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检测试卷D卷_第1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检测试卷D卷_第2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检测试卷D卷_第3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检测试卷D卷_第4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检测试卷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3 页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检测试卷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检测试卷 D D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2525 分分 1 1 分 2017 年 3 月 8 日至 5 月 1 日在遵义市博物馆举行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文物特展 发现北京人口盖骨 化石的科学家是 A 钱学森 B 裴文中 C 袁隆平 D 邓稼先 2 1 分 如果把元谋人 北京人 半坡聚落 河姆渡聚落 炎帝与黄帝 大禹治水等概念作为一个学习主 题 那么这个学习主题应该是 A 中华文明的起源 B 中国社会的急剧变革 C 大一统时代的到来 D 国家的分裂 3 1 分 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 炎帝教民播种五谷 嫘祖教民养蚕缫丝 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 华文明的核心是 A 农耕文明 B 和谐平等的社会秩序 C 神话传说 D 采集 狩猎的游牧文明 4 1 分 下列关于半坡人和河姆渡人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半坡人位于长江流域 河姆渡人位于黄河流域 第 2 页 共 13 页 B 半坡人居住的房屋为半地穴式结构 河姆渡人居住的房屋为干栏式结构 C 半坡人主要种植水稻 河姆渡人主要种植粟 D 半坡人已会制造黑陶作品 河姆渡人会制造彩陶 5 1 分 比较法是学习历史常用的一种方法 下列关于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相似之处的是 人们过着定居生活 进入原始农业时代 会制造陶器 种植水稻 A B C D 6 1 分 两幅图片反映的是哪一远古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 A 北京人 B 山顶洞人 C 半坡人 D 河姆渡人 7 1 分 百家姓 是一部记录姓氏的童蒙读物 姓氏及其附着的文化内涵是打通古今交流通道的最好载体 它以一种血缘文化的特殊形式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史 寻根问祖 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应追溯到 第 3 页 共 13 页 A 元谋人 B 炎帝 黄帝 C 尧舜禹 D 三皇五帝 8 1 分 黄帝和炎帝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下列有关黄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他是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 B 妻子嫘祖发明养蚕抽丝技术 C 建造宫室 车船 制作兵器 衣裳 D 让部下发明文字 历法 算术和音乐 9 1 分 今年 1 月 16 日 中国文字博物馆为纪念甲骨文发现 120 周年在甲骨文的发现地举行甲骨字典首发 仪式 甲骨文发现地是 A 陕西西安 B 河南安阳 C 江苏南京 D 河南洛阳 10 1 分 夏 商 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A 末代国君的统治昏庸残暴 B 诸侯内乱不听从中央领导 C 不注意与周边国家的联系 D 统治者缺乏治理国家的经验 11 1 分 史记 记载 武王 封功臣谋士 而师尚父为首封 封尚父于营丘 曰齐 封弟周公旦于 曲阜 曰鲁 封召公爽于燕 这反映的是 A 周初分封 第 4 页 共 13 页 B 商鞅变法 C 秦设郡县 D 汉初分封 12 1 分 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 关于商朝的青铜器 下列不符合当时历史情况的一项是 A 商朝的青铜器已广泛应用于农业 B 商朝的青铜器主要用于饮食 祭祀及军事等方面 C 商朝的工匠已准确地掌握了铜 锡 铅的比例 用来制造不同用途的器具 D 商朝的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13 1 分 下图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它是 A 四羊方尊 B 司母戊鼎 C 青铜立人像 D 青铜神树 14 1 分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成就辉煌 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下列哪个时期开始的 A 夏朝 第 5 页 共 13 页 B 商朝 C 西周 D 战国 15 1 分 2018 年 5 月 22 日 安徽省颍上县第十三届管子文化旅游节开幕 管子即管仲 是春秋时期杰出 的政治家 被称为 春秋第一相 他辅佐下列哪位诸侯成为春秋首霸 A 周武王 B 晋文公 C 楚庄王 D 齐桓公 16 1 分 夏 商 西周的兴亡 灿烂的青铜文明 春秋战国的纷争 大变革的时代 中华文化的勃兴 根 据以上信息应确定的主题是 A 中华文明的起源 B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C 统一国家的建立 D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17 1 分 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的使用 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它们最早出现于 A 春秋时期 B 秦汉时期 C 商朝时期 D 夏朝时期 18 1 分 史记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可以从书中查阅的史实有 商汤灭夏 商鞅变法 第 6 页 共 13 页 巨鹿之战 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官渡之战 A B C D 19 1 分 黎锦 如图 是海南黎族的一种织锦 制作精巧 色彩鲜艳图案花纹精美 浓缩了黎族悠久的历 史与文化 海南黎锦属 A 建筑文化 B 自然文化 C 非物质文化 D 绘画艺术 20 1 分 在公元前 8 世纪至公元 2 世纪的精神历程中 出现了时至今日依然闪烁非凡光芒的人 非凡的事 集中在那个时代发生 同时又独立地在中国 印度 巴勒斯坦等地出现 对 时至今日依然闪烁非凡光芒的人 理解准确的是 A 李白 伯利克里 穆罕默德 第 7 页 共 13 页 B 秦始皇 尼赫鲁 汉谟拉比 C 孔予 乔达摩 悉达多 耶稣 D 孟子 穆罕默德 伏尔泰 21 1 分 苏州的穹窿山地处姑苏西部 为苏州第一名山 素有 吴中之巅 之称 此山气势雄伟 山色秀 美 历史悠长 人文景观丰富 经考证 穹窿山正是当年孙武的隐居地 并在此完成了一部被誉为 天下第一兵 书 的著作 那么这部书就是 A 孙武传 B 孙子兵法 C 论语 D 孙膑兵法 22 1 分 下图所示的政治体制属于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秦朝 第 8 页 共 13 页 23 1 分 下图思维导图所示秦始皇施政措施的作用是 A 加速统一进程 B 巩固国家统一 C 加强经济管理 D 加强文化控制 24 1 分 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A 秦的暴政 B 陈胜吴广起义 C 赋税的沉重 D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25 1 分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陈胜吴广起义爆发于 A 咸阳 B 周口店 C 巨鹿 D 大泽乡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9 9 分分 26 4 分 制度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 礼俗等规范 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的而建立 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有关制度的问题 第 9 页 共 13 页 材料一 尧知子丹朱之不肖 不足授天下 于是乃权授舜 授舜 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 授丹朱 则天 下病而丹朱得其利 尧曰 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 史记 五帝本纪 材料二 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 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 天下为家 各亲其亲 各子其子 货力为己 大人世及以为礼 是谓小康 礼记 礼运 材料三 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 将宗亲和功臣等封到各地 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 建立诸侯国 同时诸侯需要向周王进纳贡物 并服从周王调兵 材料四 平王之时 周室衰微 诸侯强并弱 齐 楚 秦 晋始大 政由方伯 史记 周本纪 1 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制度 这种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2 材料二中的 天下为家 的局面开始的标志着是什么 3 材料三体现了哪一制度 从材料看 被分封做诸侯的主要是什么人 这一制度施行的目的是什么 4 材料四 春秋时期诸侯取代周王室操纵了国家政治 使得整个国家处于什么状态 5 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 远古 夏商周和秦朝时期国家制度不断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7 5 分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离不开对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 情境一 樊迟问仁 子曰 爱人 颜渊问仁 子曰 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 子曰 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 论语 情境二 同学们学完 百家争鸣 一课 商议着排练一段历史剧来表现当时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 同学们纷 纷要求扮演角色 并设计了以下的对话 同学甲说 我认为国君只要实行仁政 就能天下无敌了 同学乙说 我觉得国君要顺应自然和民心 国家自然就能治理好 第 10 页 共 13 页 同学丙说 我反对你们的观点 我以为国家要立法严厉明确 要树立君主的权威 这样就没有人敢犯法 国家才能治理好 请回答 1 孔子是中国古代大思想家 他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又是大教育家 突出体现孔子 将人看作是平 等的 的教育主张是什么 2 概括情境一中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 3 同学甲反映的是那个学派的观点 这个学派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谁 4 同学乙和同学丙分别反映哪两个学派的观点 并分别写出它们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 5 秦统一中国后 采用了哪个学派的治国观点来加强对全国统治 第 11 页 共 13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2525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