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9-2020学年中考历史专题模拟试卷(之中国古代史专题)C卷_第1页
教科版2019-2020学年中考历史专题模拟试卷(之中国古代史专题)C卷_第2页
教科版2019-2020学年中考历史专题模拟试卷(之中国古代史专题)C卷_第3页
教科版2019-2020学年中考历史专题模拟试卷(之中国古代史专题)C卷_第4页
教科版2019-2020学年中考历史专题模拟试卷(之中国古代史专题)C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2 页 教科版教科版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中考历史专题模拟试卷 之中国古代史专题 学年中考历史专题模拟试卷 之中国古代史专题 C C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每小题 3 3 分 共分 共 2525 小题 小题 7575 分 分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7575 分分 1 3 分 图为北京人使用的打制石器 请猜测它们的主要用途是 A 狩猎 采集工具 B 作战兵器 C 装饰用品 D 财富象征 2 3 分 原始农耕时代黄河流域的居民是 A 北京人 B 山顶洞人 C 河姆渡居民 D 半坡居民 3 3 分 黄帝和炎帝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下列有关黄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他是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 B 妻子嫘祖发明养蚕抽丝技术 C 建造宫室 车船 制作兵器 衣裳 D 让部下发明文字 历法 算术和音乐 4 3 分 西周众多的诸侯是通过 产生的 第 2 页 共 12 页 A 禅让制 B 等级制 C 分封制 D 世袭制 5 3 分 战国时 各国进行改革 最彻底的是 A 管仲改革 B 吴起改革 C 李悝变法 D 商鞅变法 6 3 分 在某一博物馆中 一讲解员说 这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青铜器 它应是 A 四羊方尊 B 编钟 C 青铜立人像 D 司母戊鼎 7 3 分 当前我国正在建设和谐 稳定的社会 这也是全国人民的愿望 墨子思想中体现这一主张的是 A 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 B 兼爱 非攻 C 斧斤以时入山林 材木不可胜用也 D 仁者爱人 为政以德 8 3 分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合理分 配教育资源 当代中国 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 最直接 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 孔子的下列观点中 最能体现报告精神的是 第 3 页 共 12 页 A 有教无类 B 温故知新 C 因材施教 D 仁者爱人 9 3 分 以下对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 百家争鸣 的连线 错误的是 A 庄子 道家 顺应自然和民心 B 墨子 儒家 兼爱 非政 C 孟子 儒家 仁政 治国 D 孙武一兵家一 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 10 3 分 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 下列对秦汉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描述 正确的是 A 统一国家的建立 B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C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D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11 3 分 比较归纳法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 下列关于秦朝与隋朝相同之处的表述 正确的选项是 都结束了分裂的局面 完成了统一 都修建了规模庞大的工程 都对儒家学说进行打压 都是因暴政而亡的 A B C D 第 4 页 共 12 页 12 3 分 为了维护国家统一 如图体现的措施是 A 商鞅改革户籍制 B 文景帝以德化民 C 汉武帝的推恩令 D 挟天子以令诸侯 13 3 分 资诒通鉴 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率编年体史书 书中叙事 往往一事用数种材料写成 遇年月 事迹有歧异处 均加考订 并注明斟酌取舍的原因 以为 考异 材料体现了该书的 A 文学性 B 严谨性 C 创新性 D 多元性 14 3 分 现存世界上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 A 金刚经 B 大唐西域记 C 丹经 D 唐律疏议 15 3 分 穿越时空 你对西晋后期大量人口南迁的原因做一次现场采访 在采访的四个人中 回答不符合 史实的是 A 赵某 北方社会动荡不安 第 5 页 共 12 页 B 钱某 南方比较安定 C 孙某 为了躲避战乱 D 李某 全国的经济重心在南方 16 3 分 习近平指出 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的强盛 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 下列关于中华民族传 统文化搭配错误的是 选项人物作品 称誉 A 老子 道德经 B 祖冲之书圣 C 李白 诗仙 D 关汉卿 窦娥冤 A A B B C C D D 17 3 分 隋朝运河 北通涿郡之渔商 南运江都之转输 其为利也博哉 这表明运河的直接作用是 A 巩固了隋王朝的统治 B 有利于边疆经济开发 C 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D 加速了隋王朝的灭亡 18 3 分 唐太宗从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 吸取隋亡的教训 明白不可过分压 榨农民 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下列不属于他采取的是 A 轻徭薄赋 发展生产 第 6 页 共 12 页 B 合并州县 革除民少吏多 C 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D 开通大运河 19 3 分 朝为田舍郎 暮登天子堂 满朝朱紫贵 尽是读书人 诗歌反映了我国隋朝创立的比较完 备的选拔官员的制度 这一制度是 A 三省六部制 B 科举制 C 行省制度 D 分封制 20 3 分 穿越时空隧道 神游北宋东京 看耍杂踢球 听说书唱曲 赏古玩字画 我们来到的娱乐兼商 业场所是 A 茶楼 B 瓦子 C 市舶司 D 邸店 21 3 分 宋朝儿童念的 神童诗 开头就是 天子重英豪 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 惟有读书高 当 时民间还流行着这样的俗语 做人莫做军 做铁莫做针 以上材料表明宋朝 A 商业繁荣 B 重武轻文 C 重文轻武 D 重农抑商 22 3 分 元朝统治者在划分行省时 打破以往依 山川形便 划分行政区域的原则 采取 犬牙交错 的 原则 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一级政区 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第 7 页 共 12 页 A 防止分裂割据 B 实现国家统一 C 强化思想控制 D 开发边疆地区 23 3 分 培根评价我国古代的重大发明 这三种东西改变了世界面貌 第一种在文学上 第二种在战争 上 第三种在航海上 其中 第三种 指的是 A 造纸术 B 活字印刷术 C 火药 D 指南针 24 3 分 下列关于北宋初年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措施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 铲除了藩镇割据的基础 B 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C 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 D 军队增多 战斗力提高 25 3 分 它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它以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刷故事为主线 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它 指 A 儒林外史 B 聊斋志异 C 红楼梦 D 水浒传 二 二 材料问答题 材料问答题 第 第 2626 题题 6 6 分 第分 第 2727 题题 9 9 分 第分 第 2828 题题 1010 分 共分 共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2525 分分 26 6 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 创新 的论述 可谓数次提及 掷地有声 加快建设 第 8 页 共 12 页 创新型国家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阅读下列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具魅力的时代 到了宋代便超越西亚而居于世界前列 由于宋代文明 的刺激 欧洲文明向前发展了 宋代文明深深地影响了世界 日本史学家宫崎市定 材料二 18 世纪 60 年代以后 伴随着科技革命的发展 世界展现出一派崭新的景象 工厂里机器在轰鸣 江 河中轮船在航行 铁路上火车在奔驰 新的发明创造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 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摘自川教版 世界历史 九年级上册 1 材料一 宋代文明 中的某项成果为新大陆的发现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这项成果具体是指什么 后 来凭借此项技术实现首次环球航行的航海家是谁 2 材料二中的 机器 使用的动力机是什么 材料二中的 火车 是谁发明的 3 结合所学知识 从材料一 二提取信息 自拟一个论题并展开论述 要求 观点明确 史论结合 论证 充分 从观点 论证 结论三方面出发 27 9 分 魏晋时期 国家分裂 但经济也有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分天下有其一 官渡之战挫袁军 材料二 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魏 目睹了洛阳经济 文化兴盛的景象后 感慨地说 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 是落后的 夷族 风气 现在才知道 人才济济 难以言传 材料三 东晋政府 给予南迁人民免除税役的权利 加上这一地区战争较少 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江南经济 迅速发展 1 材料一称赞的是 人名 袁军 指 领导的军队 2 材料二中洛阳的繁荣与北魏哪个皇帝的改革有关 他采取了哪些汉化措施 3 材料三中江南经济出现了什么情况 从材料三中找出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 4 从材料三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中 你得到怎样的启示 28 10 0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第 9 页 共 12 页 材料一 宋代泉州可以建造几层楼高的海船 装有指南针的商船从泉州起航 航行至日本 高丽 天竺 波 斯等 57 个国家和地区 各国商船来到泉州 呈现出 涨海声中万国商 的繁荣景象 外商大都居住在泉州东南隅 的 蕃坊 他们运来犀角 象牙 珠玑 玻璃 玛瑙 香料 胡椒 运去丝绸 瓷器 茶叶 泉州港口 异货禁 物如山 1087 年 北宋元祐二年 泉州正式设立市舶司 南宋时 泉州更是成为全国第一大港 材料二 郑和 曾劝说了好几十个国王与首领向中国进贡 有些国王还亲来中国观光 这些船舶所载出 口商品为绸缎 铜钱 瓷器和樟脑 回程的入口商品有香料 珍宝 刀剪 油膏 药料及奇禽异兽 此类物品被 宫廷用作挥霍享受 却不适用于大众化市场 由于没有带来实际的经济效益 远航的巨额费用无法弥补 南京的 龙江船厂曾造大小船只数千 所有的人力和物料全系向民间征用 此更招民怨 郑和下西洋就此成为中国古代远 航的绝唱 材料三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说说宋朝时泉州海外贸易繁盛的原因 2 依据材料二回答 郑和远航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为什么说 郑和下西洋就此成为中国古代远航的绝唱 3 材料三漫画表明清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这一政策带来了怎样的后果 4 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 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第 10 页 共 12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每小题 3 3 分 共分 共 2525 小题 小题 7575 分 分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7575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1 16 1 第 11 页 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