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D卷_第1页
安徽省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D卷_第2页
安徽省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D卷_第3页
安徽省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D卷_第4页
安徽省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1 页 安徽省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安徽省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D D 卷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2 分 哥伦布前后进行了四次前往美洲的航行 但都没有找到黄金 珠宝 或者香料 丝绸 结果令资 助他的西班牙国王深感失望 对此理解最为正确的是 A 当时的美洲没有黄金 珠宝 B 哥伦布历经千辛万苦才航行到美洲 C 哥伦布具有勇于探索的精神 D 掠夺财富是哥伦布航行的直接驱动力 2 2 分 近代以来一些大国先后崛起 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与特色标题 先声夺人称大国 手伸五 大洲 亚洲诸国的梦魇 后发制人称霸世界 所指国家相对应的一组是 A 法国 俄国 英国 德国 B 西班牙 葡萄牙 英国 美国 德国 C 英国 俄国 美国 德国 D 西班牙 葡萄牙 英国 日本 美国 3 2 分 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在自主学习和探究 蒸汽时代 的到来 一课之后 有四位同学分别写出了 历史小论文 其中的观点 不正确的是 A 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 l8 世纪 60 年代 B 以蒸汽机的广泛运用为主要标志 C 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D 19 世纪上半叶 英国大机器生产完全取代工场手工业 4 2 分 某学者评价说 它无疑是从西伯利亚起到加利福尼亚的所有国家的千百万工人共同的纲领 是全 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国际性的著作 此著作是 A 社会契约论 第 2 页 共 11 页 B 人民宪章 C 共产党宣言 D 物种起源 5 2 分 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是 A 第一届大陆会议的召开 B 来克星顿的枪声 C 萨拉托加大捷 D 第二届大陆会议的召开 6 2 分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尖锐 B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性加剧 C 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 D 萨拉热窝事件发生 7 2 分 19 世纪中期 政府提倡 盖洋楼 吃西餐 穿西服 改变传统发型的是下列哪国政府 A 沙皇俄国 B 日本明治政府 C 大清政府 D 中华民国政府 8 2 分 新全球史 中写道 很多人认为 这种制度 农奴制 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 碍 为了保持沙皇俄国的大国地位 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 使沙皇俄国社会在 19 世纪最后十年 发生了转型 材料不能反映的是 A 农奴制阻碍了俄国发展 B 沙皇专制统治结束 第 3 页 共 11 页 C 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D 改革目的是保持俄国大国地位 9 2 分 下图所示是两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 他们的核心动力是 史蒂芬孙制造的火车机车 伦敦第一辆电车通车仪式 蒸汽力 煤炭 石油 电力 A B C D 10 2 分 九年级某同学在研究 17 世纪 40 年代 19 世纪 60 年代资产阶级统治确立 这一主题的过程中 总结了以下知识点 其中错误的是 A 建立统治的唯一途径是革命 B 日 俄的改革具有不彻底性 C 最早爆发革命的是英国 D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到阻碍是斗争的根本原因 11 2 分 马克思 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 共产党宣言 发表的时间是 A 1689 年 B 1789 年 C 1848 年 D 1861 年 第 4 页 共 11 页 12 2 分 19 世纪 80 年代促成飞机和汽车研制成功的重要发明是 A 蒸汽机的发明 B 发电机的发明 C 内燃机的发明 D 石油提炼法的发明 13 2 分 以 19 世纪 60 年代以来的世界各国的资产阶级改革 为题撰写小论文 不适合选取的材料是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农奴制改革 D 明治维新 14 2 分 发生在一战中 因为战役及其惨烈 它的战场被称为 绞肉机 屠宰场 该战役是 A 滑铁卢战役 B 凡尔登战役 C 斯大林格勒战役 D 攻克柏林战役 15 2 分 牛顿缔造了工业革命的钥匙 瓦特拿着这把钥匙打开了工业革命的大门 牛顿与瓦特的贡献分别 是 A 发现了万有引力 创制内燃机 B 提出运动三大定律 发明蒸汽机 C 提出进化论 提出相对论 D 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改良蒸汽机 16 2 分 1921 年 苏俄政府公布 租借条例 决定把一批中小工厂和商店租借给本国的公民 合作社和 第 5 页 共 11 页 其他联合组织 与此有关的是 A 新经济政策 B 斯大林模式 C 赫鲁晓夫改革 D 戈尔巴乔夫改革 17 2 分 1928 1937 年 苏联实施了两个五年计划 兴建了 6000 多个大企业 其主要目的是 A 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 B 建立 斯大林模式 C 摆脱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D 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18 2 分 下图所示 资本主义世界工业发展速度在 1870 年后发生显著变化 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 新航路的开辟 B 资本主义制度开始确立 C 开始使用大机器生产 D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19 2 分 勾结 敌对 联合 冷战 对峙 牵制 适合用来概括近现代的 A 美日关系 B 美俄 苏 关系 C 英美关系 第 6 页 共 11 页 D 英法关系 20 2 分 1919 年召开的巴黎和会和 1921 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的相同之处的表述错误的是 A 都是由少数帝国主义列强操纵的会议 B 都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冲突 C 都损害了中国的利益 D 都建立起帝国主义在欧洲 西亚和非洲的新秩序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4343 分分 21 15 分 世界近现代史上 国际关系不断变化 调整 影响着世界格局的发展 演变 阅读材料 结合所学 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战胜的协约国集体通过两次国际会议及其签订的一系列条约 暂时确立了帝国主 义统治世界的 新秩序 材料二 材料三 当今世界 除美国之外 欧盟 日本 俄罗斯 中国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 它们在国际事务中 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1 材料一中的 新秩序 指的是什么 你如何认识这一 新秩序 2 在历史研究课上 某同学搜集到以上图片 请你判断他研究的主题应该是什么 请任选其中一幅图片 对所 反映的历史事实作简要说明 3 材料三反映了世界格局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 这种趋势 对世界历史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第 7 页 共 11 页 22 5 分 最近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 再次引起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的强烈抗议 结合所学知 识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853 年 美国强行打开日本的大门后 西方列强纷纷侵入日本 日本经济遭到摧残 国家主权不断 丧失 社会更加动荡不安 材料二 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 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 变 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 军事和经济强国 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中央集权 摘自杰里 齐格勒 新全球史 第三版 下 材料三 20 世纪 30 年代是萧务 危机和战争的 10 年 德国和日本的新领导人决意修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 领土和约 并有办法 有决心这样做 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 材料四 第二次世界大战 使日本 300 万人丧生 所有大城市都因空袭而遭到严重破坏 全国 1 4 的财富被毁 生产水平只相当于战前的 1 3 经济陷于崩溃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回答 日本 国家主权不断丧失 的原因是什么 2 材料二中 变革 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为了实现材料二中的 首要目标 日本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3 材料三中的 萧条 危机 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引起的 面对危机 日本的 办法 是什么 4 为走出 经济陷于崩溃 的困境 日本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 请你举出其中的一条措施 5 综合上述材料 你从日本摆脱危机的措施及影响中得到哪些启示 23 20 分 世界格局总是在世界主要政治力量的博弈中演进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第 8 页 共 11 页 1 图一中两大军事集团的较量加速了哪一场世界性战争的爆发 这场战争结束后形成的国际体系是什么 2 图二中的现象出现在怎样的世界格局之下 3 图三中现象的发生对世界体系和世界格局各有何影响 表明世界格局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 4 综合上述问题 指出影响世界格局形成 发展和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4 3 分 英雄人物是指那些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起过重要影响 在历史长河中留下足迹的人 1 他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 被称为 科西嘉怪物 他是 2 他是英国人 出身新贵族 1653 年就任 护国公 他是 3 他是俄国 1689 年伟大的改革家 巨人 他是 第 9 页 共 11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