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B卷_第1页
江西省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B卷_第2页
江西省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B卷_第3页
江西省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B卷_第4页
江西省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0 页 江西省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江西省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B B 卷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9 9 题 共题 共 1818 分分 1 2 分 观察下面 1913 1925 年俄国粮食产量表 其中 1923 年和 1925 年俄国粮食产量稳步提高的主 要原因是 年份项目1913 年1921 年1923 年1925 年 粮食产量 亿普特 39 7922 1334 5544 24 注 1 普特 16 8 千克 A 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实行了新经济政策 C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D 实施了两个五年计划 2 2 分 1928 年 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 4 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 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 如 俄罗斯的黎明 俄国今日 我们从中能学到什么 当时 苏联吸引美 国人的主要是 A 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 B 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 C 新经济政策的成效 D 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 3 2 分 下图这幅漫画形象地反映了 20 世纪早期某次国际会议的分脏性质 这次会议是 第 2 页 共 10 页 A 慕尼黑会议 B 巴黎和会 C 雅尔塔会议 D 华盛顿会议 4 2 分 下列哪一条约的签订 使中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再次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A 凡尔赛和约 B 九国公约 C 四国条约 D 五国条约 5 2 分 二战中领导苏联军民英勇抗击法西斯侵略的是 A 列宁 B 丘吉尔 C 斯大林 D 罗斯福 6 2 分 某班开展了 我看希特勒 的课堂讨论 以下是部分同学的观点 其中属于正确情感态度的是 第 3 页 共 10 页 A 他宣称 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 符合德国的利益 B 他把德国绑上战车 把世界拖入战争 完全是西方国家纵容的结果 C 在短时问内横扫大半个欧洲 他是个真正的英雄 D 欧洲历经巨大的战争浩劫 约 600 万犹太人成为冤魂 他是罪魁祸首 7 2 分 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 战后德国由盟国军队分区占领 实现德国民主化 战后成立联合 国 以上决定应出自 A 华盛顿会议 B 大陆会议 C 雅尔塔会议 D 凡尔赛会议 8 2 分 某班开展了 我看希特勒 的课堂讨论 以下是部分同学的观点 其中属于正确情感态度的是 A 他宣称 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 符合德国的利益 B 他把德国绑上战车 把世界拖入战争 完全是西方国家纵容的结果 C 在短时问内横扫大半个欧洲 他是个真正的英雄 D 欧洲历经巨大的战争浩劫 约 600 万犹太人成为冤魂 他是罪魁祸首 9 2 分 下列使第二次世界大战逐步扩大的事件是 德国突袭波兰 苏德战争爆发 太平洋战争爆发 诺曼底登陆 A B C D 二 二 填空题填空题 共共 8 8 题 共题 共 2828 分分 第 4 页 共 10 页 10 1 分 下图人物是 11 12 分 历史时空 世界不是孤立的 伴随着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 冲突与对抗 交流与合作改变着人 类生活和世界格局 请根据图文信息填写有关史实 新航路的开辟把世界联结成一个整体 其中 发现美洲新大陆的航海家是 率队 进行环球航行的航海家是 19 世纪下半叶 电力的广泛应用 标志着人 类从 时代跨入 时代 极大地 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 场最终形成 1945 年 2 月 斯大林 罗斯福和丘吉尔在苏 联克里米亚半岛的 举行会议 会议通 过了决议 彻底消灭德国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 义 惩办战犯 战后成立 等 实际上 划分了战后世界的势力范围 针对二战后初期欧洲国家普遍出现的经济困 难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 即 马歇尔计划 此后不久 美国和西欧国 家建立了 组织 苏联和东欧人民民主 主义国家建立了 组织 标志着两极格 局的形成 第 5 页 共 10 页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 苏联建立起以国家为核 心 的体制 这一体制的弊端长期没有 得到有效克服 导致东欧剧变和 标志着二战后两极格局的崩溃 冷战结束后 国际力量对比发生了深刻的变 化 新兴力量不断崛起 世界格局出现向 发展的趋势 12 4 分 华盛顿会议上 九国代表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 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 独立与领 土的完整 遵守各国在中国的 的原则 这实际上为 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 方便 13 4 分 参加巴黎和会的有 个国家 但会议被法国总理 英国首相 和美国 总统 操纵 同为战胜国的中国和其他弱国处于无权地位 14 1 分 油画 是 1937 年西班牙画家毕加索所作 15 2 分 为以下图片填写说明 1 2 16 2 分 等人掌握政权采取的措施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 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 17 2 分 1942 年 26 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 联合国家宣言 标志着 的建立 同年 发生在苏 德战场的 战役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三 三 判断题判断题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2020 分分 18 20 分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 并加以改正 1 列宁是十月革命的领导者 伟大的无产阶级战士 第 6 页 共 10 页 2 1922 年英法美等九国签署了 五国公约 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创造了条件 3 罗斯福新政开创了社会主义国家市场经济新模式 促进了苏俄经济恢复发展 4 1945 年 5 月 8 日 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四 四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9 10 分 1914 年 6 月 28 日 奥匈帝国皇太子斐迪南大公参加指挥一次军事演习 演习在奥匈帝国控制 的波斯尼亚举行 并以邻近的塞尔维亚为假想敌人 年仅 17 岁的普林西普立刻冲上前去 向斐迪南夫妇开枪射 击 结果斐迪南夫妇毙命 普林西普被捕 摘自北师大版 历史 九年级上册第 104 页 1 上述材 料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2 这一历史事件造成的直接影响是什么 20 20 分 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29 年 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中 美 英 德 法 日等国的工业生产分别下降情况如 下表 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 45 2 28 4 40 6 16 5 8 4 世界近代现代史 材料二 作为一个国家 我们拒绝了彻底的革命计划 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 我们依 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的应用 罗斯福 材料三 我们要求得到领土和土地 殖民地 来养活我们人民和迁移我国过剩的人口 德意志民族是最 优秀的民族 有权统治全世界 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 世界近现代史精要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 根据材料一 说说这场大危机中遭受打击最严重的是哪两个国家 把表看仔细 2 根据材料二 三 分析为挽救危机 这两个国家各采取了什么措施 第 7 页 共 10 页 3 罗斯福所说的 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 这一目标能否实现 为什么 4 德国是如何实施 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 这一设想的 结局如何 21 20 分 实现民族独立 政治民主和国家统一等 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治维新前后 日本社会为了适应由封建时代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急需寻求更加先进的近代化思想文 化 这种思想文化当时只能向欧美先进的近代化国家寻求 于是 日本掀起了学习西方文化的高潮 材料二 1937 年 7 月 8 日 中国共产党发表宣言 指出 日本帝国主义武力侵占平津与华北的危险 已经 放在每一个中国人的面前 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 才是我们的出路 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 驱 逐日寇出中国 1937 年 8 月 14 日 国民政府发表宣言 表示 为求我中华民族之永久生存 及国家主权之领 土完整 对于侵犯我主权领土 与企图毁灭我民族生存之帝国倭寇 决以武力解决之 材料三 丘吉尔在谈到中国远征军入缅 甸 作战时说 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 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 全部阵地崩溃 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 苏联元帅扎哈罗夫说 日本之所以没有立即对苏联开战 是因 为它的大量军队被牵制在中国 军事史家富勒指出 美英所引以为幸的是 日本既没有足够的兵力占领和控制印 度洋上的战略要点 也没有足够的兵力在太平洋上拼一死战 这正是中国抗战对二战的进程和结局产生重大影响 的结果 材料四 下图是香港 澳门回归时的精彩场面 它们的回归是中华民族洗雪历史耻辱 实现民族复兴的百年 盛事 请回答 1 明治维新前 侵略日本的 主要是哪个国家 明治维新采取了哪些措施学习西方先进思想文化 2 概述材料二中国共两党所发表宣言的核心思想 国共两党发表这种宣言的共同背景是什么 3 材料三中 丘吉尔 富勒等谈论的共同话题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4 阅读材料四 分析中国之所以能够和平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的条件 第 8 页 共 10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9 9 题 共题 共 1818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二 二 填空题填空题 共共 8 8 题 共题 共 2828 分分 10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