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3 页 新版备考新版备考 20202020 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 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 1919 科举制的创立科举制的创立 B B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2 分 科举制创立于 A 汉朝 B 西晋 C 隋朝 D 唐朝 2 2 分 朝为田舍郎 暮登天子堂 是古代中国许多知识分子的追求 隋唐以后他们实现这一理想的主要 途径是 A 参加科举考试 B 等待朝廷察举 C 投笔从戎戍边 D 投作官吏幕僚 3 2 分 有人曾经中肯地评价科举制 自隋罢外选 招天下之人 聚于京师 春还秋往 乌聚云合 科 举制度在隋唐时期的影响是 权贵子弟无论优劣 都可以做官 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改善了用人 制度 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 A B C D 4 2 分 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参政始于 第 2 页 共 13 页 A 东晋 B 西晋 C 南北朝 D 隋朝 5 2 分 唐朝中央设国子监主管学校工作 统管京师六学 律 书 算学为明法 明字 明算输送考生 国子学 太学 四门学为进士 明经两科输送考生 下列对该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 学校教育服务于科举制 B 学校教育内容为儒家经典 C 科举制促进了文学的发展 D 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 6 2 分 朝为田舍郎 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 男儿当自强 少小须勤学 文章可立身 满朝朱紫贵 尽是读书人 这首诗歌赞颂的是我国古代的 A 世袭制 B 分封制 C 科举制 D 郡县制 7 2 分 有人说 这种考试制度 科举制 对社会上所有阶层的人都是公开和平等的 该制度诞生于 A 秦朝 B 汉朝 C 隋朝 D 唐朝 8 2 分 南宋时期 潮州人王大宝参加廷试 殿试 中榜眼 进士第二名 后来成为岭南名宦 殿试制 第 3 页 共 13 页 度的创立者是 A 隋炀帝 B 唐太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 9 2 分 就加强中央集权而言 科举制度的主要作用体现在 A 扩大了官吏的来源 B 扩大了统治阶级的社会基础 C 把选拔各级官吏的权力集中到了中央 D 打破了由世袭贵族垄断仕途的局面 10 2 分 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科举制正式形成于 A 隋文帝时 B 隋炀帝时 C 唐太宗时 D 唐玄宗时 11 2 分 我国历史上实行的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 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开 公平的原则 科举制度创立 于 A 西汉 B 隋朝 C 唐朝 D 明朝 12 2 分 合理的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力量 下列制度促进了社会公平的是 第 4 页 共 13 页 A 世袭制 B 分封制 C 科举制 D 行省制 13 2 分 隋唐以来的历朝历代都沿用隋朝创立的科举制 其根本原因是 A 有利于选拔人才 B 有利于巩固专制统治 C 都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D 都在完善科举制 14 2 分 列有关我国古代科举制的表述 错误的是 A 隋朝时期 科举制创立 B 唐朝时期 科举制进一步完善 C 科举考试的命题范围只有四书五经 D 参加科举的考生有希望成为政府官员 15 2 分 我国用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的科举制度正式诞生于 A 秦朝 B 汉朝 C 隋朝 D 宋朝 16 2 分 它 科举制 是唯一没有被动摇过基础的制度 是在权威一再崩溃和颠覆中唯一能维持全面而广 泛的影响的制度 中国竞争性文士考试制度是该国特有的制度 并持续了一千多年 材料表明科举制 A 有利于选拔社会人才 第 5 页 共 13 页 B 能够缓和尖锐的民族矛盾 C 具有稳定性和延续性 D 有效地防止了政权被颠覆 17 2 分 下列情形可能在唐朝发生的是 A 兵部接到金国入侵的消息 B 商人用交子到扬州购买丝绸 C 儒生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 D 私塾先生教授 资治通鉴 18 2 分 一位唐朝官员说 国家取士 远法前代 进士之科 得人为盛 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正式创 立于 A 隋文帝 B 隋炀帝 C 唐太宗 D 唐玄宗 19 2 分 徐州市的户部山有条状元街 状元 一词和哪种制度有关 A 分封制 B 科举制 C 三省六部制 D 九品中正制 20 2 分 元代高明在 琵琶记 中说 十年寒窗无人问 一举成名天下知 诗歌反映的社会现象最早 出现的时期是 A 秦汉时期 B 隋唐时期 第 6 页 共 13 页 C 宋元时期 D 明清时期 21 2 分 古人诗赞 人生四喜 曰 久旱逢甘霖 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 金榜题名时 与 金榜 题名 相关的制度正式诞生于以下哪个朝代 A 隋朝 B 唐朝 C 宋朝 D 清朝 22 2 分 创立于隋朝 为以后各朝代相继沿用的制度是 A 三省六部制 B 科举制 C 内阁制 D 丞相制 23 2 分 朝为田舍郎 暮登天子堂 反映了我国古代比较完备的选拔官员的制度 科举制度 下面关于 科举制度的说法 错误的是 A 隋文帝时初步建立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B 唐太宗时增加科举考试科目 设立进士科 C 隋炀帝时科举制度正式确立 推动教育发展 D 武则天时大力发展科举制 创立殿试制度 24 2 分 唐朝读书人要实现 朝为田舍郎 暮登天子堂 的理想 最佳途径应该是 A 辛勤耕作 B 作战立功 C 经商致富 第 7 页 共 13 页 D 参加科举考试 25 2 分 十年寒窗无人问 一举成名天下知 这一现象 与下列哪一制度的推行直接相关 A 禅让制 B 郡县制 C 分封制 D 科举制 26 2 分 元代高明在 琵琶记 中说 十年寒窗无人问 一举成名天下知 这句话反映的社会现象与 下列哪一制度有关 A 分封制 B 科举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27 2 分 根据下边示意图 唐宋时期平民子弟在政府官员群体中所占比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导致这一变 化的原因 与哪一制度的实行密切相关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郡县制 D 科举制 28 2 分 朝为田舍郎 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 男儿当自强 源于中国古代的什么制度 第 8 页 共 13 页 A 分封制 B 科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郡县制 29 2 分 有关科举制度的表述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该制度的创立与完善 是中国人对中国乃至世界的一个重大贡献 B 科举取士不重门第 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 C 隋唐科举中常设的主要科目是明经和进士 D 武则天看到新科进士鱼贯而出 高兴的说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30 2 分 太宗皇帝真长策 赚得英雄尽白头 该诗句是说唐太宗 A 善于用人 B 虚心纳谏 C 科举取士 D 勤政爱民 二 二 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3030 分分 31 15 分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如图 1 所示 第 9 页 共 13 页 材料二 朝为田舍郎 暮登天子堂 天子重英豪 文章教尔曹 材料三图 2 图 3 1 根据材料一指出隋朝大运河的南北两端分别是哪里 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运河的开通有何意义 2 材料二的诗句与我国古代哪一制度有关 这一制度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3 图 2 和图 3 两位高僧是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 请任选一人简要谈谈他们的事迹 32 15 分 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唐朝科举考试科目已分常科和制举两类 常科的科目有秀才 明经 进士 明法 明字等 50 多种 其中明经 和进士两科最为重要 科举制推动了我国文学艺术的发展 它促使一些读书人平时注意加强对古诗 律诗 词赋 散文 小说的写作训练 认真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 唐玄宗时 诗赋定为科举的必试项目 唐诗名家辈出 流传 至今的作品有近五万首 是人类文化史上的奇观 科举考试还专设 书学 一科 以书取士 使朝野上下莫不笃 重书法 趋之若鹜 贞观 开元之治 经济繁荣 国威远扬 充满青春活力的时代 更把书法艺术推向了前所未 有的高峰 唐代书法成就以楷书最为突出 对后世影响极大 唐代书法家更是不计其数 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人物 有欧阳询 颜真卿 柳公权 张旭和怀素等 第 10 页 共 13 页 摘编自 中华文明史讲义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 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 A 违背了以上材料所的意思 请在答题卡对 应题号后涂 B 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 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 C 1 唐朝时期 科举制度逐渐完善 设置的科目众多 2 唐朝时期文学领域只有诗歌得到了发展 3 杜甫的诗歌反映了社会现实 被称为 诗史 4 在唐代 楷书成就最为突出 书法名家人才辈出 5 唐朝的文化发展与该时期政治经济因素关系密切 第 11 页 共 13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办公室职员安全培训试题及答案解析
- 四院岗前培训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天然气锅炉安全培训试题及答案解析
- 重庆市某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适应性训练英语试卷(解析版)
- 安全生产抢答题库及答案解析
- 房建安全月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解析
- 材料作文“生活、交往”(2023年天津市中考满分作文7篇附审题指导)
- 化工操作安全试题题库及答案解析
- 从业资格考试题目设分及答案解析
- 危货从业人员考试资料及答案解析
- 《研究生入学教育》课件
- 汽车行业中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 打起手鼓唱起歌混声合唱简谱
- 空调安装免责协议
- QGW 201175-2019-金风陆上风力发电机组 塔架通用防腐技术规范
- 老友记第一季字幕
- 输电线路风偏计算基本方法
- 骨科概论课件
- 第5章光电成像系统
- GB/T 9117-2010带颈承插焊钢制管法兰
- GB/T 5455-2014纺织品燃烧性能垂直方向损毁长度、阴燃和续燃时间的测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