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 7近体诗六首教材梳理 大纲人教版第三册_第1页
高二语文 7近体诗六首教材梳理 大纲人教版第三册_第2页
高二语文 7近体诗六首教材梳理 大纲人教版第三册_第3页
高二语文 7近体诗六首教材梳理 大纲人教版第三册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 爱心 专心1 教材梳理教材梳理 文题解读文题解读 山居秋暝 山居秋暝 是王维后期的诗作 写于隐居辋川之时 描绘的是他辋川别墅周围的景 色 体现了他的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的特点 登高 杜甫在写 登高 这首诗时 已是 55 岁的高龄了 依然在漂泊中 战乱此伏彼起 外 侵不断 更使诗人感到无力回天的愁苦 所以 诗的基调沉郁而悲愁 蜀相 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游武侯祠之后写的 但诗题不作 题成都武侯祠 而作 蜀相 是因为诗的主旨是歌颂诸葛亮的才智和功业 同时惋惜他的壮志未酬 石头城 这首诗通篇都是写景 以凄凉的基调寄寓着国运衰微的感慨 前两句 故国 空城 显示六代帝王之都已成空城之意 在 回 二字系诗人感慨所在 后两句借月抒怀 有 讽喻现实的意思 锦瑟 这首诗大约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 858 这年诗人 46 岁 罢盐铁推官后 回郑州闲 居 不久病故 诗的内容是回忆往事 情调低沉 有一种朦胧的美 书愤 诗人被黜 只能赋闲在乡 想起山河破碎 中原未收而 报国欲死无战场 感于世 事多艰 小人误国而 书生无地效孤忠 于是 诗人郁愤之情便喷薄而出 书愤 者 抒发胸中郁愤之情也 作者作品作者作品 山居秋暝 王维 701 761 字摩诘 蒲州 今山西永济县 人 他是一个早熟的作家 九岁就 负有才名 年十九 赴京城试 举解头 即第一名举子 二十一岁成进士 曾一度奉使出 塞 此外大部分时间在朝任职 安史之乱 被执 拘禁于菩提寺中 他伪装病疾 安史乱 平 以谄贼官而论罪 因曾作诗寄慨 因而只受到降官的处分 后官至尚书右丞 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 无论边塞诗 山水诗 无论律诗 绝句等都有流传 人口的佳篇 王维又是一位著名的绘画大师 苏轼说他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王维确 实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 有其独到的造诣 无论是名山大川的壮丽宏伟 或者是边疆关塞 的壮阔荒寒 还是小桥流水的恬静 都能准确 精炼地塑造出完美无比的鲜活形象 着墨 无多 意境高远 诗情与画意完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 著有 王右丞集 二十八卷 登高 杜甫 712 770 字子美 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 其诗多涉及社会动荡 政治黑暗 人民疾苦 被誉为 诗史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 并加以创造 性地发展 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 他的乐府诗 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 他的五七古长篇 亦诗亦史 展开铺叙 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 标志着我国诗歌艺 术的高度成就 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 积累了关于声律 对仗 炼字炼 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 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 有 杜工部集 传世 石头城 刘禹锡 772 842 字梦得 彭城 今江苏徐州 人 唐代中期诗人 哲学家 政治 上主张革新 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后被贬为郎州司马 连州刺史 用心 爱心 专心2 晚年任太子宾客 他的一些诗歌反映了作者进步的思想 其学习民歌写成的 竹枝词 等 诗具有新鲜活泼 健康开朗的显著特色 情调上独具一格 语言简朴生动 情致缠绵 其 代表作有 乌衣巷 秋词 竹枝 六 浪淘沙 一 浪淘沙 八 杨柳枝 一 西塞山怀古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等 其中 竹枝 六 中 道是无晴 情 却有晴 情 句为著名的双关语 足见诗人之匠心独具 其诗结有 刘宾客集 锦瑟 李商隐 约 813 约 858 晚唐诗人 字义山 号玉谿生 怀州河内 今河南沁阳 人 出身小官僚家庭 曾三次应进士考试 至开成二年 837 由于令狐绚的推荐 得中 进士 曾任县尉 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 因受牛 僧儒 李 德裕 党争影响 被人排挤 潦倒终身 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艺术上 特别是他的近体律绝 其中的优秀篇 章都具有深婉绵密 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 他的诗作 也有揭露现实黑暗的 但为数不多 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 有 李义山诗集 书愤 陆游 1125 1210 南宋大诗人 字务观 号放翁 山阴 今浙江绍兴 人 生当北宋 灭亡之际 少年时即深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 绍兴中应礼部试 为秦桧所黜 孝宗即 位 赐进士出身 曾任镇江 隆兴通判 乾道六年 1170 入蜀 任夔州通判 乾道八年 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 投身军旅生活 后官至宝章阁待制 陆游在政治上 主张坚决抗 战 充实军备 要求 赋之事宜先富室 征税事宜覆大商 一直受到投降集团的压制 晚 年退居家乡 但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 一生创作诗歌很多 今存九千多首 内容极为 丰富 有抒发政治抱负的 反映人民疾苦的 批判当时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的 风格雄浑 豪放 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爱国热情 背景纵览背景纵览 山居秋暝 王维早年有过积极的政治抱负 希望能作出一番大事业 后值政局变化无常而逐渐消 沉下来 吃斋奉佛 四十多岁的时候 他特地在长安东南蓝田县的辋川营造了别墅 过着 半官半隐的生活 这首诗是他隐居生活中的一个篇章 主要内容是 言志 写诗人远离尘 俗 继续隐居的愿望 诗中写景并不刻意铺陈 自然清新 如同信手拈来 而淡远之境自 见 大有渊明遗风 登高 这首诗写于大历二年 767 是杜甫去世前三年在四川的夔州所作 没来夔州之前 他寓居在四川的梓州 在梓州 他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觉得中原以定 于是陡然萌发了 青春作伴好还乡 的念头 但未能实现 公元 765 年 5 月 他的老友严武辞世 他在蜀 地便失去了生活等诸方面的依恃 境遇每况愈下 只好离开了经营五六年的成都草堂 买 舟南下 本想直达夔门 却因病魔缠身在云安呆了几个月才到夔门 如果不是当地都督柏 茂琳的照顾 他也不可能在此地住三个年头 可能还得四处漂泊 就在这三个年头里 他 的生活依然很困难 身体也非常不好 因此 杜甫这首诗是在极度困苦的情况下写成的 蜀相 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大约是唐肃宗上元元年 760 六年后即唐代宗大历元年 766 年 杜甫到了夔州 现在重庆奉节 那里也有一所武侯祠 他参观后又写了一首诗 也就是 咏怀古迹 其五 两相比较就可以发现 这首诗主要是借古人抒发自己的怀抱 它的 核心是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两句 而后一首主要是歌颂诸葛亮的才智 功业和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的精神 石头城 刘禹锡写这首诗时 唐帝国已日趋衰败 朝廷里大臣相互排挤 出现了 牛李党争 用心 爱心 专心3 宦官专权依然如故 地方上藩镇割据势力又有所抬头 所以 他写这首诗的主旨仍然是讽 喻现实 即借六朝的灭亡来抒发国运衰微的感叹 希望当时的统治者能以前车之覆为鉴 这是一首咏石头城的七言绝句 石头城即金陵城 在今江苏省南京市清凉山 南京的江山 形胜 素有 虎踞龙盘 之称 是东吴 东晋 宋 齐 梁 陈建都之地 六代豪奢 醉 生梦死 追欢逐乐 诗家称之为 金粉六朝 但由于统治者荒淫误国 这一个一个朝代皆 灭亡得极快 悲恨相续 这 虎踞龙盘 的六朝豪华之都 也就荒凉下来了 刘禹锡于 唐敬宗宝历二年 826 罢归洛阳 路过金陵 见昔日豪华胜地 已成了一座 空城 感 慨万分 于是写下了这首怀古诗 锦瑟 这首诗大约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 858 这年诗人 46 岁 罢盐铁推官后 回郑州闲 居 不久病故 诗的内容是回忆往事 情调低沉 书愤 这首诗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三年 1186 其时诗人 61 岁 诗人一生 寄意恢复 但为 朝廷里的投降派所阻 始终未能实现 因而悲愤异常 这首诗是他一生感情经历的艺术概 括 基调是悲愤 然而并不绝望 还有豪壮的感情蕴藉其中 字词梳理字词梳理 山居秋暝 1 字音 暝 m ng 浣 hu n 2 词义 竹喧 竹林中发出喧哗之声 喧 笑语 喧哗 暝 晚 浣 洗 随意 任凭自己的意思 登高 1 字音 渚 zh 鬓 b n 浊 zhu 潦倒 li o 2 词义 潦倒 这里指衰老多病 志不得伸 萧萧 形容马叫声或风声 诗中义与此相近 头发 花白稀疏的样子 蜀相 1 字音 祠堂 c 2 词义 开济 开 开创 济 扶助 三顾茅庐 东汉末年 刘备请隐居隆中草舍中的诸葛亮出来运筹帷幄 去了三次才见 到 后用来泛指诚心诚意 一再邀请 出师 徒弟 期满学成 出兵打仗 诗中取此义 石头城 词义 故国 过去的都城 周遭 四周 周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