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中考历史试卷(I)卷_第1页
浙江省中考历史试卷(I)卷_第2页
浙江省中考历史试卷(I)卷_第3页
浙江省中考历史试卷(I)卷_第4页
浙江省中考历史试卷(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4 页 浙江省中考历史试卷 浙江省中考历史试卷 I I 卷 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2020 小题 每题小题 每题 2 2 分 共分 共 4040 分分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2 分 在古希腊神话中 众神经常参加人间战争 传说在中国古代 也有一场 风伯御风 雨师行雨 的战役 在这场战役中 炎帝 黄帝部落大败蚩尤部落 该战役发生在 A 涿鹿 B 牧野 C 阪泉 D 长平 2 2 分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公天下 变成 家天下 局面开始于 A 禹 B 启 C 桀 D 周武王 3 2 分 秦始皇建立秦朝后 为了强化中央集权 在地方上 进一步废除了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 建立 由中央直接管辖的 A 禅让制 B 郡县制 C 行省制 D 科举制 4 2 分 孝文帝引见朝臣 诏断北语 一从正者 于是诏 年三十以上 习性已久 容或不可卒革 三 十以下 见在朝廷之人 语音不听仍旧 若有故为 当降爵黜官 材料反映了孝文帝在改革中 A 严禁贪污 B 颁布均田令 第 2 页 共 14 页 C 迁都洛阳 D 实行汉化政策 5 2 分 在 秦王扫六合 一课的讨论环节中 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就 分封制 和 郡县制 进行了激烈 争论 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 分封制是封建社会的象征 B 分封制结束了地方官吏的世袭 C 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D 郡县制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 6 2 分 清朝设立驻藏大臣始于哪一年 A 1636 年 B 1644 年 C 1727 年 D 1757 年 7 2 分 下列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二次革命 袁世凯复辟 袁世凯接受 二十一条 颁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护国战争 A B C 第 3 页 共 14 页 D 8 2 分 2017 年 习近平总书记在瞻仰南湖革命纪念馆时说 嘉兴南湖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 我们 党从这里诞生 从这里出征 这里是我们党的根脉 下列主题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 开天辟地 党的成立 B 国民革命 北伐战争 C 武装起义 八一建军 D 战略转移 万里长征 9 2 分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上 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 以下重要历史事 件按发生时间早晚排序正确的是 古田会议 南昌起义 八七会议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A B C D 10 2 分 中国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是 A 台儿庄战役 B 平型关大捷 C 淞沪会战 D 徐州会战 第 4 页 共 14 页 11 2 分 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线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去不复 返了 对这一论述最有力的证明是 A 抗美援朝的胜利 B 抗日战争的胜利 C 解放战争的胜利 D 土地改革的完成 12 2 分 2003 年我国开始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计划 根据国民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可知 东 北地区是 A 轻工业基地 B 重工业基地 C 军工产品基地 D 日用产品基地 13 2 分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 转折 体现 在 A 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B 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 C 从 阶级斗争为纲 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 挽救了党 挽救了中国革命 14 2 分 1901 年 法国考古队在两河流域的苏撒遗址中发现了一黑色玄武岩圆柱 它的上面刻有维护奴 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律条文 这一重要遗产属于 A 古代埃及 B 古代巴比伦 C 古代印度 第 5 页 共 14 页 D 古代希腊 15 2 分 有一个人出生于古印度 被人世间生老病死的景象打动 潜心探索使人摆脱苦难的道理 几年后 终于 彻悟 创造了佛教 这个人是谁 A 释迦牟尼 B 老子 C 耶稣 D 穆罕默德 16 2 分 被誉为 南美的解放者 委内瑞拉的 祖国之 父 的是 A 伊达尔哥 B 圣马丁 C 华盛顿 D 玻利瓦尔 17 2 分 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成就是瓦特改进蒸汽机 把人类带入 蒸汽时代 由此带来的影响是 生产力获得巨大发展 社会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使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 加重了对不发达地区的掠夺和剥削 A B C D 18 2 分 判断下列连线题不正确的是 第 6 页 共 14 页 A A B B C C D D 19 2 分 下列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国家 先后顺序是 A 德意日 B 德日意 C 日德意 D 意德日 20 2 分 近年来 我国遭遇多起国际贸易摩擦事件 处理这类事件的国际组织是 A 世界卫生组织 B 联合国 C 世界贸易组织 D 欧洲联盟 二 二 列举题列举题 2 2 小题 毎题小题 毎题 4 4 分 共分 共 8 8 分分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8 8 分分 21 4 分 列举 心理描写大师 和 乐坛雄狮 的作品各一部 22 4 分 根据下列提示 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 标志着中国近代历史开端的是 2 1936 年标志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的是 第 7 页 共 14 页 3 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是 4 二战中标志开辞欧洲第二战场的事件是 三 三 解析与探究题解析与探究题 4 4 小题 共小题 共 2727 分分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2727 分分 23 6 分 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往 交流 交融的历史 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 民族大交 融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中历史 图 1 春秋形势图 图 2 战国形势图 材料二 公元前 138 年 公元前 119 年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奉命分别联络大月氏和乌孙以夹击匈奴 其中 第一次历时 13 年 同行者一百余人 仅数人返回长安 第二次出使时 有持节副使和随行人员三百余人 携带牛 羊以万数 副使们分别到达大宛 康居 大月氏 安息等国 虽然联合共击匈奴的目的没有达到 但是张骞两次 出使西域 传播了汉朝的情况 获得了大量西域资料 扩大了中华文明的世界影响力 从而促进丝绸之路畅通 史称 张骞凿空 此后 西北国始通于汉矣 摘编自袁行霈主编 中华文明史 等 材料三 第 8 页 共 14 页 图 3 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趋向示意图 材料四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 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 也有统治者为加 强自身统治采取的主动政策 比如北魏时期的孝文帝改革 各族人民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 也带来了他们的优 秀思想文化 如 尊重妇女的意识 夷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 中国古代史 上册 朱绍侯等主编 1 比较材料一中图 1 和图 2 形势图 指出图中诸侯国数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结合所学 简述这一变化对 于中华民族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 2 根据材料二分析为什么张骞通西域称之为 凿空 张骞 凿空 后 西汉政府设置了什么机构管辖西 域各民族 3 依据材料三地图 指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的两种情形 4 依据材料四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魏实行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5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 请谈谈民族交融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24 7 0 分 习近平主席说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 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 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 奋斗的结果 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 近代以来 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民族独立 人民解放和国家 富强 抛头颅 洒热血 谱写了一篇篇悲壮激越的历史篇章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英雄人物 材料一 英雄图片 第 9 页 共 14 页 英雄群体 材料二 北京学生于 1919 年发出的呐喊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 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 低头 英雄组织 材料三 一个大党诞生于一条小船 出席本次会议的代表 虽有极少数人脱离了革命队伍 但多数人 一直坚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 为中国革命奋斗终生 中国近代以来 没有哪一个政治团体像中国共产党 这样 拥有这么多的为胸中主义和心中理想前赴后继 义无反顾 舍生忘死的有志之士 这批人 他们不为官 不为钱 不怕苦 不怕死 只为主义 只为信仰便可用一生去奋斗 英雄筑梦 材料四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 复兴之路 展览时指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 伟大的梦想 这一时代解读 既饱含着对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深刻洞悉 又彰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宏 伟愿景 为党带领人民开创未来指明了前进方向 梦在前方 路在脚下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就是我 们的复兴之路 追梦之旅 1 请问图 1 和图 2 的人物分别是谁 他们都有哪些英雄事迹 图 3 是谁 如何评价他 2 材料二中中国的土地 不可以断送 针对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这声呐喊出自哪场运动 体现了青年学生 怎样的精神 该运动有何里程碑意义 3 一个大党诞生于一条小船 指什么事件 在这条小船上确定了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 试举一例说明中 国共产党是如何开展这一中心工作的 结合材料三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 胸中主义和心中理想 是什么 4 结合材料四 谈一淡 中国梦 的内涵是什么 中国梦是国家的梦 民族的梦 英雄的梦 也是包括广 大青年在内的每个中国人的梦 为实现中国梦 你认为青少年该怎么做 25 7 0 分 丝绸之路 是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合作共赢之路 丝路精神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第 10 页 共 14 页 各美其美 材料一 当代史学研究者在评价我国古代的 丝绸之路 时称 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 它 古代丝绸 之路 把黄河文明 恒河文明 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诸多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起源地 串联在了一起 被喻为世 界历史展开的主轴 互联互通 材料二 唐朝允许不同民族 不同国家的人参加科举考试和做官 长安城商贾云集 学子荟萃 到处可见歌 舞 盛宴 气势非凡宏大 长安城内到处可见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使节和长年聚居的外国客商 摘编自 中国历史 七年级下册 丝路杂音 材料三 19 世纪中叶 首先是中国 然后是日本 被迫敞开国门 接受西方的商人 传教士 领事和炮 舰 这两个远东国家都受到了根本的影响 不过是以完全不同的方式 日本采纳和利用西方强国的手段 并将它 们用于自卫及后来的势力扩张 美 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 美美与共 材料四 可以说中国 一带一路 即 丝绸之路经济带 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的构想堪称人类历史 上第二次地理大发现 第一次地理大发现是指新航路的开辟 它的最大历史意义在于它又将地球翻转了过来 令 我们看到了已经沉睡了 500 年的欧亚大陆 更重要的是 中国又回到了最显眼的地方 中国日报网 1 请将下列文化成就与所属地区文明对应连线 并回答这一 主轴 展开于中国哪一朝代 造纸术的发明 A 恒河文明 佛教的创立 B 黄河文明 帕特农神庙 C 两河文明 汉谟拉比法典 D 希腊文明 朝代 第 11 页 共 14 页 2 据材料二文字与图片内容 概括盛唐文化的显著特征 历代以来 中华民族秉承 以和为贵 友好往来 的优良传统 积极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展友好交往 试举两例说明 3 19 世纪中叶以前 中日两国都实行了怎样的对外政策 中国是如何 被迫敞开国门 而沦为半殖民地的 日本又是怎样摆脱这种民族危机 进而走上对外侵略扩张道路的 4 你是如何理解 中国 一带一路 的构想堪称人类历史上第二次地理大发现 这句话的 中国又回到 了最显眼的地方 表明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角色有何变化 26 7 0 分 我国奉行独立的不结盟的全方位的和平外交政策 维护世界和平 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大 的积极作用 请回答以下问题 1 新中国成立初期 为打破西方国家的遏制 我国政府开展了积极的外交活动 1953 年 12 月 周恩来在 接见中印双边谈判的印度代表时 提出了什么原则 有何积极意义 2 20 世纪 70 年代初期 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 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请列举 70 年代中国取得的外 交成就 至少两项 3 进入 21 世纪以来 我国高举和平 发展 合作 共赢的旗帜 继续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全面推进 与大国 周边国家 发展中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友好合作 2013 年习近平提出了什么战略倡议 开辟了国际合作新 途径 展现了中国的大国风范 4 你认为新中国后取得巨大外交成就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第 12 页 共 14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2020 小题 每题小题 每题 2 2 分 共分 共 4040 分分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1 16 1 第 13 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