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测试试卷C卷_第1页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测试试卷C卷_第2页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测试试卷C卷_第3页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测试试卷C卷_第4页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测试试卷C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5 页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测试试卷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测试试卷 C C 卷卷 一 一 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请选出填入括号内 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请选出填入括号内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2 分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的这句话反映了他 A 热爱和平的愿望 B 对贪生怕死的鄙视 C 国家利益至上的爱国情怀 D 清正亷洁的优良品德 2 2 分 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淸王朝的统治 太平天国正式建立与淸朝对峙的政权的标志是 A 在广西桂平县宣布起义 B 在永安封王建制 C 定都天京 D 颁布 天朝田亩制度 3 2 分 陈旭麓在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一书中写道 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 区的话 那么连头带尾持续了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社会的中枢 下列关于第二 次鸦片战争的叙述正确的是 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 爆发的直接原因是鸦片战争 爆发于 1856 年 美 俄为帮凶 A B C 第 2 页 共 15 页 D 4 2 分 中英 中法 北京条约 的内容有 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增开汉口 南京为通商口岸 准许华工出国 英 法享有片面最惠国待遇 A B C D 5 2 分 一家日本企业征得清政府同意后 在重庆开设了一家工厂 你认为此事最有可能发生在 A 鸦片战争后 B 洋务运动中 C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D 甲午中日战争后 6 2 分 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 维新变法运动不是洋务运动的简单继续 而是有了质的飞跃 与洋务运动 相比 这个 质的飞跃 体现在戊戌变法是为了 A 维护和加强封建制度 B 抵抗侵略 救亡图存 C 实行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D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7 2 分 论从史出是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特点 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的依据是什么 A 割香港岛给英国 B 外国公使可以进入北京 第 3 页 共 15 页 C 在通商口岸建立工厂 D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的反帝活动 8 2 分 有学者这样评述 戊戌变法运动是近代中国新生的资产阶级的首次登台表演 虽然结局惨烈 却是一个重要转折点 具有堪称划时代的意义 这里的 划时代的意义 主要是指 A 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 为传播马克思主义创造了条件 C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D 中国开始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9 2 分 近代以来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过不同的变化 下列事件促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的是 鸦片战争 辛亥革命 中国人民共和中国成立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A B C D 10 2 分 中国近代史上清政府签订的赔款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辛丑条约 D 马关条约 11 2 分 孙中山先生于民国 14 年 3 月 12 日逝世换算成公历 应为公元年 A 1924 第 4 页 共 15 页 B 1925 C 1926 D 1927 12 2 分 下图是中华民国初期创作的讽刺漫画 政府人物之真相 表示政府虽有 共和 之名 实际是 猿 袁 家天下 这幅漫画反映了 A 北洋军阀政府名存实亡 B 君主立宪得到广泛支持 C 袁世凯独裁 D 中华民国政府政治开明 13 2 分 时空观念 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 分析的观念 是历史学习的核心 素养之一 请从时空观念角度为下列图片选择一个最合适的主题 克伦威尔在战场上 辛亥革命 英军向美军投降 攻占巴士底狱 A 封建制度覆灭 B 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C 资产阶级革命 D 历史上著名战役 第 5 页 共 15 页 14 2 分 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这说明新文化运动是 A 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B 一次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C 一场文学革命 D 新旧道德的一次碰撞 15 2 分 2011 年 10 月 9 日 纪念辛亥革命 l00 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深切缅怀孙中山先 生的历史功勋 其历史功勋不包括 A 在檀香山组建革命团体兴中会 B 在东京成立同盟会 C 参加了武昌起义 成立湖北军政府 D 建立中华民国 就任临时大总统 16 2 分 1900 年 英 美 俄 日等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借口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禁烟运动 C 推翻清朝 D 义和团运动 17 2 分 小明的爷爷早年参加了第一个全国规模的 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该政党应是 A 兴中会 B 光复会 C 中国同盟会 D 华兴会 18 2 分 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 下表中的结论与史实不相符合的是 第 6 页 共 15 页 选项史实结论 A 辛丑条约 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五四运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 遵义会议中国革命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 重庆谈判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 A A B B C C D D 19 2 分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行顶峰 它的失败给我们的启示是 A 工人运动必须有自己的组织领导 B 工人必须团结一切同盟者 C 帝国主义和军阀镇压导致工人运动失败 D 人必须掌握斗争的主动权 20 2 分 把握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 下表中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原因结果 A 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开始联结成一个整体 B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中国工农红军开始长征 C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 史 D 东欧剧变 苏联解体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 A A B B C C 第 7 页 共 15 页 D D 21 2 分 拉开戊戌变法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A 马关条约 签订 B 公车上书 C 中外纪闻 创刊 D 强学会独立 22 2 分 四名学生以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为话题展开讨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C D 23 2 分 下图是北京大学为纪念一场爱国运动而发行的纪念章 上面铸有 警告同胞毋忘国耻 的文字 第 8 页 共 15 页 它所纪念的这场运动 A 揭开了中国民主革命序幕 B 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D 宣告了国民革命的开始 24 2 分 学生罢课半月 政府不惟不理 且对待日益严厉 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 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 工商界罢工不及五日 而曹 章 陆去 这一充分反映学生爱国精神的事件是 A 新文化运动 B 中国共产党成立 C 五四运动 D 南昌起义 25 2 分 筹办夷务始末 咸丰朝 统计 最初五卷中 天朝 出现约 5 次 至光绪年间 天朝 一词几乎 不用了 史料中出现的自称主要是 大清国 中国 这说明 A 清政府以天朝大国自居 B 清政府对外部世界认识有进步 C 中国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 D 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二 二 材料解析材料解析 共共 4 4 个小题 个小题 2626 和和 2727 小题各小题各 1313 分 分 2828 小题和小题和 2929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26 13 0 分 阅读文献是了解历史的一个重要途径 阅读下列图片及文字材料 回答问题 第 9 页 共 15 页 材料一 下边是两个不平等条约的比较表 项目A 条约B 条约 时间1842 年895 年 背景鸦片战争战败甲午战争战败 割地 辽东半岛 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 澎湖 列岛 赔款2100 万元2 亿两白银 开放口岸 广州 厦门 福州 宁波 上 海 沙市 重庆 苏州 杭州 内容 其他协定关税 材料二 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增开汉口 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 由航行 天津条约 确认 中英天津条约 仍属有效外 又增加了扩大侵略的条款 开天津为商户 准许英国招募华工出国 割 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中英天津条约 中规定的赔款增加为 800 万两 材料三 见下图 1 完善材料一表格内容的填写 并指出所填款项分别给中国带来了什么样的危害 2 从材料二内容能判断出第二条信息属于哪个条约的内容 这两个条约的签订与哪场战争相关 3 为什么马克思说在这场战争中 俄国不费一兵一卒 比任何参战国得到了更多的好处 4 材料三图中两部文献能见证哪件历史大事 你对他们有这样的认识 第 10 页 共 15 页 27 13 0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吾闻孔子之施教也 先之以 诗 书 而道之以孝悌 说之以仁义 观之以礼乐 然后成之以文 德 孔子家语 材料二 父子有亲 君臣有义 夫妇有别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 右五教之目 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 人为学之意 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 然后推以及人 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 以钓声名 取利禄而已也 朱熹 白鹿洞书院揭示 材料三 洋务运动重要教育实践一览表 时间内容 1862 创办北京同文馆 1863 创办广东方言馆 1866 创办福州船政学堂 1867 创办天文算学馆 1872 1873 1875 1887 年派遣留美学生共 120 人 材料四 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 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 深化教育改革 加 快教育现代化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发展素质教育 推进 教育公平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中共十九大会报告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 概括孔子的育人目标 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孔子对我国古代教育的贡献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解释朱熹认为教育应 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 之 理 的含义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洋务派实施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及影响 4 根据材料四概括当今建设教育强国的目的 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这体现了哪一国家战略 28 12 分 时代造就伟大人物 伟大人物又影响时代 阅渎材料 回答问题 第 11 页 共 15 页 振兴民族 中日甲午战争前夕 孙中山上书李鸿章 提出富强中国的系统主张 但是 他既没得到答复 也没能见到李 鸿章 上书受挫使孙中山毅然抛弃改良幻想 走上了反清革命道路 1905 年 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创立了中国 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该政党的革命纲领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后孙中山把这十 六宇阐发为 三民主义 1 依据材料概括孙中山上书受挫后 他的救国方案发生怎样的变化 2 写出 1905 年孙中山创建的 革命政党 名称 三民主义 的提出有何作用 3 写出材料中 资产阶级共和国 的名称及诞生时间 4 依据材料指出 辛亥革命后人们获得了怎样的权利 这些权利是由哪部法律文件保障的 5 依据材料回答 中山先生认为 解决民生最切实的举措 是什么 6 回顾中山先生的革命经历 你获得了怎样的精神鼓舞 29 12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 下午 十几个学校的学生近 3000 人齐集天安门 人人手里拿着一面或两面白旗 上面写着 还我青岛 取消二十一条 等 6 月 3 日 上海 出现大规模的工厂罢工和商店罢市 6 月 28 日和会对德和约签字 中国代表团拒绝出席此次全体会议 没有在该项和约上签字 金冲及 二十世纪史纲 1 材料一中的口号出自哪次运动 这场运动发生在哪一年 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 2 从材料中归纳能够反映中国人民坚决反对屈辱外交的具体史实 3 当代青年应该怎样发扬五四精神 第 12 页 共 15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请选出填入括号内 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请选出填入括号内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1 16 1 第 13 页 共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