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育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D卷_第1页
四川教育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D卷_第2页
四川教育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D卷_第3页
四川教育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D卷_第4页
四川教育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3 页 四川教育版四川教育版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D D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2 分 下图是我国出土的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 发现它的是 A 裴文中 B 陈望道 C 王懿荣 D 陈庚 2 2 分 河姆渡人所处的长江流域气候湿润 虫兽较多 因此 最适合他们居住的房屋式样是 A 洞穴 B 半地穴式房屋 C 搭上草棚的水井 D 干栏式房屋 3 2 分 传说禹治理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 最终治水成功 深得众望 舜年老后 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 传给了禹 这一传说反映的是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第 2 页 共 13 页 C 分封制 D 科举制 4 2 分 从夏 商 西周的覆亡中 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教训是统治者应该 A 重视教育 B 勤政爱民 C 发展经济 D 增强军事力量 5 2 分 郭沫若说 一片甲骨惊天下 主要因为甲骨文是 A 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的比较成熟文字 B 商代文字 C 字母文字的起源 D 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6 2 分 下列战役发生在春秋时期的是 A 城濮大战 B 桂陵之战 C 马陵之战 D 长平之战 7 2 分 战国时期不仅大国兼并小国 而且大国之间也出现了兼并现象 这突出反映了 A 各国经过改革 实力增强 B 各诸侯国正当霸主 C 统一趋势加强 D 各诸侯国维护旧制度 第 3 页 共 13 页 8 2 分 佛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是在 A 秦汉时期 B 战国 C 东汉初年 D 西汉丝绸之路开通后 9 2 分 孔子的名言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A 学习要经常复习巩固 B 因材施教 C 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 D 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 10 2 分 在中国历史上 皇帝 的称呼最早出现在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秦朝 11 2 分 秦末农民战争中 歼灭秦军主力的战役是 A 巨鹿之战 B 长平之战 C 楚汉之争 D 城濮之战 12 2 分 汉武帝时 地方上的诸侯国被越分越小 这种现象与下列哪项措施有关 第 4 页 共 13 页 A 推行推恩令 B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C 征战匈奴 D 开拓西域 13 2 分 在王莽篡权终结西汉政权后 作为汉室宗亲的刘秀能重新夺取天下 恢复刘氏汉朝的统治 不能 不说是一场奇迹 他统治时期创造的奇迹在历史上被称为 A 文景之治 B 光武中兴 C 文武之治 D 昭宣中兴 14 2 分 张骞出使西域对世界的重要贡献是 A 为开辟丝绸之路奠定了基础 B 了解了沿途亚洲国家的情况 C 促进了西域各国经济的发展 D 解决了西域对西亚各国的控制 15 2 分 2016 年 4 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一带一路 建设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行全方位对外开 放的重大举措 推行互利共赢的重要平台 其中的 一带 是指 丝绸之路经济带 在宋元时期 丝绸之路是 A 连接中国南北的交通大动脉 第 5 页 共 13 页 B 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 C 宋代商人出海贸易的交通要道 D 是对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16 2 分 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下列人物与纸张的改进有关的是 A 屈原 B 张衡 C 毕昇 D 蔡伦 17 2 分 鲁迅先生曾称誉 史记 是 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 离骚 下列关于 史记 的表述 正确的 是 A 记述了从秦始皇到汉武帝时期的主要史事 B 由史学家司马光所著 C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D 是我国歷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18 2 分 下列对华佗的介绍 错误的是 A 东汉末年人 B 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 C 创制了 五禽戏 D 提出了中医病理学说 19 2 分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 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A 商鞅变法 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 B 汉武帝 罢黜百家 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 第 6 页 共 13 页 C 张骞出使西域 促进了丝绸之路的开辟 D 官渡之战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0 2 分 某位同学为更好地掌握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更替 特绘制了下面的年代尺 图中 分别应该填 写的是 A 魏 蜀 吴 西晋 东晋 B 魏 蜀 吴 东晋 西晋 C 吴 蜀 魏 西晋 东晋 D 蜀 魏 吴 东晋 西晋 21 2 分 东晋南朝时期 江南经济发展迅速 而北方经济日益落后 导致这一变化的客观因素是 A 江南生产工具和生产经验比北方强 B 南方人比北方人勤劳 C 北方社会动荡 南方相对安定 D 先秦以来 南方的自然条件优于北方 22 2 分 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例 在此战中打败前秦的政权是 A 东晋 B 西晋 C 东汉 D 西汉 23 2 分 下列政权都城在洛阳的是 第 7 页 共 13 页 曹魏 孙吴 西晋 东晋 南朝 北魏 A B C D 24 2 分 某同学查阅了有关 赤壁之战 三国鼎立 人口南迁 北魏孝文帝改革 的一些历史资料进 行主题探究 他探究的主题是 A 统一国家的建立 B 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C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D 民族关系的发展 25 2 分 我国古代有很多德才兼备的人 他们通常被称为 圣人 被后人尊称为 书圣 的是 A 王羲之 B 张仲景 C 祖冲之 D 顾恺之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7070 分分 第 8 页 共 13 页 26 20 分 民族融合是指几个或多个民族在共同的经济基础和思想基础上相互影响 相互促进 民族之间 差别逐渐缩小 甚至形成一个从来没有的新民族 民族融合的方式有多种 探究下列民族融合的方式 回答相关 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进入阶级社会后民族融合的初步发展时期 诸侯国间频繁的兼并战争 大大加 强了中原地区与周边民族的联系 促进了民族融合 百度百科 民族融合 材料二 张骞始开西域之迹 材料三 1 材料一中提到的 诸侯国 和西周的哪一政治制度有关 2 材料二指的是西汉时期的哪一历史事件 该事件产生了怎样的历史作用 3 材料三中北魏政府的改革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请问北魏政府改革的领导人是谁 请列举改革的主要措施 至少写出两点措施 4 综合以上问题的探究并结合所学知识 请你概括出促进民族融合的方式有哪些 至少写出两点 27 30 分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历史悠久 源远流长 材料一 第 9 页 共 13 页 材料二 唐朝出口的丝绸质量极高 唐朝海船坚固庞大 唐朝允许外商长期在中国居住 与中国人通婚 材料三 自永乐三年 奉使西洋 迄今七年 所历 材料四 海禁之后 百货不通 1 材料一中所示地区当时被称为西域 汉朝时期谁曾被派往该地 后来逐渐形成了一条沟通东西方经济文 化的重要通路 你知道它的名字吗 2 材料一说明了唐朝采取的是怎样的对外政策 请列举一个唐朝对外交往的史实 3 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产生了什么影响 4 明朝中后期 我国开始遭受到外国的骚扰 请列举两个当时抵抗外来侵略的例子 5 材料四反映了哪一政策的危害 6 综上 对于我国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你有什么启示 28 20 分 中国古代 丝绸之路在世界版图上延伸 诉说着沿途各国人民友好往来 互利互惠的动人故事 如今 一个新的战略构想在世界政经版图从容铺展 共建 丝绸之路经济带 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阅读 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 10 页 共 13 页 材料二 丝绸之路开辟后的中西交往 材料三 在今年的博鳌亚洲论坛上 国务委员杨洁篪表示 古代的丝绸之路是商贸之路 而今天的丝绸之路 则把经贸合作放在重要位置 中国将与沿线国家对接发展战略 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 摘自新华网 请回答 1 写出材料一中 A 点代表的城市名称以及 B 点所代表的国家 为丝绸之路的开通作出重大贡献的是谁 2 材料二体现了丝绸之路的双向交流 其中佛教传入我国是在何时 南北朝时期为宣扬佛教 开凿了许多 石窟 请你举出两个最著名的石窟 3 根据材料三指出共建 丝绸之路经济带 有什么现实价值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古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往 中有何重要作用 4 结合上述材料 请你给丝绸之路重新命一个名字 第 11 页 共 13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