波罗热正式宣布俄乌合并事宜 1653 年 12 月 31 日 使团抵达佩列亚斯拉夫 1654 年 1 月 18 日清晨 哥萨克各军团代表 城市居民和附近村庄的农民数百人聚集 在佩列亚斯拉夫广场 召开拉达会议 赫麦尔尼 茨基在会上发表讲话称 与敌人浴血奋战近 6 年的哥萨克不能没有一位统治者 可供选择 的有四位君主 土耳其苏丹 克里米亚汗 波兰国王和莫斯科沙皇 在历数前三者给乌克 兰带来的灾难后 这位盖特曼表示 唯有在信奉东正教的俄国沙皇那里乌克兰人可以找到 庇护和栖身之处 最后 拉达决定与俄国实现联合 赫麦尔尼茨基等约二三百名哥萨克还 举行了效忠沙皇仪式 拉达大会和效忠仪式标志着两个斯拉夫民族的合并 1654 年 3 月 11 盖特曼派出的特使在莫斯科与俄国就合并具体事宜举行谈判 并签订了 佩列亚斯拉夫协 议 其主要内容包括 乌克兰承认沙皇最高权力 同时几乎保留独立国家的所有权利 保 留乌克兰哥萨克制度 拉达仍为乌克兰最高权力机构 哥萨克有权选择盖特曼 但需要向 沙皇通报 保留哥萨克军团的行政机构 以及市民和农民选举的地方行政机构 保留乌克 兰原来的财政和税收制度 保留乌克兰独立的司法机构 保留哥萨克特权和农民 市民的 所有权利 哥萨克军队不归入俄国军队 仍由盖特曼指挥 册编哥萨克为 6 万人 协议仅 从两方面限制乌克兰的权力 乌克兰最高权力机构必须承认沙皇 盖特曼需向莫斯科通报 来访的外国使团和谈判结果 有学者认为 流传到现在的 佩列亚斯拉夫协议 条款实际 上是赫麦尔尼茨斯基此后与莫斯科方面签订的法律文件 在帝俄和前苏联的历史著述中 关于该协议的性质似乎只有一种观点 是两个斯拉夫 民族的重新合并 1954 年 苏共中央发表 乌克兰与俄罗斯重新合并三百周年提纲 称 乌克兰人民许多世纪以来 一直渴望与俄罗斯重新合并 如果没有合并乌克兰民族不可能 得到拯救 目前这一观点在乌克兰遭到质疑 乌克兰新闻媒体和中学教科书倾向认为 这 是两个完全平等的伙伴间协议 只是这种平等在赫麦尔尼茨基死后被俄国人为破坏 笔者 认为 这一观点值得商榷 因为需要承认的事实是 协议中谈到了乌克兰要效忠沙皇 乌 克兰学术界从法律视角解读该协议 普遍认为 协议是乌俄的 政治联盟 乌克兰是俄国 的 附属国 或者 保护国 二 佩列亚斯拉夫协议 的影响 佩列亚斯拉夫协议 是俄乌关系史上的转折点 对俄乌关系及东欧国际关系产生了 重要影响 目前 在乌克兰关于该协议对俄乌关系的影响有如下几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 为 协议使乌克兰摆脱波兰 鞑靼人的种族灭绝政策 使种族特性得以延续 民族的前途 充满希望 第二种观点则认为 通过该协议乌克兰与俄罗斯结成了平等伙伴关系 乌克兰 得到大国俄罗斯的承认 第三种观点认为 俄乌走上合并道路后 俄国不断减少 直至根 除乌克兰的民族特性 协议给乌克兰民族带来的影响是相互矛盾的 就像给溺水的人投 去救生圈 挽救其生命 同时等待他的是前途未卜的将来 第四种观点是 协议是 乌克 兰国家的严重错误和战略失策 导致乌克兰人民失去了国家和民族独立 最后一种观点是 苏联解体后 乌克兰社会关于 佩列亚斯拉夫协议 最为普遍的看法 该协议对乌俄双方各有所需 盖特曼希望借助俄国对抗波兰 沙皇希望利用乌克兰扩 充自己实力 并伺机从波兰手中夺回失地 由于都想从波兰手中夺回古基辅罗斯的土地 双方的合作注定充满矛盾 1654 年 4 月 沙皇阿列克谢 米哈伊洛维奇率兵亲征斯摩棱斯 克 赫麦尔尼茨基派著名将领伊万 左洛塔连科率领 1 8 万哥萨克奔赴白俄罗斯 驰援俄 国军队 1655 年夏 俄军几乎全部占领了立陶宛 哥萨克军队则占领了南部白俄罗斯 由 于都想直接控制白俄罗斯 围绕白俄罗斯领土问题 俄乌出现裂痕 接下来波兰与瑞典战争也严重影响了俄乌关系 1655 年 7 月 瑞典从北部入侵波兰 并迅速占领了波兰大部分领土 立陶宛向瑞典俯首称臣 俄罗斯担心瑞典进一步扩张会使 其攫取白俄罗斯和立陶宛土地的希望化作泡影 为了共同对付瑞典 莫斯科开始与华沙进 行谈判 1956 年 11 月 俄波签署和平条约 盖特曼对俄国沙皇与自己的宿敌波兰和解持 怀疑态度 俄波和约对瑞典十分不利 瑞典既要维持对波占领 又要准备对俄战争 为防 止乌克兰支援俄国 使自己陷入孤立境地 瑞典对乌克兰展开积极外交行动 1657 年 6 月 瑞典国王古斯塔夫的特使抵达奇吉林 表示瑞典可以把波兰版图内原属于古基辅罗斯的土 地 以及斯摩棱斯克以南的白俄罗斯划归乌克兰 作为交换条件 乌克兰应中止与俄国的 关系 如乌克兰不能满足此项要求 至少应当派兵攻打利沃夫以策应瑞典在波兰的行动 俄瑞交战以来 乌克兰处境尴尬 自己的宗主国正在与自己的同盟国交战 与莫斯科的分 歧和瑞典军队在战场上的不利局面 迫使盖特曼与宿敌特兰西瓦尼亚王公尤里 拉科奇握 12 手言和 1656 年 9 月 赫麦尔尼茨基与拉科奇签署和平条约 哥萨克出兵援助特兰西瓦尼 亚和瑞典军队同波兰作战 俄国不希望看到瑞典取代波兰在西部崛起 以妨碍其向波罗的 海扩张 俄国认为 乌克兰与瑞典结盟违背其当初效忠沙皇的誓言 双方关系进一步恶化 1657 年 8 月 6 日 赫麦尔尼茨基染疾辞世 临死前 将盖特曼权杖交给自己年仅 16 岁的儿子尤里 赫麦尔尼茨基 因尤里年幼 盖特曼职务由伊万 维戈夫斯基代理 围绕 维戈夫斯基出任盖特曼哥萨克内部发生血腥内讧 导致 5 万乌克兰人丧生 莫斯科直接介 入了这场内讧 并支持维戈夫斯基的反对派 控制政局后 维戈夫斯基在对外政策上采取 了亲波方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