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份月考试卷C卷_第1页
北京市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份月考试卷C卷_第2页
北京市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份月考试卷C卷_第3页
北京市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份月考试卷C卷_第4页
北京市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份月考试卷C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1 页 北京市七年级上学期历史北京市七年级上学期历史 1212 月份月考试卷月份月考试卷 C C 卷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1515 题 共题 共 3030 分分 1 2 分 如果我们要研究元谋人 北京人等原始人类生产 生活的情况 最可信的史料来源是 A 神话传说 B 史书记载 C 考古发掘 D 学者推断 2 2 分 一部反映中国远古人类生活的纪录片里有这样一段话 一场大雨意外浇灭了这些远古人类辛 苦保存的火种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 他们又只好生吃狩猎到的野兽了 下列远古人类中最有可能遇到上述情况的 是 A 北京人 B 半坡人 C 河姆渡人 D 华夏部落 3 2 分 下列选项中 证明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的遗址是 A 北京人遗址 B 半坡遗址 C 河姆渡遗址 D 元谋人遗址 4 2 分 古代这里土质虽不好 但人们却栽培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水稻 这里描述的可能是 A 河姆渡遗址 B 大汶口遗址 第 2 页 共 11 页 C 北京人遗址 D 半坡遗址 5 2 分 赫赫始祖 吾华肇造 建此伟业 雄立东方 诗中被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是 A 尧 B 舜 C 禹 D 炎帝和黄帝 6 2 分 史记 五帝本纪 中记载 尧知子丹朱之不肖 不足授天下 于是乃权授舜 这一描写反映的政 治制度是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宗法制 D 分封制 7 2 分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实现全国统一政权是 A 前秦 B 西晋 C 东晋 D 北魏 8 2 分 图示法可以帮助我们学习历史 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 下面哪幅图直观地反 映了三国鼎立的形势 A 第 3 页 共 11 页 B C D 9 2 分 三国鼎立局面是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的结果 也是从分裂割据走向逐步统一的过渡 下列关于 三国史实叙述正确的是 魏国 220 年 曹操 洛阳 魏国 220 年 曹丕 洛阳 蜀国 221 年 刘备 成都 蜀国 221 年 诸葛亮 成都 吴国 222 年 孙策 南京 吴国 222 年 孙权 建业 A B C D 10 2 分 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 将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 A 元 B 穆 C 陆 D 贺 第 4 页 共 11 页 11 2 分 宋书 记载 江南 地广野丰 民勤本业 一岁或稔 则数郡忘饥 丝绵布帛之饶 覆 衣天下 材料反映的现象是 A 两汉时期江南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B 东晋南朝时期经济重心出现南移趋势 C 隋唐时期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赶上北方 D 宋代我国经济重心正式转移到南方 12 2 分 西晋灭亡后 曾统一黄河流域的是 A 刘裕 B 苻坚 C 王猛 D 司马炎 13 2 分 西晋灭亡后民族大交融成为一种历史趋势 在这一历史趋势中起到 催化剂 作用的历史人物是 A 孝文帝 B 司马懿 C 司马炎 D 诸葛亮 14 2 分 在历史学习中 我们应学会区分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 下列各项中 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 北魏孝文帝让鲜卑族改用汉姓 改穿汉服 B 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军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 1950 年我国开始在新解放区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15 2 分 如果想了解北魏时期北方劳动人民的农 林 牧 副 渔业的生产方法 你可以阅读 第 5 页 共 11 页 A 史记 B 伤寒杂病论 C 天工开物 D 齐民要术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7575 分分 16 20 分 如图 阅读下列图片 图一 炎帝陵 图二 黄帝陵 图三 大禹陵 请回答 1 图一相关的人物对中华民族作出哪些贡献 2 图二所指的人物有什么事迹流传后世 3 图一 图二中的人物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过程中有什么样的重要地位 4 人们最敬佩图三人物是因为哪一件事 这个传说反映了什么 17 2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道之行 天下为公 先贤与能 讲信修睦 礼记 礼运篇 材料二 禹传子 家天下 材料三 左传 中记载 昔武王克商 其之国者十有五人 姬姓之 国者四十人 材料三 夏 商 周 作为早期的奴隶朝代 其年代清楚划分曾困扰历史学家很长时间 而十几年前 九 五 计划的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之一 夏商周断代工程 已将我国历史上最早三个朝代每朝的年代断清楚 第 6 页 共 11 页 材料四 2007 年 4 月 18 日上午 万众瞩目的炎黄二帝巨型塑像落成庆典在郑州黄河岸 边炎黄广场隆重举行 海内外各界人士 30000 多人参加庆典 炎黄二帝塑像高 106 米 单眼长 3 米多 鼻高 8 米 以山为体 山人合一 浑然天成 塑像左侧为炎帝 广额纯朴 智慧慈爱 右侧为黄帝 威武刚强 气宇轩昂 炎黄二帝塑像包容了中 华民族的崇高品质 体现了不屈不挠 勤劳勇敢和开拓前进的宏伟气概 它的建成 将会大大增强全球华人的民 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材料五 2009 年 3 月 29 日 农历乙丑年三月初三上午 晴空万里 惠风和畅 万众瞩目的乙丑年黄帝故里拜 祖大典在新郑市隆重举行 来自海内外的各界嘉宾两万多人喜聚盛典 拜谒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 共同祈福华夏繁荣昌盛 共同祝愿世界和平和谐 请回答 1 我国原始社会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 2 比较材料一 二 说一说政治制度出现了什么新变化 3 请写出三个朝代的建立者 4 黄帝和炎帝被称为什么 5 今天我们建造炎帝和黄帝巨型塑像及举行拜袒大典 有什么重要意义 18 17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国以前 中国的政治 经济中心大多在北方 长江以南的地区还非常落后 东晋 南朝时期 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农业发展迅速 许多水利工程被修建 大片的荒地被开垦为良田 生产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进 步 材料二 魏晋以来 东汉末年以来 原居中原的客家先民不堪战乱离苦和灾荒 纷纷从黄河流域向南逃往长 江流域 最后定居在闽粤赣交界地区 他们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艺 文化技艺 并与原居的闽越族长期相处 逐渐形成客家人 1 材料一反映的是当时江南地区社会生产发展的什么变化 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 2 材料二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发生的什么现象 下列简图比较准确反映这个历史现象的选项是 A 第 7 页 共 11 页 B C D 3 结合所学知识 请分析材料二与材料一所反映的两个历史现象之间的关系 4 综上所述 你认为我们今天的国家建设发展可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答出两点即可 19 13 分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 无数杰出人物以其思想和行动深刻影响着历史的发展进程 走近下 列历史人物 回答相关问题 1 请你完成以 中国传统文化发展 为主题的历史人物资料卡片 姓名 皇帝 生活年代 远古 主要事迹 相传造出宫室 车船 兵器 衣裳等 被尊 奉为中华民族的 人文始祖 姓名 司马迁 生活时代 西汉 主要成就 撰写 A 是我国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姓名 B 生活时代 南朝 主要成就 世界上第一个计 算圆周率数值到小数点后第 7 位 姓名 王羲之 生活时代 东晋 主要成就 书法家 被后人尊称为 书 圣 行书代表作是 2 请从下列选项中为图 图 和图 人物选配上合适的称谓 写出相对应的字母 第 8 页 共 11 页 A 中国铁路之父 B 最可爱的人 C 状元实业家 D 杂交水稻之父 3 请结合所学知识 选择一个历史人物 并对其进行介绍 注意 史实准确 史论结合 第 9 页 共 11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1515 题 共题 共 303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