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第2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单元测试B卷精编_第1页
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第2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单元测试B卷精编_第2页
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第2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单元测试B卷精编_第3页
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第2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单元测试B卷精编_第4页
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第2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单元测试B卷精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1 页 部编版部编版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第 2 2 单元单元 夏商周时期 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夏商周时期 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 会变革单元测试会变革单元测试 B B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2 分 他具有 部落联盟首领 和 奴隶制国家国王 的双重身份 他 是 A 黄帝 B 尧 C 舜 D 禹 2 2 分 人们常将山东称作齐鲁大地 将河北称作燕赵大地 这源于西周实行的 A 和亲政策 B 郡县制 C 分封制 D 禅让制 3 2 分 明君兴国 昏君误国 下列有关夏 商 周君王的叙述对应正确的是 A 周文王 涿鹿之战 灭商建周 B 商纣 任用贤臣 建立商朝 C 周幽王 专断横行 国人暴动 D 夏桀 荒淫无度 暴政亡夏 4 2 分 商朝又被称作殷商 和下列哪个人物有关 A 商王汤 B 商王盘庚 第 2 页 共 11 页 C 商纣王 D 妇好 5 2 分 西周与商朝相比 政治上最突出的不同之处是 A 实行王位世袭制 B 强化奴隶制国家机器 C 实行分封制 D 压迫奴隶和平民 6 2 分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 工艺精美 纹饰古朴 下列青铜器中哪件是目前我国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A B C D 7 2 分 2004 年是农历的羊年 我国有崇拜羊的习俗 古人的艺术作品中常有反映 下图是名闻中外的青 铜器精品 它的名字是 第 3 页 共 11 页 A 司母戊鼎 B 四羊方尊 C 青铜立人像 D 大盂铜鼎 8 2 分 如今 越来越多的人使用键盘书写 手写汉字的能力慢慢下降了 针对汉字手写危机 央视科教 频道推出了全新节目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在全国引发了书写汉字的热潮 请问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哪个朝 代开始 A 夏朝 B 西周 C 商朝 D 秦朝 9 2 分 春秋战国时期 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 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经济发展表现的是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 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 兴修灌溉农田的水利工程 农业生产水平大为提高 手工业规模扩大 专业化程度有所提高 商业活动逐渐活跃 很多城市出现了商品交换市场 A B 第 4 页 共 11 页 C D 10 2 分 主张 民贵君轻 的是哪位代表人物 A 孔子 B 庄子 C 孟子 D 墨子 11 2 分 周顷王继位时 王室财政拮据 竟无法办理襄王的丧事 他只得派人去向鲁国讨钱 鲁国国君派 使者送钱到都城 才安葬了襄王 这时已经是襄王死后第二年的 2 月了 这个故事说明 A 诸侯定期向周天子纳贡 B 鲁国比较尊重周天子 C 周天子平时比较注重节俭 D 周王室地位一落千丈 12 2 分 战国时期由晋国分裂出来的是下列哪些三个诸侯国 A 燕 赵 魏 B 赵 魏 韩 C 楚 赵 魏 D 韩 赵 卫 13 2 分 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下列哪几种人有奖励 书读得好的人 农业生产搞得好的人 仗打得好的人 生意做得好的人 A B 第 5 页 共 11 页 C D 14 2 分 电视剧 芈月传 曾在卫视热映 该剧的开篇便提到了在秦国发生的一场变革 商鞅变法 据 史书记载 秦孝公死后 太子即位 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 谋反 结果商鞅被处死 这突出地说明 商鞅变法 A 没有改变土地制度 B 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 C 严重缺乏群众基础 D 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 15 2 分 小华同学对如图所示的水利工程 农业工具进行了研究 得出以下认识和思考正确的是 A 都江堰在秦朝时修建 简车是唐朝时出现 B 都江堰是防洪工程 筒车是耕种工具 C 它们都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D 看来中国只在这两朝代时能 以农为本 16 2 分 秦朝是一个极具开创性的朝代 其建立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 对中国 2000 多年的封建社会影 响深远 该制度创设的思想来源于 A 道家 B 儒家 C 法家 D 兵家 第 6 页 共 11 页 17 2 分 我们历代帝王对 曲阜三孔 厚爱有加 不断扩大与敬拜 其主要原因是 A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B 孔子根据鲁国历史编成 春秋 一书 C 孔子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 大文学家 大教育家 D 孔子的学说成为封建社会文化的正统思想 对后世影响深远 18 2 分 老子和孔子都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人 他们的相似之处是 A 都生活在春秋时期 B 都主张对立的双方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C 都编订了多种教材 D 创立的思想都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19 2 分 历史学家钱穆说 中国 学术思想最灿烂的时期是秦以前 政治社会最理想安定时期莫过于汉唐 秦以前 学术思想最灿烂 是指 A 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 B 出现了 百家争鸣 的局面 C 铁器和牛耕的普遍使用 D 出现了儒 道 佛并立局面 20 2 分 主张 仁政 治国 按时令进山伐树 对自然资源要持续利用的思想家是 A 老子 B 孟子 C 庄子 D 韩非子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6565 分分 第 7 页 共 11 页 21 25 分 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 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要发展 就要不断改革创新 与时俱进 材料一 据 史记 商君列传 记载 商鞅合并小都 小乡 小邑 小聚为县 设置县令 县丞 共三十一 个县 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 努力从事农业生产 耕耘纺织宋教粮食布帛多者 免除本人徭役 变法五年 后 国家富强起来 材料二 魏主欲变北俗 引见群臣 帝曰 夫名不正 言不顺 则礼乐不可兴 今欲断诸北语 一从 正音 其年三十以上 习性已久 容不可猝革 三十以下 见在朝廷之人 语音不听仍旧 若有故为 当加降黜 1 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此历史事件对后世政治制度影响最大的措施是什么 2 在战国时代的秦国 有一位平民张三斩一敌国甲士 获爵一级 田一倾 宅九亩 他的这一经历的法律 依据是什么 3 依据所学知识 此次变法中对秦国封建制的确立和巩固起了关键作用的是哪一项 4 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概括这则材料所反映的内容 5 以上改革取得成功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22 15 分 材料和人类文明密切相关 历史学家常以材料的名称来划分人类文明的阶段 于是就有了这些 我们熟悉的词汇 石器时代 青铜时代 铁器时代 1 列举两件我国青铜时代的青铜器代表作 2 我国何时出现铁器 伴随铁器出现而产生的农业耕作技术是什么 3 铁器的出现不仅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还推动了社会的变革 战国时期最著名的改革是什么 它的意义是 什么 23 25 分 人类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技术革命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以来 由于它们的使用和推广 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 一些奴隶方将开垦出来的田地变成私产 并出租 他们转化为封建地主 到了战国时期 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 先后在各国掀起变法运 动 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 材料二 瓦特和他改进的蒸汽机 模型 第 8 页 共 11 页 材料三 第二次工业革命前后的重大发现与发明一览表 人物发现与发明 法拉第1831 年 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西门子1866 年 研制出发电机 格拉姆1870 年 发明电动机 贝尔1876 年 发明有线电话 爱迪生1879 年 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 卡尔 本茨1885 年 发明三轮汽车 马可尼19 世纪 90 年代发明无线电报 莱特兄弟1903 年 制造的飞机试飞成功 材料四 1996 年 一只名为 多利 的羊在英国诞生 备受人们关注 这只羊是由英国科学家用其基因母羊 的组织细胞培育出来的 它与其基因母羊具有完全相同的内外特征 是一只纯粹的复制品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的 它们 指什么 在战国时期各国掀起的变法运动中 效果最显著的是哪一变法 2 分析材料二所示的发明对历史发展的直接影响 3 材料三中的 发现与发明 对人们生产生活有何影响 4 材料四中 多利 的诞生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哪一领域的成果 5 综合上述材料 概括不同时代技术革命的共同作用 第 9 页 共 11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