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I)卷_第1页
安徽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I)卷_第2页
安徽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I)卷_第3页
安徽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I)卷_第4页
安徽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4 页 安徽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安徽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 1212 月月考试卷 月月考试卷 I I 卷 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2 分 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 A 30 万 20 万年 B 70 万 20 万年 C 170 万年 D 130 万 70 万年 2 2 分 下列几项属于我国原始农耕时代成果的是 学会打制石器 培植出水稻 粟等农作物 制作出彩陶 学会人工取火 A B C D 3 2 分 华夏儿女同根同祖 血脉相连 被尊称为华夏儿女 人文初祖 的是 A 炎帝和黄帝 B 汉武帝 C 唐太宗 D 成吉思汗 4 2 分 在夏商西周时期 王和大小贵族拥有很多奴隶 奴隶的主要来源是 A 战俘和罪徒 B 平民 C 没落的贵族 第 2 页 共 14 页 D 士 5 2 分 司母戊鼎是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它制造于 A 夏朝 B 商朝 C 周朝 D 秦朝 6 2 分 春秋时期晋楚争霸 晋文公以少胜多大败楚军的战役是 A 牧野之战 B 逐鹿之战 C 城濮之战 D 鸣条之战 7 2 分 战国时期 各诸侯国连年相互之间展开战争 下列诸侯国中 不属于 战国七雄 的是 A 秦 B 楚 C 齐 D 晋 8 2 分 下图为我国发行的 都江堰 纪念邮票 作为著名的水利工程 下列关于都江堰的说法正确的是 第 3 页 共 14 页 修建于春秋时期 由李冰主持修建 使成都平原成为 天府之国 修筑在岷江上 A B C D 9 2 分 商鞅变法废除了旧制度 促进了农业生产 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为秦国以后兼并六国 统一中国 打下了坚实基础 下列措施中对战斗力提升帮助最大的是 A 承认土地私有 允许自由买卖 B 奖励耕战 C 推行县制 D 重农抑商 10 2 分 人们习惯上把这种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称作 A 甲骨文 B 金文 C 竹书 D 简书 11 2 分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A 孔子 B 老子 第 4 页 共 14 页 C 孟子 D 荀子 12 2 分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这句话符合下列哪家思想 A 儒家 B 法家 C 道教 D 佛教 13 2 分 为巩固统一 秦始皇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A B C D 14 2 分 它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国长期割据争战的局面 将中国历史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这里 的 它 与哪个朝代有关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秦朝 15 2 分 惜秦皇汉武 唐宗宋祖 提及汉武帝 他的统治核心思想是 第 5 页 共 14 页 A 道家思想 B 儒家思想 C 墨家思想 D 法家思想 16 2 分 秦朝刚统一时官方统一使用的文字是 A 隶书 B 甲骨文 C 金文 D 小篆 17 2 分 秦统一六国后 建立起一整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统一文字 货币 度量衡和车轨 修筑万 里长城 汉通过休养生息 解决王国问题和独尊儒术 出现了 大一统 从上述内容可以概括出秦汉时期的社会 发展特征为 A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的开展 B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C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 D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18 2 分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大泽乡起义的领导者是 陈胜 吴广 项羽 刘邦 A B C D 19 2 分 秦始皇 焚书坑儒 和汉武帝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的共同点是 第 6 页 共 14 页 A 为了巩固大一统的格局 B 为了加强王权 C 为了加强思想控制 D 削弱了诸侯封国势力 20 2 分 我国古代最高学府太学创办于哪一时期 A 秦始皇时期 B 汉文帝时期 C 汉景帝时期 D 汉武帝时期 21 2 分 西汉初年 民失作业 而大饥馑 凡米石五千 人相食 死者过半 为此西汉采取了诸多措施 来恢复经济 其中不包括的是 A 休养生息 B 重视农业 C 焚书坑儒 D 轻徭薄赋 22 2 分 钱文忠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 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 一条由信念 坚持和智 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 一个民族胸襟开阔 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下列哪位著名小说家以该僧人取经的故 事为素材创作了一部长篇神话小说 A 罗贯中 B 吴承恩 C 施耐庵 D 曹雪芹 23 2 分 文物是物化的历史 凝固的历史 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佐证 从下面这幅 汉墓出土陪葬陶制牛车 第 7 页 共 14 页 的文物图片中 我们能提炼出的最准确信息是 A 西汉初年经济凋敝 B 西汉初年牛车普及 C 当时交通不便 D 牛力量大 适宜拉车 24 2 分 象棋是中国正式开展的 78 个体育运动项目之一 与棋盘中的 楚河汉界 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长平之战 B 楚汉之争 C 秦统一六国 D 秦末农民战争 25 2 分 东汉中后期以后 政治日益黑暗腐朽 表现为 A 七国之乱 B 外戚和宦官轮流专权 C 外戚和丞相轮流专权 D 严刑酷法 26 2 分 秦统一全国后 诏书传到南方的许多地方 当地没有人认识 据此 你认为秦始皇应该采取什么 措施 第 8 页 共 14 页 A 焚书坑儒 B 统一文字 C 统一货币 D 统一语言 27 2 分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是 A 黄帝 B 禹 C 秦孝公 D 秦始皇 28 2 分 战国末期 使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挡秦国强大攻势的战役是 A 城濮之战 B 桂陵之战 C 长平之战 D 马陵之战 29 2 分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 其主张对当时封建统治最有用的是 A 儒家 B 法家 C 道家 D 兵家 30 2 分 商鞅的特殊爵赏制度使得对外战争成了他们唯一的出路 以最强悍 最有纪律的民族 用全力 向外发展 秦人遂无敌于天下 这段材料主要解释了 A 商鞅变法的原因 第 9 页 共 14 页 B 商鞅变法的作用 C 商鞅变法的目的 D 商鞅变法的经过 二 二 辨析题辨析题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5 5 分分 31 5 分 春秋时期 齐国书生张忠前往鲁国拜道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为师 三 三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32 15 分 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1 这是谁说的话 2 他是哪个学派的创始人 3 这三句话对你学习有什么帮助或指导 33 20 分 汉武帝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封建帝王 他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请结合下列材料探究 他的功绩 1 图示中的历史 图一 第 10 页 共 14 页 图二 这两幅图示都体现了汉武帝在政治上实行了一种什么政策 这一政策的内容是什么 有何作用 2 史料中的历史 孝武初立 卓然罢黜百家 表章 六经 遂畴咨海内 举其俊茂 与之立功 兴太学 修郊祀 改正 朔 汉书 这段史实记载了汉武帝在思想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这一措施的实施有何深远的影响 3 钱币中的历史 图三 图三是汉武帝时期所铸的什么钱币 除此外汉武帝在经济上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有何作用 4 评价中的历史 汉武帝雄才大略 开拓刘邦的业绩 晚年自知奢侈 黩武 方士之弊 下了罪己诏 不失为鼎盛之世 毛泽东 第 11 页 共 14 页 汉武帝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使他在位时西汉进入了怎样的局面 结合毛泽东的评价 用一句话来评价汉武帝 34 25 分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下图 材料二 武帝施主父 即主父偃 之策 使诸侯王得分户邑 以封子弟 摘自 汉书 诸侯王表 材料三 明朝建立之后 朱元璋为了解决君相之争 于 1380 年 将丞相胡惟庸诛杀 在随后的十年里 大肆捕杀其党羽 株连杀戮 3 万余人 并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 材料四 清代史学家赵翼说 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 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1 材料一中图一行政管理制度创立于哪个朝代 该朝代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统治推行了什么制度 2 材料二中 武帝 指谁 武帝施主父之策 指的是什么 3 材料三中朱元璋是如何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重大改组的 4 材料四所述史实开始于哪个皇帝统治时期 对中国历史产生怎样的影响 5 上述材料反映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怎样的演变趋势 第 12 页 共 14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1 16 1 第 13 页 共 14 页 17 1 18 1 19 1 20 1 21 1 22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