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阶段检测试卷(I)卷_第1页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阶段检测试卷(I)卷_第2页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阶段检测试卷(I)卷_第3页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阶段检测试卷(I)卷_第4页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阶段检测试卷(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1 页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阶段检测试卷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阶段检测试卷 I I 卷 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121 题 共题 共 4242 分分 1 2 分 2017 八上 临川月考 历史上 国际联盟把虎门销烟开始的 6 月 3 日定为 国际禁烟日 1987 年联合国又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 6 月 26 日定为 国际禁毒日 它们的确定是为了纪念被誉为 全球禁毒 第一人 的 A 关天培 B 林则徐 C 左宗棠 D 邓世昌 2 2 分 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标志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辛亥革命 3 2 分 2017 八下 大丰期中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 自力更生 艰苦创业 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 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作出以 上重大决策的党的会议是 A 十一届三中全会 B 十二大 C 十三大 D 十四大 4 2 分 2017 桥西模拟 1858 年 我师战败签订 天津条约 后 憎格林沁在大沽口伏击前来换约的 人马 把对方打得人仰马翻 当英发派员前来谈判时 又活捉对方三十九人 并虐杀俘虏二十名 招致夷狄一怒 之下进攻京师报复 报复 指的是 第 2 页 共 11 页 A 占领香港岛 B 火烧圆明园 C 剿杀义和团 D 拆毁大沽炮台 5 2 分 2019 八上 韶关期中 在中国近代史上 最先割占中国领土和割占中国領土最多的国家分别是 A 英国 法国 B 英国 美国 C 俄国 日本 D 英国 俄国 6 2 分 2017 八上 唐山月考 有一位美国汉学家曾评价中国近代某一运动时说 不但一个王朝 而 且一个文明看来已经崩溃了 但由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 它们终于死里求生 再延续 了六十年 杰出人物 不包括 A 李鸿章 B 左宗棠 C 洪秀全 D 曾国藩 7 2 分 2015 八上 鄂州期末 太平天国运动遇到了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战争不曾遇到过的新情况 即 A 内部变乱导致分裂 B 中央与地方武装的联合围剿 C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D 满汉地主阶级勾结镇压 第 3 页 共 11 页 8 2 分 2012 武汉 洋务运动求自强 戊戌变法图立宪 辛亥革命建共和 在系列救亡图存活动中 中国逐渐汇入工业文明大潮 这些活动 A 反映了现代化道路的艰辛探索 B 取得了反抗外国侵略的胜利 C 完成了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 9 2 分 邓小平说 中国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进入到 20 世纪的 这次战争指的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0 2 分 学校让以 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 为主题出一期板报 宣传委员不需要查找下列哪个工 业的资料 A 安庆内军械所 B 江南制造总局 C 福 州船政局 D 汉阳铁厂 11 2 分 2017 八下 富顺期中 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人物是 A 李鸿章 B 曾国藩 C 奕訢 D 张之洞 12 2 分 2016 八上 揭西期末 提出 自强 求富 口号的是 A 洋务运动 第 4 页 共 11 页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13 2 分 在洋务运动中 洋务派筹办的与文化教育有关的事情是 A 安庆内军械所的创办 B 江南制造总局的创办 C 京师同文馆的创办 D 北洋舰队的创办 14 2 分 2018 遂宁 与中国以往近代化探索相比 辛亥革命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 A 以自强求富为口号 B 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C 建立中华民国 D 宣传民主和科学的思想 15 2 分 2016 八上 济源期中 在学习 新文化运动 一课时 如果你想更多的了解当时的情况 下 列刊物中你该首选查阅的是 A 万国公报 B 中外纪闻 C 民报 D 新青年 16 2 分 2018 南充 了解因果关系 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之一 以下因果关系表述错误的是 A 洋务运动 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B 辛亥革命 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第 5 页 共 11 页 C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D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17 2 分 在历史学习中 图片往往隐含着大量的有效信息 请你根据下列图片拟一历史主题 最贴切的 是 A 探索 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B 抗争 中国人民摆脱外来侵略 C 屈辱 一步步走向殖民地的深渊 D 改革 中华民族崛起之路 18 2 分 2017 简阳模拟 下列哪些历史事件 对人们的思想解放起过作用 新文化运动 辛亥革命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十一届三中全会 邓小平南方讲话 文艺复兴运动 A B C D A B 第 6 页 共 11 页 C D 19 2 分 2019 河南 从下面的表格中 我们可以看出洋务运动 A 整个运动以创办军事工业为主 B 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 目的是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 D 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 20 2 分 2016 九上 微山期中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 革的先导 能促进社会的进步 在历史上 一 批又一批思想家站在时代的前沿 提出了先进的思想理论 下列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史实有 文艺复兴 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 共产党宣言 的发表 A B C D 21 2 分 你认为黄兴见到孙中山时所行的礼节 不可能的是 A 鞠躬 B 握手 C 跪拜 第 7 页 共 11 页 D 点头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6565 分分 22 20 分 历史总是以各种形式呈现于现实当中 一位著名文化学者曾说 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 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一个名称成为一个时代的符号 材料一 香港的水坑口街 原名叫 波些臣街 占领街 这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 也 是血泪斑斑的中国近代史的开始 那片美丽的香港海湾被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 以纪念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 的胜利 复兴之路 上 一处遗迹留下一段痛苦的记忆 材料二 如图 一条胡同就是一处屈辱的见证 材料三 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 并独由使馆管理 中国人民概不准在界内居住 中国国家应允诸国分应自主 常留兵队分保使馆 1 材料中 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 指的是什么 英国人能将香港海湾 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 有何条约依据 2 上图遗址能够让你直接联想起中国历经的哪次惨痛遭遇 3 材料三出自中国近代哪一不平等条约 材料中所说的地方是北京东交民巷胡同 根据这一条款 列强 在这里取得了哪些特权 4 综上所述 你对中国近代史有何认识 23 20 分 2017 八上 孝感月考 梁启超在 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中 将中国向西方的学习划分为三 个阶段 第一阶段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 第二阶段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 从技艺的学习转向制度的学习 第三阶 第 8 页 共 11 页 段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中西之间的冲突聚集到了文化和心理的层面 结合所学知识 探究以下问题 1 有人认为中国近代化第一阶段所掀起的学习西方先进制枪制炮等技术 是背离历史发展趋势的 注定 了它必然失败的命运 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2 依据材料总结中国近代化的特点是什么 3 近代前期社会各阶层的探索都取得过一系列成就 但最终未能使中国实现近代化 你认为近代中国追 求 近代化 的历程为什么会充满艰难与曲折 4 上述探索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对此你有何认识 24 15 分 2018 八上 南山期末 近代中国的历史是一部探索史 中国的各个阶级通过不同的方式在政 治 经济 思想文化领域不断探索 希望能够挽救国家危亡 实现民族振兴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 事事远出西人之上 独火器万不能及 中国欲自强 则莫如学习外国的利器 欲学习外国的利器 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师其法 而不必尽用其人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二 1911 年 10 月 10 日 革命党人在武昌起义成功 成立湖北军政府 随后南方各省纷纷响应 宣布独 立 清政府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 人教版历史教材节选 材料三 我们现在认定 只有 德先生 和 赛先生 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 道德上 学术上 思想上一切 黑暗 陈独秀 1 材料一主张向西方学习什么 为此他领导了什么运动 这一运动有何积极影响 2 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这一历史事件的领导人和指导思想分别是什么 这一历史事件有什么意 义 3 材料三中的 德先生 和 赛先生 分别是指什么 为了救治中国的黑暗 陈独秀领导了什么运动 25 10 分 2017 八上 福清月考 19 世纪 40 年代 随着上海的开埠 外国棉纱棉布的源源输入 这 里的手工纺织业受到沉重的打击 据时人记载 近日洋布大行 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 吾村专以纺织为业 近 闻无纱可纺 松 太布市 消减大半 第 9 页 共 11 页 这个时期列强对华商品输出继续增长 中国的入超越来越严重 1890 年至 1894 年 每年平均进口总值是 1 4 亿多海关两 出口总值为 1 亿多海关两 入超额为 3400 多万海关两 而 1895 至 1900 年 每年平均进口总值 为 2 1 亿多海关两 出口总值为 1 5 亿多海关两 入超额增至 6000 多万海关两 1904 年 张謇便曾忧心忡忡地指出 前 上两年每交赔款之时 上海商市大力掣动 折息之大为从来所未 有 推原其故 由于输出之银太多 商市因窘蹙 这种 上下交困 的社会危机和 不堪设想 的惨淡前景 年复一年 情况愈益严重 摘自李侃等著 中国近代史 1840 1919 第四版 请回答 1 19 世纪 40 年代上海是通过什么不平等条约被迫开埠的 2 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 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要求 观点明确 史论结合 逻辑清 晰 第 10 页 共 11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121 题 共题 共 4242 分分 1 答案 略 2 答案 略 3 答案 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