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II )卷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II )卷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II )卷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II )卷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II )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3 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 IIII 卷 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20 20 分分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2020 分分 1 1 分 袁隆平在出席三亚国际海水稻论坛时 提出以海水稻一颗种子 带动中国农业全产业链走出国门 服务于一带一路国家 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是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河姆渡居民 D 半坡居民 2 1 分 龙的传人 中有一句歌词 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 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 中华民族所尊奉的 人文始祖是 A 龙 B 女娲 C 炎帝 黄帝 D 尧 舜 禹 3 1 分 下列哪些出土于二里头遗址的文物反映了夏朝时期的文明进程 用于祭祀的精美玉器和敲击乐器 成套的青铜酒器 绿松石镶嵌的精美铜牌饰 白陶鬶 A B C D 4 1 分 左传 记载 封建亲戚 以藩屏周 说明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 第 2 页 共 13 页 A 分割诸侯的兵力 B 巩固周王室统治 C 保证国家兵源 D 保证国家财政收入 5 1 分 下图是汉字 日 月 在甲骨文中的不同写法对照表 请问这两个字都采用了哪种造字的方法 A 象形 B 指事 C 会意 D 形声 6 1 分 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有 城濮之战 桂陵之战 马陵之战 长平之战 A B C D 7 1 分 被称为 天府之国 的是哪个城市 A 贵州 B 云南 C 成都 第 3 页 共 13 页 D 重庆 8 1 分 公元前 221 年 蒙恬被封为将军 后因破齐有功被拜为内史 秦朝京城的最高行政长官 这主要 得益于商鞅变法规定 A 奖励耕作 B 推行县制 C 承认土地私有 允许自由买卖 D 奖励军功 9 1 分 学完 百家争鸣 后 某班几名同学将本班各科老师 对号入座 你认为其中不恰当的是 A 历史老师关爱学生 教育我们要和谐相处 有儒家的风范 B 英语老师着装时髦 特别讲究师道尊严 这是墨子的做法 C 语文老师给我们充分的自主权 极少干预 深得老子真传 D 数学老师是法家弟子 学期初他就制定了班规 并严格执行 10 1 分 春秋战国时期形成 百家争鸣 学术繁荣局面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A 每个人本来就有自己的思想 B 每个人生活的国家不一样 C 每个人所受的教育不同 D 社会制度的变革 11 1 分 公元前 2000 年比公元前 1500 年 A 晚 500 年 B 早 5000 年 C 早 500 年 D 晚 5000 年 第 4 页 共 13 页 12 1 分 为防止官员腐败和滥用权力 秦汉时期中央政府设置的监督机构有 太尉 御史大夫 刺史 司隶校尉 A B C D 13 1 分 秦朝灭亡后 项羽 刘邦为争夺帝位而展开争战 这场历时四年的战争史称 A 阪泉之战 B 牧野之战 C 楚汉之争 D 巨鹿之战 14 1 分 下列中国古代历史发展时期 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隋唐时期 秦汉时期 夏商西周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 明清时期 辽宋夏金元时期 A B C D 15 1 分 提出 罢黜百家 独尊懦术 的是 第 5 页 共 13 页 A 李斯 B 孟子 C 董仲舒 D 商鞅 16 1 分 东汉开国 是山东社科院特邀研究员魏新的力作 它里面提到的开国之君是 A 刘邦 B 刘启 C 刘彻 D 刘秀 17 1 分 2015 年被视为 一带一路 丝绸之路经济带 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的简称 战略决策 落地实施的关键年 以下关于古代丝绸之路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A 对开通陆路丝绸之路功劳最大的是张骞 B 西域的葡萄 石榴等作物经此通道传入中原 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C 其路线是从西汉的首都洛阳出发 直达西亚 非洲 D 这条通道开通后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18 1 分 佛教传入我国后 尽管影响很大 但始终未能占据统治地位 主要是因为 A 受到统治者竭力压制 B 道教等中国本土宗教反对 C 无神论思想家的批判 D 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稳固 19 1 分 宋齐继 梁陈承 为南朝 都金陵 北元魏 分东西 宇文周 与高齐 下列与 三字经 中 的这段话所概括的历史不相符的是 A 东晋结束后 南方经历了宋 齐 梁 陈四个王朝 统称 南朝 第 6 页 共 13 页 B 北魏曾经统一黄河流域 后分裂为东魏和西魏 C 这一时期正式形成了经济重心南移的局面 D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是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 20 1 分 自秦朝历汉唐至明清两千多年间 中国古代国家的主要特征是 皇帝 家天下 制度 中央集权制度 多民族 与 大一统 分裂 A B C D 二 二 非选择题非选择题 30 30 分分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3030 分分 21 9 0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变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 探究中外政治 经济 思想 科技发展的进程 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人类社 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材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君 坏井田 开阡陌 急耕战之赏 倾邻国而雄诸侯 至于始皇 遂并天下 汉书 食货志上 第 7 页 共 13 页 材料三 材料四 图四 孟子 图五 达 芬奇 材料五 图六 图七 1 根据材料一中图一指出这是我国在哪一时期创立的什么制度 2 根据材料一中图二说说该国革命后建立了什么政治体制 3 根据材料二 归纳 商君 改革的两项措施 4 根据材料三美国失业率急剧攀升的原因是什么 面对这一问题 美国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二与材 料三中的两次改革历史作用有何相同之处 5 材料四中图四人物与哪次历史事件有关 他代表的学说在哪位皇帝在位时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第 8 页 共 13 页 6 材料四中图五人物涉及的历史事件的性质是什么 其核心思想是什么 7 材料五中图六所示发明在什么时候开始用于我国航海事业 对图七中机器的改良起重要作用的人物是谁 22 7 0 分 阅读材料 完成问题 司马迁 前 145 年 前 90 年 字子长 元封三年 前 108 年 任太史令 继承父业 著述历史 因替李陵 辩解而受宫刑 后任中书令 继续完成所著史籍 被后世尊为太史公 他以其 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 成一 家之言 的史识 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记 该书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 上下三千年的历史 是 二十五史 之首 被鲁迅誉为 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司马光 1019 年 1086 年 字君实 王安石变法以后 他离开朝廷 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 通史 资治通鉴 全书通贯古今 上起战国初期 下迄五代末年 作者把这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实 依时代顺 序记写 对重大的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 及各方面的关联交代得清清楚楚 清代史学家王鸣盛说 此天地间必 不可无之书 亦学者不可不读之书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 概括指出 史记 和 资治通鉴 相同之处 并写出纪传体和编年体史书撰写的特点 23 7 0 分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 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 个国家繁荣富强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证 阅读 下列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约距今 5000 3000 年间 黄河中下游出现了一个文明程度较高的华夏族 民族融合不断在进 行 经秦汉四百年的发展 华夏族成为统一的民族 中国也逐渐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戴逸 中国民族边疆史研究 材料二 汉朝时期的边疆分布着众多的民族 由于对这些地区的统一方式不同 汉朝对它们采取了不同的管 理方式 汉王朝继承了秦在边疆地区设置郡县的这一制度 在北疆 西南地区以及南部等边疆地区设立了众多的 郡县 在一些不设置郡县管理的边疆地区 汉王朝则设立了一些边疆专门性机构 诸如 这些机构既理民政 管理边疆民族的有关事务 也理军政 负责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 摘编自马大正 中国古代的边疆与边疆治理 材料三 第 9 页 共 13 页 图 北魏着汉服的文官俑 表格 鲜卑姓改为汉姓 材料四 元朝的大统一结束了五代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 基本上奠定了中华民族的版图 也为中 国此后六百多年的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石 材料五 在清朝辽阔的疆土上 生活着汉 满 蒙 回 藏等诸多民族 清朝在边疆地区 分设机构 进 行有效的管辖 清朝的统一 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 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 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 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材料六 我国古代民族之间虽然有过战争 但友好相处 和平交往是主流 各民族都为祖国的开发和发展作 出过巨大贡献 她们共同缔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历史证明 统一必然促使国泰民安 分裂必将导致国运衰 落 维护国家统一 打击分裂势力 是任何一个国家统治者的重大治国策略 1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是哪一朝代 2 请写出西汉政府总管西域事务的机构名称 该机构的设置标志着我国哪一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 3 材料三的图和表格反映的是哪一场改革 4 元朝 为中国此后六百多年的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石 实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什么 5 清朝为了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建立了达赖 班禅册封制度 哪位皇帝赐予五世班禅 班禅额尔德尼 的 封号 6 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 请你谈谈对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的认识 24 7 0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国鼎立形势图 第 10 页 共 13 页 材料二 自董卓以来 豪杰并起 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曹操比于袁绍 则名微而众寡 然操遂能克绍 以 弱为强者 非惟天时 抑亦人谋也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 挟天子以令诸侯 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 已 历三世 国险而民附 贤能为之用 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三国志 诸葛亮传 1 请根据材料一填写三国的名称 A B C 2 材料二中提到 操遂能克绍 这是指哪次战役 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说曹操 以弱为强 打败袁 绍的原因是什么 3 面对曹操 拥百万之众 之势 诸葛亮在材料二中提出了什么策略 这个策略在此后有何成功的实践 产生了什么影响 第 11 页 共 13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20 20 分分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202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