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7 页 粤沪版备考粤沪版备考 20202020 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 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 1515 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 B B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2 分 小历同学整理出 禁用鲜卑语 采用汉族官制 以孝治国 等关键语句 他学习的内容是 A 所以变法 B 北魏孝文帝改革 C 大化改新 D 明治维新 2 2 分 九年级 1 班正在进行有关我国 古代民族融合 的探究活动 下列史实与这一主题无关的是 A 北魏孝文帝改革加快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B 唐朝时 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首领松赞干布 C 元朝时 形成一个新的民族 回族 D 明朝时 戚继光抗倭 3 2 分 下面两幅图片共同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鲜卑人汉服乐俑汉人胡食 A 民族交融 B 中外交流 C 经济发展 D 文化成就 第 2 页 共 17 页 4 2 分 吕思勉在 两晋南北朝史 中写道 魏初风俗至陋 迁都之后 于革易旧俗 亦可谓雷厉风 行 民族根柢 莫如语言 语言消灭 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 与材料所反映的现象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张骞出使西域 B 商鞅变法 C 文成公主入藏 D 孝文帝改革 5 2 分 北魏是下列哪一民族建立的 A 鲜卑族 B 匈奴族 C 氐族 D 羌族 6 2 分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改革是强国之路 如图反映的是我国某历史时期身穿汉族服装的鲜 卑贵族形象的画像 这种现象在 事件后 更为广泛 A 商鞅变法 B 北魏孝文帝改革 C 管仲改革 D 戊戌变法 7 2 分 五千年中华文明发展史也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 史料记载 明朝建立后 留在中原的少 第 3 页 共 17 页 数民族大多改用汉姓 促进了新的融合 历史上 曾通过改革要求本民族改用汉姓的帝王是 A 孝文帝 B 金太祖 C 康熙帝 D 元世祖 8 2 分 电视剧 锦绣未央 中提到魏的统治者姓拓跋 在我国古代鲜卑拓跋部建立了哪个政权 统一了 北方 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A 北齐 B 北魏 C 后唐 D 后汉 9 2 分 北魏孝文帝改革带头纳汉女为妃 改姓为元 对 30 岁以下仍讲胡语者 降爵黜官 这些措施 A 促进了民族融合 B 有利于北魏统一全国 C 得到了全体贵族的支持 D 阻碍了汉族文化发展 10 2 分 下列关于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共同点的表述 正确的一项是 A 都进行了迁都 B 都推行了汉化政策 C 都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D 都是统治者自上而下的改革 11 2 分 人们常说 若问古今兴废事 请君只看洛阳城 下列政权曾在洛阳定都的有 第 4 页 共 17 页 A 夏 商 西周 B 西汉 蜀 吴 C 宋 齐 梁 陈 D 东汉 西晋 北魏 12 2 分 下图是有关北魏时期的图片 它们所反映出的历史现象是 A 国家统一 B 经济发展 C 民族交融 D 中外交往 13 2 分 孝文帝的汉化政策旨在排除种族的区别 以社会身份这样一种贯穿于胡汉两个社会并具有普遍 性的原理为基础建立其统治体制 材料反映汉化政策的目的是 A 改变鲜卑族陋习 B 促进民族交融 C 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D 巩固统治需要 14 2 分 在历史学习中 我们应学会区分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 下列各项中 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 北魏孝文帝让鲜卑族改用汉姓 改穿汉服 B 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军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第 5 页 共 17 页 D 1950 年我国开始在新解放区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15 2 分 孝文帝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他要求南迁的鲜卑人一律穿汉服 学汉语 改汉姓 与汉人通婚 他的目的是 A 恢复北方生产 B 巩固鲜卑贵族对黄河流域人民的统治 C 加速和促进北方民族的封建化过程 D 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 16 2 分 为北方经济恢复和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是 曹操 刘备 孙权 北魏孝文帝 A B C D 17 2 分 商鞅和北魏孝文帝都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 他们的变法和改革的共同作用是 A 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B 学习了汉族先进文化 C 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D 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18 2 分 中国古代 衣服有制 正朔服色 向来被视为国家根本之所系 是传统礼仪制度的重要内 容 变易服饰 往往是古代社会制度和风俗习尚变迁的一个标记 下列哪位帝王的统治措施可体现这一特点 A 秦始皇 B 汉武帝 第 6 页 共 17 页 C 北魏孝文帝 D 隋文帝 19 2 分 下表所示内容的直接作用是 序 号孝文帝改革的部分措施 1 禁胡语 胡服 2 改鲜卑姓为汉姓 3 鼓励鲜卑族与汉族通婚 A 推动经济发展 B 促进民族交融 C 加强中央集权 D 实现南北统一 20 2 分 从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发生了许多惊心动魄的史实 下面正确的是 A 经济重心南移 B 孙 刘联军火烧赤壁 C 曹操建立魏国 D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21 2 分 自北魏孝文帝以后 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 孝 字 如 孝武帝 孝明帝 等 这其中 主要是因为他们 A 与汉族贵族联姻 B 学习汉族的礼法 C 采用了汉族的官制 D 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了汉族姓氏 22 2 分 商鞅变法与孝文帝改革获得成功的共同原因是 第 7 页 共 17 页 A 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 B 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C 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D 促进了中国的封建化 23 2 分 下列关于历史说法错误的是 A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夏朝 B 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春秋时期最富强的国家 C 古代丝绸之路最早开通于西汉 D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学习汉族文化 24 2 分 历史人物总是与历史事件相连 下列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搭配正确的是 A 北魏孝文帝 把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 B 成吉思汗 建立元朝 C 汉武帝 修筑长城 D 耶律阿保机 建立西夏 25 2 分 下图所示现象对三国两晋南北朝历史发展的影响不包括 A 促进了民族融合 B 丰富发展了中华文明 C 完成了全国经济重心南移 第 8 页 共 17 页 D 加速了少数民族封建化 26 2 分 中国古代专制王朝都打上了 家天下 的烙印 朝代前往往加上皇帝姓氏 如唐朝被称为 李唐 宋朝被称为 赵宋 等 其中 元魏 指的是 A 战国七雄之一的魏国 B 三国鼎立之一的魏国 C 北魏孝文帝的魏国 D 蒙古人建立的元朝 27 2 分 经过近 3 年的策划 筹备 创作 新编历史剧 北魏孝文帝 于 2016 年 6 月 1 日 2 日晚在洛 阳歌剧院试演 再现北魏孝文帝风采 下列在历史剧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独尊儒术 开发江南 迁都洛阳 实行汉化 A B C D 28 2 分 2017 年 10 月 28 日 浙江西塘古镇迎来了第五届 汉服文化周 这一盛会不仅展示了中华传统 服饰之美 更是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古代有一位少数民族的帝王 他也对汉服情有独钟 下令全族改穿 汉服 他是 A 秦始皇 B 北魏孝文帝 C 隋文帝 D 汉武帝 29 2 分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56 个民族 56 朵花 56 个民族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 56 个民族 共同创造了中华文明 在我国古代 各民族之间友好交往 相互交融是主流 以下史实中有利于民族交融的是 第 9 页 共 17 页 北魏孝文帝改革 鉴真东渡 玄奘西行 文成公主入藏 A B C D 30 2 分 下图 汉人胡食图 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 民族室融 B 中外交往 C 国家统一 D 经济发展 二 二 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9090 分分 31 20 分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汉王朝大事年表 秦朝汉朝 公元前 221 年 秦灭六国 结束春秋战 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 公元前 202 年 刘邦打败项羽 定都长安 建立汉朝 公元前 221 年 把全国分成 36 郡 以公元前 127 年颁布推恩令 使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 第 10 页 共 17 页 后又陆续增至 40 多郡 来越小 无力对抗中央 公元前 215 年 蒙恬率兵三十万打败匈 奴 收复黄河以南土地 公元前 127 至公元前 119 年 汉军三次发动对匈奴的 战争 取得大胜 使北部诸郡得以安宁 材料二 如图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合示意图 材料三 孝文 帝 明知鲜卑游牧故习 万不足统治中华 又兼自身深受汉化熏染 实对汉文化衷心欣慕 乃努力要将一个塞北游牧的民族 一气呵熟 使其整体的汉化 钱穆 国史大纲 1 指出材料一出现 使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 无力对抗中央 的原因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 概括秦汉王朝在巩固统一方面的共同点 2 写出材料二中 A 处和 B 处的政权名称 3 材料三中 一个塞北游牧的民族 所指的是哪一民族 结合所学知识 写出他的改革中 汉化 的具体 措施 4 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 概括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 32 20 分 古代中国多元文化碰撞交流 沟通中外 推动了社会进步 请阅读以下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百家争鸣虽原则上是各家发表自己的看法 批评别人的意见 但也包含了对其他学派某些思想的吸 收 如荀子 虽以礼为思想核心 但也特别重法与推崇孔子 以致有人将其当做法家 还有人将其当做儒家 孙景坛 百家争鸣新论 材料二 汉代纺织技术先进 丝织品质量高 绣 罗 纱等许多品种的丝绸 张骞出使西域以后 大量丝帛 锦绣沿着通道远销各地 西域各国的珍奇异物也陆续输入中国 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要道 就是著名 丝绸之路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 中国古代史 等 材料三 帝引见朝臣 诏断北语 一从正音 又诏革衣服之制 又诏改国姓为元氏姓 盖帝优于文学 第 11 页 共 17 页 恶本俗之陋 欲以华风变之 故不惮此举也 然国势之衰 实始于此 赵翼 廿二史札记 材料四 有西方学者认为 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文明与发展有一半来源于中国 在 13 世纪到达西方 廉 价耐用的纸张很快取代了欧洲中世纪长期使用的书写材料羊皮纸和小牛皮纸 正如马克思所说 印刷术却 变成了新教的工具 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 变成了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1 据材料一 概括作者对 争鸣 的主要认识 2 据材料二 指出汉代丝织品大量远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 据材料三 指出作者所评述的历史事件及其观点 并据此谈谈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4 据材料四 请概括造纸术和印刷术的传播对欧洲社会发展的影响 33 15 分 改革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卫鞅曰 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 故汤武不循古而王 夏殷不易礼而亡 反古者不可非 而循 礼者不足多 孝公曰 善 以卫鞅为左庶长 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 史记 商君列传 材料二 魏主 孝文帝 下诏 今欲断诸北语 一从正音 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 如语音仍旧 若有 故为 当加降黜 司马光 资治通鉴 材料三 鲜卑姓氏改为汉姓 鲜卑姓拓跋贺赖丘穆陵独孤 汉姓元贺穆刘 1 材料一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结合所学知识 归纳这一事件产生的主要影响 2 材料二和材料三共同反映了哪次改革的内容 结合所学知识 简述这场改革的历史作用 3 综合以上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 并联系现实 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34 20 分 综合探究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第 12 页 共 17 页 材料一 食贱则农贫 钱重则商富 末事 商业 不禁 则技巧之人 手工业者 利 而游食者众之谓也 游荡求食的人增多 商君书 外内 材料二 有军功者 各以率受上爵 宗室非有军功论 不得为属籍 宗室谱籍 史记 商君列传 材料三 北魏孝文帝曾说 国家兴自北土 徙居平城 虽富有四海 问轨未一 此间用武之地 非可文 治 河洛 今洛阳一带 王里 因兹大举 光宅中原 魏书 任城王传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提到的 商君 是谁 他认为农民贫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为此他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2 据材料二 商君在秦国采取了哪一项变法措施 该措施对秦国有何影响 3 据材料三 孝文帝采取了什么重要举措 为什么他要这样做 4 请列举两条孝文帝在习俗方面改革的措施 孝文帝改革有何重要历史意义 5 综合以上两个改革 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35 1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法 行之十年 秦民大说 yu 道不拾遗 山无盗贼 家给人足 民勇于公战 怯于私斗 乡邑大治 史记 商君列传 材料二 魏主下诏 以为 北人谓土为拓 后为跋 魏之先出于黄帝 以土德王 故为拓跋氏 夫土者 黄中之 色 万物之元也 宜改姓元氏 诸功臣旧族自代 按 代 郡名 今山西省东北 河北省西北一带 来者 姓或重复 皆改 之 于是始改拔拔氏为长孙氏 达奚氏为奚氏 乙旃氏为叔孙氏 丘穆陵氏为穆氏 资治通鉴 今欲断北语 一从正音 年三十以上 习性已久 容或不可卒革 三十以下 见在朝廷之人 语音不听仍旧 若有 故为 当降爵黜官 第 13 页 共 17 页 北齐 魏收 魏书 咸阳王禧传 材料三 1 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材料一所叙述的现象与哪一次变法有关 2 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材料二中的 魏主 指的是谁 材料二所反映的是他的哪两项 改革措施 3 依据材料三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20 世纪 80 年代中国农村改革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4 依据以上的材料和问题确定一个学习主题 第 14 页 共 17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成套技术员考试题及答案
- 新质生产力与锂电产业融合
- 环境整改方案
- 高新区新质生产力案例
- 教育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内容
- 北大荒的秋天教学设计
- 湖南安全生产讲解
- 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因素
- 马兰农场新质生产力实践
- 杭州新质生产力发展规模
- 安全法律法规知识培训
- 小学生钢笔使用课件
- 《冲击地压》课件
- 《毛利分析》课件
- 工业园区弱电工程承包合同范本
- 安徽省蚌埠市重点中学2025届物理高二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医院医保新员工岗前培训
-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标准解读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制度
- 北师大版高中英语让学生自由飞翔
- (2024)新课标一年级语文上册 我上学了 第2课时 我爱我们的祖国 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