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期末考试模拟测试卷C卷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期末考试模拟测试卷C卷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期末考试模拟测试卷C卷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期末考试模拟测试卷C卷_第4页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期末考试模拟测试卷C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2 页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期末考试模拟测试卷人教版八年级历史期末考试模拟测试卷 C C 卷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2 分 每年的 6 月 26 日是 世界禁毒日 历史上英国曾以向中国倾销禁品 鸦片为直接原因发动了 侵华战争 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影响是 A 中国大量白银流入英国 B 一批中国人被毁于鸦片 C 开放通商口岸 D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2 分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要除去中国设在经商道路上的无数障碍 下列 南京条约 及 其附件的哪项内容最能体现英国这一意图 A 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B 开放广州 厦门 福州 宁波 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C 赔款 2100 万元 D 领事裁判权 3 2 分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割地最多的是 A 中英 南京条约 B 中俄 瑷珲条约 C 中俄 北京条约 D 中日 马关条约 4 2 分 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 历史评价等方式 其中 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 价值的评判表达 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 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书 天朝物产丰盈 无所不有 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B 在左宗棠的武力震慑下 1881 年中俄两国签订条约 中国收回伊犁 第 2 页 共 12 页 C 马关条约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D 百日维新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5 2 分 中日 马关条约 是继中英 南京条约 签订以来 对中国造成最严重危害的不乎等条约之一 前者内容与后者相比 最大的不同点是允许列强在中国 A 开埠通商 B 索取赔款 C 割占土地 D 开办工厂 6 2 分 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 近代以来 见证了中国历史的风云变幻 下列史实不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 八国联军侵华 B 中华民国成立 C 日本法西斯制造屠杀惨案 D 国民党政权覆灭 7 2 分 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 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下列选项搭配正确的 是 林则徐 魏源 新文化运动 李鸿章 曾国藩 洋务运动 康有为 梁启超 戊戌变法 孙 中山 辛亥革命 A B C D 8 2 分 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是 第 3 页 共 12 页 A 辛亥革命 B 新文化运动 C 五四运动 D 中国共产党成立 9 2 分 历史谱写着歌曲 歌声凝聚着历史 下列歌曲在中国 20 世纪 20 年代广为传唱的是 A 打倒列强 打倒列强 除军阀 除军阀 B 起来 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C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D 雄赳赳 气昂昂 跨过鸭绿江 10 2 分 2016 年 11 月 12 日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诞辰 150 周年纪念日 孙中山先生把 追求国家统一 民族复兴作为至高无上的使命并为之奋斗一生 下列革命活动孙中山先生参与的有 建立中国同盟会 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创办黄埔军校 领导北伐战争 A B C D 11 2 分 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给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最重要的启示是 A 必须进行武装斗争 B 必须与国民党合作 C 必须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 D 必须夺取城市 建立自己的政权 12 2 分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当年红军 远征 的直接原因是 第 4 页 共 12 页 A 北伐战争节节胜利 声势震动全国 B 避其主力 打其虚弱 集中兵力歼敌 C 把革命火种撒到西部 扩大根据地 D 第五次 反围剿 失利 被迫战略转移 13 2 分 与 1937 年 7 月 7 日 宛平 二十九军 三个关键词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九一八事变 B 西安事变 C 卢沟桥事变 D 台儿庄战役 14 2 分 1938 年的台儿庄战役是 A 蒋介石亲自指挥的一次战役 B 中国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开始 C 国共两党联合进行的第一次战役 D 抗战以来中国军队正面战场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 15 2 分 和则两利 斗则两败 国共双方代表达成和平建国的 双十协定 是在什么历史事件后 A 北伐战争 B 三大战役 C 七七事变 D 重庆谈判 16 2 分 下列各项中最能体现解放战争时期平津战役特点的是 A 千里跃进 逐鹿中原 第 5 页 共 12 页 B 攻占锦州 关门打狗 C 分割包围 瓮中捉鳖 D 百万雄狮 三路渡江 17 2 分 状元实业家张謇在一无资金 二无设备的情况下 历经艰辛创办了大生纱厂 该厂的创办体现的 主张是 A 变法图强 B 民主共和 C 民主科学 D 实业救国 18 2 分 某人物传记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孙中山先生的一生 在该书中 描写 1912 年时中国社会习俗发 生变化的现象是 女子缠足 男子剪掉辫子 穿翎顶补服 跪拜礼 鞠躬 握手礼 老爷 大人 等称 呼 先生 君 等称呼 A B C D 19 2 分 近代中国进步文学 艺术家的神圣使命是 发展本国经济 救亡图存 弘扬科学精神 批判封建愚昧 讴歌光明 鞭挞黑暗 A B C D 第 6 页 共 12 页 20 2 分 照片是记录历史的方式之一 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素材 如图的照片可以用于考证 A 师夷长技 思想的形成 B 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 C 大生纱厂的兴衰 D 黄埔军校的创建 二 二 非选择题非选择题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8585 分分 21 15 分 统一 是中国历史的主流 结束国家分裂 实现国家统一 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是中 华民族为之奋斗 为之讴歌的伟大事业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阿房宫赋 六王毕 四海一 材料二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统一的大国 中国几千年的政治制度 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 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 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三 苍天苍天泪如雨 倭人竟割台湾去 台湾行 材料四 1962 年 国民党元老于右任临终写下 望大陆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 兮 永不能忘 1 材料一提到的事件与哪位历史人物有关 六王 的出现与历史上的哪一政治制度有关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别写出秦朝 元朝为加强中央集权而推行的地方管理制度 这两种制度 的实施有什么共同的积极作用 第 7 页 共 12 页 3 材料三 四诗句反应了台湾与大陆两次分离的史实 请写出与之相关的两次战争 22 25 分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下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中国梦 是我国人民共同的理想 此时 此刻 就让我们沿着中国共产党成长的足迹 重温那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历史瞬间 阅读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会通过了党的纲领 纲领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实现共产 主义 大会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材料二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磚走泥九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材料三 首都 30 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 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 乐队奏起 义勇军进 行曲 54 门礼抱齐鸣 28 响 毛泽东宣读了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宜布 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 的唯一合法政府 1 材料二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亊件 这一事件中召开的重要会议是什么 2 材料三描述的是哪 历史场景 这一令人激动的场景发生的时间 3 材料一中的 大会 指的是哪次会议 4 材料二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亊件 这一事件中召开的重要会议是什么 5 材料三描述的是哪 历史场景 这一令人激动的场景发生的时间 23 15 分 一次次列强的侵略 一个个屈辱的条约 记录着中国的苦难岁月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 也是一部抗争史 探索史 自强的中国人不断寻求救国之路 进行着民主革命的伟大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 相关问题 材料一 1840 年至 1901 年短短的几十年 中国屡遭西方列强的欺凌 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 约 使中国逐步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清政府成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材料二自强的中国人进行了近代化探索 走过了自强 变法 革命等历程 道路艰难曲折 1 1840 年至 1895 年列强发动了哪三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 2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什么 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 第 8 页 共 12 页 地化程度 3 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洋务运动前期以 自强 为口号 发展近代军事工业 后期 以什么为口号开办一些近代民用企业 概述洋务运动的作用 24 1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先生的一生 是为近代中国的民族独立 民主自由 民生幸福而无私奉献的一生 胡锦涛 孙中山诞辰 140 周年纪念大会讲话实录 材料二 毛泽东最伟大的功绩 一方面自然离不开民族独立和中国的现代化 另一方面 是他真正把中国千 百万人民动员起来 充分进入到国家活动中去 费正清 伟大的中国革命 材料三 小平南巡就是一个已经退役的老船长 当看着船的方向有问题时 他又一次跳上船头 把中国改革 开放的航船摆正了 古老中国的发展传奇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历史知识回答 孙中山为推翻中国 2000 多年的封建帝制 领导了哪一场资产阶级民 主革命 这场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2 中国共产党的哪次会议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 材料二中 民族独立 的 具体标志是什么 3 根据材料三和所学历史知识回答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把中国改革开放的航船摆正了 的指 导思想是什么 25 15 分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学习张海鹏教授的 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 时 根据书中 近代中国社 会的发展轨迹像个元宝形 开始是下降 降到谷底 然后上升 升出一片光明 的描述 绘制了右图 请结 合该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 9 页 共 12 页 1 图中 A 段 开始下降 与 降到谷底 分别是源于哪两个历史事件 请选择其中一个事件说明对当时中 国社会的影响 2 图中 B 段 中华民族进行了救国救民的探索 请列举史实两例 3 从 B 段转为 C 段的历史性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一条怎样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道路 第 10 页 共 12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