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C卷_第1页
教科版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C卷_第2页
教科版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C卷_第3页
教科版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C卷_第4页
教科版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C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3 页 教科版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教科版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C C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2 分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主要是因为 A 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 B 长期闭关锁国的状况被打破 C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D 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 2 2 分 一位同学记录了一条 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 中的条款 自今以后 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 所属家眷 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 福州 厦门 宁波 上海等五处港口 贸易通商无碍 这一条款出自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3 2 分 1843 年 英国殖民者在香港岛堂而皇之地建立起港英政府 开始了殖民统治 其所依据的不平等 条约是 A 马关条约 B 北京条约 C 辛丑条约 D 南京条约 4 2 分 中国的首都几次被西方的武装力量所占领 这是近代中国最痛苦的一个时期 中国的首都 曾 在下列哪两次战争中不被 占领 鸦片战争 第 2 页 共 13 页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 B C D 5 2 分 作家余秋雨说 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 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 下列京郊的一处 废墟 我们可以从中解读到的史信息是 A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 俄国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C 日本南京大屠杀 D 八国联军进入紫禁城 6 2 分 下列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事件 若按照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正确的是 洪秀全创立 拜上帝会 定都天京 北伐和西征 领导集团内讧 A B C D 第 3 页 共 13 页 7 2 分 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 历史评价等方式 其中 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 价值的评判表达 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 1838 年底 道光皇帝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 前往广州查禁鸦片 B 1851 年 1 月 11 日 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 C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英 法和清政府签订了中英 中法 北京条约 D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8 2 分 洋务派试图通过兴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来 求强 求富 以挽救清王朝 洋务派为 求富 而创办的民用工业是 A 安庆内军械所 B 江南制造总局 C 福州船政局 D 轮船招商局 9 2 分 19 世纪 60 90 年代 洋务派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洋务运动 其活动不包括 A 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B 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C 创办一批新式学堂 D 筹建中国近代海军 10 2 分 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有人说洋务运动是 有心栽花花不开 无心插柳柳成荫 这 里的 柳 是指 A 增强了封建统治的力量 B 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 C 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D 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第 4 页 共 13 页 11 2 分 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A 马关条约 签定 B 美国提出 门户开放 政策 C 公车上书 D 组织强学会 12 2 分 戊戌变法内容中 能说明这次变法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是 改革政府机构 裁撤冗员 任用维新人士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训练新式军队 开办新式学堂 翻译西方书籍 传播新思想 创办报刊 开放言论 A B C D 13 2 分 近代中国许多报刊在传播新思想 新知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图所示报刊的创刊地是 A 北京 B 上海 第 5 页 共 13 页 C 长沙 D 天津 14 2 分 如图是近代两次侵华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示意图 其变化反映了 A 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不断减少 B 列强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深人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C 中国从开始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清政府从 天朝上国 沦为 洋人的朝廷 15 2 分 北地终招八国兵 金城坐被联军毁 拳民思想一朝熄 又换奴颜事洋鬼 诗句中涉及的历史事 件包括 火烧圆明园 义和团运动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 的签订 A B C 第 6 页 共 13 页 D 16 2 分 中国的首都 北京 几次被西方的武装力量占领 这是近代中国最痛苦的一个时期 中国的 首都 曾在下列哪两次战争中被 占领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 B C D 17 2 分 小明同学在参加中央电视台 开心辞典 节目 遇到了个难题 八国联军侵华的直接原因 现在 他打电话向你求助 你觉得正确答案应该是 A 帝国主义国家不满既得利益 B 想要抢劫中国 获取更多的利益 C 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 D 为尽快使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 2 分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 里 阿诺斯说 西方列强在中国一些城市建立了 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 在这里 中国的法律不适用 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 辛丑条约 的内容反映了上述现象的是 A 赔白银 4 5 亿两 B 划东交民巷为 使馆界 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 由各国派兵保护 C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D 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19 2 分 19 世纪 60 年代 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为维护清朝的统治 掀起了一场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 运动 该运动 第 7 页 共 13 页 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掀起了近代中国第一个思想解放的潮流 对外国经济侵略起到一些抵制作用 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A B C D 20 2 分 1894 年 某人加入革命组织时宣誓 当天发誓 驱除糙虏 恢复中国 创立合众政 府 此人加入的革命组织是 A 兴中会 B 华兴会 C 光复会 D 同盟会 二 二 判断题判断题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1212 分分 21 12 分 判断正误 1 1856 年 英国联合德国 攻陷广州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2 戊戌变法持续了 103 天 最终失败 因此又称 百日维新 3 谭嗣同杨锐 梁启超康有为康广仁 刘光第在戊戌变法失败后英勇就义 后人称为 戊戌六君子 4 马关条约 签订后 沙俄联合法国德国迫使日本放弃辽东半岛 以此为契机 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 狂潮 5 门户开放 政策反映出日本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三 三 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3535 分分 第 8 页 共 13 页 22 30 分 根据材料 运用历史学习的基本技能 回答问题各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四 第 9 页 共 13 页 历史事件历史叙述要素 新经济政策美国人哈默在苏俄租办的文具店里 不光有上等的铅笔 钢笔 笔记本 图画纸和画图工具盒 还有花花绿绿的彩带 形状各异的橡皮 甚至还有美国好菜坞的明星照片 1 分 罗斯福新政1929 年 10 月 24 日 美国华尔街股市崩溃 一夜之间 繁荣 景象化为乌有 大批银行倒闭 企业破产 失业人口激增 严重的经济危机引发了政治危机 1 分 改革开放凤阳县小岗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 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农业生产连年丰收 深圳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缩影 短短几年时间 就由边陲小镇变成了一个繁华的现代化城市 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 窗口 1 分 1 材料一两幅地图反映了中国近现代的两次开放 这两次开放分别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 2 根据材料二年代尺上的信息 分别写出与 创建军队 和 转折会议 相对应历史事件的名称 并归纳 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历程的共同特点 3 从材料三中选取 马克思主义 苏联两个五年计划 两个关键词 与材料二年代尺上的 五四风雷 计划完成 两个历史事件对应 简述它们之间的的联系 马克思主义 与 五四风雷 苏联两个五年计划 与 计划完成 4 历史事件包含原因 现象 影响等诸多基本要素 阅读材料四表中的历史叙述 判断其分别属于哪种要 素 23 5 分 每个国家的历史阶段应该根据国家的具体情况来划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 20 世纪 30 年代左右 有一批人鉴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民族危亡的感情使他们感觉到帝国主 义的侵略才是中国非常重要的问题 所以把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当然也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史 应从 19 世纪 60 年代的洋务运动开始 我提出 1911 年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是基于社会结构的转型 这一角度的 摘自沈渭滨访谈录 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材料二 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 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 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 必须 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 共同奋斗 孙中山 国事遗嘱 192 年 材料三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 无种族 阶级 宗教之区别 国民依法享 有人身 财产 言论 出版 集会 信仰等自由 参议院由各地选派的参议员组成 行使立法权 由临时大总统 第 10 页 共 13 页 副总统和国务员行使行政权 法院由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任命的法官组成 行使司法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 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也有学者认为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你认为哪一种 说法更为合理 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 2 试从政治结构转型的角度 说明为什么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3 根据材料二 三 指出孙中山认为实现 求中国之自由平等 的途径是什么 4 依据材料三 分析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体现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哪些基本原则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具有怎样的影响和意义 5 除了辛亥革命之外 请再列举出孙中山 求中国之自由平等 的两个史实 第 11 页 共 13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