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学期综合检测(一)D卷_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学期综合检测(一)D卷_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学期综合检测(一)D卷_第3页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学期综合检测(一)D卷_第4页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学期综合检测(一)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2 页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学期综合检测 一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学期综合检测 一 D D 卷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2 分 2017 深圳模拟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最能体现该地区原始农耕文化成就的应 该是 A 种植粟 B 种植水稻 C 人工取火 D 住干栏式房子 2 2 分 农耕生活的出现为人类定居奠定了基础 下图所示 居住在该样式房屋中的原始居民分别是 A 北京人和半坡人 B 元谋人和北京人 C 半坡人和河姆渡人 D 河姆渡人和半坡人 3 2 分 下面是炎帝 黄帝与蚩尤三个部落的发展演变历程示意图 正确的一项是 A B 第 2 页 共 12 页 C D 4 2 分 2016 七上 东莞期末 西周建立后 封建亲戚 以藩屏周 兼治天下 立七十一国 反映的 是下列哪个制度 A 宗法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世袭制 5 2 分 2016 七上 延安期中 经历了 5 12 大地震的考验 体现成都平原人与自然和谐的水利灌溉工 程是 A 灵渠 B 大运河 C 郑国渠 D 都江堰 6 2 分 下列对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叙述 正确的是 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消除了岷江水患 修建于春秋时期 灌溉了大片田地 A B C D 第 3 页 共 12 页 7 2 分 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 主要原因是 A 牛耕的推广 B 实行商鞅变法 C 更多使用铁制农具 D 重视水利工程建设 8 2 分 他打破贵族对文化的垄断 首创私学 实行教育公平 他所创立学派的思想 成为中国几千年来 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他是 A 孟子 B 庄子 C 韩非子 D 孔子 9 2 分 2016 七上 双台子期末 西汉鼎盛时期出现在谁的统治时期 A 汉高祖 B 汉文帝 C 汉武帝 D 汉景帝 10 2 分 通过历史事件的比较 找出异同点和易混点 是历史研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方法 秦国的商鞅 变法和北魏的孝文帝改革相比较 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A 都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B 都加速了封建社会的进程 C 都顺应了历史趋势 D 改革都有阻力 11 2 分 2018 九下 泰兴月考 隋朝于公元六世纪未高调登场 却又匆忙谢幕 在历史的长河中书写 第 4 页 共 12 页 了一段宛若昙花绽放般短暂的辉煌 昙花王朝 隋帝国的短暂与辉煌 一书详细介绍了这一段历史 书中不应 出现的内容是 A 三省六部制 B 科举制的创设 C 开元盛世 D 大运河的开凿 12 2 分 2016 七下 泰兴期末 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出现哪一个皇帝在位期间 A 唐太宗 唐玄宗 B 唐玄宗 武则天 C 唐太宗 武则天 D 武则天唐玄宗 13 2 分 下图所示货币 最能体现商品经济发展快的是 A 齐国刀币 B 五铢钱 C 开元通宝 D 交子 14 2 分 下列有关元朝民族关系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A 元朝的统一 为民族融合提供了有利条件 B 忽必烈即位后大力推行以采用汉法为主要内容的改革 C 蒙古族的形成 是元朝民族融合的重要事例 第 5 页 共 12 页 D 元朝人分四等的改革带有民族歧视和压迫的性质 15 2 分 元杂剧作家中最负盛名的是关汉卿 其代表作是 A 窦娥冤 B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C 定军山 D 念奴娇 赤壁怀古 16 2 分 2016 七下 丹阳期末 如图图片所反映的共同的历史主题是 A 中国古代改革家 B 和外国友好往来 C 抗击外来侵略 D 发展民族经济 17 2 分 明朝中后期 倭寇侵扰盐城 东台人葛天民针对 倭刀 只宜近战 难以远攻的特点 组织家乡民 众将长竹削成竹枪远刺敌人 打败倭寇 下列人物与葛天民有同样贡献的是 A 戚继光 B 郑成功 C 郑和 D 康熙帝 18 2 分 清朝的乾隆皇帝晚年自称 十全老人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下列哪项应包括在其 十全武功 之内 第 6 页 共 12 页 A 荡平东南的倭寇 B 驱逐荷兰殖民者除台湾 C 组织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D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19 2 分 2017 营口模拟 2013 年 5 月 8 日 英国首相卡梅伦在英议会接受质询时表示 英国政府并 未改变英 长期以来的对华及涉藏政策 即英国承认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 不支持 西藏独立 尊重中国主 权 历史上 清政府为了加强对西藏的管理而册封了 A 宣政院 B 达赖喇嘛 C 驻藏大臣 D 伊犁将军 20 2 分 2017 七下 潍坊月考 明朝中后期 以市井芸芸众生为主人公的世情小说勃兴 这些作品 有的描绘小手工业者之间真诚互助的新型职业道德 有的宣扬蔑视金钱等级 贵在知心互重的婚恋观念 也有的 歌颂商人追求金钱 海外冒险的理想 这段材料表明世情小说勃兴与下列哪一现象密切相关 A 民族矛盾尖锐 B 皇圈高度膨胀 C 工商业市镇繁荣 D 近代科学传入 二 二 非选择题非选择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9595 分分 21 25 分 阅读下列图片和材料 第 7 页 共 12 页 材料一 图二的人物曾说 台湾者 中国之土地也 久为贵国所距 今余既来索 则地当归我 请回答 1 图一事件中 图二中的人物分别是谁 2 图一中的人物所带领的船队最远到达什么地方 3 图二中的人物的主要事迹是什么 4 简述图一人物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5 明代图一中的人物下西洋以后 为什么中国海外贸易停滞不前 国力日益衰退 22 35 分 2016 郴州 各民族 各地区生生不息的文明在不断冲撞与融合中推动着人类文明向前发 展 请你沿着人类文明发展的足迹 完成下列问题的探究 古老文明的繁荣 近代文明的冲撞 鸦片战争是近代东西方文明冲撞的典型案例 下表是鸦片战争前 中英两国社会状况的对比 国家政治方面经济方面思想文化方面对外政策方面 中国清朝 军机处设立 君主专制 空前加强 自然经济为主 商品 经济发展缓慢 思想禁锢 万 马齐喑 闭关锁国 固 步自封 英国 权利法案 颁布 君 主立宪制开始建立 促进资本主 义工业经济发展 文艺复兴 焕发了人 们的创新精神 殖民扩张和掠 夺 现代文明的融合 第 8 页 共 12 页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 世界文明的融合进一步加深 孔子学院积极的把中华文明推向世界 但情人节 圣 诞节等外来节日的输入也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淡化了我们的传统节日 如中秋节 春节等 中华民族的特色文明 正在不断流失 1 请你写出表格中 所代表的历史事件名称 2 请简要评价 殖民掠夺 在英国成为工业强国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3 以古代中国 古代印度为代表的东方文明是世界古老文明中两颗璀璨的明珠 请你列举古代中国 古代印度 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文明成就各一例 4 在世界文明融合的浪潮中 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文明的民族特色 5 请你写出表格中 所代表的历史事件名称 6 请简要评价 殖民掠夺 在英国成为工业强国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7 在世界文明融合的浪潮中 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文明的民族特色 23 15 分 2017 黔东南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朝政府直接任免西域都护高级官员 册封当地首领等管理西城地方日常事务 有效地保证了西域各 地民族关系的良性发展 第 9 页 共 12 页 材料二 中外交往 图一唐朝对外交往 图二郑和下西洋 图三广州十三行 油画 图四 深圳夜景 材料三 乾隆皇帝为款待班禅六世 下令在避署山庄北面仿照班禅在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 修建了须弥福寿之 庙 供他居住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 西汉政府于何时设立西域都护 该机构的设置在历史上有何重要意义 2 根据材料二提供的四幅图 请你概括从古代到现代中国对外交往的主要趋势是什么 3 请认真阅读材料三 你从中能读出什么历史信息 24 20 分 2016 八下 泗阳期末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在 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中指出 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 凡愿遵守平等 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 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材料二 新中国的外交充满艰辛 也闪耀着智慧 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积极 参与国际事务 推动各种国际交流与合作 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材料三 1956 年 1974 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 年份1956 年1969 年1970 年1971 年1972 年1973 年1974 年 建交国家数 25495469878895 1 材料一中 唯合法政府 平等 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 等内容 后发展成为国与国交往的基本准则是 第 10 页 共 12 页 什么 2 材料二中 闪耀着智慧 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 的外交政策 在 20 世纪 50 年代有何成就 不少于两例 3 结合材料三 我国在 20 世纪 70 年代外交方面有哪些成就 不少于两例 4 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外交方面取得了很多的成就 根本原因有哪些 第 11 页 共 12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答案 略 2 答案 略 3 答案 略 4 答案 略 5 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