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中考历史模拟试卷A卷_第1页
岳麓版中考历史模拟试卷A卷_第2页
岳麓版中考历史模拟试卷A卷_第3页
岳麓版中考历史模拟试卷A卷_第4页
岳麓版中考历史模拟试卷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4 页 岳麓版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岳麓版中考历史模拟试卷 A A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2 分 为了打破 学在官府 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 孔子 A 提出 仁 的学说 B 主张 为政以德 C 创办私学 D 主张学生 当仁不让于师 2 2 分 百家讲坛 的著名学者于丹说 李白 杜甫那样的古典文人 他们就像一把茶叶 在苦难的煎 熬下 他们如茶叶一样舒展开来 也给身边的人染上一缕茶香 那么李白和杜甫的茶香不包括 A 早发白帝城 B 三吏 三别 C 蜀道难 D 新乐府 3 2 分 苏湖熟 天下足 的谚语 折射出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变化 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是在 A 三国时期 B 隋唐时期 C 南宋时期 D 明清时期 4 2 分 元朝 是我国古代戏剧发展的黄金时期 名家辈出 关汉卿就是其中的一位 他和白朴 马致远 郑光祖一起 被人们称作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的代表作 A 窦娥冤 第 2 页 共 14 页 B 西厢记 C 牡丹亭 D 桃花扇 5 2 分 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 它把黄河文明 恒河文明 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 最重要的起源 地 串联在了一起 为 它 出现奠定基础的是 A 秦王扫六合 B 张骞通西域 C 孝文帝改革 D 经济重心的南移 6 2 分 再现历史场景 弘扬民族精神 是历史影视剧的社会功能 如果要拍摄关于抗击八国联军侵华的 历史剧 应该选择的素材是 A 三元里人民抗英 B 黄海大海战 C 旅顺大屠杀 D 廊坊狙击战 7 2 分 1895 年到 1898 年间 康有为多次上书光绪帝 这一时期康有为上书的主题应是 A 严厉禁烟 抵御外侮 B 师夷长技 自强求富 C 变法维新 救亡图存 D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8 2 分 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 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其中魏源的思想主张 是 A 自强 求富 第 3 页 共 14 页 B 师夷长技以制夷 C 民主共和 D 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 9 2 分 20 世纪初 来中国访问的美国学者杜威在写给女儿的信中说 要使我们国家 14 岁多的孩子领 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 并使商人和各行各业的人感到羞愧而加入到他们的队伍 那是难以想象 的 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 杜威提到的 政治改革运动 是指 A 戊戌变法 B 新文化运动 C 五四运动 D 国民大革命 10 2 分 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主要是因为 A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B 北京学生举行抗议活动 C 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 D 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11 2 分 要实地调查抗战时期陪都的情况 你应去的城市是 A 天津 B 北京 C 重庆 D 成都 12 2 分 抗日战争胜利后 在决定中国命运的将要关头 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三大口号是 A 和平自由平等 B 民主自由科学 第 4 页 共 14 页 C 和平民主团结 D 民主自由团结 13 2 分 藏族歌唱家才旦卓玛演唱的那首藏族民歌 翻身农奴把歌唱 唱出了藏族人民的心声 驱散乌 云见太阳 是指 A 西藏和平解放 B 抗日战争胜利 C 解放战争胜利 D 新中国的成立 14 2 分 下列历史事件 空前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的有 抗日战争的胜利 参加万隆会议 参加华盛顿会议 恢复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A B C D 15 2 分 新中国成立以来 下列重大科学技术成就取得的先后顺序是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一箭三星发射成功 第一艘无人飞船成功升空 A B C D 16 2 分 1979 年 6 月 北京前门大栅栏街道办事处干部尹盛喜 在政策支持下辞职 创办了北京大碗茶 青年茶社 这一史实最有助于研究我国的 第 5 页 共 14 页 A 社会生活变迁 B 家庭联产承包 C 现代企业制度 D 经济体制改革 17 2 分 井冈山 两件宝 历史红 山林好 井冈山 历史红 的主要根据是中国共产党在这里 A 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浪潮 B 实现了国共第一次合作 C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D 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18 2 分 证明地圆学说是正确的航行是 A 迪亚士发现非洲南端的好望角 B 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 C 达 伽马绕过好望角 到达印度 D 麦哲伦船队完成第一次环球航行 19 2 分 下列史实 发生于 1862 年并对美国南北战争局势产生重大影响的是 A 林肯就任美国总统 B 南部联盟 成立 C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颁布 D 林肯被拥护奴隶制的狂热分子刺杀 20 2 分 下列国家的法律文献 在世界近代史上最早实现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的是 A 人权宣言 第 6 页 共 14 页 B 独立宣言 C 权利法案 D 1787 年宪法 21 2 分 保罗 肯尼迪在谈到国家的发展时说过这样一种观点 如果一个国家在战略上过分扩张 如侵 占大片领土和进行代价高昂的战争 它就要冒一种风险 对外扩张得到的潜在好处 很可能被为它付出的巨大的 代价所抵消 以下国家的发展史不能佐证其观点的是 A 1799 1814 年的法国 B 1933 1945 年的德国 C 1936 1945 年的日本 D 1941 1945 年的苏联 22 2 分 欧洲正在奔向奴役和毁灭 两年以来 它一直疯狂地沿着这条灾难的道路越走越远 下列与罗 曼 罗兰这一记载相符的是 A 一战 B 中东战争 C 科索沃战争 D 海湾战争 23 2 分 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 A 调整工业 B 调整农业 C 改革银行制度 D 兴建公共工程 增加就业机会 24 2 分 下面一组漫画图片呈现的是某人的快乐生活片断 据此判断他的国籍最有可能是 第 7 页 共 14 页 A 美国 B 中国 C 俄罗斯 D 德国 25 2 分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 斯蒂格利茨认为 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为世界上大多数穷人服务 更没有为全球稳定服务 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经济全球化 A 推动了世界贸易日益规范化 B 促进了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 C 拉大了穷国与富国间的距离 D 有利于国际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 二 非选择题非选择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8585 分分 26 15 分 在党的 十八大 召开前夕 某校开展以宣传新中国建设成果为主题的图片展 请你参与 根 据下列图片完成展出要求 1 人物篇 他们 指下面图中三位历史人物 是 20 世纪 60 年代感动中国的英雄楷模 请你分别在三幅 图下面写上人物简评 注 每个人物简评字数不得超过 50 字 2 成就篇 实现工业化是全国人民追求的目标 为此 党在不同时期领导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经济 第 8 页 共 14 页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请你为下列图片分别注上属于哪个时期 3 感悟篇 建国头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众多成就 许多工业从无到有 请你总结出取得经济建设成 就的原因 两条即可 27 25 分 实现近代化 现代化 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 14 世纪 20 世纪初是一个群星璀 璨 风起云涌的时期 人文主义 民主法制 大机器生产 等词汇的出现和使用就是最好的证明 请你按要 求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法国史学家托克维尔常把法国与美国 英国的历史进行对比 特别指出它们之间的区别 美国没有 封建制度这个强大的敌人 英国贵族并未因革命丧失权力 他们与资产阶级实行联合统治 旧制度与大革命 序言 材料三 尽管大西洋把英 法 美三国永远地分隔开来 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联系 而且也是相互影响 相互促进的 17 世纪和 18 世纪发生于大西洋两岸的这三个伟大历史事件 最大的公约数是关 于 权利 的诉求或 人权 的伸张 世界史 以文明演进为线索 材料四 如果说 19 世纪的世界经济主要是在英国的影响之下发展起来的话 那么它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则主要 是受到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大国崛起 材料五 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 从史前史到 21 世纪 下 北京大学出版社 目录节选 第 9 页 共 14 页 第七编西方据优势地位时的世界 1763 1914 年 第 26 章欧洲的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 一 科学革命的根源 二 科学革命的进程 三 科学革命的意义 四 工业革命的根源 五 工业革命的进程 六 工业革命对欧洲的影响 七 工业革命对非欧洲世界的影响 第 27 章政治革命 一 政治革命的格局 二 英国革命 三 启蒙运动 四 美国革命 1 材料已是某同学根据 14 世纪 19 世纪上半期西方世界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所做的有关西方近代化历 程的示意图 请你帮助他完成未填写的内容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法国革命 美国革命面对的 强大敌人 有何区别 3 这三场革命体现了怎样的人类社会发展趋势和潮流 4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在英国和法国革命共同作用下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得以迅速 扩展有哪些典型事件 5 以上目录材料中 作者认为西方占据优势地位的三大要素是什么 28 25 分 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为什么要进行这种改革呢 简单地说 就是因为中国原来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 这种情况如果不 加改变 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巩固 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 新中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 人民就 不能得到革命胜利的基本果实 而要改变这种情况 就必须按照 A 的规定 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借以解 放生产力 发展农业生产 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这就是我们要实行土地改革的基本理由和基本目的 刘少奇 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材料二 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耕耘和收获 农民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1951 年 中国粮食产量达到 1 436 3 亿 吨 比 1949 年增长了 26 9 材料三 1950 年 10 月 15 日 美国总统杜鲁门从华盛顿飞到太平洋中部的威克岛 同 联合国军 总司令麦 第 10 页 共 14 页 克阿瑟就朝鲜形势等问题进行会谈 麦克阿瑟信心十足地说 我认为中国介入的可能性极小 中国在满 洲的兵力有 30 万 其中部署在鸭绿江边的不会超过 10 至 12 5 万人 只有 5 至 6 万人可以越过鸭绿江 他们没 有空军 我们的空军在朝鲜有基地 如果中国人试图南下到平壤 那对他们来说将是一场大规模的屠杀 材料四 毛泽东说 我们不出兵 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 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 则对各方都不利 首先 是对东北更不利 整个东北边防被吸住 南满电力将被控制 总之 我们认为应当参战 必须参战 参战利益极 大 不参战损害极大 1 材料一中 原来的土地制度 指什么 A 处应当填写的内容是什么 文件名称 2 结合材料一 二 谈谈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3 某班同学决定利用假期 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 土地改革 的历史情况 请你帮他们的问卷设计两 个问题 注意不能脱离主题 4 根据材料三 四 概括麦克阿瑟认为中国不出兵的理由是什么 他的预言是否成真 毛泽东认为中国出 兵的理由又是什么 5 材料中所提到的两件事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29 20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世界经济 材料一 在过去 每个国家的经济体内部都保持相当程度的独立 用一个比喻 全世界各地就像许多独立的 水桶 每一桶水的水面有高有低 到 20 世纪末期 所有水桶的底部都用管道连接 彼此互通 摘编自许倬云 现代文明的成败 世界政治 材料二 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 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 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 动 在发展 震荡着世界 改变着世界 布热津斯基 大棋局 世界科技 材料三 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 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然而 在科学成功的背后 我们 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 第 11 页 共 14 页 吴国盛 科学的历程 1 根据材料一 指出 20 世纪末期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有人说 当今世界经济格局下 富国 愈富 穷国愈穷 你是否赞同 请说明理由 2 材料二中 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 指的是什么 这一政治格局形成过程中 越来越具有决 定性作用的因素是什么 3 根据材料三 结合所学知识 任选第三次科技革命小的一项发明 简述其利与弊 4 面对世界经济发展 政局变化 科技进步带来的各种 潜在的危险 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 主张 选择一个方面 谈谈你的具体建议 第 12 页 共 14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