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任务书.doc

填料箱盖零件的工艺规程及钻孔夹具设计【钻孔Φ12】【6张CAD图纸+说明书】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660005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508.34K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6-06-11 上传人:信达机械Q****3512... IP属地:江苏
20
积分
关 键 词:
填料箱盖 零件 工艺规程 钻孔夹具 设计 钻孔Φ12 cad 图纸 说明书 填料箱盖零件
资源描述:

填料箱盖零件的工艺规程及钻孔夹具设计【钻孔Φ12】

25页 7700字数+论文说明书+任务书+开题报告+工序卡+工艺卡+6张CAD图纸【详情如下】

填料箱盖毛坯图.dwg

填料箱盖零件图.dwg

填料箱盖零件的工艺规程及钻孔夹具设计说明书.doc

实习总结.doc

工序卡10张.dwg

工艺过程卡片.dwg

开题报告+任务书.doc

钻床夹具装配图.dwg

钻床夹具零件图.dwg

目  录

前  言 1

1  零件的分析 2

1.1  零件的作用 2

1.2  零件的工艺分析 3

2  工艺规程设计 3

2.1  毛坯的制造形式 4

2.2  基准面的选择 4

2.2.1  粗基准的选择4

2.2.2  精基准的选择4

2.3  制订工艺路线 4

2.3.1  工艺线路方案一4

2.3.2  工艺路线方案二5

2.3.3  工艺方案的比较与分析5

2.4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6

2.5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7

2.5.1  工序Ⅰ:车削端面、外圆7

2.5.2  工序Ⅱ:粗车 65, 80, 75, 100外圆以及槽和倒角9

2.5.3工序Ⅲ  钻扩 mm、及锪 孔。转塔机床C365L12

2.5.4  工序Ⅳ 钻6— 13.5, 2-M10-6H, 4-M10-6H深孔深2413

2.5.5  工序Ⅴ:精车Φ65mm的外圆及与Φ80mm相接的端面16

2.5.6工序Ⅵ:精、粗、细镗 mm孔18

2.5.7  工序Ⅶ:铣Φ60孔底面18

2.5.8  工序Ⅷ:磨Φ60孔底面19

2.5.9工序Ⅸ: 镗Φ60mm孔底沟槽20

2.5.10  工序Ⅹ: 研磨Φ60mm孔底面20

3专用夹具设计 20

3.1 问题的指出 21

3.2  夹具设计 21

3.2.1 定位基准的选择21

3.2.2  切削力及夹紧力的计算21

3.3   定位误差的分析 22

3.4 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 22

参考资料 22

致谢 23

附  录 24

摘要

本设计针对汽车CA10B填料箱盖的生产技术特点,综述了制造技术及其装备的主要问题,重点分析介绍工艺流程、工艺基准的关键作用,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检测技术配套及填料箱盖的工作环境和受力情况等关键问题的设计说明。及其填料箱盖的机加工工艺流程和在加工过程中的专用夹具设计。通过设计使我们更进一步熟悉了产品加工设计的全过程,在制定加工方案的时候,充分考虑其经济性和可行性。   

关键字:填料箱盖;  工艺;  夹具

ABSTRACT

This design in view of the automobile CA10B padding box lid production technology characteristic, summarized the manufacture technology and its the equipment main question, the key analysis introduction technical process, the craft datum key function, distorts to processes the precision the influence, the examination technology necessary and padding key question the and so on box lid working conditions and stress situation design explanation.

   And its padding box lid machining technical process and in processing process unit clamp design. Caused us through the design further to be familiar with the product processing design entire process. In formulation processing plan time, fully considers its efficiency and the feasibility.

Key words  Gland ;  craft;  jig

前  言

    毕业设计是高等工业学校教学中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是专业学习过程是最后的一个主要的实践性的教学环节,是完成工程师基本训练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科学工作方法重要的实践性的过程。

    设计的目的和要求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去分析和解决机械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熟练生产技术的工作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树立工程技术必备的全局观点,生产观点和经济观点。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培养学生调查研究,查阅技术文献资料,手册进行工程运筹,图样的绘制及编写技术文件的独立工作能力.

    毕业设计,通过到工厂的实际调研,对设计内容有了基本的了解,并仔细观察和了解各加工工序的加工过程,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在何鹤林、邓兴贵两位教授的指导下完成了设计任务,并编写了设计说明书。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技术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由于能力和经验的有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指教。

1  零件的分析

1.1  零件的作用

题目所给定的零件是解放牌汽车的填料箱盖(附图1),其主要作用是保证对箱体起密封作用,使箱体在工作时不致让油液渗漏。填料箱主要由填料,水封环,填料筒,填料压盖,水封管组成。填料函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封闭泵壳与泵轴之间的空隙,不让泵内的水流不流到外面来也不让外面的空气进入到泵内。始终保持水泵内的真空!当泵轴与填料摩擦产生热量就要靠水封管住水到水封圈内使填料冷却!保持水泵的正常运行。

1.2  零件的工艺分析

填料箱盖的零件图中规定了一系列技术要求: (查表1.4-28《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

1 以ф65H5( )轴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包括:尺寸为ф65H5( )的轴,表面粗糙度为1.6, 尺寸为ф80的与ф65H5( )相接的肩面, 尺寸为ф100f8( )与ф65H5( )同轴度为0.025的面. 尺寸为ф60h5( )与ф65H5( )同轴度为0.025的孔.

2.以ф60h5( )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尺寸为78与ф60H8( )垂直度为0.012的孔底面,表面粗糙度为0.4,须研磨.

3. 以ф60H8( )孔为中心均匀分布的12孔,6-ф13.5,4-M10-6H深20孔深24及4-M10-6H.

4.其它未注表面的粗糙度要求为6.3,粗加工可满足要求.

3.3   定位误差的分析

    定位元件尺寸及公差的确定。本夹具的主要定位元件为止口,而该定位元件的尺寸公差为 ,而孔径尺寸为自由尺寸精度要求,可满足加工要求。

3.4 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 

如前所述,在设计夹具时,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应首先着眼于机动夹具,本道工序的钻床夹具选用气动夹紧方式。本工序由于是粗加工,切削力较大,为了夹紧工件,势必要增大气缸直径,而这将使整个夹具过于庞大。因此,应设法降低切削力。目前采取的措施有两个:一是提高毛坯精度,使最大切削深度降低,以降低切削力;二是在可能的情况下,适当提高压缩空气的工作压力(由0.5M 增至0.6 M )以增加气缸推力。结果,本夹具结构比较紧凑。

钻床夹具的装配图及零件图分别见附图3及附图4。

参考资料

1.《机床夹具设计》  第2版   肖继德 陈宁平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2.《机械制造工艺及专用夹具设计指导》 孙丽媛主编 冶金工业出版社

3.《机械制造工艺学》周昌治、杨忠鉴等      重庆大学出版社

4. 《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李益民 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5. 《工艺师手册》   杨叔子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6. 《机床夹具设计手册》   王光斗、王春福主编  上海科技出版社

7. 《机床专用夹具设计图册》南京市机械研究所 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8.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手册》     邹慧君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9.《金属切削手册》第三版  上海市金属切削技术协会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0.《几何量公差与检测》第五版  甘永立 主编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1.《机械制造工艺水学》、《机床夹具设计》  (教材)

12.《机械零件设计手册》

13.《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      机械工业出版社

14.《机床夹具设计》       王启平主编      哈工大出版社

15 《汽车制造工艺学》      侯家驹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16.《汽车构造与修理图解》   唐艺 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17.《汽车传动与行使部分检修问答》  刘文举  主编      人民邮电出版社

致谢

教授的悉心指教。为期3个月的毕业设计终于结束了,在此要感谢老师的辛勤指导。通过这次走向工作实践前的最后一次综合练兵。使我们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清楚了自己在今后工作中的努力方向,熟悉了所学的基础技术知识,加深了解了自己在专业工作中一般工作方法,了解解决问题的一般常规程序,基本上具备了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了设计计算,绘图的能力,以及建立了自己独立思考。查阅大量资料的习惯及方法。

内容简介:
0 目 录 前 言 . 2 1 零件的分析 . 3 零件的作用 . 3 零件的工艺分析 . 3 2 工艺规程设计 . 4 毛坯的制造形式 . 4 基准面的选择 . 4 粗基准的选择 4 精基准的选择 4 制订 工艺路线 . 4 工艺线路方案一 5 工艺路线方案二 5 工艺方案的比较与分析 5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 6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 7 工序:车削端面、外圆 7 工序:粗车 65, 80, 75, 100外圆以及槽和倒角 9 钻扩 32 锪 孔。转塔机床 12 工序 钻 6 244 14 工序:精车 650 16 精、粗、细镗 )(860 18 工序:铣 60孔底面 19 工序:磨 60孔底面 19 镗 60 20 工序: 研磨 60 20 3专用夹具设计 . 21 题的指出 . 21 夹具设计 . 21 位基准的选择 21 切削力及夹紧力的计算 21 定位误差的分析 . 22 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 . 22 参考资料 . 23 致谢 . 24 附 录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1 摘要 本设计针对汽车 料箱盖 的生产技术特点 ,综述了制造技术及其装备的主要问题 ,重点分析介绍 工艺流程 、工艺基准的关键作用 ,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检测技术配套及 填料箱盖 的工作环境和受力情况等关键问题的设计说明。及其 填料箱盖 的机加工工艺流程和 在加工过程中的专用夹具设计。通过设计使我们更进一步熟悉了产品加工设计的全过程 ,在制定加工方案的时候,充分考虑其经济性和可行性。 关键字: 填料箱盖 ; 工艺 ; 夹具 in of to so on in us to be In 2 前 言 毕业设计是高等工业学校教学中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 ,是专业学习过程是最后的一个主要的实践性的教学环节 ,是完成工程师基本训练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科学工作方法重要的实践性的过程。 设计的目的和要求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去分析和解决机械工程实际问题 的能力 培养学生树立工程技术必备的全局观点 ,生产观点和经济观点。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培养学生调查研究 ,查阅技术文献资料 ,手册进行工程运筹 ,图样的绘制及编写技术文件的独立工作能力 . 毕业设计 ,通过到工厂的实际调研 ,对设计内容有了基本的了解 ,并仔细观察和了解各加工工序的加工过程 ,查阅了大量的资料 ,在何鹤林、邓兴贵两位教授的指导下完成了设计任务 ,并编写了设计说明书。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 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技术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由于能力和经验的有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指教。 3 1 零件的分析 零件的作用 题目所给定的零件是解放牌汽车的填料箱盖(附图 1),其主要作用是保证对箱体起密封作用,使箱体在工作时不致让油液渗漏。 填料 箱 主要由填料,水封环,填料筒,填料压盖,水封管组成。填料函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封闭泵壳与泵轴之间的空隙,不让泵内的水流不流到外面来也不让外面的空气进入到泵内。始终保持水泵内的真空!当泵轴 与填料摩擦产生热量就要靠水封管住水到水封圈内使填料冷却!保持水泵的正常运行。 零件的工艺分析 填料箱盖的零件图中规定了一系列技术要求: (查表 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 1 以 65轴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包括:尺寸为 65的轴,表面粗糙度为 尺寸为 80的与 65相接的肩面 , 尺寸为 100)与 65同轴度为 尺寸为 60与 65同轴度为 0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 尺寸为 78与 60垂直度为 孔底面 ,表面粗糙度为 研磨 . 3. 以 60孔为中心均匀分布的 12 孔 ,6 20 孔深 24及 4加工可满足要求 . 4 2 工艺规程设计 毛坯的制造形式 零件材料为 虑到零件材料的综合性能及材料成本和加工成本 ,保证零件工作的可靠 ,采用铸造。由于年产量为 1000 件,属于中批生产的水平,而且零件轮廓尺寸不大,故可以采用铸造成型,这从提高生产率、保证 加工精度上考虑,也是应该的。 基准面的选择 基面的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基面选择的正确与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率得以提高。否则,加工工 艺过程中会问题百出,更有甚者,还会造成零件大批报废,使生产无法正常进行。 粗基准的选择 对于一般轴类零件而言,以外圆作为粗基准是完全合理的。按照有关的粗基准选择原则(保证某重要表面的加工余量均匀时,选该表面为粗基准。若工件每个表面都要求加工,为了保证各表面都有足够的余量,应选择加工余量最小的表面为粗基准。) 精基准的选择 按照有关的精基准选择原则(基准重合原则;基准统一原则;可靠方便原则),对于本零件,有中心孔,可以以中心孔作为统一的基准,但是随便着孔的加工,大端的中心孔消失,必须重新建立外圆的加工基面,一般有如下三种方法: 当中心孔直径较小时,可以直接在孔口倒出宽度不大于 2孔径较大,就用小端孔口和大端外圆作为定位基面,来保证定位精度。 采用锥堵或锥套心轴。 精加工外圆亦可用该外圆本身来定位,即安装工件时,以支承轴颈本身找正。 制订工艺路线 制订工艺路线的出发点,应当是使零 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以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证。在生产纲领已经确定为中批生产的条件下,考虑采用普通机床以及部分高效专用机床,配以专用夹具,多用通用刀具,万能量具。部分采用专用刀具和专一量具。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除此以外,还应当考虑经济效果,以便使生产成本尽量下降。 5 工艺线路方案一 工序 铣削左右两端面。 工序 粗车 65, 85, 75, 155 外圆及倒角。 工序 钻 30 孔、扩 32孔,锪 43 孔。 工序 钻 620孔深 24的孔及攻螺纹 工序 精车 65外圆及与 80相接的端面 . 工序 粗、精、细镗 60)。 工序 铣 60 孔底面 工序 磨 60 孔底面。 工序 镗 60 孔底面沟槽。 工序 研磨 60孔底面。 工序 去毛刺,终检。 工艺路线方案二 工序 车削左右两端面。 工序 粗车 65, 85, 75, 155 外圆及倒角。 工序 钻 30 孔、扩 32孔,锪 43 孔。 工序 精车 65外圆及与 80相接的端面 . 工序 粗、精、细镗 60)。 工序 铣 60 孔底面 工序 磨 60 孔底面。 工序 镗 60 孔底面沟槽。 工序 研磨 60孔底面。 工序 钻 620孔深 24的孔及攻螺纹 工序 去毛刺,终检。 工艺方案的比较与分析 上述两个方案的特点在于:方案一是采用铣削方式加工端面,且是 先加工 12孔后精加工外圆面和 60)。 ;方案二是使用车削方式加工两端面, 12孔的加工放在最后。两相比较起来可以看出,由于零件的端面尺寸不大,应车削端面,在中批生产中,综合考虑,我们选择工艺路线二。 但是仔细考虑,在线路二中,工序 精车 65外圆及与 80相接的端面 . 然后 工序 钻 6 ,20孔深 24的孔及攻螺纹。 这样由于钻孔属于粗加工,其精度要求不高,且切削力较大,可能会引起已加工表面变形,表面粗糙度 的值增大。因此,最后的加工工艺路线确定如下: 6 工序 车削左右两端面。 工序 粗车 65, 85, 75, 155 外圆及倒角。 工序 钻 30 孔、扩 32孔,锪 43 孔。 工序 钻 620孔深 24的孔及攻螺纹 工序 精车 65 外圆及与 80相接的端面 . 工序 粗、精、细镗 60)。 工序 铣 60 孔底面 工序 磨 60 孔底面。 工序 镗 60 孔底面沟槽。 工序 研磨 60孔底面。 工序 去毛刺,终检。 以上工艺过程详见附表 1“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填料箱盖”零件材料为 ,硬度为 41,毛坯质量约为 5产类型为中批生产,采用机器造型铸造毛坯。 根据上述材料及加工工艺,分别确定各加工表面的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如下: ( 1) 外圆表面 ( 65、 80、 75、 100、 91、 155)考虑到尺寸较多且 相差不大,为简化铸造毛坯的外形,现直接 按零件结构取为 84、 104、 160 的阶梯轴式结构,除 65 以外,其它尺寸外圆表面粗糙度值为 要粗车就可满足加工要求 ,以 155 为例 ,2Z=5能满足加工要求 . ( 2) 外圆表面沿轴线长度方向的加工余量及公差。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 手册(以下简称工艺手册表 件轮廓尺寸 (长度方向 100160长度方向偏差为 量查表 余量值规定为 .5 .0 ( 3) 4332 、 内孔。毛坯为实心。两内孔精度要求自由尺寸精度要求, 扩即可满足要求。 ( 4)内孔 60。要求以外圆面 65定位,铸出毛坯孔 30。 查表 粗镗 2Z=镗 2Z=镗 60 2Z=5) 60孔底面加工 . 按照 表 7 1. 研磨余量 Z=取 Z=. 磨削余量 Z= 取 Z=. 铣削余量 Z=6)底面沟槽 经过底面研磨后镗可保证其精度 . Z=7) 6 孔及 2 6H 孔、 4 6H 深 20 孔。均为自由尺寸精度要求。 1 6 孔可一次性直接钻出。 2查工艺手册表 20 得攻螺纹前用麻花钻直径为 孔。 钻孔 攻螺纹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工序:车削端面、外圆 本工序采用计算法确定切削用量 加工条件 工件材料: 造。 加工要求:粗车 65、 155端面及 65、 80、 75、 100, 155外圆,表面粗糙度值 机床: 1 卧式车床。 刀具:刀片材料为 杆尺寸为 160 ,5 0=12 计算切削用量 ( 1) 粗车 65、 155 两端面 确定端面最大加工余量:已知毛坯长度方向单边余量为 3 毛坯长度方向的最大加工余量为 两次加工 ,。长度加工方向取 ,定进给量 f: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第三版)(以下简称切削手册表 刀杆 16 故机床进给系统可正常工作。 切削工时: t=1 式中: L=105 4 0 所以 t= ( m 10 5 ( 2) 粗车 65外圆 实际切削速度 11 V=1000 m 0 0 653 0514.3 m计算切削工时: 按 表 L=17 3 0mm t= m 1721 ( 2) 粗车 75外圆 取 05r/际切削速度 V=1000 m 0 0 753 0514.3 m计算切削工时: 按 表 L=83 3 0mm t= m 8321 ( 3) 粗车 100外圆 取 05r/际切削速度 V=1000 m 0030514.3 m计算切削工时: 按 表 L=15 3 0mm t= m 5 31521 ( 4) 车槽 据机械加工工艺师手册表 27 f=r 05r/算切削工时 12 L=9 3 0mm t= m 5 3921 钻扩 32 锪 孔。转塔机床 1) 钻孔 f=r (见切削手册表 r=见切削手册表 5类加工性考虑) m (1 3 030 0 01 0 0 0 rd 按机床选取: 36r/工艺手册表 所以实际切削速度 m 0 0 1 3 6251 0 0 0 切削工时计算: 5 , 1l =10 2l =4mm = m 1065 ( 2) 钻孔 32 据有关资料介绍,利用钻头进行扩钻时,其进给量与切削速度与钻同样尺寸的实心孔的进给量与切削速度之关系为 f=( 3121)钻切削手册 得 钻f=r(表 钻v= 并令: f=f=r 13 按机床取 f=r v=m 001 0 00 rd vn s 按照机床选取 8 rn w 所以实际切削速度: m 0 0 78321 0 0 0 切削工时计 算: 1 , 2 , 5 21 = m 527 ( 3) 锪圆柱式沉头孔 根据有关资料介绍,锪沉头孔时进给量及切削速度约为钻孔时的 1/21/3,故 f= 钻按机床取 f=r r= m 钻m rd vn s 按机床选取: 8 rn w 所以实际切削速度为: m 8431000 切削工时计算: 1 , 2 , 7 21 = m 72 14 工序 钻 6 244 ( 1) 钻 6- 13.5 f=r V=17mm/以 n= V=401(r/按机床选取: 00 rn w 所以实际切削速度为: m 切削工时 1 , 2 , 5 则: 21 = m 534 t=6t=6 2) 钻 2 10 底孔 8.5 f=r v=13m/以 n= v=487r/机床选取 00 rn w 实际切削速度 m 切削工时 5 , 1 , 2 则: 21 = m 50 0 1534 15 m ( 3) 4 10 深 20,孔深 24,底孔 8.5 f=r v=13m/以 n= v=487r/机床选取 00 rn w 实际切削速度 m 切削工时 4 , 1 , 2 则: 21 = m 2404 m 3 ( 4) 攻螺纹孔 2 10 r=s=12m/以 82 按机床选取 15 rn w 则 实际切削速度 m 0 0 315101 0 0 0 计算工时 5 , 1 , 2 则: 21 = m 3315 m 4 ( 5) 攻螺纹 4r=s=12m/16 所以 82 按机床选取 15 rn w 则 实际切削速度 m 0 0 315101 0 0 0 计算工时 0 , 1 , 2 则: 21 = m 320 m 5 工序:精车 650车床: 1) 精车端面 Z=p 计算切削速度:按切削手册表 削速度的计算公式为(寿命选 T=90 m ( cv 式中 158 ,15.0 15.0m 修正系数削手册表 以 m i n/58 cv m 0 2 380 2 5 71 0 0 01 0 0 0 rd 按机床说明书(见工艺手册表 1023r/果选 995r/速度损失较大。 所以实际切削速度 m 011000 801200 17 计算切削工时 按工艺手册表 580 , 1 , 2 , 0: 21= m ( 2) 精车 65外圆 2Z=0.3 f=r m ( cv 式中 158 ,15.0 15.0m 修正系数削手册表 以 m i n/58 cv 200 rn w 所以实际切削速度 m 451 00 0 651 20 0 计算切削工时 7 , 1 , 2 则: 21 = m 0 0317 ( 3) 精车外圆 1002Z=Z=f=r 57 mv c 取 200 实际切削速度 m 61 00 0 1 001 20 0 18 计算切削工时 0 , 1 , 2 则: 21 = m 330 精、粗、细镗 )(860 ( 1) 粗镗孔至 Z= Z=m 8560 351 0 001 0 00 rd vn w 查有关资料,确定金刚镗床的切削速度为 v=35m/f=于 刚镗主轴转数为无级调数,故以上转数可以作为加工时使用的转数。 8 , 1 , 2 则: 21 = m 0378 ( 2) 精镗孔至 Z= Z=f=r v=80m/m 010001000 rd vn w 计算切削工时 8 , 1 , 2 则: 21 = m 0378 ( 3) 细镗孔至 )(860 于细镗与精镗孔时共用一个镗杆,利用金刚镗床同时对工件精、细镗孔,故切削用量及工时均与精樘相同。 p f=r 19 25r/=80m/ 工序:铣 60孔底面 铣床: 刀:选用立铣刀 d=10L=115齿数 Z=4 切削速度:参照有关手册,确定 v=15m/ 10 1510001000 ws d 用 据机床使用说明书(见工艺手册表 取 75r/实际切削速度为: m 0 0 475101 0 0 0 当 75 时,工作台的每分钟进给量m 5 04 7 5408.0 查机床说明 书,刚好有 50 故直接选用该值。 计算切削工时 L=( 60=30mm m 30 倒角 1用 90锪钻 工序:磨 60孔底面 选择磨床: 选用 圆磨床) 选择砂轮: 见工艺手册第三章中磨料选择各表,结果为 0切削用量的选择: 砂轮转速 500 砂, vm/s 轴向进给量 径向进给量 r 切削工时计算: 20 当加工一个表面时 000021 (见工艺手册表 式中 L:加工长度 L=30mm b:加工宽度 b=30mm 位加工余量 : 系数 K=1.1 r: 工作台移动速度( m/ 作台往返一次砂轮轴向进给量 工作台往返一次砂轮径向进给量 则 m 0 0 镗 60内孔车刀 保证 t=d=20 工序: 研磨 60采用手工研具进行手工研磨: Z=21 3 专用夹具设计 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 加工质量,降低劳动强度,需要设计专用夹具。 经过与指导老师协商,决定设计第 6道工序 钻 12孔的钻床专用夹具。 本夹具将用于 具为麻花钻。 题的指出 本夹具主要用来钻 12 孔,由于工艺要求不高,因此,在本道工序加工时,主要应考虑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强度。 夹具设计 位基准的选择 由零件图可知, 12孔中, 6 2 4 为对称分布,尺寸精度为自由尺寸精度要求。其设计基 准为两对称孔中心距,由于难以使工艺基准与设计基准统一,只能以 65 外圆面作为定位基准。 为了提高加工效率及方便加工,决定钻头材料使用高速钢,用于对 12 孔进行加工。同时,为了缩短辅助时间,准备采用气动夹紧。 切削力及夹紧力的计算 刀具:高速钢麻花钻头,尺寸为 则轴向力:见工艺师手册表 =CF 中: 420, f=( 90200()190 20 )(2 1 2 N 转矩 T=CT 式中 : =( 功率 7 2 22 在计算切削力时 ,必须考虑安全系数 ,安全系数 K=2 式中 基本安全系数, 加工性质系数, 刀具钝化系数 , 断续切削系数 , F/ =( 气缸选用 。当压缩空气单位压力 P=紧拉杆 5 。 N= )(4 4 1 64 51 0 0(22 N NF 钻削时 T= M 切向方向所受力 : 671065 取 1.0f 416 )( 所以 ,钻削时工件不会转动 ,故本夹具可安全工作。 定位误差的分析 定位元件尺寸及公差的确定。本夹具的主要定位元件为止口,而该定位元件的尺寸公差为 而孔径尺寸为自由尺寸精度要求,可满足加工要求。 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 如前所述,在设计夹具时,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应首先着眼于机动夹具,本道工序的钻床夹具选用气动夹紧方式。本工序由于是粗加工,切削力较 大,为了夹紧工件,势必要增大气缸直径,而这将使整个夹具过于庞大。因此,应设法降低切削力。目前采取的措施有两个:一是提高毛坯精度,使最大切削深度降低,以降低切削力;二是在可能的情况下,适当提高压缩空气的工作压力(由 增加气缸推力。结果,本夹具结构比较紧凑。 钻床夹具的装配图及零件图分别见附图 3 及附图 4。 23 参考资料 1.机床夹具设计 第 2 版 肖继德 陈宁平主编 机械工 业出版社 2.机械制造工艺及专用夹具设计指导 孙丽媛主编 冶金工业出版社 3.机械制造工艺学周昌治、杨忠鉴等 重庆大学出版社 4. 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李益民 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5. 工艺师手册 杨叔子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6. 机床夹具设计手册 王光斗、王春福主编 上海科技出版社 7. 机床专用夹具设计图册南京市机械研究所 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8.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手册 邹慧君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9.金属切削手册第 三版 上海市金属切削技术协会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0.几何量公差与检测第五版 甘永立 主编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1 机械制造工艺水学、机床夹具设计 (教材) 12机械零件设计手册 13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 机械工业出版社 14机床夹具设计 王启平主编 哈工大出版社 15 汽车制造工艺学 侯家驹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16汽车构造与修理图解 唐艺 主编 机械 工业出版社 17汽车传动与行使部分检修问答 刘文举 主编 人民邮电 出版社 24 致谢 经何鹤林、邓兴贵两位教授的悉心指教。为期 3 个月的毕业设计终于结束了 ,在此要感谢老师的辛勤指导。 通过这次走向工作实践前的最后一次综合练兵。使我们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清楚了自己在今后工作中的努力方向 ,熟悉了所学的基础技术知识 ,加深了解了自己在专业工作中一般工作方法 ,了解解决问题的一般常规程序 ,基本上具备了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锻炼了设计计算 ,绘图的 能力 ,以及建立了自己独立思考。查阅大量资料的习惯及方法。 学生实习报告 院(系): 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 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 班级: 姓名: 朱青 一、 实习的主要内容: 2006 年 1 月至 3 月 我 自主到中山利特隆 公司的实习,由于工作需要我分配在机 模具 车间,实习的主要内容 有 : 1、参加由公司组织的理论知识的学习,由有经验的领导、工程师授课,学习公司的文化、以及公司的发展前景、主要产品的生产流程和必要的技术要求以及一些改进方向、公司必须保留和更新发展的技术核心等等。 2、 在有经验的师傅的指导下,亲自动手拆装模具、维修模具以及学习模具的结构组成以及工艺技术要求、模 具的装拆的方法和技巧、同时也要求设计一些简单实用的模具,为以后设计或改进大型模具做准备。 3、参加由公司有经验的技术员指导的模具设计,学习如何根据模具的用途设计一些实用的模具,以及设计制造模具时应该注意的主要问题和细节。 二、实习取得的经验及收获: (一)、通过一段时间在 中山利特隆公司 的实习,虽然辛苦但取得的经验和收获还是很多的: 1、首先让自己对社会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公司的文化、产品有了一定的认识,为自己在以后的人生路上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逐步养成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团结一致的团队精神。 2、 通过学习我们掌握了模具的一些基本知识,如模具的组成结构、如何根据用户的需要去设计一些简单的模具、在模具设计时的工艺、公差、粗造度、等如何选择和应用有了初步的理解。 (二)、 经过多次的深入 中山利特隆公司 参观 学 习 及实际操作 ,对我的毕业设计起到一个必要的铺垫,为我的毕业设计能顺利的完成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收获众多: 1、 初步认识了装载机的基本结构和相应的大体尺寸,获得了设计的初稿,为设计的深入起到了一个基础作用; 2、 深入车间和整机装配现场参观实习比简单的从书本上去获得知识更有效、更能让 装载机 基本知识,为设计提供了一 个鲜明的模型和概念,减少了对 它 的陌生感。 一、 存在的不足及建议 通过实习我本人感觉到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1、 学习了四年的书本知识初步了解了机械行业的基础知识 ,且理论知识 并 不扎实,所以 在实际生产 操作中 觉得有点吃力 。 2、 初到公司缺乏工作经验,很多的工作感到无从下手,没有一个完整的头绪,很难单独去接受一个实际的课题。 通过实习 后 我 的 一点建议: 1、 学校 应该 注重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如增加学生的在校实习的机会和延长学生的实践活动的时间、更加注重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实践中去。 2、 毕业设计期 间学校是否能考虑组织学生到生产现场去参观实习,让学生接受最为直接的设计基本知识,比凭空去设想更有效果。 3、 学生在假期应该自主到企业实际操作,在实践中学习。如打假期工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对我们的能力有很大的提高。 实习报告 读了 四 年的大学,然而大多数人对本专业的认识还是不够 ,在大 三 期末学 校 曾组织我们 到桂林进行 了两个星期的见习,但由于当时所学知识涉及本专业知识不多,所看到的东西与本专业很难联系起来 ,所以对本专业掌握并不是很理想 . 今年 2 月份至 3 月 ,我 为了 更多了解机电产品、设备,提高对机电工程制造技术的认识,加深机电在工业各领域应用的感性认识,开阔视野,了解相关设备及技术资料,熟悉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 我自主 到拥有较多类型的机电一体化设备,生产技术较先进的 中外合资企业 行实习 . 了解这些工厂的生产情况,与本专业有关的各种知识,各厂工人的工作情 况等等。第一次亲身感受了所学知识与实际的应用,传感器在空调设备的应用了,电子技术在机械制造工业的应用了,精密机械制造在机器制造的应用了,等等理论与实际的相结合,让我们大开眼界 ,也是对以前所学知识的一个初审 一步巩固和深化所学的理论知识,弥补以前单一理论教学的不足 ,为毕业设计 和以后的工作 打好基础 . 中山利特隆有限公司 种气压阀门为主 ,如减压阀、安全阀等, 是一家新型企业,已通过 量认证。 在利特隆公司 的实习 ,了解了目前制造业的基本情况 ,做一些具体实践 的操作 ,观察 各种气压阀门 的各个零件的生产加工过程及其装配过程 ,使许多自己从书本上学的知识鲜活了起来 ,明白了本专业在一些技术制造上的具体应用 . 公司 有三 台 加工中心和几台数控机床 及多台液压自动车床。 数控机床 及液压自动车床 的体积小 ,价格相对比较便宜 ,加工比较方便 ,加工精度 极高 ,而且也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 ,但是加工中心体积大 ,价格昂贵 ,而且对环境要求较高 ,这就提高了产品的成本 ,一般选择加工经济性较高的零件或者精度要求高的关键零件 . 在 公司的实习中 ,极大地丰富了自己关于零件加工工艺的知识 ,拓展 了自己的知识面 感触最深的是了解了数控机床在机械制造业中的重要性 ,它是电子信息技术和传统机械加工技术结合的产物,它集现代精密机械、计算机、通信、液压气动、光电等多学科技术为一体,具有高效率、高精度、高自动化和高柔性等特点,是尖端工业所不可缺少的生产设备 无论在数量上 ,精度 ,性能指标上 ,中国制造业都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需要我们奋起直追 . 历时将近一个 多 月的实习结束 ,该次实习 ,真正到达机械制造业的第一前线 ,了解了我国目前制造业的发展状况 也粗步了解了机械制造也的发展趋势 科学技术必将以更快的速度发展,更快更紧密得融合到各个领域中 ,而这一切都将大大拓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方向 . 它的发展 趋势可以归结为 “ 四个化 ” :柔性化、灵捷化、智能化、信息化 适用于迅速更换工艺、更换产品的需要 ,使其与环境协调的柔性 ,使生产推向市场的时间最短且使得企业生产制造灵活多变的灵捷化 ,还有使制造过程物耗 ,人耗大大降低 ,高自动化生产 ,追求人的智能于机器只能高度结合的智能化以及主要使信息借助于物 质和能量的力量生产出价值的信息化 . 当然机械制造业的四个发展趋势不是单独的,它们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的,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同时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也将会使它出现新的发展方向。前面我们看到的是机械制造行业其自身线上的发展。然而,作为社会发展的一个部分,它也将和其它的行业更广泛的结合。 2世纪机械制造业的重要性表现在它的全球化、网络化、虚拟化、智能化以及环保协调的绿色制造等。它将使人类不仅要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而且要从繁琐的计算、分析等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以便有更多的精力从事高层次的创造性 劳动,智能化促进柔性化,它使生产系统具有更完善的判断与适应能力。当然这一切还需要我们大家进一步的努力 . 2006 届毕业 设计 ( 论文 )课题任务书 院 (系 ): 机械 工程学院 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指导教师 学生姓名 课题名称 设计“ 填料箱盖 ”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 钻 12 孔 (年产量为 1000 件,中 批生产) 内容及任务 1 零件图 1 张 2 毛坯图 1 张 3 机械加工工艺卡片 1 套 4 机械加工过程卡片 1 张 5 结构设计装配图 1 张 6 结构设计零件图 1 张 7 课程设计说明书 1 份 拟达到的要求或技术指标 能够熟练运用学过的知识在预期的时间内完成设计任务; 熟悉机械行业的加工装备和常规的加工方法; 检索和利用文献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 设计水平、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创新能力 进度安排 起止日期 工作 内容 备注 14 周工厂实习 熟悉工厂的制程和 常用 设备的加工经济性 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工厂 510 周 返校,根据指导老师给定的课题。 按时完成任务 主要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1.机床夹具设计 第 2 版 肖继德 陈宁平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2.机械制造工艺及专用夹具设计指导 孙丽媛主编 冶金工业出版社 3.机械制造工艺学周昌治、杨忠鉴等 重庆大学出版社 4. 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李益民 主编 机械 工业出版社 5. 工艺师手册 杨叔子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6. 机床夹具设计手册 王光斗、王春福主编 上海科技出版社 7. 机床专用夹具设计图册南京市机械研究所 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8.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手册 邹慧君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9.金属切削手册第三版 上海市金属切削技术协会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0.几何量公差与检测第五版 甘永立 主编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1 机械制造工艺水学、机床夹具设计 (教材) 12 机械零件设计手册 13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 机械工业出版社 14机床夹具设计 王启平主编 哈工大出版社 15 汽车制造工艺学 侯家驹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16汽车构造与修理图解 唐艺 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17汽车传动与行使部分检修问答 刘文举 主编 人民邮电 出版社 教研室 意见 年 月 日 院 (系 )主管领导意见 年 月 日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本科 2006 届) 学院(系 机械工程 学院 专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 题 目 填料箱盖的机械加工工艺及 钻 12 孔专用夹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06 年 3 月 5 日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 人类的生活无不与机械有关,现代社会的每一个人都随时随地都在享受机械所带来的恩惠。机械制造始终是人类物质生产的基础,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一个国家的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低,在很 大程度上取决于机械制造业所提供的装备技术水平的高低,可以说机械制造业发展的历史是人类技术进步的真实写照。 然而,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要靠机械装备的发展来推动它,因此要由技术装备精度高,品种多的各种各样的机器来实现机械工业的发达,由此来带动制造业的发展。从所周知,机械设备是有各种各样的零件组成的。因此,机械设备的质量、经济性以及是使用寿命都是由零件来保证的,而零件的质量是加工出来的。所以依据科学的原理,制定合理的工艺规程和设计制造出高校的专用夹具,是提高效率,保证质量的关键因素,这就是工艺学所要研究的问题所在! 机械制造工艺是各种机械的制造方法和过程的总称。它包括零件的毛坯制造、机械加工、热处理和产品的装配等,内容十分广泛。然而,机械制造工艺学是以机械加工和产品装配过程的工艺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应用性技术科学。它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大量生产基础上,诞生于本世纪 30 年代初期, 40 年代发展成熟, 50年代以来,机械制造业想高精度、高效率、高度自动化和柔性化方向前进,使其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 机械制造工艺学所涉及的行业和产品虽然繁多,但研究的工艺问题一般可分为质量、生产率和经济性这三个方面。 ( 1)保证和提高产品的质量 近代宇航,军工、电子工业和精密机械等的发展,对零件的精度和表面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促使各种新工艺和新技术相继出现,加工质量不断提高。过去人们只注意表面粗糙度、波度和纹理等表面特征,忽视了表面之下 围内的内部效应,即次表面特征对零件可靠性的影响。这方面尚需深入研究,采取相应措施,方能提高产品的使用寿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填料箱盖零件的工艺规程及钻孔夹具设计【钻孔Φ12】【6张CAD图纸+说明书】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660005.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