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5 页 粤沪版备考粤沪版备考 20202020 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 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 0707 百家思想与百家思想与 百家争鸣百家争鸣 A A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2 分 我无为而民自化 我好静而民自正 我无事而民自富 我无欲而民自朴 大小多少 报怨以德 图难于其易 为大于其细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以上观点反映了诸子百家中哪一学派的思想 主张 A 墨家 B 道家 C 法家 D 儒家 2 2 分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中 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的是 A 老子 B 孔子 C 墨子 D 韩非 3 2 分 下列选项属于孔子思想的是 A 无为而治 B 为政以德 C 依法治国 D 兼爱非攻 4 2 分 下列有关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表述 错误的是 A 墨子 兼爱 非攻 B 韩非 春秋无义战 第 2 页 共 15 页 C 庄子 无为而治 D 孙武 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 5 2 分 下列哪一家的学说对战国时期封建统治者最有用 A 法家 B 道家 C 儒家 D 墨家 6 2 分 在编演 诸子百家论治国 的历史剧时 扮演韩非子的同学 所说台词反映的主题是 A 中央集权 B 为政以德 C 崇尚和平 D 顺其自然 7 2 分 小明同学在课本剧 百家争鸣 中扮演法家代表人物韩非 下列属于他的台词的是 A 为政以德 有教无类 B 知彼知己 百战不殆 C 顺其自然 以柔克刚 D 严刑酷法 中央集权 8 2 分 今年 4 月 27 日河北保定市学者贾延清 李金泉历时 10 余年编纂的 唐明皇御注道德经 由中央 编译出版社出版发行 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献价值 道德经 所反映的核心思想是 A 仁 B 事物有对立面 对立的双方能相互转化 C 兼爱 非攻 第 3 页 共 15 页 D 法治 9 2 分 战国时期 一位农夫宁愿背水也不愿用辘轳汲水 认为一切试图征服自然的行为和所谓的革新都 属于 机巧 而 机巧 会使人心堕落 对此 持赞赏态度的可能是 A 儒家 B 道家 C 墨家 D 法家 10 2 分 儒 道 法三家分别提出 仁政 无为而治 法治 的政治观点 这些观点 A 都不正确 B 只有 仁政 观点是正确的 C 只有 法治 观点是正确的 D 都有合理的因素 11 2 分 在治理国家问题上 儒家主张教化百姓 以 礼 治国 法家强调用 刑罚 加强统治 道家反 对 礼 治 也反对 法 治 他们提出 无为而治 这些内容反映的现象是 A 诸侯争霸 B 变法运动 C 百家争鸣 D 民族交融 12 2 分 塞翁失马 的故事出自 淮南子 人间训 中 后人由此得出 塞翁失马 安知非福 塞翁得 马 焉知非祸 的结论 它所表达的观点最接近于 A 孔子 B 老子 C 庄子 第 4 页 共 15 页 D 孟子 13 2 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 诚信 友善 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部 它源于中国古代的仁 义 信等思想 这种思想属于 A 儒家思想 B 墨家思想 C 道家思想 D 法家思想 14 2 分 公元前 6 世纪到公元前 2 世纪是人类文明的 轴心时代 人类首次觉醒 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 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 对于中国而言 最能体现这一特征的现象是 A 百家争鸣 B 焚书坑儒 C 独尊儒术 D 崇儒尚佛 15 2 分 当前我国正在建设和谐 稳定的社会 这也是全国人民的愿望 墨子思想中体现这一主张的是 A 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 B 兼爱 非攻 C 斧斤以时入山林 材木不可胜用也 D 仁者爱人 为政以德 16 2 分 下列对春秋战国时期 百家争鸣 学术繁荣局面的表述 不正确的是 A 社会急剧变化 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B 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 发表意见 C 各学派相互辩论 第 5 页 共 15 页 D 各学派的思想后来都发展成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 17 2 分 有人说 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战乱频繁 兵荒马乱的时代 又是一个最为自由 最为开放的时 代 它诞生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和学术派别 最能反映这一状况的史实是 A 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B 佛教传入中国 C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 百家争鸣 D 西学传入中国 18 2 分 战国时期 百家争鸣有力地促进了当时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 下列 诸子百家 及其思想对应 正确的是 A 孟子 民贵君轻 B 韩非子 兼爱 非攻 C 墨子 无为而治 D 庄子 以 法 治国 19 2 分 春秋战国是华夏民族思想璀璨的时期 这一时期涌现出很多思想家 如图属于同一学派的思想家 是 A B C D 20 2 分 战国时期 认为 天行有常 不为尧存 不为桀亡 主张 制天命而用之 的思想家是 第 6 页 共 15 页 A 墨子 B 荀子 C 孟子 D 韩非子 21 2 分 中国古代的许多成语出自百家争鸣时期的诸子百家 下列成语中与庄子有关的是 A 守株待兔 B 舍生取义 C 道法自然 D 墨守成现 22 2 分 春秋战国是我国社会大变革时期 围绕如何治理国家 四位学者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其中代表儒 家学派的是 A 用仁政治理天下 B 进行改革 依法治国 C 顺其自然 无为而治 D 虔诚信佛 行善积德 23 2 分 下图郑板桥的这首诗反映了 A 道家思想 B 儒家思想 C 法家思想 第 7 页 共 15 页 D 墨家思想 24 2 分 塞翁失马 焉知非福 的成语故事体现了 的思想 A 儒家 B 道家 C 法家 D 墨家 25 2 分 今上急耕田垦草 以厚民产也 而以上为酷 修刑重罚 以为禁邪也 而以上为严 征赋钱粟 以实仓库 且以救饥馑 备军旅也 而以上为贪 境内必知介而无私解 并为疾斗 所以禽虏也 而以上为暴 此四者所以治安也 而民不知悦也 以上为战国时期某位思想家的思想著作中内容 以下哪一位皇帝最有可能采 纳他的思想 A 秦始皇 B 汉高祖 C 汉武帝 D 宋太祖 26 2 分 学校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对战国时期的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他们拟定了以下研究主题 其中 最合适的是 A 新旧交替 社会剧烈变革的时代 B 反抗暴秦 宁有种乎的悲壮呐喊 C 道教产生 奠定传统文化的根基 D 逐鹿天下 争夺帝位的楚汉之争 27 2 分 无为 是一种心境 一种修养 是辩证的 若要深入的研究这种思想 你要查阅 A 诗经 B 论语 第 8 页 共 15 页 C 道德经 D 韩非子 28 2 分 下列各选项对应错误的是 A 战国 墨子 春秋无义战 仁政 治国 B 西汉 司马迁 史记 C 东晋 王羲之 兰亭序 D 南朝 祖冲之 数学家 天文学家 29 2 分 下列哪一项是 百家争鸣 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 A 私学的兴盛 B 诸侯国的兼并战争 C 社会的急剧变革 D 士人的解放 30 2 分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 诸子百家的观点实质上代表 A 统治阶级的利益 B 不同阶级阶层的利益 C 知识分子的不同认识 D 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二 二 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113113 分分 31 20 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孔子学院是中国派驻外国推广中国文化的教育机构 目前全球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建立了 400 多所孔子学院 新浪网 第 9 页 共 15 页 材料二 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 进步的变革 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 在思 维能力 热情和性格方面 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恩格斯 材料三 十八世纪的法国 人民还处于黑暗之中 一些人著书立说 激烈地批判专制主义和宗教愚昧 宣传 自由 平等和民主 这是一场反封建 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 它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 新浪网 请回答 1 作为伟大的思想家 孔子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如果要了解孔子的言行 你认为应该查阅哪部经典著 作 他突出体现 将人看作是平等的 的教育主张是什么 2 材料二中这场 最伟大的 进步的变革 是指什么运动 这场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3 材料三 思想文化解放运动 是什么运动 请举一个受其影响的资产阶级革命 4 结合所学知识 谈谈你对思想文化运动的认识 32 20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以来 社会急剧变化 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 发表意见 并互相辩论 形成了 百家争鸣 的学术繁荣的局面 材料二 泉城广场齐鲁文化长廊中有 12 尊山东历史名人雕像 其中有四人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 他们是孔丘 孙武 墨翟 孟轲 1 材料一中 社会急剧变化 主要指什么 2 请从材料二中找出战国时期的儒家学派思想家 并说出其主张有哪些 3 墨翟 墨子 是哪一学派的著名思想家 33 1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温故而知新 当仁不让于师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材料二 某中学初一 8 班新学期刚刚升学 班上屡次出现乱扔纸屑 破坏公物的现象 为此班委会召开紧 急会议 但大家意见不统一而争论了起来 第 10 页 共 15 页 劳动委员 一定要严厉惩罚 罚值日 实在不行一次罚 5 元 班长 还是说服教育吧 一次不行就两次 相信他们会改的 生活委员 随他们去吧 扔几张废纸而已 无所谓的事 根本不用管 材料三 现代史学家郭沫若说 春秋以来 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 事实上因书籍被烧而遭受了 一次致命的打击 请回答 1 材料一是那一历史人物的言论 他创立了什么学派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2 他的教育思想主要有哪些 3 材料二中劳动委员 班长和生活委员的话分别蕴含了战国时期哪三家思想学派的观点 请分别指出 4 材料三中 蓬蓬勃勃的那种精神 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思想上的什么局面 34 28 分 阅读材料 孔子说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学而时习之 不亦乐乎 温故 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请回答 1 孔子的这些言论告诉我们哪些学习道理 2 有人认为 在推行课程改革和教育改革的今天 应该多学习现代化的教学理念 彻底抛弃孔子的教育思 想民 你认为对吗 为什么 35 30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观察下列漫画 回答问题 材料二 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 故汤武不循古而王 夏殷不易礼而亡 反古者不可非 而循礼者不足多 第 11 页 共 15 页 商鞅 材料三 商鞅把小的乡邑合并为县 全国共设 31 县 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治理 挖掉土地上原有的标志 疆 界 向土地所有者征收赋税 保障国家的财政收入 变法五年后 秦国富强起来 材料四 新法 行之十年 秦民大悦 道不拾遗 山无盗贼 家给人足 民勇于公战 怯于私斗 乡邑大 治 居五年 秦人富强 史记 请回答 1 材料一的图片分别反映了战国时期哪家的思想学说 按顺序 2 材料二体现了商鞅的什么精神 商鞅是哪一派思想的代表 3 材料三反映的是商鞅变法的哪两项措施 4 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 说说商鞅变法有何影响 5 通过学习这段历史 你有何启发 第 12 页 共 15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1 16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