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2019-2020学年中考历史专题模拟试卷(之中国近代史专题)C卷_第1页
沪科版2019-2020学年中考历史专题模拟试卷(之中国近代史专题)C卷_第2页
沪科版2019-2020学年中考历史专题模拟试卷(之中国近代史专题)C卷_第3页
沪科版2019-2020学年中考历史专题模拟试卷(之中国近代史专题)C卷_第4页
沪科版2019-2020学年中考历史专题模拟试卷(之中国近代史专题)C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5 页 沪科版沪科版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中考历史专题模拟试卷 之中国近代史专题 学年中考历史专题模拟试卷 之中国近代史专题 C C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每小题 3 3 分 共分 共 2525 小题 小题 7575 分 分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7575 分分 1 3 分 这是小王同学的听课笔记摘录 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 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1839 年 6 月 大 大鼓舞了中国人民 据此可以判断 该同学的学习内容是 A 金田起义 B 虎门销烟 C 洋务运动 D 武昌起义 2 3 分 它是我国六大古都之一 它见证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它目睹了太平天国政权的兴衰 这 里的 它 指的是 A 南京 B 北京 C 天津 D 上海 3 3 分 史料实证是历史核心素养之一 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一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 列强的侵略从以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 中日甲午战争 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清政府完全变成 洋人的朝廷 A B C 第 2 页 共 15 页 D 4 3 分 中国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点是 A 都主张学习西方技术 B 都以发展资本主义为目的 C 都没有改变社会制度 D 都使国家走上富强道路 5 3 分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在下列人物身上能体现这 种民族精神的是 林则徐 琦善 左宗棠 邓世昌 A B C D 6 3 分 下列历史事件 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北伐战争 新文化运动 百日维新 A B C D 第 3 页 共 15 页 7 3 分 人们将孙中山和华盛顿并称为 东西两国父 以下关于两者的相同点说法错误的是 A 都是资产阶级革命的著名领袖 B 都推翻了封建帝制 C 都是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缔造者 D 都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 8 3 分 中国近代思想主要经历了 师夷长技以制夷 中体西用 维新变法 民主共和 民主与 科学 及 马克思主义 的演进过程 这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 发展资本主义 B 救亡图存 C 反抗外来侵略 D 反对专制统治 9 3 分 下列一组词反映了近代中国不同时期的社会进步主题 国民革命 民主 科学 维新变法 三 民主义 按出现的时间先后排列 正确顺序是 A B C D 10 3 分 时穷节乃见 每临危局 总有杰出人物挺身面出 以上人物的人生选择都是为了 邓世昌谭嗣同张謇李大钊 A 挽救中华民族 第 4 页 共 15 页 B 实行君主立宪 C 发展资本主义 D 实现人民民主 11 3 分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经历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 下列有关新 旧民主革命不 同点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革命性质不同 B 领导阶级不同 C 指导思想不同 D 发展前途不同 12 3 分 百年中国 的解说词中说 1921 年注定照耀史册 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 却是一个全新时 代的开始 这是因为 1921 年 A 爆发了五四运动 B 成立了中国共产党 C 发动了辛亥革命 D 建立了中华民国 13 3 分 1924 年 1 月孙中山写到 这十三年来 政治上 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 比情更甚 人民困苦 日甚一日 俄国虽迟我革命 而已成功 我虽早六年革命 而仍失败 为此孙中山所采取的举措是 A 创建了同盟会 B 领导辛交革命 C 进行国共合作 D 进行比依战争 14 3 分 中国共产党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是 A 武昌起义 第 5 页 共 15 页 B 北伐战争 C 南昌起义 D 秋收起义 15 3 分 诗词蕴含历史 下列毛泽东所写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 按发生的先后顺序 排列正确的是 一桥飞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 军叫工农革命 旗号镰刀斧头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A B C D 16 3 分 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 下表中的结论与史实不相符合的是 选项史实结论 A 辛丑条约 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五四运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 遵义会议中国革命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 重庆谈判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 A A B B C C D D 第 6 页 共 15 页 17 3 分 1937 年 12 月 马保三以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鲁东抗日游击队第八支队 的名义 宣布武装起 义 同时 正式通知国民党县长宋宪章 要求联合抗日 能够从这段史料中提取的有效信息是 A 国共合作尚未开始 B 台儿庄战役胜利结束 C 八路军发起百团大战 D 工农红军完成改编 18 3 分 2016 年 10 月 22 日 中国在法国冈城举办了 共同见证 1937 年南京大屠杀 主题展 共展出 270 余幅历史照片 50 余件物品 信件 证词以及视频资料 揭露了侵华日军残酷狙杀中国军民的暴行 其中最 有力的证据是 A 侵华老兵的战争回忆录 B 当年受害者存者的控诉材料 C 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摄制的照片 D 国际友人当时的记录与评论 19 3 分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军民采取灵活的战略战术 使日军攻防无措 疲于奔命 下列属于敌后抗日根 据地的军民采取的灵活战术有 地道战 地雷战 夜袭战 麻雀战 A B C D 第 7 页 共 15 页 20 3 分 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作为一代伟人和鞠躬尽瘁的楷模 他的事迹至今还影响着我们 据新浪网调查 认可周总理的网民高达 98 7 下列事件与他有关的是 参加中国共产党一大 担任黄埔军校的政治部主任 领导南昌起义 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参加抗日 战争 重庆谈判 A B C D 21 3 分 蒋介石把他的主要兵力集中在陕北 山东 搞重点进攻 好比两个拳头一张 胸膛就露出来了 我们就攻其薄弱部分 从中央突破 像一把尖刀 插入敌人胸膛 这是毛泽东对 1947 年战局的一个分析 针对这种情况 毛泽东采取的战略行动是 A 渡江战役 B 转战陕北 进行战略防御 C 挺进大别山 转入战略反攻 D 打运动战 进行战略转移 22 3 分 有人说中国民主革命是 从南京到南京 也有人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 从北京到北京 这 两句话中的后一个 南京 和后一个 北京 分别所指的历史事件 正确的是 A 鸦片战争 开国大典 B 南京条约 的签订 五四运动 C 鸦片战争 平津战役 D 解放军攻占南京 新中国的成立 23 3 分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继战略决战胜利后 对国民党军进行战略追击的第一个战役是 A 辽沈战役 第 8 页 共 15 页 B 平津战役 C 淮海战役 D 渡江战役 24 3 分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 黄金时代 其原因是 辛亥革命的推动 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的经济掠夺 实业救国潮流的影响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A B C D 25 3 分 湖南隆回人魏源被誉为 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以下哪一项属于他的观点 A 师夷长技以制夷 B 变法图强 C 实业救国 D 民主科学 二 二 材料问答题 材料问答题 第 第 2626 题题 8 8 分 第分 第 2727 题题 8 8 分 第分 第 2828 题题 9 9 分 共分 共 2 2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2525 分分 26 8 分 阅读下列材料 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 流 走向近代化的历史 材料一 第 9 页 共 15 页 材料二 窃闻东西各国之强 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 国会者 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 立行宪法 大开 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 则中国之自强计日可待也 康有为 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 追本溯源 只因为拥护那德莫克拉西 Democracy 和赛因斯 science 两位先生 才犯 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 赛两先生 闹了多少事 流了多少血 德 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 中把他们救出 引到光明世界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 道德上 学术上 思想上一 切的黑暗 陈独秀 新青年 罪案之答辫书 请回答 1 依据材料一的四幅图文材料 分别写出相对应的运动名称 2 图 3 人物领导了一次伟大的运动 这次运动 革命 的指导思想什么 这次运动 革命 在思想领域对 人们的影响是什么 3 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等人什么样的政治主张 这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 4 材料三中的 德 赛 两先生是指什么 这场运动开始的标志是 又有什么新发展 回顾这场运动 你 觉得我们对待西方文化应持有怎样的正确态度 27 8 0 分 一部近代史 就是一部探索史 救亡史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查治国之道 在乎自强 而审时度势 则自强以练兵为要 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自洋人构衅以来 至今数十年矣 迨咸丰年间 内患外侮 一时并至 岂尽武臣之不善治兵哉 抑有制胜之兵 而无制胜器 故不 能所向无敌耳 材料二 从 1895 年至 1898 年 中国对日本态度转变的戏剧性程度 与日本对西方的态度颇类似 失败激起 的学习欲望压倒了简单的民族情绪 第 10 页 共 15 页 材料三 孙中山先生代表着一个时代 孙中山先生的名字是一个伟大的界碑 它标志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 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江泽民 材料四 我们革命的目的 是为了中国谋幸福 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 故要民族革命 不愿君主一人专制 故要政治革命 不愿少数富人专政 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 材料五 民国早期的特征是道德沦落 军阀割据 明显地 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 并不足以革新 国家 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 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 进行一场激烈的社会 变革 这场思想革命有时被描述为 中国的文艺复兴 徐中约 中国近代史 1 材料一反映了哪一政治派别的观点 他们发起了哪一运动 用一句话概括该运动的作用 该运动有局限 性吗 如果有 请你写出来 2 材料二中 失败激起的学习欲望 在中国后来转化成了怎样的实际行动 这一行动在社会上产生什么 影响 3 材料三中 孙中山先生是怎样开启 新时代 的 根据材料四 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孙中山为开启 新 时代 而提出的主张 请指出材料四中 不愿君主一人专制 故要政治革命 的含义 4 材料五中 中国的文艺复兴 是指什么运动 请你举出这次运动的两位代表人物 该运动有怎样的历史 地位 28 9 分 在历史发展进程中 不同的抉择往往决定了历史的走向 某校九年级 八 班同学以 中共在民 主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危机与抉择 为主题进行学习探究 请你参与完成 挫折中求索 第 11 页 共 15 页 图一 图二 危机中携手 日本帝国主义武力侵占平津与华北的危险 已经放在每一个中国人的面前 全中国的同胞们 平津危急 华北 危急 中华民族危急 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 才是我们的出路 中共中央 为日军进占卢沟桥通电 1937 年 7 月 8 日 探索中复兴 第 12 页 共 15 页 重大事件时间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 年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1956 年 1978 年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澳门回归祖国 推进了祖国统一大业 1 毛泽东在图一 ABCD 四处中的哪处 只填字母序号 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图二是哪一历 史事件的示意图 2 概括通电中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主张 这一主张促成的直接结果是什么 3 根据示例并结合所学知识 将表格中的内容填写完整 第 13 页 共 15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每小题 3 3 分 共分 共 2525 小题 小题 7575 分 分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7575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