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育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D卷_第1页
四川教育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D卷_第2页
四川教育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D卷_第3页
四川教育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D卷_第4页
四川教育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1 页 四川教育版四川教育版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D D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2525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3 3 分 共分 共 7575 分 分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7575 分分 1 3 分 我国首部禁毒法于 2008 年 6 月 1 日起开始实施 历史上 国际联盟把虎门销烟开始的 6 月 3 日定 为 国际禁烟日 1987 年联合国又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 6 月 26 日定为 国际禁毒日 它们的确定都是为了纪 念被誉为 全球禁毒第一人 的 A 关天培 B 邓世昌 C 左宗棠 D 林则徐 2 3 分 迟至 1863 年 中国的皇帝致函林肯 告知中国致力于保持与美国的友好关系 发此函时 中 国已经输掉了与西方列强的两场战争 这 两场战争 是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 B C D 3 3 分 全球通史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 骄傲自满 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 第一次是同英国的战争 第二次是同英法的战争 第三次是同日本的战争 这些战争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 结束 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 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 其中同英国的战争对中国的影响不包括 A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丧失领土 关税等主权 第 2 页 共 11 页 C 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 英国获得大量战争赔款 4 3 分 我们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 必须清楚地分辨出史实和结论 下列哪一项属于历史史实 A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 1860 年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 马关条约 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D 辛丑条约 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 3 分 资政新篇 是干王洪仁开写成的关于政治 经济 文化 外交等系列的主张 受到洪秀全的赏识 资政新篇 的主要内容有 A 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B 向西方学习 改革内政 C 凡天下田 天下人同耕 D 倡导实行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 6 3 分 有人认为 中外史学家历来讴歌的所谓 天朝田亩制度 事实上只是一个有名无实的纸上作业 这是因为 天朝田亩制度 A 实际上没有实行 B 违背社会发展的规律 无法实现 C 主张发展资本主义 D 主张走共产主义道路 7 3 分 陈旭麓在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中写道 这一文件的空想性质和当时阶级斗争的残酷程 度都决定了其用心规划的士地制度只能是一纸空文 它的价值为近代思想史提供了一种农民的大同模式 这一 文件 指 A 十二铜表法 第 3 页 共 11 页 B 天朝田亩制度 C 资政新篇 D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8 3 分 1877 1889 年 英国太古 怡和 美国旗昌等轮船公司与轮船招商局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最终旗 昌公司破产 而太古 怡和公司不得不与招商局达成协议 中外公司在各条航线上共同繁荣 表明洋务运动 A 完全无力与外国的企业抗衡 B 达到了 自强 求富 的目标 C 完成了中国近代社会工业化 D 部分抵制了外国经济的侵略 9 3 分 你在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和 辛丑条约 三个不平等条约中 都能看到的内容是 A 割地 B 开设工厂 C 开放通商口岸 D 赔款 10 3 分 京师同文馆 30 年中翻译西书近 200 部 尤以外交和史地政法一类为多 1868 年江南制造总局附 设的翻译馆 40 年里翻译的书籍达 199 部 而以自然科学 实用科学为多 上述材料说明洋务运动 A 以儒学为教育的核心 B 急于改造国民的思想 C 侧重学习西方的制度 D 介绍和传播西方文化 11 3 分 戊戌变法法令中 触及顽固派利益的是 A 开办新式学堂 第 4 页 共 11 页 B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 裁撤冗官冗员 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D 创办报刊 开放言论 12 3 分 科学和文化在近代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下列组合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牛顿 现代科学之父 万有引力定律 B 达尔文 物种起源的探索者 天演论 C 鲁迅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 狂人日记 D 贝多芬 乐圣 命运交响曲 13 3 分 太后 皇帝和侍从 穿着普通人的粗布衣服 以免被官员认出 惶惶然向西逃亡 在长途的艰难 流亡之后 10 月 23 日 朝廷在西安重建起来 这一情形出现在 A 鸦片战争期间 B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14 3 分 瓜分豆剖燃眉急 扶清灭洋树大旗 莫道中华尽懦弱 农民阶级志不移 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 是 A 戊戌变法 B 洋务运动 C 义和团运动 D 太平天国运动 15 3 分 了解重大历史事件并正确认识其影响 是初中历史学习的重要目标 下列对相关历史事件的影响 认识正确的是 A 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 第 5 页 共 11 页 B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化开始的标志 C 辛丑条约 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 D 五四运动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16 3 分 近代史上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的维新志士是 A 康有为 B 梁启超 C 严复 D 谭嗣同 17 3 分 袁世凯死后 北洋军阀分化为直 皖 奉三系 其中奉系军阀的代表人物是 A 冯国璋 B 曹锟 C 张作霖 D 段祺瑞 18 3 分 2011 年 10 月 9 日 纪念辛亥革命 l00 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深切缅怀孙中山先 生的历史功勋 其历史功勋不包括 A 在檀香山组建革命团体兴中会 B 在东京成立同盟会 C 参加了武昌起义 成立湖北军政府 D 建立中华民国 就任临时大总统 19 3 分 政治漫画将过去的人 事以精妙的艺术形式进入了人类记忆的空间 该漫画 如图 反映的事件 是 第 6 页 共 11 页 A 义和团运动 B 辛亥革命 C 五四运动 D 北伐战争 20 3 分 林伯渠说 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来说 这次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 因为他们 没有看见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这次革命 是指 A 明治维新 B 辛亥革命 C 十月革命 D 国民革命 21 3 分 要自强 就必须有新的生财之道 开辟新的财源 因此 洋务派主张兴办 A 军事工业 B 民用工业 C 乡镇企业 D 经济特区 22 3 分 下面是一个同学对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的比较 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 两者的根本目的都是要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强国之路 B 两者都注重培养新式人才 C 两者都主张通过向西方学习 以解决统治危机 第 7 页 共 11 页 D 两者都兴办了新式学堂 23 3 分 口号与主张蕴含着时代的特征 下列中国近代史上的口号或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是 还我青岛 抗日救亡 变法图存 自强求富 民主共和 A B C D 24 3 分 今年 2018 年 是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多少周年 A 80 B 97 C 100 D 110 25 3 分 它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 进一步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力量 扩 大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中的影响 这里的 它 指的是 A 五四运动爆发 B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成立 C 中共一大召开 D 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 第 8 页 共 11 页 二 二 综合题 本火题共综合题 本火题共 2 2 小题 小题 2626 小题小题 1212 分 分 2727 小题小题 l3l3 分 共分 共 2 2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2525 分分 26 12 分 1840 年以来 一些先进的中国人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强盛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虽然遭遇了各 种挫折 却仍然在孜孜以求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 注 指洋务运动 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 它只采纳了西 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 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 却完全被忽略了 徐中约 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在近代中国变革的道路上 19 世纪最后几年的时代象征是康有为 从 1898 年 6 月到 9 月 光绪帝按 维新派意图 发布了一系列变法法令 主要内容有 改革政府机构 裁撤冗官 任用维新人士 鼓励私人兴办工 矿企业 训练新式军队等 1 结合材料一并联系所学知识 说出这场运动的口号是什么 它采纳了西方文明中哪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 的东西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这次探索有什么积极作用 3 比较资产阶级维新派和洋务派在近代化探索道路上有什么不同 27 13 0 分 穷则变 变则通 通则久 变革与革命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源动力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 题 材料一 19 世纪后半叶中国所经受的屈辱和灾难使传统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清王朝进行了痛苦的自我反省和重 新组织 日本击败中国引起了年轻的光绪皇帝的注意 他意识到有必要进行彻底的改革 斯塔夫阿里诺斯 全球通史 材料二 变法之本 在育人才 人才之兴 在开学校 学校之立 在变科举 而一切要其大成 在变官制 梁启超 材料三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杰出代表之一 他把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的理论与解决中国遭爱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侵略压迫的实际结合起来 创立了新的学说 王介南 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史 1 根据材料一 联系所学 反应清朝地主阶级进行 痛苦的自我反省和重新组织 的事件是什么 此次反 省在中国近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具有怎样的地位 光绪帝的 彻底的改革 又是指什么事件 第 9 页 共 11 页 2 根据材料二 指出梁启超认为变法的关键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 说说维新派在文化教育方面采取什么 具体措施 3 孙中山先生创立的哪种学说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辛亥革命取得了哪些突出成就 4 对比材料一中两次运动在近代化探索上有何异同 第 10 页 共 11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2525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3 3 分 共分 共 7575 分 分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7575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