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D卷_第1页
湖南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D卷_第2页
湖南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D卷_第3页
湖南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D卷_第4页
湖南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5 页 湖南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湖南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D D 卷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2 分 我国境内目前己确定的最早人类距今 A 300 万年 B 200 万年 C 170 万年 D 70 20 万年 2 2 分 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 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是 A B C D 3 2 分 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下图是根据化石复原的原始人头像示意图 这种猿人曾经居住 于现在的 A 云南境内 第 2 页 共 15 页 B 北京境内 C 陕西境内 D 浙江境内 4 2 分 北京人的发现 原始的农耕生活 人文初祖 尧舜禹的 禅让 是反映中华文明起源的学习要点 如果把它们放在一个学习主题下 你应该选择 A 史前时期 B 国家的诞生 C 国家的统一 D 民族的交融 5 2 分 下列不是中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重要标志的是 A 农作物的出现 B 家畜饲养的出现 C 聚落 磨制时期的发展 D 城市的出现 6 2 分 生产工具是人类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下列早期生产工具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 正确的是 A B 第 3 页 共 15 页 C D 7 2 分 按照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分封制 郡县制 禅让制 世袭制 A B C D 8 2 分 考古发掘的遗址 实物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 最能证明 中国是水稻的故乡 的遗址是 A 元谋人遗址 B 河姆渡遗址 C 半坡遗址 D 昙石山文化遗址 9 2 分 吕思勉在 吕著中国通史 中写道 秦始皇 向来都说他是暴君 把他的好处一笔抹杀了 其 实这是冤枉的 他的好处 包括 统一六国 焚书坑儒 推行郡县制 统一货币 度量衡 修建陵墓 A B C D 10 2 分 一玉口中国 一瓦顶成家 家是最小国 国是千万家 这是歌曲 国家 的歌词 我国 早期国家产生的标志是 第 4 页 共 15 页 A 炎黄部落打败蚩尤 B 夏王朝的建立 C 禅让制的实行 D 制定历法 称为 夏历 11 2 分 有学者曾说 商代的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 下列能说明这句话的是 青铜制作工艺高超 创制了比较成熟的文字 广泛应用铁制农具 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 A B C D 12 2 分 齐桓公在建立霸权的过程中提出的重要口号是 A 率土之滨 莫非王臣 B 国之大事 在祀与戎 C 尊王攘夷 D 挟天子以令诸侯 13 2 分 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 正确的是 禹建立夏朝 西周灭亡 商汤建国 盘庚迁殷 A B C D 第 5 页 共 15 页 14 2 分 公元前 7 世纪后期 导致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关键性战争是 A 桂陵之战 B 马陵之战 C 城濮之战 D 长平之战 15 2 分 以下是小凤同学设计的某一历史知识示意图 依据所学知识 你认为图示 处应该填入的内 容是 A 天子 B 诸侯 C 卿大夫 D 士 16 2 分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 齐人 鲁人 楚人 等名称的山现 主要是源于 A 分封制 B 县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17 2 分 对比如图两幅历史地图 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历史发展特征是 第 6 页 共 15 页 A 思想大繁荣 B 生产大发展 C 战乱中孕育统一 D 井田制遭到破坏 18 2 分 下面关于甲骨文的叙述正确的有 1899 年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 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年代最早 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甲骨文中最原始的造字方法是指事 A B C D 19 2 分 春秋时期 诸侯争霸的目的是 A 阻挡北方 戎族 的南下 B 保住周王室的统治地位 C 获得对其他诸侯王的支配权 第 7 页 共 15 页 D 为了加快统一步伐 20 2 分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影响最大的一次改革 战国策 秦策一 记载 商君治秦 法令至行 公平无私 罚不讳大 赏不私亲近 这段材料说明 A 商鞅公平无私 严格执法 B 社会改革必须顺应历史潮流 C 太子即位后顺应民心处死商鞅 D 商鞅变法失败的原因是触犯了奴隶主贵族利益 21 2 分 有囊括四海之意 商君佐之 内立法度 务耕织 修守战之备 可见 商君 属于 A 儒家 B 道家 C 法家 D 墨家 22 2 分 东流不尽秦时水 润泽天府两千年 这幅对联赞美的是我国古代哪一项著名工程 A 长城 B 都江堰 C 大运河 D 赵州桥 23 2 分 春秋战国时期引起社会变革的最根本因素是 A 各国之间的争霸称雄 B 各国之间的合纵连横 C 各国之间的兼并战争 D 社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 第 8 页 共 15 页 24 2 分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讲话中经常引经据典 展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里的东方智慧 2015 年 他 在浙江乌镇举行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讲到 天下兼相爱则治 交相恶则乱 习近平主席引用的这一观点 出自 A 老子 B 孔子 C 墨子 D 韩非 25 2 分 春秋战国时期 学术纷争 辩论成风 下列各家学派的学生听讲的内容中 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A 儒家学生 正在听孔子讲 为政以德 B 道家学生 正在听老子讲 祸兮 福之所倚 福兮 祸之所伏 C 墨家学生 正在听墨子讲 仁政 D 法家学生 正在听韩非训 以法治国 26 2 分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孕育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下列表述符合史实的一项 春秋战国时的 百家争鸣 为中华传统文化体系奠定基础 春秋时期商映变法 其敢为人先的精神激励后人 秦始皇将隶书作为全国规范文字 维护了国家统一 司马迁秉笔直书 其作品 史记 成为史书的典范 A B C D 27 2 分 六合之内 皇帝之土人迹所至 无不臣者 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 其统治措施不包括 第 9 页 共 15 页 A 统一文字 B 创立皇帝制度 C 焚书坑儒 D 设立县 省地方行政区划 28 2 分 胡适说 孔子是了不得的教育家 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 自由的教育哲学 将人看 作是平等的 下列主张能突出体现孔子 将人看作是平等的 是 A 仁 B 兼爱 非攻 C 有教无类 D 无为而治 29 2 分 战国时期 有一学派主张 兼爱 非攻 要求人们互爱互利 反对各国相互攻伐兼并 残害生 命 这个学派是 A 墨家 B 儒家 C 道家 D 法家 30 2 分 春秋战国是华夏民族思想璀璨的时期 这一时期涌现出很多思想家 如图属于同一学派的思想家 是 A 第 10 页 共 15 页 B C D 二 二 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5151 分分 31 16 分 忘记战争 就意味着背叛和平 一直以来 人们不断反思战争的灾难 不断探索防止和消除战 争的途径 并作出了不懈努力 阅读下列有关战争的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14 年欧洲陷入一场令人备受折磨的致命战争 战争消耗掉欧洲大量的财富 夺去数以万计的欧洲 年轻人的生命 美 帕尔默 现代世界史 材料三 2016 年 12 月 7 日 美国总统奥巴马和到访的日本首相安倍共同参观了夏威夷亚利桑那号纪念馆 并 一同向死者献花 在随后的讲话中 安倍对 事件中阵亡的美军战士和其他二战遇难者表示 衷心和永久的哀 悼 但没有道歉 安倍称美日同盟将 走向新高度 材料四 二战结束后 东西方两大阵营严重对峙 世界呈现出 不战不和 的冷战局面 1 材料一图中 是战国中的哪个国家 依图及所学知识归纳这一过程的特点 2 材料二中这场 令人备受折磨的致命战争 是指哪次战争 此次战争交战双方是哪两大军事集团 3 材料三 事件中阵亡的美军战士 中的 事件 指什么 这一事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中有何 重大影响 4 根据材料四写出冷战在政治 经济和军事上的具体表现 第 11 页 共 15 页 5 结合上面四则材料 谈谈如何维护 和平与发展 这一世界的发展趋势 32 25 分 地方行政制度的设计需要高超的政治智慧 既要维护国家统一 也要充分发挥地方的职能 阅 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 王朝政区范围的确定 为后来中华帝国版图的主体部分确定了一个大模 样 这种地方行政管理方式 也为后来两千年的行政定式确定了基本格局 摘编自王子今 秦统一局面的再认识 材料二 元朝疆域辽阔 行省避免中央与地方空档过大状况的出现 做到上下结合 浑然一体 行省于地方 事务 凡军 政 财权无所不统 与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制度明显有异 摘编自张岂之 中国历史 元明清卷 材料三 1787 年的费城制宪会议 美国新兴资产阶级要求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 分权治理国家经过最 广泛 最深刻的辩论 联邦政府获得主要权力和州政府保留某些权力分的格局 用最高法律形式确定下来 这就 是美国的联邦主义 摘编自黄安年 从战地到史林 邓蜀生九旬文集 1 据材料一 指出秦统一后设置的地方行政机构 并分析其历史影响 2 据材料二 指出元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 与元朝相比 宋朝的地方治理有何特点 3 据材料三 概括美国 1787 年宪法确定的权力格局 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该宪法在世界法制史上的历史 地位 4 综合上述材料 归纳地方行政制度设计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33 10 分 中国古代的改革值得当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借鉴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及秦孝公用商君 坏井田 开阡陌 急耕战之赏 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 食货志 材料二 孝文帝召见群臣说 禁用鲜卑语 统一使用汉语 30 岁以下的和在朝廷做官的人 不得继续使 用鲜卑语 明知故犯 就要降职或罢官 材料三 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文化 孝文帝要求南迁的鲜卑族一律改穿汉服 采用汉姓 提倡与汉 第 12 页 共 15 页 人通婚等 逐渐融入汉族人民的生活之中 北师大版教材 1 材料一与历史上的哪一次改革有关 坏井田 开阡陌 指的是这次改革的哪一项措施 材料一中的哪 一句体现这次改革的作用 2 材料二 三共同反映的是历史上哪一重大改革 依据材料二概括这次改革的措施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 学知识回答 这次汉化措施有什么重大历史影响 3 从以上中国古代社会改革的成功 对我国当今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第 13 页 共 15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