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八年级期末供题考试历史试卷(2020.01)(II )卷_第1页
岳麓版八年级期末供题考试历史试卷(2020.01)(II )卷_第2页
岳麓版八年级期末供题考试历史试卷(2020.01)(II )卷_第3页
岳麓版八年级期末供题考试历史试卷(2020.01)(II )卷_第4页
岳麓版八年级期末供题考试历史试卷(2020.01)(II )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5 页 岳麓版八年级期末供题考试历史试卷 岳麓版八年级期末供题考试历史试卷 2020 012020 01 IIII 卷 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2 分 有四位同学分别就下列主题作了演讲 虎门销烟 哭泣的圆明园 邓世昌 太平军痛打洋枪 队 你认为其中哪一个概括了这段历史的全过程 A 近代化的起步 B 侵略与抗争 C 帝国的彷徨 D 王朝的振兴 2 2 分 经济特区的设立 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窗口 下列经济特区中 有一个在中国近代还曾是第一批被 迫开放的通商口岸 它是 A 深圳 B 珠海 C 汕头 D 厦门 3 2 分 此次战争导致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传统的世界秩序崩溃 新亚洲霸主产生 触发当时在东亚地区 角逐的英国和俄罗斯等帝国主义列强展开领土分割竞争的契机 因此具有世界意义 该材料评述的战争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 2 分 十九世纪末期 有人在北京城门上题联 万寿无疆 普天同庆 三军败绩 割地求和 其中 第 2 页 共 15 页 三军败绩 指的是中国在哪场战争中失败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 2 分 辛丑条约 签订后 一本启蒙读物中这样写道 这中国 哪一点我还有份 这朝廷 原是一个 名存实亡 替洋人 做一个守土长官 下列 辛丑条约 的条款中 最能体现 替洋人 做一个守土长官 观 点的是 A 中国赔款白银 4 5 亿两 B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C 划定东交民巷为 使馆界 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 D 拆毁大沽炮台 准许各国派兵驻扎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6 2 分 学生在复习中国近代史 列强侵华战争 专题时 制作了年代尺 下面对此年代尺的四处信息解 读最准确的是 A 这场战争发生的根源是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 B 这场战争后 中国全境对外国列强开放 C 这场战争使中国建筑艺术的瑰宝圆明园被毁 D 此次战争所签的条约使清政府置于列强的控制之下 7 2 分 南京条约 规定 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 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这一条款的实施 A 体现出英国对华贸易的公平性 第 3 页 共 15 页 B 有利于外国资本主义商品输入 C 促进沿海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 D 开始瓦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8 2 分 面对鸦片战争后 数千年未有之变局 李鸿章在 19 世纪 70 年代提出了 外须和戎 内需变法 的主张 这里的 变法 是指 A 洋务运动 B 百日维新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9 2 分 梁启超的 变法通议 发表在哪一报刊上 A 中外纪闻 B 国闻报 C 万国公报 D 时务报 10 2 分 以下对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相同之处的讨论 正确的是 A 都经过长期的起义准备 B 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重要作用 C 都具有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性质 D 中国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11 2 分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A 新青年 B 文学改良刍议 第 4 页 共 15 页 C 狂人日记 D 药 12 2 分 务望全国工商各界 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 外争主权 内除国贼 中国存亡 就在此一举 了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材料反映的事件是 A 新文化运动 B 五四运动 C 洋务运动 D 中国共产党诞生 13 2 分 下面这幅漫画反映的史实成为哪一运动的导火线 A 太平天国运动 B 义和团运动 C 五四运动 D 国民革命运动 14 2 分 八一起义纪念塔上的军旗雕塑 如下图 格外引人注目 仿佛提醒着每一个人 这里是 军旗 升起的地方 这座纪念塔位于 第 5 页 共 15 页 A 南昌 B 南京 C 武汉 D 北京 15 2 分 三湾改编最重要的意义是 A 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B 决定放弃攻取长沙的计划 C 确定土地革命的方针 D 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端 16 2 分 学校师生要向日本天皇及当时在位的满洲皇帝地遥拜 唱国歌 背诵溥仪的诏书 且学生必须 学习日语 并被灌输日满一体的思想 上述情况最有可能发生于何时 A 1915 年 B 1920 C 1930 D 1933 17 2 分 2012 年 11 月 8 日至 14 日 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同学们 整理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几次会议 其中错误的有 1921 年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945 年中共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1982 年中共十二大首次提出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理论 1997 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A 1 处 B 2 处 C 3 处 第 6 页 共 15 页 D 4 处 18 2 分 下列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遵义会议召开 中央红军到达吴起镇 井冈山根据地建立 A B C D 19 2 分 九一八事变 后 不到半年 我国就丧失了一百多万平方千米河山 主要原因是 A 日军突然发动袭击 B 抗日义勇军力量弱小 C 东北军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D 英美等国纵容日本侵华 20 2 分 下面是某同学进行历史探究学习时设计的年代尺 你能推断他探究的主题是 A 北伐胜利进军 B 抗日战争的胜利 C 国共两党合作共赢 D 中共与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 7 页 共 15 页 21 2 分 中国人民进入全面神圣抗战的标志是 A 九一八 事件 B 一二八 事件 C 七七 事件 D 八一三 事件 22 2 分 国共两党是中国两大政党 近代以来 推动国共两党多次合作的因素包括 北洋军阀 日本侵华 人民的推动 共产党的努力推动 A B C D 23 2 分 迫使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因素 不包括 A 美国向日本广岛 长崎投下两枚原子弹 B 苏联红军进攻侵占中国东北的日军 C 法西斯集团的分裂 D 八路军 新四军和其他抗日军队的反攻 24 2 分 1947 年夏 刘邓的部队超过陇海铁路 向南猛插 300 英里 在鄂豫皖边界 开辟出一块新的 根据地 这一历史事件 A 粉碎了国民党重点进攻 B 改变了战争的战略态势 C 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主力 D 宣告了国民党政权覆灭 第 8 页 共 15 页 25 2 分 随着国共两党互信的加深 随着海峡两岸三通交往的实现 可以乐观的预见两党再次合作的希望 历史上体现国共合作的事件有 黄埔军校的创建 北伐战争 平津战役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A B C D 26 2 分 解放区流传着一首歌谣 最后一瓢米送去做军粮 最后一块布拿去缝军装 最后一个娃送去上战 场 最后一床被盖在担架上 这首歌谣反映了解放战争获胜的主要原因是 A 解放军作战勇敢 B 国民党军战斗力低下 C 民众的大力支援 D 解放军作战方针正确 27 2 分 为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奠定基础的战役是 A 辽沈战役 B 平津战役 C 淮海战役 D 渡江战役 28 2 分 革命战争时期的特等支前功臣唐和恩 山东莱阳人 每到一地就把途经的地名刻在随身携带的 小竹竿上 共刻下了山东 江苏 安徽 3 个省 88 个城镇和村庄的名称 这件不寻常的文物 成为人民支前的历史 缩影 据你的判断 唐和恩参加支前的战役是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第 9 页 共 15 页 C 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 29 2 分 井冈山上朱毛合 创建四军建奇功 诗句的军队指的是 A 国民革命军第四军 B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C 新四军 D 人民解放军 30 2 分 创立于隋唐时期的科举考试 曾是中国古代社会一项重要的人才选拔制度 但清朝末年 科举制 度的弊端日渐突出 科举制度走到了尽头 废除科举制度是在 A 1904 年 B 1905 年 C 1906 年 D 1907 年 二 二 非选择题非选择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5757 分分 31 17 分 下面是一节专题复习课 请你一起参与进来 1 巧用表格 夯实基础 老师指导同学们将知识点列表归纳 下面是其中一张表格 请你对应序号填在 空格内 战争 事件 和人物 历史事件与之有关的主要代表人物 林则徐 公车上书 叶挺 台儿庄大捷 第 10 页 共 15 页 西安事变 2 关注细节 请你纠错 老师将同学们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归纳整理如下 请你找出其中的三处错误 并纠正 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洋务派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 安庆内军械所 上海轮船招商局等近代军 事工业 孙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他领导的辛亥革命终于推翻了清朝统治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 以陈独秀为代表的进步知识分子 高举 民主 和 自由 两面大旗 掀起了中国近代史上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 动 新文化运动 改为 改为 改为 3 图说历史 归纳主题 老师出示了下面一组图片 仿佛把同学们带到那激情燃烧的革命岁月 请你依 据图片归纳一个主题 主题 4 挑战思维 自主探究 在课堂总结时 老师出示了中共十五大报告中的一段话 中国成为半殖民地 半封建国家后 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任务 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 同富裕 请你说明这两大任务之间的关系 32 20 分 国共关系是决定中国近代命运的关键所在 我们一起来回顾近代以来国共的关系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人从来就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坚定的支持者 合作者和继承者 材料二 我们闹革命 一定要有一个家 有了这个家 就可以作为和敌人进行革命斗争的根据地 材料三 如果战端一开 那就是地无分南北 年无分老幼 无论何人 皆有守土抗战之责 皆应保定牺牲一 切之决心 第 11 页 共 15 页 材料四 合则两利 分则两伤 1 最能说明 合作者 这一观点的史实有哪些 2 我们为什么要 闹革命 我们的第一个 家 指的是哪 3 促成 地无分南北 年无分老幼 无论何人 皆有守土抗战之责 皆应保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的根本 原因是什么 4 用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材料中所表达的观点 各举两例 33 20 分 中日两国本是一衣带水的近邻 然而日本屡次错误的选择 为中日两国人民 两国关系发展带 来了伤害 蒙上了阴影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曾经的选择 我国在不久的过去一段时期 国策有错误 走了战争的道路 使国民陷入存亡的危机 殖民 统治和侵略给许多国家 特别是亚洲各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害和痛苦 摘编自 村山谈话 现在的选择 2015 年 9 月 3 日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0 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 缅怀先烈 珍爱和平 开创未来 与此同时 现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以出于 国会事务 考虑为由 拒绝出席 9 3 纪念活动 且其任内曾多次参拜靖国神社 摘编自新华网 1 国策有错误 之下 日本对中国发动了哪一场战争 2 面对日本错误国策之下的错误之举 当时的中国政府作何选择 请简单评析中国政府的这一选择 3 结合材料并联系教材知识 你认为日本首相是否应来参加 9 3 纪念活动 为什么 4 若要 不走错人类社会通往和平与繁荣的道路 你认为日本政府首先要做到什么 第 12 页 共 15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