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_第1页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_第2页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_第3页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_第4页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2 页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D D 卷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2 分 2018 八上 潮安期末 下列人物与其成就搭配不正确的是 A 詹天佑一一京张铁路 B 侯德榜一一侯氏制碱法 C 林则徐一一 天演论 D 魏源一一 海国图志 2 2 分 2017 东胜模拟 列强的侵略使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关于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的理解正确的是 A 政治上的半殖民地和经济上的半封建 B 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社会 C 外国势力深入 国家主权完全丧失 D 半殖民地和半封建同时兼有经济政治两方面的内涵 3 2 分 2016 八上 常熟期中 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 国际大家庭 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 这段话的观点 A 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源 B 肯定了中国抗击侵略的正义性 C 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D 从全球化角度正确分析了战争起因 4 2 分 2016 八上 抚宁期中 历史上将英国第一次发动的对华侵略战争称为鸦片战争 主要原因是 A 鸦片走私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 B 林则徐虎门销烟 第 2 页 共 12 页 C 战争因英国政府保护鸦片走私而起 D 战争以清政府失败而告终 5 2 分 中国近代史上割地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 A 中英 南京条约 B 中俄 瑷珲条约 C 中俄 北京条约 D 中俄 尼布楚条约 6 2 分 2017 八上 滨州月考 1851 年 洪秀全领导的农民革命运动爆发 这场运动被称为 A 太平天国运动 B 义和团运动 C 五四运动 D 国民革命运动 7 2 分 2016 八上 玉溪期中 某条约签订以后 帝国主义国家竞相在中国投资 生产 设银行 修铁 路 开矿山 大量输出资本 这一现象的出现与该条约的哪项条款密切相关 A 与英国商定关税 B 增辟通商口岸 C 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D 赔偿白银 4 5 亿两 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 8 2 分 2019 吉林模拟 下列太平天国的诸项活动中 能够与当时世界历史潮流同步的是 A 颁布 天朝田亩制度 B 严惩外国侵略者 C 洪仁讦写成 资政新篇 第 3 页 共 12 页 D 抗击洋枪队 9 2 分 一部中国近代史是中国人民的屈辱史 战争的赔款不仅进一步加重了人民的沉重负担 而且也使 国家失去了迈向近代化所需的资本积累 近代史上 在帝国主义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条约中 赔款数额最多的 是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10 2 分 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 西方列强并不希望中国富强 不让中国掌握真正的先进技术 B 顽固派百般阻挠和破坏 C 缺乏一个健全 有力的领导核心 D 不彻底改革封建制度 11 2 分 2016 七下 东城期末 如图所示是一位同学撰写的专题研究报告目录 据此判断该同学研究 的主要内容是 A 洋务派发展军事工业 B 洋务派兴办民用工业 C 洋务派筹建新式海军 第 4 页 共 12 页 D 洋务派创办新式教育 12 2 分 2017 八上 富顺月考 课堂辩论 正方 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 反方 洋务运动的 消极作用是主要的 下列不能作为正方观点的辩词是 A 师夷长技以自强 对西方列强的侵略起了一定抵制作用 B 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 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C 启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D 创办了一批近代工业 客观了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 13 2 分 2017 郑州模拟 中国共产党在 1923 年二七大罢工失败后认识到 工人阶级如果没有强大的 同盟军 如果没有革命的武装力量 在一个毫无民主权利的国家 凭着赤手空拳 要推翻哪些武装到牙齿的反动 势力是办不到的 这直接推动了 A 国民大革命的开始 B 南昌起义的爆发 C 秋收起义的爆发 D 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 14 2 分 2016 八上 鞍山期中 中国近代有许多人主张向西方学习 但目的各不相同 其中洋务运动 的主要目的是 A 学习西方军事 武力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B 学习西方技术 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C 学习西方思想 改革清朝制度 D 学习西方政治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15 2 分 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这场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它就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 5 页 共 12 页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6 2 分 2015 八上 仙游期末 1895 年春 在北京联合应试举人给光绪皇帝上书请愿 发起 公车上 书 的主要人物有 A B C D 17 2 分 2015 八上 岳阳期末 1907 年 北京城一茶馆里有四位当地居民在聊天 张三说 我看见 谭嗣同赴法场 李四说 我参加过义和团 王五说 我读过 民报 赵六说 我家住在东交民巷 你 认为他们中谁说了谎 A 张三 B 李四 C 王五 D 赵六 18 2 分 戊戌变法失败的客观原因主要是 A 顽固派的强大 B 光绪帝被囚禁 C 袁世凯的告密 第 6 页 共 12 页 D 帝国主义的破坏 19 2 分 2017 八上 福清月考 致使 天朝田亩制度 既具有革命性又具有空想性的根本原因在于 A 太平天国的斗争策略决定的 B 当时紧张的革命斗争形势决定的 C 小农经济的社会地位决定的 D 太平天国内部尖锐斗争决定的 20 2 分 2019 八上 闽清期中 太平天国运动遇到了中国历史上农民战争不曾遇到的新情况 主要是 指 A 政府的军队同地主武装联合进攻 B 内部斗争导致分裂 C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进攻 D 敌人长期封锁 21 2 分 2018 威海 2018 年 1 月 法国总统马克龙访华 先后参观了秦兵马俑 大雁塔 最早为玄 奘主持修建 大明宫和北京故宫 旧称紫禁城 等 下列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 秦兵马俑是秦汉时期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 B 玄奘以亲身见闻写成 大唐西域记 C 隋朝时修建的大明宫含元殿气势雄伟 D 紫禁城是我国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 22 2 分 2017 七下 长丰期中 下面哪幅图片不能表明两宋时期经济的发展概况 A 第 7 页 共 12 页 B C D 23 2 分 2018 株洲 嬴政统一全国后 自以为功过五帝 地广三王 下列哪一项不能反映他的历史 功绩 A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 统一文字 C 开疆拓土 D 焚书坑儒 24 2 分 2017 七上 乌海期中 铁农器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上开始使用 是在 A 商朝 B 春秋时期 C 战国时期 D 西汉 25 2 分 2016 七下 雅安期中 唐代陶瓷业闻名于世界的工艺珍品是 第 8 页 共 12 页 A 唐三彩 B 白瓷 C 青瓷 D 景德镇瓷器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26 20 分 2014 年是中国农历甲午之年 甲子轮回 国运沧桑 国运剧变 某校九年级 1 班同学开展 了 甲午之年见证中国国运轨迹 的主题探究活动 请你参与 耻辱悲情的甲午 材料一 扬帆起航的甲午 材料二 20 世纪中期的农历甲午年 中国正进行历史的剧变 政治上 制定了宪法 从法律上确立的社会 主义民主政治 外交上 开始步入国际外交舞台 一个全新的时代扬帆起 环球人物 和平崛起的甲午 材料三 2014 年 3 月 8 日 全国人大会议上 外交部长王毅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说 至于有人将现在的中 日关系与一战前的英德关系相提并论 我想强调的是 2014 不是 1914 2014 更不是 1894 与其拿一战前的德国 做文章 不如以二战后的德国作榜样 第 9 页 共 12 页 1 图一其英雄壮举的指挥将领是谁 马关条约 大大加深了中国民族危机 试从地区和方式角度归纳战后列 强对华经济侵略呈现的趋势 2 当时确立的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新中国在 50 年代是怎样以独立自主的姿态步入国 际舞台的 3 一战前的英德关系是怎样的 面对过去的侵略历史 德国给日本树立了怎样的榜样 4 当前世界 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此起彼伏 给国际安全带来许多不安定因素 你认为中国应如何应对 27 20 分 2017 八上 钦州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张謇评论某人时说 以四朝 道光 咸丰 同治 光绪 之元老 筹三省 注 北方三省 之海 防 统胜兵精卒五十营 设机厂 学堂六七处 历时二十年之久 用财数千万之多 曾无一端立于可战之地 以善可和之局 材料二 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 实自甲午一役始也 吾国之大患 由国家视其民为奴隶 积之既久 民之 自视亦如奴隶焉 吾国之人视国事若于己无与焉 虽经国耻 历国难 而漠然不以动其心者 非其性然也 势使然也 且其地太辽阔 而道路不通 彼此隔绝 异省之民 罕有交通之事 其相视若异国焉 故非受巨 创负深痛 固不足以震动之 梁启超 戊戌政变记 1898 年 1 阅读材料一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謇评论的是谁 任举一例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中创办的 机厂 第 10 页 共 12 页 2 根据材料二指出国人对国事 漠然 的原因 任答两点 可以摘抄原文 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 甲午 一役 后民族资产阶级为挽救民族危机进行的主要爱国活动 答两具体历史事件 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历史事 件为何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命运 3 为了改变材料二中提到的国人对国事的 漠然 20 世纪早期 中国一些激进的知识分子进行了怎样的 努力 请列举其中的两位代表人物 4 综上所述 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规律 第 11 页 共 12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答案 略 2 答案 略 3 答案 略 4 答案 略 5 答案 略 6 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