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卷B卷_第1页
粤沪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卷B卷_第2页
粤沪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卷B卷_第3页
粤沪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卷B卷_第4页
粤沪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卷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1 页 粤沪版粤沪版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 1010 月月考试卷月月考试卷 B B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2 分 蒋廷黻在 中国近代史 中写道 他们 负责交涉条约的人如伊里布 黄恩彤诸人 觉得也是 最方便省事的办法是每种货物应该缴纳多少税都明白载于条约 那就可以省却争执 所以他们洋洋得意 以为 他们的外交成功 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 条约 指的是 北京条约 B 方法 有利于打开中国市场 C 方法 有利于列强商品输出 D 他们 深谙近代外交之道 2 2 分 有学者指出 林则徐的虎门销烟和 亚罗号事件 是英国对中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即 使没有这些事件 战争也无法避免 该学者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是英国 A 为了打开鸦片的销售市场 B 工业革命后军事力量的强大 C 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D 为了割占中国领土 争取外交礼仪平等 3 2 分 外国侵略者发动侵略战争 用大炮轰开古老中国的大门 中华民族屈辱的历史开始了 标志着中 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 2 分 有人说 英法两国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 海盗式的掠夺 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带来了不可 第 2 页 共 11 页 估量的损失 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A 获取大量赔款 B 洗劫并焚毁圆明园 C 增加新的通商口岸 D 割让香港岛 5 2 分 中国近代史上对外割地最多的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瑷珲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6 2 分 从本质上来看 两次鸦片战争爆发根本原因是 A 严厉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 B 教训清朝使其顺应要求 C 打开中国市场 谋求在华利益 D 维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7 2 分 有专家指出 太平天国运动的进步性在于试图从土地所有制方面解决占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农 民的土地问题 下列各项能够论证这一观点的是 A 金田起义 B 定都天京 C 天朝田亩制度 D 资政新篇 8 2 分 某学者说 农民造反者 长歌涌入金陵 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 曾是他们的喜剧 天京陷 落 则是他们的悲剧 他们 从 喜剧 走向 悲剧 说明 第 3 页 共 11 页 A 鸦片战争的结果 B 义和团运动的失败 C 清政府的腐朽 D 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失败 9 2 分 太平天国遇到了此前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运动都不曾遇到过的新情况是 A 建立了与政府对峙的政权 B 全盛时已拥有中国的半壁江山 C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D 敢与洋枪队战斗 10 2 分 近年来 中国皇宫文物大量流失到西方国家 这一现象首先出现于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1 2 分 1856 年夏 太平军取得了攻破江北 江南大营的胜利 杨秀清更加居功自傲 他伪托 天父下 凡 天王洪秀全封他为万岁 原为 九千岁 天京内讧 爆发 在这场战争中 威风张扬 不知自忌 的杨 秀清遭杀身之祸 上述观点认为太平天国衰败的原因是 A 清政府力量强大 B 外国武装支援 C 缺乏优秀将领 D 内部权力斗争 12 2 分 洪秀全创立 拜上帝会 的原因在于 A 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第 4 页 共 11 页 B 打击外来侵略 C 实现其革命理想 D 建立人间的天国 13 2 分 不列颠的枪炮使洋务派深刻认识到 自强之道 以育人才为本 求才之道 尤宜以设学堂为先 因此洋务派在各地创办外语学堂和军事技术学堂 这些洋务学堂的创办 A 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 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入侵 C 建立起先进的工业化体系 D 推动中国教育近代化进程 14 2 分 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包括 创办军事工业 创办民用工业 筹建海军 办新式学堂 A B C D 15 2 分 梁启超说 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 实自甲午战役割台湾 偿二百兆始 下列内容与梁启超 所述史实在同一条约的是 A 开放上海为通商口岸 B 允许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 割香港岛给英国 D 赔款 2100 万银元 16 2 分 1902 年 在北京郊区的一个农家院内 一位祖籍香港岛的 75 岁老人给儿孙讲述自己 60 年来颠 沛流离的苦难经历 其中与 辛丑条约 的签订紧密相关的一项是 第 5 页 共 11 页 A 1842 年受雇英国老板做苦工 B 1880 年移居台湾 C 1897 年又移居北京东交民巷 D 1901 年被驱逐到北京郊区 17 2 分 重庆市渝中区的 沧白路 是为纪念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家杨沧白先生而命名 下列活动中 属于 杨沧白先生的是 A 创办 渝报 B 创办 重庆日报 C 倡议建立公强会 D 成立献机委员会 18 2 分 戊戌变法的实质是 A 光绪帝与慈禧太后的斗争 B 洋务派与顽固派的斗争 C 维新派与洋务派的斗争 D 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斗争 19 2 分 神助拳 义和团 只因鬼子闹中原 的歌谣揭示出义和团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A 清政府政治腐败 激起人民反抗 B 清政府加强了反帝斗争 C 帝国主义侵略加深 民族矛盾激化 D 山东 直隶下层百姓生活困难 进行反清活动 20 2 分 随着西方列强的侵华 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进行了不懈地抗争和探索 下列相关表述逻辑关系不 正确的是 A 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太平天国运动 第 6 页 共 11 页 B 英法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第二次鸦片战争 北京条约 洋务运动 C 日本为了征服朝鲜 侵略中国 称霸世界 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公车上书 D 帝国主义列强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 辛亥革命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5555 分分 21 15 分 近代列强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了苦难 中国人民积极寻求摆脱苦难的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回 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中国人来说 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 的一步 陈旭麓 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不平等条约的这一个世纪对她来说特别残酷 中国 渴望付出双倍的努力 毫不停息地向前进 并获取新的资源 比如俄文版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宝鉴 布罗代尔 文明史纲 材料三 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 注 指洋务运动 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 它只采纳了西 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 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 却完全被忽略了 徐中约 中国近代史 材料四 在近代中国变革的道路上 19 世纪最后几年的时代象征是康有为 从 1898 年 6 月到 9 月 光绪帝按 维新派意图 发布了一系列变法法令 主要内容有 改革政府机构 裁撤冗官 任用维新人士 鼓励私人兴办工 矿企业 训练新式军队等 1 材料一中 这场战争 是指什么 界碑 的含义是什么 2 据材料二指出 这一个世纪 中反映中国 努力 的重大事件有哪些 3 结合材料三并联系所学知识 说出这场运动的口号是什么 4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这次探索有什么积极作用 5 比较洋务派和资产阶级维新派在近代化探索道路上有什么不同 22 20 分 改革和恰当的政策凋整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据此 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第 7 页 共 11 页 材料一 及秦孝公用商君 坏井田 开阡陌 急耕战之赏 虽非古道 犹以务本之故 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 食货志 材料二 19 世纪中后期 中国和日本曾有相同的经历和命运 封建专制统治 面临外敌入侵 民族危机严重 为此 清政府掀起了一场 师夷长技 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却以失败而告终 日本明治政府实行一系列资 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很快崛起为一个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材料三 苏联 五年计划 1928 年一 1932 年 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 因此 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 有时转变为模仿 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 材料四 农村改革有两个省带头 一个是四川省 那是我的家乡 一个是安徽省 我们就是根据这两个省积 累的经验 制定了关于改革的方针政策 邓小平 1 材料一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两条措施 在实施商鞅变法后 秦国实力逐渐增强 先后灭掉六国 建立 起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 秦朝 请写出秦朝为抵御匈奴和促进中原与岭南地区经济交流修建的两大工程 2 据材料二 写出中国 师夷长技 的自救运动名称 列举在这次自救运动中创办的两个近代军事工业 3 材料二中提到的日本明治政府实行的改革在经济方面的措施是什么 4 为应对材料中提到的 西方经济的崩溃 美国采取的哪一政策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五年计划模仿 的成功范例 该政策和苏联五年计划最大的共同点是什么 5 材料四中邓小平提到的在农村 改革的方针政策 指什么 这一时期在城市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为实 现祖国统一 邓小平又提出了哪一伟大构想 23 20 分 近代以来 先进的中国人为实现政治民主化 在政治体制建设方面进行了不断探索 阅读下列 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8 年康有为向光绪帝建议 大抵欧美以三百年而总成治体 日本效欧美 以三十年而慕成治体 若以中国之广土众民 近采 采纳 日本 十年而霸图定矣 第 8 页 共 11 页 材料二 孙中山在阐释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后总结说 我们革命的目的 是为中国谋幸福 因不愿少数满 洲人专制 故要民族革命 不愿君主一人专制 故要政治革命 不愿少数富人专制 故要社会革命 材料三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结束了在中国统治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但新建立的政体有名 无实 这是由于辛亥革命并没有使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思想随之消亡 旧的观念 旧的礼教 依然左右着人 们的思想和行动 材料四 陈独秀说 吾国之维新也 复古也 共和也 帝制也 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 而国民 若观对岸之火 熟视而无所动心 1 材料一中康有为等人掀起的救亡图存的运动是什么 其主张中国学习日本的什么政治体制 当时中国的 政治体制是什么 2 材料二中的 政治革命 在同盟会革命纲领中是如何表述的 它实际上是要求在中国建立什么政治体制 3 材料三和材料四认为导致辛亥革命后建立起来的政体有名无实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为解决这一问题 当 时先进的中国人高举了哪两面大旗与之进行斗争 4 综合上述材料 你认为中国近代政治体制的变化呈现什么趋势 第 9 页 共 11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