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模拟测试卷(II )卷_第1页
粤沪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模拟测试卷(II )卷_第2页
粤沪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模拟测试卷(II )卷_第3页
粤沪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模拟测试卷(II )卷_第4页
粤沪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模拟测试卷(II )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5 页 粤沪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模拟测试卷 粤沪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模拟测试卷 IIII 卷 卷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1919 题 共题 共 3838 分分 1 2 分 新中国成立之初 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纲领是 A 论联合政府 B 临时约法 C 共同纲领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 2 分 彭德怀在 彭德怀自述 中写道 一个觉醒了的敢于为祖国光荣 独立和安全而奋起战斗的民 族是不可战胜的 有力证明这一观点的历史事件是 A 抗日战争 B 解放战争 C 抗美援朝 D 上甘岭战役 3 2 分 2012 年 3 月 14 日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引用了台湾 诗界泰斗 林朝崧的诗 情天再补虽无术 缺月重圆会有时 为实现 缺月重圆 中央政府 A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C 与台湾当局达成 九二共识 D 提出 一国两制 构想 4 2 分 根据 小聚居 建立自治区 平等 共同繁荣 等内容提炼出一个最恰当的学习主题是 A 祖国统一 B 国防建设 第 2 页 共 15 页 C 民族团结 D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5 2 分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在 A 1964 年 10 月 B 1966 年 10 月 C 1967 年 6 月 D 1976 年 10 月 6 2 分 中共十八大以来的强军改革中 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下列属于人民解放军强军措 施的是 将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火箭军 成为独立军种 组建战略支援部队 成立东部战区 南部战区 西部战区 北部战区和中部战区 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 A B C D 7 2 分 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目标 制定第一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 法 的会议是 A 遵义会议 B 中共七大 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第 3 页 共 15 页 8 2 分 1967 年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向林彪 江青一伙展开正义斗争的事件是 A 土地改革 B 二月抗争 C 人民群众悼念周总理 D 粉碎 四人帮 9 2 分 20 世纪 50 年代 我国取得的外交成就有 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中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万隆会议圆 满成功 A B C D 10 2 分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乘出租汽车和开私家车的人多了起来 随之而来的是更严重的环境污 染和交通堵塞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 你认为应该怎么做 实行 公交 优先 政策 使用清洁燃料 进行城市道路建设 减少车辆生产 A B C D 11 2 分 习近平主席在参加 万隆会议 召开 60 周年纪念活动中 在墙面上看到一句话 中国代表是 来求团结的 而不是来吵架的 我们是来求同的 而不是来立异的 这句话是中国代表团中哪一人说的 A 毛泽东 B 周恩来 第 4 页 共 15 页 C 邓小平 D 乔冠华 12 2 分 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成为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光辉旗帜的是 A 马克思主义 B 邓小平理论 C 毛泽东思想 D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13 2 分 1987 年 2 月 部分台湾回胞发起返乡运动 当年的母亲节 一些老兵穿者 想家 的 T 恤衫 在集会上演唱 母亲您在何方 老兵们哭成一片 这反映了 A 台胞期盼当局放开赴大陆探亲的限制 B 台湾特别行成区 得到台胞普追认同 C 海峡两岸已经达成 一个中国 的共识 D 港澳回归奠定海峡两岸民间交流基础 14 2 分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这个梦想 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 民族振兴 人民幸福 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将在本世纪头 20 年实 现 需要走中国道路 弘扬中国精神 A B C D 15 2 分 下图是 20 世纪 70 年代小岗村 18 位农民按下红手印的 包产到户 契约 下列对这一契约出现 的原因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第 5 页 共 15 页 A 人民公社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 农民渴望改变贫穷落后的生活状况 C 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 D 农民家庭收入很少 16 2 分 奖状 证书可作为历史发展的重要见证 如图主要反映的是 A 农业合作化运动 B 大跃进 运动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实行分田包产到户 17 2 分 实行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已经形成了全方位 多层次 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以下各项正确的 是 A 沿海开放城市一经济特区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 B 经济特区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内地 C 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 D 沿海经济开放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经济特区一内地 18 2 分 地主阶级被消灭是在 第 6 页 共 15 页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 西藏和平解放 C 土地改革的完成 D 三大改造完成 19 2 分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 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B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C 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 D 政治体制改革全面启动 二 二 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 共共 7 7 题 共题 共 162162 分分 20 20 分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同建设 丝绸之路经济带 的构想 引起了相关国家的强烈反响 阅读材 料 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沿着这条道路 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凿井 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 西方与西域的毛皮 汗血马 瓜果 以及佛教 魔术 音乐 舞蹈 雕塑等也纷纷东来 丝绸之路 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中国历史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写出丝绸之路路线中的两处的名字 说出一位开辟或维护这一 要道 的 功臣 我们从他们的身上学到了那些优秀品质 2 材料二体现了丝绸之路的双向交流 哪些物品 技艺 文化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中国 中国的哪些物品 技艺 文化传到了西方 各举两例即可 第 7 页 共 15 页 3 今天中国重提丝绸之路 共建 丝绸之路经济带 有什么意义 21 10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五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 为保障本国独立 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 拥护国际 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 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二 材料三 中国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坚持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 国的友好合作 始终做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 摘编自习近平在亚非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 指出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的外交政策 2 结合所学知识 为材料二中的图 3 配一段文字说明 并为材料二拟一个合适的标题 3 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新中国取得外交成就的原因 并据材料三 概括指出中国将推动建立的新型国际关 系 22 25 分 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必然趋势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第 8 页 共 15 页 材料一 在黄河南北的大平原进行了一次历史性的大扫除 使封建领主制留下来的残余一扫而光 然后在六 国的废墟上建立起新兴起地主阶级专政的封建专制主义国家 翦伯赞 中国史十五讲 材料二 材料三 在清朝的辽阔的领土上 生活着汉 满 蒙 回 藏等五十个少数名族 清朝在边疆地区分社机构 进行有效的管辖 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了进一步巩固 节选自人教版 中国历史 七下教材 材料四 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 是件值得全体炎黄子孙热烈庆祝的大事 它是迈向祖国全面统一的重要步 骤 又是用新思维以和平方式圆满解决领土问题的一个范例 节选自紫荆网 1 材料一中的 封建领主制 是我国古代什么政治制度 在六国的废墟上建立的封建专制主义国家 指 哪一政权 2 材料二反映了汉武帝巩固 大一统 的什么措施 3 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在边疆地区加强管辖设置的机构 两例 4 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写出香港回归的时间 材料中 以和平方式圆满解决领土问题 的 新思维 指 什么政策 香港回归有何意义 23 33 分 发展成就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 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 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材料二 20 世纪 70 年代 我国外交取得了显著成就 1971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以新的角色登上国际政 治舞台 70 年代 我国与西方许多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如 日本 美国 意大利 加拿大 联邦德国 澳大利 第 9 页 共 15 页 亚 英国等 材料三 中国崛起是近代以来中国仁人志士追求的一个梦想 从 1980 年到 2020 年 中国经济迅速发展 追赶发达国家 中国有可能再次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1 一五计划中我国在工业 交通运输业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请列举一个事例 2 1964 年 10 月 哪一项科技成就的取得加强了我国国防力量 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 20 世纪 90 年 代取得的哪项成就洗雪了百年国耻 标志着在推进祖国统一大业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3 材料二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以新的角色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指什么 推动我国 70 年代与西方许多 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关键是哪两国关系的正常化 4 结合材料三 从 1980 年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哪一政策的实施 中国要想再次成为世界上最 强大的国家 你认为我们可以从大国崛起的历史中借鉴些什么 24 25 分 毛泽东的诗词文情并茂 气势磅礴 记载着中国近现代的苦难与辉煌 是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宏 伟壮丽的史诗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军叫工农革命 旗号镰刀斧头 匡庐一带不停留 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 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愁 霹雳一声暴动 西江月 秋收起义 材料二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 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 长征 材料三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 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七律 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 材料四 才饮长沙水 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 极目楚天舒 风樯动 龟蛇静 起宏图 一桥飞架 南北 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 截断巫山云雨 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 当惊世界殊 水调歌头 游 泳 1 词中 秋收时节暮云愁 霹雳一声暴动 后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在哪里建立了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 农村革命根据地 这是中国共产党探索怎样的一条正确革命道路的开始 2 金沙水拍云崖暖 发生在哪次重要历史会议后 三军过后尽开颜 宣告了红军长征的伟大胜利 长 征胜利具有什么重大意义 3 结合所学知识理解诗中的 天翻地覆 的含义 第 10 页 共 15 页 4 词中 一桥飞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 中的 一桥 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哪一项重要成就 5 综上所述 你对伟人毛泽东有怎样的历史评价 25 19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9 年 对于中国是不平凡的一年 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 这一年 深圳 等经济特区开始筹建 打开了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这一年 一次跨越太平洋的行程构建了中美两国新的合作基 础 摘编自 复兴之路 材料二 1 材料中的 改革 是我党在哪次会议中提出的 从此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指什么道路 2 材料中的 农民的首创 指的是哪一重要举措 3 这一年 我国在外交上取得了哪一项具体成就 4 材料二中的雕塑 拓荒牛 体现了深圳特区的一种什么精神 5 细读邓小平题词 指出特区主要 特 在哪一领域 6 与深圳同时开放的经济特区有哪些 任写一个 26 30 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技进步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科技实力成为衡量国家实 力强弱的重要标志 阅读下列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 世纪 60 年代以后 伴随着科技革命的发展 世界展现出一派崭新的景象 工厂里机器在轰鸣 江 河中轮船在航行 铁路上火车在奔驰 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新时代 材料二 19 世纪末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新理论 新技术 新发明层出不穷 材料三 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技术 航天技术 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开端 以计算机网络技术 生物工 第 11 页 共 15 页 程技术为核心 其影响之大是以往任何一次科技革命都不可比拟的 1 材料一中的机器 轮船 火车使用的是哪一种动力机器 2 19 世纪 70 年代初 发电机 电动机被发明出来 这是电磁学理论应用于生产实践的结果 发现电磁感 应现象并提出电磁学理论的科学家是谁 3 19 世纪末 电讯技术兴起 电话和无线电报的发明人是谁 4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发明的 以内燃机为动力机器的两种新交通工具是什么 5 我国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分别在 1964 年 10 月 16 日和 1967 年 6 月试验爆炸成功 中国被誉为 两弱元勋 的科学家是谁 6 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和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 美国首先登上月球 哪一历史事件 最 早的 标志着中国成为继苏 美之后又一个成功实现载人航天飞行的国家 第 12 页 共 15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1919 题 共题 共 3838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