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质量检测(12月月考)试卷D卷_第1页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质量检测(12月月考)试卷D卷_第2页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质量检测(12月月考)试卷D卷_第3页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质量检测(12月月考)试卷D卷_第4页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质量检测(12月月考)试卷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1 页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质量检测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质量检测 1212 月月考 试卷月月考 试卷 D D 卷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2 分 近代西方列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把中国一步步推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下列四个 不平等条约中 最早破坏中国关税主权的是 A 南京条约 B 瑷珲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2 2 分 马克思说 俄国不花费一文钱 不出动一兵一卒 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 从中国 得到更多 的好处 这句话指的是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A 取得协定关税特权 B 掠夺圆明园大量珍宝割 C 获取中国大量赔款 D 占中国大片领土 3 2 分 太平天国先后颁布了 天朝田亩制度 和 资政新篇 两部文献都 A 试图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 脱离了社会现实 流于空想 C 反映了农民的理想追求 D 受到西方宗教文化的影响 4 2 分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西方列强的侵华史 也是一部中华民族救亡图存 富国强兵的探索史 以下侵 略与探索史实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 鸦片战争 洋务运动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辛亥革命 第 2 页 共 11 页 C 甲午战争 戊戌变法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新文化运动 5 2 分 对历史史实进行比较 是提高学习效果的一种方式 南京条约 与 马关条约 相比 内容都涉及 割地 赔款 开埠通商 投资办厂 A B C D 6 2 分 下图是青岛的著名景点之一 康有为故居 位于福山支路 5 号 许多人仰康有为之名前来参观 下列运动与康有为有关的是 A 地主阶级洋务运动 B 资产阶级维新运动 C 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D 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7 2 分 一位老人生于 1850 年 卒于 1902 年 他这一生可能经历的事件有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虎门硝烟 义和团运动 A B C D 第 3 页 共 11 页 8 2 分 有一位清朝官员曾用这样一番话教训康有为 你老是变法呀 变法呀 可你知不知道 祖宗之 法是不能变的 从这番话可判断这位官员代表的派别是 A 革命派 B 顽固派 C 维新派 D 激进的民主派 9 2 分 孙中山先生认为 世界潮流 浩浩荡荡 顺之则昌 逆之则亡 纵观孙中山的一生 他顺应世 界潮流的做法有 提出三民主义 领导五四运动 推动国共第一次合作 领导北伐战争 A B C D 10 2 分 下图所示臂章再现了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历史 其佩戴时间转换为公元纪年 应该是 A 1938 年 B 1939 年 C 1940 年 D 1941 年 11 2 分 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 下列史实与结论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A 甲午中日战争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 4 页 共 11 页 B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 洋务运动 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技术 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D 戊戌变法 是一次失败了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12 2 分 1912 年是民国元年 即民国一年 1945 年中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按照民国纪年的方法计算 1945 年应该是民国 A 32 年 B 33 年 C 34 年 D 35 年 13 2 分 创办 新青年 并提出 民主 与 科学 口号的皖籍名人是 A 蔡元培 B 李大钊 C 陈独秀 D 胡适 14 2 分 日本侵略中国过程中 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二十一条 A B C 第 5 页 共 11 页 D 15 2 分 五四运动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因为 A 它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B 它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C 它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D 它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 16 2 分 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学好历史 下表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的阶段特征 其中 处 应该填写 1924 1927 年 1927 1937 年星火燎原 北上抗日 1934 1945 年团结抗战 驱除倭寇 A 民族耻辱 抗争探索 B 打倒军阀 打倒列强 C 停止内战 一致抗日 D 坚持和平 民主建国 17 2 分 你可记得南湖的红船 你可记得井冈山的烽烟 你可记得遵义的霞光 你可记得窑洞的风寒 苦苦追求 披肝沥胆 旗帜更鲜艳 歌词中 南湖的红船 代表的事件是 A 中共成立 B 井冈山会师 C 遵义会议 D 延安抗日 18 2 分 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 1927 年的是 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 井冈山会师 四一二政变 第 6 页 共 11 页 A B C D 19 2 分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办一期 一代伟人 毛泽东 的板报 下列事件不应该入选的是 A 毛泽东领导南昌起义 B 毛泽东带领军队进军井冈山 C 毛泽东和朱德在井冈山紧紧握手 D 毛泽东指挥红军四渡赤水河 20 2 分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 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 能打胜仗 作风优良的 人民军队 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成为中国人民军队建军节和确立 思想建党 政治建军 的原则 历史事件分别是 A 南昌起义 三湾改编 B 秋收起义 古田会议 C 南昌起义 古田会议 D 秋收起义 八七会议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7070 分分 21 15 分 阅读下述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传单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 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材料二 口号 外争主权 内除国贼 取消 二十一条 1 上述传单和口号出现在哪次事件中 该事件爆发于何时何地 2 从材料二中可看出该事件的斗争目标是谁 第 7 页 共 11 页 3 这次事件结果如何 表现在哪些方面 22 30 分 在中国近代史上 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呈现出 合作 分裂 再合作 再分裂 的曲折发展历 程 两党关系的演变直接影响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走向和革命的前途命运 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就 国共两党的发展 史 专题进行探究 请你一起参与 步骤一 兄弟携手 材料一 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需努力 孙中山临终遗言 步骤二 兄弟反目 材料二 1927 年 4 月清晨 上海流氓头子黄金荣 杜月笙组织流氓袭击工人纠察队 然后 蒋介石的反动军 队以 工人内讧 为由 强行收缴工人纠察队的枪支 并打死打伤工人三百多人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 四一二 反革命政变 中国历史 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 一声巨响 南满铁路柳条湖一小段铁轨被炸毁 打破了东北大地的宁静 日本侵略军有预谋的制 造了柳条湖事件 并以此为借口 进攻中国东北驻地北大营 炮轰沈阳城 中国历史 八年级上册 步骤三 同仇敌忾 步骤四 归纳总结 1 革命尚未成功 指的是哪一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为了完成革命任务国共两党采取什么行动 2 结合材料二 说出 1927 年 4 月以后国共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3 国共关系的变化使得日本趁虚而入 结合材料三说出日本制造了哪一侵华事变 这一事件发生后 当时 第 8 页 共 11 页 的蒋介石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 导致怎样的结果 4 图一人物在 1936 年发动了哪一事件 这件事的解决对当时改善国共关系起到什么作用 5 说出图一 图二 图三反映的史实与图四之间的关系 6 当民族前途面临抉择时 上述史实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什么 23 25 分 材料一 90 年前的今天 中国共产党成立了 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从此 中国人民踏上了争取民族独立 人民解放的光明道路 开启了实现国家富强 人民富裕的壮丽征程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1921 1949 年 中国共产党整整奋斗了 28 年 日出东方 第一枪 星火燎原 力挽狂澜 这几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业绩 阅读上述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下列问题 1 材料一中的 90 年前 指的是哪一年 材料二中的 日出东方 寓意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中国共产党 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2 材料二中的 第一枪 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它在中国革命史上的意义是什么 3 材料二中的 星火燎原 指什么 它对中国革命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4 材料二中的 力挽狂澜 是指遵义会议的召开 为什么称遵义会议 力挽狂澜 5 你从上述内容中获得了哪些启示 第 9 页 共 11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