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会考模拟题3_第1页
地理会考模拟题3_第2页
地理会考模拟题3_第3页
地理会考模拟题3_第4页
地理会考模拟题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三亚第一中学基础会考模拟考试题三亚第一中学基础会考模拟考试题 地理科地理科 说明 说明 本试卷分为第一卷 选择题 和第二卷 非选择题 本试卷分为第一卷 选择题 和第二卷 非选择题 全卷共 全卷共 7 7 页 满分页 满分 100100 分 分 考试时间考试时间 6060 分钟 分钟 第一卷第一卷 选择题 选择题 6060 分 分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1 答第一卷前 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 准考证号 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 答第一卷时 先确定正确答案 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不能答在试题上 若有改动 须先将原答案标号擦净 再改涂新的答案 一 选择题 本题共有一 选择题 本题共有 2020 小题 皆为小题 皆为 四选一四选一 题 每小题题 每小题 3 3 分 共分 共 6060 分 错选 多选均不得分 错选 多选均不得 分 分 1 目前 八大行星中只发现地球上有生命物质存在 下列条件有利于地球上生命物质存在的是 日地距离适中 温度适宜 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 地球处在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 地球的自转周期较长 A B C D 2 读两幅等压线图 A B C D 四处风力最小的点是 读下图 完成 3 4 题 3 上图若为水循环示意图 人类影响最大的环节是 2 A 甲 乙 B 乙 丙 C 丙 丁 D 丁 甲 4 上图若为热力环流示意图 气压最高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5 海南环岛高速公路 西线铁路和东线轻轨铁路 均沿岛的四周呈环状分布 目前还没有修建东 西横向的高速公路和铁路 这种情况主要是考虑了下列哪种因素 A 气候 B 地形 C 河流 D 植被 6 读中国和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图 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石油为主 造成了酸雨危害 B 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以煤为主 造成臭氧层空洞扩大 C 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为主 加剧了大气的 温室效应 D 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以石油为主 易引发沙尘暴 7 下列各级城市与右图中 R1 R2 R3所示服务范围及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A 乡镇 R1 县城 R2 地级市 R3 B 海口市 R1 琼海市 R2 博鳌镇 R3 C 省级市 R1 县城 R2 地级市 R3 D 北京市 R1 万宁市 R2 海口市 R3 8 农民在调整农作物的品种和规模时 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A 气温和降水的变化 B 水源条件的变化 C 市场需求的变化 D 土壤条件的变化 9 欧洲 北美和中国长江以南地区是世界三大酸雨分布区 造成三地酸雨多的共同自然条件是 A 气候较湿润 B 地形平坦 C 工业发达 D 西风带的影响 10 下列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做法是 A 自备菜篮子购物 B 鼓励市民购买小汽车 3 C 刀耕火种 毁林开荒 D 围湖造田 开垦荒山 11 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 这句口号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哪一原则 A 共同性原则 B 公平性原则 C 持续性原则 D 综合性原则 12 下列叙述中属于发达国家城市化特点的是 A 城市化水平低 B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C 城市化起步晚 发展快 D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13 要想随时知道自己所处地点准确的地理坐标 你需要拥有 A RS 传感器 B 地理信息系统 C GPS 接收机 D 国际互联网 14 在能源缺乏地区 造成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 A 过度放牧 B 过度开垦 C 过度樵采 D 过度狩猎 15 在南 北回归线之间现存的天然森林主要是 A 亚寒带针叶林 B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 热带雨林 16 以下治理河流含沙量过大的正确措施是 A 在水土流失区植树种草 B 在水土流失区加固大堤 C 在上游修筑梯田 D 在下游修建水渠 17 利用 GIS 技术 将三亚市人口分布图和三亚市交通图图层叠加 进行数据处理 可以 A 分析三亚各商业网点选址是否合理 B 分析三亚各街道的交通流量 C 可以统计三亚市的人口增长率 D 可以估算三亚市工业生产总值 18 海南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是 A 冰蚀峡湾风光 B 热带滨海风光 C 喀斯特溶洞景观 D 园林景观 读某地地质构造图 回答第 19 题 19 如果在甲 乙 丙三处选一处建住宅 从地质条件看 最佳的地点是 A 甲处 B 乙处 C 丙处 D 三处都适宜 20 与地震有关联性的地质灾害是 4 A 寒潮和梅雨 B 暴雨和沙尘暴 C 洪涝和台风 D 滑坡和泥石流 三亚第一中学基础会考模拟考试题三亚第一中学基础会考模拟考试题 地理科地理科 第二卷第二卷 非选择题非选择题 40 40 分分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1 第二卷有两大题 共 4 页 答案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 答题前 务必将密封线内的各个项目及密封线外的准考证号码末两位填写清楚 3 第二大题为必答题 第三大题为选答题 题号题号 1 12 23 34 45 56 67 78 89 91010 答案答案 题号题号 1111121213131414151516161717181819192020 答案答案 二 综合题二 综合题 本题共有本题共有 3 3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1010 分 共分 共 3030 分分 21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 分 1 该图表示 节气 的太阳光照情 况 此时 地球在公转轨道距 近日或 远日 点较近 4 分 2 海口和北京相比较 昼较长的是 这一天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是 A B C 三地中 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3 分 3 此季节 我国东部地区盛行 风 长江流域河流水量较 大或小 题号题号二二三三总分总分 21212222232324242525 得分得分 准考证末两位号码 由考生填写 5 2 分 4 如果太阳直射 90 W 此时地球上新的一天与旧的一天的范围之比约为 1 分 22 读下图 回答问题 10分 图1 图2 1 图1为某城市郊区农来区位图 计划布局以下农业区 粮食产区 花卉 蔬菜园艺区 乳肉家禽畜牧业区 果树林区 合理的布局是 请填代号 A为 B为 C为 D为 4分 布局 的理由是 2 分 2 该城市发展到图 2 时 根据图示信息分析城市的发展对农业生产的压力及对策 4 分 23 读中国部分地区沿 42 N 纬线地形剖面图 回答下面问题 10 分 1 图中由东到西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 地域分异 规律 决定这种地域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2 分 2 图中字母 表示大兴安岭 东北平原有我国两大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试 从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6 4 分 3 完成下面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两区域差异比较表 4 分 项项 目目气气 候候植植 被被农业生产活动农业生产活动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问题 内蒙古高原内蒙古高原温带大陆性气候 东北平原东北平原温带落叶阔叶林种植业为主黑土流失 三 选答题三 选答题 共共 1010 分分 注意 注意 以下提供两道选答题 每题 10 分 请从中选择一道解答 并在所选定的题首 方框里打 只能选答一题 若两道都答 只取打 的 若两题都打 则只取第 24 题的得分 材料 1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 我国国内出现大规模人口流动 还因此出现 民工潮 这一新名 词 材料 2 24 1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为 从农村迁往城市 从 迁往 从 迁往 4 分 2 我国这种大规模人口流动 对迁出地的影响有 3 分 此次大规模人口流动 对迁入地 的影响有 3 分 7 材料 1 20 世纪 60 70 年代 美国老年人国内迁移的人数和比重都很大 主要迁往佛罗里达 州 加利福尼亚州等远离工业中心和特大城市的南方阳光地带和不冷不热的海洋性气候区 75 岁 以上的老人的迁移比重占老年人总人口的 15 9 材料 2 近几年 海南房价上涨较快 就岛内来说 三亚上涨幅度大于海口 据有关资料统计 购房者中约 80 为岛外人士 其中大部分为老年人 25 1 20 世纪 60 70 年代 美国老年人国内迁移的主要流向是 从东北部迁往 部和 部的阳光地带和海洋性气候区 2 分 2 导致美国老年人外迁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