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B卷_第1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B卷_第2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B卷_第3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B卷_第4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3 页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B B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2 分 下列远古人类 还不懂得人工取火的是 A 北京人 B 山顶洞人 C 河姆渡居民 D 半坡居民 2 2 分 他 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他 生活的年代距今 2019 年 A 170 万年 B 200 万年 C 70 20 万年 D 3 万年 3 2 分 记者 2016 年 10 月 11 日从农业部获悉 由袁隆平院士领衔的超级稻第四期攻 关项目获得重大 突破 创造了亩产 1026 7 公斤的新纪录 我国古代最早种植水稻的是 A 山顶洞人 B 北京人 C 河姆渡人 D 半坡人 4 2 分 下列原始居民的代表 还没有进入原始农耕社会的是 第 2 页 共 13 页 A 北京人 B 河姆渡人 C 半坡人 D 轩辕黄帝 5 2 分 下列示意的现象开始于 A 夏朝 B 商朝 C 周朝 D 秦朝 6 2 分 具有 殷 青铜冶炼 甲骨文 这些典型特征的朝代是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东汉 7 2 分 文物是鲜活的历史 下列文物能代表我国古代高超的青铜器制作工艺的是 第 3 页 共 13 页 A B C D 8 2 分 禹传子 家天下 四百载 迁夏社 这是古时的 三字经 对夏朝的描述 夏朝建立的时间约 公元前 2070 年 它应该是 A 公元前 21 世纪 70 年代 B 公元 21 世纪 70 年代 C 公元前 20 世纪 70 年代 D 公元 20 世纪 70 年代 9 2 分 帝王世代沿袭的王位世袭制在中国延续了近四千年 父子相传 兄终弟及 对中国社会影响深 远 这种制度开始于 A 舜传位于禹 B 禹传子 家天下 C 秦始皇统一六国 D 汉武帝大一统 10 2 分 春秋无义战 是孟子对春秋时期争霸战争的评价 下列与春秋时期争霸战争相关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巩固了周王室 第 4 页 共 13 页 B 给社会带来了灾难 C 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 D 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11 2 分 生产工具是人类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下列生产工具中 代表人类社会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A 钻孔石斧 B 骨耜 C 铁梨铧 D 青 铜铲 12 2 分 春秋战国以来 中国传统农业逐渐形成的主要耕作方式是 A 刀耕火种 B 石器锄耕 第 5 页 共 13 页 C 铁犁牛耕 D 耒耕耜耕 13 2 分 下列言论 出自孔子的是 A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B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C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D 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14 2 分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其主张对当时封建统治最有用的是 A 儒家 B 道家 C 墨家 D 法家 15 2 分 公元前 5 世纪 古代中国与古希腊文明交相辉映 最能代表当时东西方文明高度发展的成就是 A 百家争鸣 民主制度 B 科举制度 神曲 C 行省制度 万有引力定律 D 郑和下西洋 新航路开辟 16 2 分 下图郑板桥的这首诗反映了 A 道家思想 第 6 页 共 13 页 B 儒家思想 C 法家思想 D 墨家思想 17 2 分 汉书 地理志 言 秦并兼四海 以为周制微弱 终为诸侯所丧 故不立尺土之封 分天下 为郡县 材料表明秦朝在地方上采取的措施是 A 推行分封制 B 实行郡国并行制 C 推行三公九卿制 D 推行郡县制 18 2 分 两千多年前 秦的统一 建立起我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下列属于秦朝创立的 政治制度是 A 分封制 B 皇帝制度 C 三省六部 D 八股取士 19 2 分 2018 年新设立的国家和地方各级检察委员会 为我国反腐败斗争打造了一把利剑 秦始皇为检 察官员而设立的官职是 A 丞相 B 御史大夫 C 太尉 D 刑部 20 2 分 商汤是我国古代一位著名的君主 他开以武力夺得天下的先例 使中国以后的历史变得多彩多姿 打破了天子是不可变的定律 是中国政治史上的第一次变革 下列关于这位君主的表述 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第 7 页 共 13 页 A 联络周围部族 起兵攻伐夏王桀 桀大败 夏王朝灭亡 B 约公元前 1600 年 汤建立商朝 都城建在亳 C 商王汤任用贤 发展农业 手工业 使经济得到发展 人民生活安定 D 商汤因为水患影响而把都城迁往殷 21 2 分 象棋棋盘上两军之间有楚汉界河 它与下列哪一史实相关 A 楚汉之争 B 秦统一 C 赤壁之战 D 大泽乡起义 22 2 分 下列关于东汉时期的史实 错误的一项是 A 东汉初年 出现了 文景之治 的繁荣局面 B 东汉中期 开始出现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现象 C 东汉末年 爆发了声势浩大的黄巾起义 D 东汉末年 出现了华佗和张仲景两位名医 23 2 分 汉朝时期 我国的农业生产有了很大进步 耕作技术也有了很大提高 如图是出现于汉代的一种 新式农具 它的主要用途是 A 灌溉 B 播种 C 收割 第 8 页 共 13 页 D 耕地 24 2 分 史书记载 汉武帝时期 出身低微的卫青后来官至大将军 霍去病被封侯 主父偃被破格重用 这最能说明汉武帝 A 独断专行 B 重用人才 C 勤政爱民 D 同情下层人民 25 2 分 汉武帝时期太学生使用的教材主要是 A 墨子 B 韩非子 C 孙子兵法 D 五经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6565 分分 26 20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天子适 视察 诸侯 日巡狩 巡狩者 巡其所守也 诸侯朝于天子 日述职 述职者 述所职也 无非事 者 一不朝则贬其爵 爵位 再不朝则削其地 领地 三不朝则六师移 出兵攻打 之 孟子 告子 1 上述材料说的是什么制度 2 天子对诸侯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3 这种制度的推行起到什么作用 27 25 分 截止 2016 年底 中央一号文件 已连续 13 年聚焦 三农 问题 回顾历史 中国是农业大国 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 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问题 1 在距今一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早期 我国原始农业兴起 请问它兴起于哪些地区 第 9 页 共 13 页 2 春秋后期 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的农具和耕作方式分别是什么 这一农具和耕作方式的推广推动了 战国时期秦国的哪场变法运动 3 西汉时期 注重农业生产 提倡以农为本 关心农桑 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 并重视 以德化民 的 两位皇帝分别是谁 三国时期 重视农业生产 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 使得北方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的是三国中 的哪个国家 4 魏晋南北朝时期 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在北朝时期出现了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 整的农书 该书的作者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 种植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 不误农时 请写出该书的名 称 5 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 请你为当今农业的发展献计献策 28 20 分 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灿烂辉煌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领先于世界 为了提升同学们的历史学科 素养 老师利用本次期末考试机会 以 古代中国灿烂的科技文化成就 为主题 让同学们自主开展了以下探究 活动 请你积极参与 辉煌的思想 材料一 图说历史 孔子 韩非 灿烂的科技 材料二 水旱从人 不知饥馑 时无荒年 天下谓之天府也 第 10 页 共 13 页 华阳国志 材料三 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都是从中国辗转流传过去的 造纸术的发明 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 一 人教版 中国历史 七年级上册 1 材料一中的 孔子 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战国时期 韩非 等为代表的诸子 百家位中国古代思想界掀起了一次解放风潮 这次解放风潮的形成有何影响 2 材料二是对中国古代哪一水利工程的评价 这项造福千秋的水利工程是战国时期哪个国家哪个人主持修 建的 3 材料三表明了中国古代造纸术的发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请写出东汉时期我国对造纸术的发明作出突出 贡献的历史人物 4 历史的感悟 综合上述探索 为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我们青少年应该做些什么 第 11 页 共 13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