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笔记_第1页
古代汉语笔记_第2页
古代汉语笔记_第3页
古代汉语笔记_第4页
古代汉语笔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汉语古代汉语 绪论绪论 一 什么是古代汉语 一 课程的性质和作用 学科类属 古代汉语所属的一级学科是文学类 二级学科属于语言类 古代汉语属于应用语言学 的分支 二 课程设置的源与流 1952 年以前只开设了文字学 声训学 训诂学课程 无古代汉语课程 1953 年以后 北大开始 设立和现代汉语相应的课程 古代汉语 三 课程的任务和基本要求 培养学生的古代汉语素养和古籍解读能力 希望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能引导大家认识汉语言发展 的基本动因与规律 认识古代汉语与传统文化本质的关系 与相关人文学科的本质 培养学生对古代 典籍的研究兴趣和阅读能力 四 四 本课程的两大系统 本课程的两大系统 1 文言系统 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世作家仿古作品中的语言 文言系统 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世作家仿古作品中的语言 2 古白话系统 唐宋以来以北方话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 古白话系统 唐宋以来以北方话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 二 为什么要学习古代汉语 一 提高直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1 语音 江南曲 唐代 李盖 嫁得瞿瑭贾 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 嫁与弄潮儿 期 和 儿 在古代是押韵的 期 广韵 渠之切 平声 之韵 群纽 儿 广韵 汝 移切 平声 支韵 日纽 秋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古代汉语音韵讲近体诗在字数 押韵 平仄 对仗等形式上的规则 这和古典文学讲诗的内容 意 境 形象 思想等角度不同 2 词汇 丈夫 古代指包括刚出生的所有男子 生丈夫 二壶酒 一犬 国语 越语 词汇意义呈缩小 状态 脸 有关女人的 男人称之为 面 满面胡沙满面风 昭君怨 羞 古代是个名词 通 馐 折琼枝为羞 精糜琼以为粮 离骚 再 古代指第二 五年再润 五年润了两次 3 语法 鲁人因墨子而学其子者 其子战而死 其父让墨子 学 使其子学 让 责备 孰是吾君也 而可无死乎 是 认为 是对的 形容词 意动语法 4 文字 执 甲骨文 小篆 最早意思是用铐子铐住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孟 金文 小篆 孟冬寒气至 孟 意为初 刚开始 如孟冬 孟秋 孟夏 元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先轸免胄入狄师 死焉 狄人归青元 面如生 名词 指头部 行 像四通八达的路 甲骨文 二 提到汉语的语言修养 对于同一现代汉语词语含义的理解 各人学养的不同 在古代汉语知识的积淀厚薄不同 在理解水平 的程度上就会显出高低深浅来 这些高低深浅的总和就决定了各人现代汉语水平的深浅 尾大不掉 尾巴太大不易摆动 比喻属下势强 不听从调度指挥 末大必折 尾大不掉 树梢 太大必定折 感激涕零 涕 指眼泪 感动得眼泪往下落 不刊之论 刊 削除 指正确不可修改的言论 三 提高传承中华文化的能力 第一节 汉字的性质和特点第一节 汉字的性质和特点 一 汉字的性质 文字包括形音义三个层面 但形音义并不处于同一个层面上 形 是字的视觉形式 音 是字的听 觉形式 形和音是字的形式层面 处于表层 义 是字的内容层面 处于底层 文字是形音义三个 层面共同构成的统一体 文字的本质是意义的一种表现形式 音和形都是为表现意义而产生的 参 考书 1 表词文字说 语素文字说 从意义层面看 音节文字说 表音文字说 从字音层面看 根据 每个文字都有音 即汉字也是表音文字 混同汉字与拼音文字 没抓住事物本质 2 语素音节文字说 表意文字说 表音文字说 以形表意 字形最能反映汉字的本质特征 二 汉字的特点 1 汉字表意的直观性 表意性是汉字的突出特点 大 甲骨 金文 小篆 天 指人的头顶 甲骨 金文 小篆 监 甲骨金文 2 汉字表意的排他性 表现在能够从字形上区别同音词 发音相同 意义不同时 字形也不同 有些从整体字形上加以区别 木 目 牧 暮 有的同音词从形旁上加以区别 暮 幕 慕 墓 第二节 汉字的结构第二节 汉字的结构 表意字表意字 一 独体表意字 象形字 一 象形字的定义 许慎 象形者 画成其物 随体诘诎 日月是也 象形字是描摹事物的形象 使人一看就能了解字的意义 二 象形字的分类 1 独体象形字 指一个象形字完全象某个实物 其中任何一部分都不是单独的字 不能拆开 豆 甲骨金文 斤 甲骨 金文 人 女 舟 文 臣 又 甲骨 金文 2 合体象形字 在独体象形字中加上另一部分象事物形状的笔画 合起来表示某一事物的形状 独 体象形字产生最早 合体象形字产生于其后 合体象形字所合之二体 其一是一个固有的独体象形字 另一为象事物之形的笔画 夫 美 丰 父 欠本义为打呵欠 攴 p 3 省体象形 将独体象形字省去一部分 表示另一概念 成为新字 乌 片 4 变体象形 改变独体象形字的方向或某部分笔画 表示新的概念 如 屰n 同逆 为一对古今字 象形字小结 1 象形字是直接来源于图画的 但它与图画又又本质的不同 它已成为一种形象化的符 号 有固定的读音和意义 而图画没有固定读音 在意义的理解上也有任意性 图形也 有随意性 2 以独体居多 合体较少 一般为名词 象形字所表示的意义 一般都是这个字的本义 象形字是造字的基础 二 指事符号表意字 指事字 一 定义 纯粹用符号或部分用符号加以提示以表示意义的一种造字方法 二 分类 1 纯体指事字 单纯用抽象符号的指事字 又称为 纯指事字 如 上 下 十 2 合体指事字 指象形字加抽象符号的指事字 又称 加体指事字 如 厷 g ng肱的古字 指上臂 甘 朱 本 刃 寸长度名 十分为寸 独体象形字 又 手 加上一个提示性的符号组成 亦 合体指事字与合体象形字的异同 同 都是在独体象形字上增加笔画来表示新的意义 异 3 指事字注意几点 提示符号的部位是指事字的关键意义所在 加体指事字的两种结构 形式的发展是不平稳的 4 象形字和指事字的异同 同 1 都具有较明显的直观性 即可以从它们在古字中的形体察知它们的本义 2 它们都是独体表意字 异 1 象形字重在指事物之形 而指事字重在提示位置 2 象形字是指实 指事有虚有实 三 会意字 一 异体 文 会意字 即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形体的字而成的会意字 如 课本 P5 页 廾 g ng 即 既 1 食尽 指日全食或月全食 2 穷尽 终尽 取之不竭 用之不既 飨 甲骨金文由两个方向不同的卩 ji 字和一个皀组成的会意字 中间的食器 里装满了美味佳肴 左右两个人面对面饮宴食 家 羅 甲骨小篆 二 同体会意字 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形体的字而构成的会意字 鬥 像两个人互相揪住对方的头发徒手相搏 舛 两个脚趾头相反 屮 ch 艸c o芔 hu 茻 m ng 卉 羴 sh n 猋 bi o三犬走貌 本义为众犬狂奔貌 3 表意字小结 象形 指事 会意字的共同点 本身都没有任何表音成分 是纯粹的表意字 异 象形 指事是独体的表意字 而会意则是合体的表意字 会意字的造字方法比较灵活 它可以用同体或异体的独体字作多种多样的排列而组合 成字来记录语言 无论是两个相同的字会意 还是两个不同的字结合而会意 这些字都 是可以单独拆开成一个独立完整的字 并 四 假借字 借已有同音字来表示新词的造字方法 本无其字 如果本有该字则为通假 字 而 说文 而部 颊毛也 象毛之形 旁证 耏 胡须 之 上部是一只脚趾朝上的脚 下部的一横事指事 提示起点线 合意为 从起点线往 前走 何 荷 的古字 扛 以肩承物 来 崬 西 南 我 莫 暮的古字 本义日落时 傍晚 用做无指代词 否定副词等是假借 五 既表音又表意的字 形声字 形声字的创造和使用使汉字进入了形声标音的新阶段 形声字是汉字里最能产的一种 造字方式 一 形符对认知本义的提示作用 1 阜f 楷书左边的 阝 旁 本义指土山 阜部的字一般和山或高地有 关 阿 若有人兮山之阿 被薛荔兮带女萝 阳 本义是山的南面 阴本义是山的 北面 2 邑 甲骨金文 会意字 上部是囗字 表示区域范围像四界之形 下部是跪 坐的人形 合表示人居住的区域范围 今指城邑 邑做形旁在字的右边 写作 阝 A 表示国名 邑名 郑 郡 邯郸 B 表示行政区划 都 郊 邦 郡 鄙 頁 xi 甲骨金文 说文 部 头也 从 故首 从儿 领 说文 部 顷也 从 令声 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意为脖子 题 说文 部 从页 是声 顾 甲骨 小篆 回头看 辵 chu 即辶 说文 辵部 辵 乍行乍止也 从彳从止 凡辵之属皆从辵 忽 走忽停 步履蹒跚 适 造 甲骨金文 二 形符和声符的不同组合位置 1 形符和声符常见组合位置 左形右声 淇幔梧径鲢 右形左声 鸠视期削领邱 上形下声 藻露箕罟宇室 下形上声 愿婆案裳挚 外形内声 國闺阁裹 内形外声 闻闷辩罔辨 2 形符和声符反常组合位置 形偏一角 疆 从土 疆声 颖 从禾 倾声 雖 从虫 唯声 脩 从肉 攸 声 声偏一角 徒 从辵 土声 旗 旌 形声穿插 随 从辵 隋声 贼 从戈 则声 游 3 形符声符的省辩 省形 指某些形声字的形符的字形省去了一部分 是造字或用字的人为求字形的 匀称和书写的简略而形成的形声字省变偏旁的现象 说文 中一般用 从某省 某声 的方式来说省形 考 说文 老部 老也 从老省 丂声 会意字 屦 说文 履部 屦 履也 从履省 娄声 亭 甲骨小篆 从高 丁声 2 省声 指某些形声字的声符的字形省去了一部分 一般用 从某 某省声 的方 式来説解省声字 4 声符兼表意的形声会意字 亦声字 亦声字是指声符表音又表意的形声字 一般形声字声符是只表音不表意的 汲 说文 汲 引水也 从水 及 及亦声 诏 坪 5 从声符求字义的 右文说 右文说是根据形声字的声符来推求字义的一种学说 其滥觞应起于先秦以来的 声训 由北宋王圣美明确提出 右文说局限 A 名实不符 形声字的声符位置并不一律居右 左形右声结构的形声字只占形声字的 60 B 以偏概全 汉字形体演变的历史分期汉字形体演变的历史分期 汉字形体演变的历史分期 古文字 甲骨文 金文 籀文 六国古文 小篆 今文字 隶书 草书 楷书 行书 一 甲骨文的特性 一 极富图画性 夹 中间是个大人 左右是两个小人搀扶这个大人 壶 郭 二 结构未定型 1 造字部件不定 渔 逐 用脚趾追赶猎物 2 方向位置不定 男 从田从力 会意 田 是象形字 外围反整 中间是纵横的田埂或田间小路 人在犁田的形象 象征力量 取 从又 从耳会意 本义是割耳朵 古代作战以割取敌人首级或左耳以计 数有功 啟 启 从户从又从口会意 用手开门 门开了一个口 本义为开打开 3 笔画繁简不定 网 得 会意字 手拿极为珍贵的贝 三 行款未规范 A 大小不整齐 B 行列不严格 C 合文不规则 四 笔画瘦而硬 保 二 金文及其特点 1 年代 上至商代早期 下至秦灭六国 约一千三百多年 2 名称 钟鼎文 铜器铭文 钟鼎款识等 3 金文的研究 4 金文的特点 1 早期更加象形 卫 土 2 笔道圆转肥粗 保 鼎 壶 3 形体渐趋定型 4 行款渐趋划一 三 小篆及其特点 1 小篆的年代 秦始皇统一后 作为天下共同使用的标准文字 也称 秦篆 2 小篆的名称 3 小篆的实物遗存 刻石 铜器 文本 4 小篆的形体结构特点 1 体态一律线条化 2 形体结构定型化 见 甲骨金文小篆 A 偏旁固定 不可随意变换 祝 甲骨金文小篆 B 方向和部位固定 不能随意变动 印 甲骨金文小篆 抑 甲骨小篆 C 笔画的多少固定 不能随意增损 帚 甲骨金文小篆 妇 甲骨金文 小篆 3 规范古字简体化 A 淘汰异体 避繁就简 尊 甲骨金文 小篆 B 改变偏旁 省繁求简 凰 四 隶书及其特点 1 隶书的创立 起于秦兴于汉 2 古隶的特点 秦末到西汉末 A 小篆字形稍长 古隶长方不拘 B 小篆多用转 笔 古隶多用折笔 C 小篆大小均匀 古隶大小不整 3 隶书的变革 从篆书到隶书是汉字演变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隶书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隶书以前的 文字属于古文字 之后的属于今文字 4 把隶书作为古今文字分水岭的原因 隶书在形体上起了根本性的变化 1 隶定 外形的重塑 用隶书来定型的古文字形体叫做 隶定 2 隶变 结构的重整 隶书对小篆形体结构的改变称为 隶变 隶变是汉字史上一次空前绝后的大变革 它使文字变了质 对古文字的形体结构 有很大的冲击和影响 隶变对文字结构实施了重新调整 主要表现为 A 混同 合并 把不同的形体组合变成相同的偏旁 a 春 甲骨小篆 舂 甲骨小篆 秦 甲骨小篆 奉 甲骨小篆 b 青 甲骨 小篆 从丹 生声 责 甲骨小篆从贝 朿声 本义指索取财物 素 甲骨小篆本义为细柔的白色 B 分化 偏旁字形 即把相同的偏旁变成不同的形体 如 同一偏旁 手 隶变后 同一偏旁在不同位置写法不同 a 摹 规也 从手莫声 金文小篆 推 排也 从手隹声 金文小篆 看 晞也 从手下目 金文小篆 b 忠 甲骨小篆 恭 c 说文 赤部 赤 南方色也 从大从火 灸 灼也 从火久声 光 明也 C 讹变 奔 服 会意字 甲骨金文小篆 琴 6 隶变的重要作用 1 改变了小篆及以前的古文字面貌 使汉字点画化 符号化 2 隶变确立了汉字的方块形制 就简化方面看 隶书比之前的古文及小篆好写 给书写带来方便 加快了书写速度 就汉字的性质来说 隶变使全部汉字变了质 失掉了很多汉字以形表意的作用 第三节 古书的用字第三节 古书的用字 一 古今字 一 概念 古代汉语中 同一个词或同一个语素因文献时代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字 先出现的叫古字 后出现的叫今字 合称为古今字 二 古今字的分类 从古今字产生的原因角度来分 1 由词义引申产生的 古今字 词义分化 1 古字引申 为其某一引申义造今字 古字 表示本义和多数引申义 今字只表示古 字的一种引申意义 解 本义 分解 剖开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引申为 分割 划分 分裂 晋文公解曹地以分诸侯 免除 解除 消 除 罪大而不可解 解开 脱下 民之悦之 犹解倒悬也 松懈 懈怠 诗经 夙夜匪解 解 的引申义很多 其他引申义和本义仍用 解 后为 松懈 懈怠 这个引申 义专门造了今字 懈 解与懈构成一对古今字 竟 小篆 本义是刀斧搁头上 指生命灯终结 完结 乐曲终了是其引申义 事 做完了叫做竟 区域的终点线 国家的疆界也叫 竟 亡不越竟 境 竟与境构成 一对古今字 辛 甲骨 刀虎的象形 2 古字引申 为其本义造今字 要 甲骨小篆 小篆中间像人形 两旁为两手形 表示两手叉腰 本义 人腰 要中当有金玉宝器 引申为半路拦截 使数人要于路 邀请 引良出 要项伯 控制 约束 要约天下 2 因汉字假借产生的 古今字 1 古字假借为其本义造今字 古字被假借表示其他词或语素 又另一字来表示本 义 然 燃 然 本义是燃烧 后被借用为 这样 那样 队 坠 队 骨金文在陡坡或陡崖旁边一个头朝下的人 表示人从 陡崖边掉下去了 是从阜从人 县 悬 县 会意字 甲骨小篆左边是一个倒着的人头 右边是一根绳 子 在金文里是一个木字 木头上系着绳子 绳子上绑着一颗脑袋 县的本义为 悬挂 2 古字假借 为其假借义造今字 舞 無 像人执牛尾而舞之形 本义 舞蹈 三 古今字的特点 1 时间特点 古字和今字在造字的时间上是历时的而非共时的 有明显的时间古今 先 后之分 如孰 熟 莫 暮 贾 价 2 字形特点 今字大多是在古字基础上增加和改变意符造成的 3 字音特点 今字通常以古字为声符或沿用古字的声符 昏为婚的声符 4 字义特点 今字所代表的只是古字兼有的几个义项中的一项 5 数目一对一的特点 二 繁简字 一 定义 指同一个字的繁体字和简体字 这两种字是以笔划的多少类似区分的 汉字发展的一个总变化是笔划的减少 二 繁简字的特点 1 数目 对应 的特点 A 一对一的繁简字 B 一对二或二以上的繁简字 复 複 復 钟 2 意义 对应 特点 A 意义不相干的几个字 被简化为一个字 鬥 甲骨小篆 斗 甲骨 小篆 斗 是象形字 像一把长柄勺 如 两虎相斗 鬥d u对打 斗胆 大胆 胆如斗天 B 意义上有关联 但意义范围不同的字被简化为一个字 才 甲骨 小篆 草木之初也 从丨上贯一 将生枝葉也 才 纔 在古代作副词 刚刚 方才 仅只 这几个意义时 才和纔通用 但作 名词 才能 这个义项时 只能作 才 三 通假字 通假字是指古代汉语里因音同或音近而通用的字 称述上把本来应该使用的字称为 本字 把借用 借来替代本字的音同音近的字 称为通假字 寤 本义是醒来 这里通 牾 w 说文 午部 牾 逆也 四 异体字 1 异体字是指字形不同而音义完全相同的字 仅书写形式不同 完全可在任何语言环 境中替换 野 壄 塊 凷 壄是野的异体字 2 异体字与古今字的区别 古今字之间只有某一特定情况下可以互相替换 异体字可以 随时替换 异体字与通假字的区别 通假字的两种形体意义上有差别 互相替代会发生分歧 异 体字的不同形体意义上没有差别 相互替代不会产生分歧 3 异体字是一种消极的文字现象 一个词有两种甚至多种写法 这多种写法不起任何区 别音义的作用 而只是毫无意义地增加了识字的负担 有时造成书面交际上的障碍 4 异体字产生的途径 课本 P21 P22 页 一 异词同字 同形字 花 花朵 花 花费 怕 淡泊 如 怕乎无为 澹乎支持 泊 怕 害怕 耐 从而从寸 法度 剃除胡须的轻刑 如 今律令死刑六百二十 耐罪干六百九十 八耐 能 如 所以耐取火者 摩拭之 所致也 二 异字同词 1 异体字 期 萕 周 2 通假字 单向的 不可逆的 叛 畔 背叛 早 蚤 3 古今字 取 a 取耳的刑罚 b 获取 c 获取女人即 娶 4 繁简字 注 古代 字书 词书 韵书 上所说的字往往指 词 的意思 而用 词或辞 来专 指虚词 第二课 词汇 第一节 古代汉语词汇的特点 一 单音节词占优势 特别是先秦汉语 越是古老的汉语单音节词越是占优势 单音节词的比重越大 注意下列单音节词的古代意义 江 长江 河 黄河 城 城墙 子 儿子 女儿 可以 可以用来 其实 它的果实 虽然 虽然这样 阴谋 暗地里谋策 放心 放足心态 老师 疲惫的军队 当时 根据时事 禁止 禁令停止 国 统治者 统治区 现代称呼 天子 天下 全中国 诸侯 国 省 直辖市 王侯子弟 卿大夫 都 市 如 先王之制 大都不过三国之一 国 诸侯国国都 同义连用 即将两个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放在一起使用 如 消息 消长生息 天下云集而响应 像云一样集在一起 像回声一样应和 偏义复词 是将两个意义相反或相关的词放在一起使用 在表达上只取其中一个词的意义 偏义复词与现代汉语中的词有什么区别 偏义复词 特定的环境下表偏义的短语 现代汉语 固定表偏义的词 但有的仍是两个单音节词都突出 没有隐性关系 两个单音节词组合后 产生了新义或转义 那么其双音词的性质也已确立不要再看作单音词 如 爪牙 单音词 将军 带领军队的人 双音词 A 诸侯祭社稷 社稷 土神 谷神 词 执干戈以卫社稷 社稷 国家 短语 B 布帛寻常 庸人不释 寻常 不太长 本义是长度单位 词 飞入寻常百姓家 寻常 平常 短语 古词代汉语中的复音词 单纯词 1 联绵词 联绵词 联绵字 连字 骈语 概念 由两个音节连缀表达一个整体意义 只含有一个语素的词 双音节单纯词 2 叠音词 重言 叠字 概念 重叠两个相同音节 只有一个语素的词 作用 模拟声音 描摹性状 表达情感 修辞 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氓之嗤嗤 抱布贸丝 逃之夭夭 灼灼其华 特点 音节重叠 意义灵活 单个的词与其叠音词没有关系 如单个 夭 偏头的意思 夭夭 繁盛的样子 叠音词的意义比较灵活 肃粛宵征 夙夜在公 鸿雁于飞 肃粛其羽 学习时应注意 绝大多数联绵词是双声叠韵 但并非双声叠韵的复音词都是联绵词 双声 亲戚 将军 叠韵 刚强 人伦 判断联绵词的声韵必须以上古音为准 蟋蟀 今非双声 但古音同为 心 母字 联绵词的每个字与所表示的意义无关 因此不能分开拆开分析 如 葡萄 依稀 从容 注 匍匐 双声非叠韵 u uk 古韵母不同 联绵词只求语音相同或相近 不求字形相同 故写法比较自由 匍匐 双声 又作蒲服 匍伏 扶服 扶伏 蒲伏 虽字形不一样 但意思完全一样 联绵词写法自由 但不是乱写 必须以古书为由 3 音译词 如 单于 浮图 罗汉 葡萄 叠音词和重叠词的区别 叠音词 单纯词 由两个相同的音节重叠之后 新义大都与原义不同 属于构词的问题 重叠词 合成词 两个相同语素重叠之后构成的新词 产生附加意义而仍保留原语素意义 属于用词 方法的问题 区分下列句子中的重叠词或叠音词 行行重行行 重叠词 家家习为俗 重叠词 信誓旦旦 叠音词 旦旦而伐之 重叠词 合成词 由两个语素合成的 1 派生式 附加式 率尔 油然 阿爷 2 复合式 联合式 朋友 美丽 钟鼓 琴瑟 爪牙 偏正式 布衣 兵车 盘石 农夫 黔首 动宾式 败绩 执事 将军 得罪 屏风 重迭式 时时 处处 人人 主谓式 自然 政治 自杀 屋漏 述补式 扑灭 削弱 感动 古汉语中的复音词 重复 读破或破读 P38 第二节 词的意义 一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本义 词的各个义项中最原始的意义 是派生其他词义的根源 是根据字形和考核文献证明了 的词的最早意义 引申义 由原始意义派生出来的意义 字的本义与词的本义 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 所以我们通常过字形的分析来探求词的本义 但子的本义与词的本义并不等 同 字 从 从子 子亦声 本义 在房子里生孩子 怀孕 生育 抚养 教养 女子许嫁 合体字 取 从又 从耳 会意 合起来表示用手割耳朵 古代作战 以割取敌人尸体首级或左耳计数献功 归纳 象形 指事 会意字从字形上可直接分析出它的本义而形声字也可以从字形上分辨出它的本义 的类属 除 扶辇下除 台阶 慢 王素慢无礼 傲慢 诛 口诛笔伐 声讨 理解字词本义要注意的几点 1 探求词的本义不能拘泥于字形 有一些以具体的形象反映抽象概念的字 不能以字形来推断它所记录的词本义 大 借人的形象来表明大 小 借沙子的形象表明小 2 字的本义并不等于词的本义 语言的历史要远于文字的历史 词的产生比文字早的多 词的最早意义难以确定 字的本义完形受字 形的束缚 但词的本义不是 为什么要分析词的本义 分析词的本义可以加深对词义的理解 思靖百姓 惧未能绥 绥 从系 从妥 妥亦声 本义指车上的绳带供人上车时拉手所用 分析本义有助于以简驭繁的掌握词义 领 引领北望 而相总领众职 甚称上意 本义 脖子 衣领 表衣服的量词 二 词义引申的方式 1 链条式 例题中的 习 2 辐射式 3 混合式 既有链条式又有辐射式 齿 本义门牙 后来泛指牙齿 唇亡则齿寒 牙齿可以计算年龄 引申出 年龄 义 牙齿是一个挨着一个排列的 引申出 并列 排列 义 百官以此相齿 词义引申的基本的常见的规律 1 由具体到抽象 术 城邑中的道路 途径 手段 方法 道 道路 规律 途径 方法 颇 头不正 头偏 2 由个别到一般 驱 赶马 赶动物 好 女子貌美 一切事物的好 3 由实到虚 被子 覆盖 施加 蒙受 遭受 助动 词 被 介词 被 和 应和 馋和 连带 连词 和 果 果实 结局 结果 果真 副词 三 词义的变化 重点 扩大 转移 缩小的例子 理性意义的变化 见 P43 P45 A 引申 包括扩大 缩小 转移 易位 1 扩大 一个义位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减少了限定性义素 这个义位由下位义变成上位义 如 唱 古代 歌 唱 和 现代 唱 领唱 跟着唱 松树 树 古 今 嘴 鸟的嘴 鸟兽 人 动物的嘴 响 回声 声响 洗 洗脚 洗 涉 徒步渡水 渡水 雄 鸟的雄性 鸟兽的雄性 强 弓有力 有力 书 P45 页例子 皮 获 匠 扩大与缩小主要是看其种属概念有没有发生变化 一定是种属概念发生变化 2 缩小 原来的义位增加了限定性义素 从语义场的上下位关系看 是由上位义变成了下位义 谷 粮食作物 一种子粒圆形的粮食食物 古 谷 五谷 稻 麦 现 粮食作物 稻子 麦子 谷子 古 今 宫 房屋 帝王的房屋 臭 气味 臭气 诏 告诉 上告下 肥 人畜肥 畜肥 恶 品行 形貌不好 品行不好 书 p46 页 例子 子 瓦 恶 榖 3 转移 一个义位某一限定义素保留 其他义素 特别是中心义素变化而引起的词义变化 使这个义位由一个 语义场转入另一个语义场 本质义发生变化 兵 作战用的器械 持兵器的 人 树 种植 树木 止 脚趾 停止 把部分与整体关系 而不是逻辑上的种与属概念关系的词义变化 不能简单地归入到扩大或缩小中去 是一种特殊的转移 如 眼 眼珠 整个眼睛 身 肚子 全身 体 身体的一部分 四体 指 四肢 整个身体 脚 膝盖的一个部位 足 4 易位 一个义位中心义素不变 但限定义素发生了变化 这个义位的变化没有改变语义场 而只是在同位义 之间变易 本质义不变 变化的只是外在特征等 涕 从目中分泌的 津液 从鼻中分泌的 津液 走 快跑 行走 红 粉红 大红 购 悬赏征求 购买 汤 热水 食物煮后的汁水 水的本质没有发生变化 转移和易位主要是看其本质义有没有变 B 相因生义 类推 谓 称为 认为 呼 称为 认为 呼 的 以为 之意由 谓 的意义类推而来 谓有 以为 之意 C 虚化 实词的词汇意义逐渐消失 D 语法影响 是 指示代词 判断词 汉代 E 修辞影响 如 木 棺材 以质料代替事物 F 减缩 G 社会原因 寺 官署 佛寺 第四节 学习古代汉语应该注意几个问题 一 应注意古今词义的细微差别 P51 饿 家有常业 虽 即使 饥不饿 韩非子 饰邪 饥 庄稼欠收 售 既阻我德 贾用不售 阻 拒却 用 因而 哭 古代汉语里 是指放声哭泣 有时并不流泪 现代汉语是指 因痛苦悲哀或感情激动而流泪 比较 哭 与 泣 在古代汉语里 流泪或小声地哭泣叫做 泣 二 注意同义词的辨析 同义词 重在义 而不在同 绝对同义词 相对同义词 1 上古汉语中同义词不下 1000 组 诗经 中保存同义词 250 组 岸 滨 频 濒 干 滣 浒 湄 麋 泮 畔 浦 涘 水岸 淇则有岸 隰则有泮 卫风 氓 尔雅 前三篇 如 初 哉 首 基 肇 祖 元 胎 俶 落 权舆 始也 还 复 返也 明明 斤斤 察也 许慎 说文解字 有 175 对互训的例子 即用甲字训释乙字 又用乙字训释甲字 颠 顶也 顶 颠也头顶 舟 船也 船 舟也 2 上古汉语同义词的具体情况 A 形质不同 囊 橐 tuo 二声 镫 锭 邦 大 国 小 犬 大 狗 小 B 质地不同 札 牒 简 牍 浑言都指书写的竹片或木片 析言之 四者有竹木 大小 厚薄的不同 简 牒为竹制 C 厚重不同 D 行为对象不同 注意 有时候 多义词在某一个意义上同义 其他则不一样 如 池 沼 在 水塘 意义上相同 但在其他方面有的意义不同或缺少该意义 古代汉语同义词的差异表现在两方面 一 其基本意义不完全相同 如 P52 二 情感意义或文化意义不同 如 P53 上 三 搭配意义的不同 语法功能不同 畏 惧 恐 畏 一般带宾语 惧 和 恐 在一般情形下 用作不及物动词 有时也用做及物动词 作及物动词时 惧往往用 做使动 恐往往用长宾语 君与有三畏 畏天命 畏大人 畏圣人之言 论语 众可惧也 而不可怒也 左传 民不畏死 奈何以死惧之 老子 耻 辱 耻 常用作意动 以之为耻 辱 常用使动用法 使之蒙受耻辱 其宾语 通常是指人称的名词 三 充分利用汉字表意性的特点 墓门有棘 斧之斯之 诗经 东风 墓门 斯 义符从 斤 用斧子砍 楚人谓玉未理者璞 战国策 秦策 理 义符从 玉 治玉 狄人归其元 左传 元 甲骨文像一个脑袋 四 充分利用成语来学习和掌握古汉语词汇 第三课第三课 代词代词 第一节第一节 人称代词人称代词 一 古代汉语人称代词的整体认识 包括 第一人称代词 第二人称代词 第三人称代词 可以从意义和语音两方面进行考察 意义 1 纯然指认的代词 第一 二人称代词 2 兼指事物的人称代词 第三人称代词 语音 1 双声关系 第一 二人称代词 2 叠韵关系 第三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 ng 系 吾 我 卬 d 系 余 予 台 朕 其中 予 只是 余 的不同写法 台 可能是 余 的变体 余 予 是谦卑的说法 朕 是 尊崇或倨傲的说法 我 则是既无谦卑也无尊崇倨傲的通说 吾 有亲近的意思 和北京话的 咱 们 相似 第二人称 n 系 汝 尔 若 乃 而 戎 第三人称 ie 系 其 之 古代汉语只有专用的第一人称 第二人称 而第三人称代词不是专用的是兼用的 上古汉语没有真正 意义上纯粹的第三人称代词 中古时期才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第三人称代词 吾 的用法的变化 在先秦时代 除了否定句在宾语放到动词前面的情况下 吾 字不用作宾语 但是到了战国时代已 经出现了少数例引 在东汉时期已经多见 朕 与 乃 的语法差异 从殷商到西周 朕 与 乃 只限于领位 春秋战国时期 朕 已经 兼于领位 而 乃 仍只作领位 二 第二人称代词 1 语义功能上的差异 第一人称 第二人称 语义功能 余 予 汝 贱称 朕 乃 尊称 我 尔 通称 吾 而 亲密 三 第三人称代词 1 先秦时期还没有地道的第三人称代词 2 为什么说 厥 其 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三人称代词 厥 其 不具备人称代词的主要句法功能 在古代汉语的人称代词体系中 第一 第二人称 代词都具备充当主语 宾语的句法功能 人称代词是专表人称的代词 但古代汉语是 其 之 既可表人称 又可指代人或事 3 古代汉语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的出现 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是 渠 最常见于 三国志 吴书 赵达传 渠 和 其 古音相近 最初也 是南方方言 表第三人称代词 南北朝时期又产生第三人称代词 伊 4 强调 现代汉语所用的 他 在上古是旁指代伊 旁指代词有他 它 用来指除彼此以外的事物 相当于现 代汉语中的 旁的 别的 其他 一词出现的很早 其他 的 他 也是旁指代词 人知其一 莫知其他 五 人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