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6 页 沪科版备考沪科版备考 20202020 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 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 1515 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 C C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2 分 小历同学整理出 禁用鲜卑语 采用汉族官制 以孝治国 等关键语句 他学习的内容是 A 所以变法 B 北魏孝文帝改革 C 大化改新 D 明治维新 2 2 分 下面两幅图片共同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鲜卑人汉服乐俑汉人胡食 A 民族交融 B 中外交流 C 经济发展 D 文化成就 3 2 分 北魏是下列哪一民族建立的 A 鲜卑族 B 匈奴族 C 氐族 D 羌族 第 2 页 共 16 页 4 2 分 电视剧 锦绣未央 中提到魏的统治者姓拓跋 在我国古代鲜卑拓跋部建立了哪个政权 统一了 北方 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A 北齐 B 北魏 C 后唐 D 后汉 5 2 分 因为旧贵族的特权和旧的部落习俗密切相连 改革鲜卑的习俗 是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 题 为此 孝文帝决定 A 地方建立县制 B 实施汉化政策 C 创立科举制度 D 册封鲜卑贵族 6 2 分 南北朝时期 极大地顺应了我国北方 胡人汉服 汉人胡食 等民族大交融趋势的政治改革家是 A 商鞅 B 张骞 C 北魏孝文帝 D 班超 7 2 分 采用汉姓 改穿汉服 学习汉语 同汉人通婚 促进了民族交融的历史事件是 A 周平王迁都洛邑 B 商鞅变法 C 张骞通西域 D 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 3 页 共 16 页 8 2 分 吕思勉在 两晋南北朝史 中写道 魏初风俗至陋 迁都之后 于革易旧俗 亦可谓雷厉风 行 民族根柢 莫如语言 语言消灭 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 与材料所反映的现象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张骞出使西域 B 商鞅变法 C 文成公主入藏 D 孝文帝改革 9 2 分 如图所列内容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百家争鸣 B 秦始皇巩固统一 C 商鞅变法 D 北魏孝文帝改革 10 2 分 龙门石窟中的佛像建于北魏迁都洛阳后 洞中主佛服饰已具有明显的汉化特征 这一特点形成的 历史原因是 A 昭君出塞 B 北魏孝文帝改革 C 文成公主入藏 D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11 2 分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均能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A 符合当时统治阶级的利益 第 4 页 共 16 页 B 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C 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 D 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 12 2 分 对于历史上任何一个闯入并扎根于农耕文化圈的游牧民族来说 接受同化是他们的终极命运 下列哪一事件印证了上述论断 A 商鞅变法 B 北魏孝文帝改革 C 贞观新政 D 岳飞抗金 13 2 分 北魏孝文帝改革带头纳汉女为妃 改姓为元 对 30 岁以下仍讲胡语者 降爵黜官 这些措施 A 促进了民族融合 B 有利于北魏统一全国 C 得到了全体贵族的支持 D 阻碍了汉族文化发展 14 2 分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获得成功的最根本原因是 A 得到最高治者的支持 B 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 C 符合广大人民的要求 D 促进了中国社会封建化 15 2 分 迁都是一个国家的重大事件 其中因接受先进文化而迁都的是 A 盘庚迁殷 B 北魏孝文帝迁都到洛阳 第 5 页 共 16 页 C 周平王迁都到洛邑 D 苏维埃俄国首都迁到莫斯科 16 2 分 在历史学习中 我们应学会区分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 下列各项中 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 北魏孝文帝让鲜卑族改用汉姓 改穿汉服 B 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军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 1950 年我国开始在新解放区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17 2 分 下表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时鲜卑族改用汉姓的情况 这种情况的出现有利于 鲜卑姓拓跋独孤步六孤勿忸于贺赖拔拔丘穆陵尉迟 汉姓元刘陆于贺长孙穆尉 A 政权分立 B 江南开发 C 南朝稳定 D 民族交融 18 2 分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是 A 受到北方其它少数民族的骚扰 B 孝文帝仰慕洛阳城的繁华 C 扩大鲜卑族的地位和影响 D 为了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 19 2 分 洛阳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 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洛 阳在中国古代中的人文史记 诗词曲艺 史话传说 礼仪风俗中都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以下政权曾定都洛阳的 是 西汉 东汉 西晋 东晋 北魏 第 6 页 共 16 页 A B C D 20 2 分 商鞅和北魏孝文帝都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 他们变法和改革的共同作用是 A 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B 学习了汉族先进文化 C 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D 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21 2 分 下列关于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共同点表述中 正确的一项是 A 都进行了迁都 B 都推行了汉化政策 C 都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D 都是统治者自上而下的改革 22 2 分 观察下图 身穿汉族服装的鲜卑贵族形象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B 穿汉服显示贵族身份 C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D 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 第 7 页 共 16 页 23 2 分 下列关于历史说法错误的是 A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夏朝 B 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春秋时期最富强的国家 C 古代丝绸之路最早开通于西汉 D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学习汉族文化 24 2 分 以下有关苻坚的表述 不正确的是 A 领导前秦统一黄河流域 B 发动淝水之战 进攻东晋 C 重用汉族王猛 励精图治 D 迁都洛阳 25 2 分 史料解读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 资治通鉴 记载 魏主 今欲断 禁止 诸北语 鲜卑 语等 一从正音 汉语 三十以下 见在朝廷之人 语音不听仍旧 若有故为 当加降黜 该史料反映了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哪项措施 A 迁都洛阳 B 改用汉姓 C 该穿汉服 D 学说汉语 26 2 分 商鞅和北魏孝文帝都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 他们的变法和改革的共同作用是 A 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B 学习了汉族先进文化 C 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D 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27 2 分 下列关于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共同点的表述 正确的一项是 第 8 页 共 16 页 A 都进行了迁都 B 都推行了汉化政策 C 都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D 都是统治者自上而下的改革 28 2 分 商鞅和北魏孝文帝都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改革家 他们改革的共同作用是 A 都巩固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B 都促进了民族融合 C 都加速了封建化的进程 D 都加强了中央集权 29 2 分 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 改革 一词曾出现了 80 多次 可见改革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请指出商鞅变法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共同之处是 A 都严惩贪污 B 都对土地制度进行了改革 C 都奖励耕战 D 都为减少改革阻力 进行了迁都 30 2 分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教革均能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 A 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 B 符合当时统治阶级的利益 C 得到了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D 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 二 二 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9090 分分 31 20 分 阅读下列材料 第 9 页 共 16 页 材料一 乃秦孝公用商君 坏井田 开阡陌 急耕战之赏 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 食货志 材料二 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 孝文帝要求南迁的鲜卑族一律改穿汉服 学习汉语 采 用汉姓 提倡与汉人通婚 逐渐融入汉族人民的生活之中 北师大版教材 材料三 忽必烈即位之后大力推行以采用汉法为主要内容的改革 推行重农政策 取得显著成效 北师大版教材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 商君 是谁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次改革的性质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孝文帝实行这些改革的主要历史作用 3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举出两例说明忽必烈重视农业的主要表现 4 综合上述改革 从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32 20 分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中国历史上的多次改革 深刻影响了王朝的兴衰 七年级历史兴趣小 组邀请你进行探究 并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管仲提出 相地而亵征 按照土质好坏 产量高低来确定赋税征收额 则民不移 迁移 无夺民时 不要侵占生产的时间 则百姓富 国语 齐语 材料二 戮力 尽力 本业 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免除徭役 事末利 经商 及怠而贫者 举以为收擊 没收其娈子为官奴婢 史记 商君列传 材料三 魏主 去夷即华 易姓建都 遂 于是 定天下之乱 然后修礼乐 兴制度而文之 北宋欧阳修 1 依据材料一概括改革内容 结合所学分析其历史作用 勿照搬原文 第 10 页 共 16 页 2 材料二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些措施 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历史作用 3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 魏主 建都 哪里 除材料外 还有哪些 去夷即华 的措施 4 上述改革促进了社会性质转变的有哪些 你认为上述改革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什么 33 15 分 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商鞅强秦 材料一 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 在东方各国 本已早为推行 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 使西方人迎头赶 上一步 而结果则后来居上 新制度之创建 惟秦为最有功焉 马非百 秦集史 材料二 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 是一个具有宗教徒般笃诚和热情的理想主义者 商鞅之 法 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 毛泽东 魏晋融合 材料三 魏初风俗至陋 迁都之后 于革易旧俗 亦可谓雷厉风行 民族根底 莫如语言 语言消灭 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 孝文以仰慕中原文化之故 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 其改革之心 可谓勇矣 摘编自吕思勉 两晋南北朝史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 指出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 并据此指出秦国变法的特点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用史实说明 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 3 据材料三分析孝文帝 迁都 的原因以及 迁都 的作用 34 20 分 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改革开放成就世界瞩目 实践证 明唯有改革才能推动生产力的迅猛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观察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 第 11 页 共 16 页 材料二 谬力本 农桑 业 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免除徭役 史记 商君列传 孝公用商鞅之法 移风易俗 民以殷实 国以富强 百姓乐用 诸侯亲服 获楚 魏之师 举地千里 至今 治强 史记 李斯列传 材料三 黄河流域的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 在生产技术和生活习俗上相互影响 民族融合已经成为趋 势 迁都以前 就进行了政治 经济改革 迁都洛阳以后 进一步实行改革 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融 合 传统的汉文化得到更大的发展 1 据材料一回答 代表当时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两项重要技术 工具 分别是什么 2 据材料二回答 为顺应生产力发展 商君 采取了哪一经济措施 秦孝公死后 旧贵族挑拨秦惠文王 以谋反犯罪逮捕商鞅 商鞅惨遭车裂而死 为此有人说商鞅变法失败了 你怎么看待 请说明理由 3 材料三这场改革的领导者是谁 4 综合以上两大改革 你认为改革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什么 35 15 分 制度的创立完善对一个国家影响深远 材料一 材料二 西汉初 诸侯王势力强大 各自独霸一方 生活骄奢淫逸 政治上甚至公开反抗朝廷派来的官吏 有的企图谋反 地方上的豪强地主也发展起来了 兼并土地 聚敛财富 横行乡里 与官府分庭抗礼 摘自统编七年级历史上册教科书 材料三 在长期的征服中 比较野蛮的征服者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 都不得不适应征服后存在的比较高的 第 12 页 共 16 页 经济情况 他们为被征服者所同化 而且大部分甚至还不得不采用被征服者的语言 恩格斯 1 材料一反映秦始皇为管理全国采取了哪些措施 对国家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2 据材料二 哪两股势力导致社会秩序混乱 汉武帝如何解决这种局面 3 请用魏晋南北朝的史实解释材料的观点 第 13 页 共 16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Unit 6 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 Section A (1a~2c)说课稿-人教新目标八年级英语下册
- 《第4课 与书为友 1 书的世界》(教学设计)-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安徽大学版
- 新能源行业品牌力提升策略:2025年市场推广策略研究报告
- 江苏地区高一年级信息技术一年说课稿27 VB简介说课稿
- 钻床夹具的装配说课稿-2025-2026学年中职专业课-机械制造技术-装备制造大类
- 2025年城市轨道交通智慧运维系统与智能故障诊断技术融合应用报告
- 2025年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车路协同技术研究报告
- 2025年绿色物流技术创新与环保责任研究报告
- 2025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创新与区域示范案例剖析报告
- 2025年生物质能发电项目在农村地区的投资机会与风险分析报告
- 2025呼和浩特市总工会社会工作者、专职集体协商指导员招聘29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矿业权评估师考试(矿业权评估地质与矿业工程专业能力)全真冲刺试题及答案
- 【公开课】两种电荷-2025-2026学年物理人教版(2024)九年级全一册
- 2025年秋招:人力资源专员笔试题库及答案
- 人教版(2024新教材)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有理数》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GB/T 17529.1-2023工业用丙烯酸及酯第1部分:工业用丙烯酸
- 小古文文言文南辕北辙课件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第一章
- 经历是流经裙边的水
- 物流运输托运单模板
- 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一览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