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测试试卷A卷_第1页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测试试卷A卷_第2页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测试试卷A卷_第3页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测试试卷A卷_第4页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测试试卷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4 页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测试试卷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测试试卷 A A 卷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626 题 共题 共 5252 分分 1 2 分 2017 七下 重庆期中 这是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朝代之一 但它结束了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的长 期分裂局面 同时其在政治上确立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度影响深远 那么这个朝代就是 A 秦朝 B 隋朝 C 唐朝 D 北宋 2 2 分 2017 七下 长宁月考 开元盛世 的 盛 相对于 贞观之治 的 治 主要表现在 A 政治稳定 B 国力强大前所未有 C 文教昌盛 D 人民生活安定 3 2 分 2017 七下 崇川月考 唐朝的哪座城市 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 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 市 A 洛阳 B 长安 C 扬州 D 成都 4 2 分 2017 七下 合肥期末 小明要了解我国明朝手工业生产技术的情况 你可以向他推荐的著作是 A 徐霞客游记 第 2 页 共 14 页 B 天工开物 C 九章算术 D 农政全书 5 2 分 2018 七下 叶县月考 杜甫诗句 忆昔 中写到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开元 是下列哪一皇帝 的年号 A 唐太宗 B 武则天 C 唐玄宗 D 唐高宗 6 2 分 史书记载 水激轮转 众筒兜水 次第下倾于岸上 以灌稻田 日夜不息 绝胜人力 这 种灌溉工具产生于 A 东汉 B 三国 C 隋 D 唐 7 2 分 2018 七下 武邑月考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 曾多次出现政治清明 经济繁荣 国力强盛的盛世 局面 如唐朝时期的 贞观之治 和 开元盛世 等 从这些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有 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是发展经济的必要条件 统治者的励精图治是盛世局面出现的政治保证 国内各地区 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直接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 A B 第 3 页 共 14 页 C D 8 2 分 开元盛世 是对谁的统治之誉 A 唐高祖 B 唐太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 9 2 分 2018 六下 大庆月考 有一次 唐玄宗召集县令进行考试 结果 40 多人因不合格而被罢官 这体现了他 A 打击地方权贵 B 宽以待人 C 整顿吏治 D 任人唯亲 10 2 分 2017 老河口模拟 下列唐朝诗人中 哪位是襄阳籍的山水田园诗人 A 李白 B 孟浩然 C 白居易 D 王维 11 2 分 不仅在唐朝宫廷演出 而且广泛流行于民间的音乐是 A 大秦音乐 B 楼兰音乐 C 天竺音乐 第 4 页 共 14 页 D 新罗音乐 12 2 分 2017 七下 新县期中 1276 年 因元军攻占都城而灭的政权是 A 辽 B 西夏 C 金 D 南宋 13 2 分 辽 与朝廷和好年深 蕃汉人户休养生息 人人安居 不乐战斗 苏辙 栾城集 出 现该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 民族融合加强 B 宋 辽边境开设榷场 C 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D 岳家军的抵抗 14 2 分 2017 七下 临沭期中 为了分割地方知州的权力 宋太祖设置的官职是 A 副宰相 B 通判 C 节度使 D 转运使 15 2 分 2017 罗湖模拟 宋朝时期 国家根本 仰给东南 这段描述反映出当时的经济重心位于 A 黄河流域 B 淮河流域 C 珠江流域 D 长江流域 第 5 页 共 14 页 16 2 分 2018 九下 溧水月考 下图是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所制作的卡片 下列选项中 最合适的主题是 A 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B 古代政治中心的南移 C 宋朝商业的繁荣兴旺 D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17 2 分 2017 七下 宣城期中 读到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你就会对一个人物再一次 产生敬仰之情 也同时会对另一个人物产生憎恶之恨 对联中的 忠骨 和 佞臣 分别是 A 寇准和秦桧 B 岳飞和赵高 C 寇准和宋真宗 D 岳飞和秦桧 18 2 分 2018 七下 高安期中 苏湖熟 天下足 这一谚语反映出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 仓 全国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于 A 三国时期 B 隋唐时期 C 南宋时期 D 明清时期 第 6 页 共 14 页 19 2 分 宋齐继 梁陈承 为南朝 都金陵 北元魏 分东西 宇文周 与高齐 下列与 三字经 中的这段话所概括的历史不相符的是 A 东晋结束后 南方经历了宋 齐 梁 陈四个王朝 统称 南朝 B 北魏曾经统一黄河流域 后分裂为东魏和西魏 C 这一时期正式形成了经济重心南移的局面 D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是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 20 2 分 2017 莒县模拟 两宋时都市中的 瓦舍 是 A 夜市 B 商业区 C 娱乐场所 D 居住区 21 2 分 2017 七下 民勤期末 与北宋签订遭渊之盟的少数民族政权是 A 西夏 B 金 C 辽 D 元 22 2 分 2018 九下 沛县月考 陈寅恪先生说 华夏民族之文化 历数千载之演进 造极于赵宋之 世 下列史实最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A 圆周率 B 造纸术 C 活字印刷术 D 司南 23 2 分 2017 七下 岳池期末 走进 清明上河图 我们可以感受到北宋城市市民真实的日常生活 第 7 页 共 14 页 下面哪些是他们日常生活的写照 可以去夜市买东西 边喝着茶边在 瓦子 里看杂技表演 人们饭后谈论关汉卿的 窦娥冤 大街上店 铺林立 你可以随意吃到各种风味小吃 A B C D 24 2 分 2016 七下 成都期中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 下列地图 局部 中能反映 出 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开创的全国性统一政权 的是 A B C 第 8 页 共 14 页 D 25 2 分 2016 七下 西华期末 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为后来欧洲航海活 动创造了条件的是 A 造纸术 B 印刷术 C 火药 D 指南针 26 2 分 2017 七 邢台月考 下列与中国四大发明相关的事件中 发生在宋元时期的不包括 A 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B 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 C 火药已经开始应用于战争 D 黄道婆在棉纺织技术方面做出重大革新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9090 分分 27 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我国古代生产工具和技术不断改进 促进了经济发展和和社会进步 材料一 图一 铁农具 图二 筒车 第 9 页 共 14 页 材料二 图一 图二 图三 材料三 中国古代一定时期的对外海禁变化示意图 1 材料一中的生产工具最早分别出现在我国的什么历史时期 这些生产工具出现并广泛使用的共同作用是 2 材料二图一中的人物有什么发明成就 材料二中图二是什么发明 材料二中图三的人物在哪一行业上有突出的成就 我国古代科技在何时到达顶峰 3 材料三中的第二次海禁主要反映哪个朝代的什么政策 图中 限单口通商 中的 单口 指的是 该政策带来了什么严重后果 4 中国古代科技经济长时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明清后却逐渐落后于西方 以史为鉴 对当今中国经济的 发展有什么借鉴意义 28 25 分 2016 七下 吉林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第 10 页 共 14 页 材料一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材料二 北通涿郡之渔商 南运江都之转输 其为利也博哉 1 材料一中的 河 是指什么 2 此 河 是谁在位时开通的 他开通此 河 的目的是什么 3 此 河 的中心在哪儿 4 材料中的 涿郡 是今天的什么地方 5 此 河 开通后有什么作用 29 15 分 读图回答问题 1 右图所示行政区规划最早出现于哪个朝代 是谁建立的 2 第 11 页 共 14 页 从图中可以看出当时统治者采用什么制度对辽阔疆域进行有效管理的 管理西藏的机构是什么 3 该朝统治者对辽阔的疆域实行有效的管理 促进了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发展 请任意举出两例说明当时民族融 合的具体表现 30 20 分 2016 七下 苏州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北宋都城开封买卖通宵达旦 金 银 彩 帛等 每一交易 动辄千万 南宋临安城 自大街及诸坊巷 大 小铺席 连门俱是 无空虚之屋 政府鼓励海外贸易 在主要港口设置市舶机构管理贸易 高宗末年 市舶收入 岁达二百万贯 超过北宋治平年间岁入的两倍多 宋史 曰 国家根本 仰给东南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哪句原话反映了开封城的商业发达 2 自大街及诸坊巷 大小铺席 连门俱是 无空虚之屋 说的是什么现象 3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宋朝海外贸易空前活跃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 宋史 曰 国家根本 仰给东南 说明了什么 31 25 分 2017 七下 东台月考 唐朝政策开明 经济繁荣 文化发达 声名远播四海 是中国历史上 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 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有关唐朝历史主题的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1 君之所以明者 兼听也 其所以暗者 偏信也 魏征 采纳魏征建议开创 贞观之治 的皇帝是谁 上则材料反映了贞观之治哪一方面的内容 第 12 页 共 14 页 2 贞观十五年 641 年 正月 赞普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 回到吐蕃后 他对亲近的人说 我父祖未有通婚 上国者 今我得尚大唐公主 为幸实多 选自 中华上下五千年 吐蕃人是现在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 材料中的 公主 是指谁 3 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 与亚洲乃至非洲 欧洲的一些国家 都有往来 人教版七下教材 唐朝时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 当时被称为什么 哪一本书记载了玄奘游历过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 4 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 列举唐朝历史上最典型的 两例 5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 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 说出我国唐朝主要的文学形式是什么 第 13 页 共 14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626 题 共题 共 5252 分分 1 答案 略 2 答案 略 3 答案 略 4 答案 略 5 答案 略 6 答案 略 7 答案 略 8 答案 略 9 答案 略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